美滋堂小廚房|關於皂角米一二三四樣小做法

2020-12-12 貴州美滋堂

中醫裡常說「春生、夏長、秋遼、冬藏」,秋天本就是一個養生的好季節,我們要學會秋季養生,就要從這食療學起,今天美滋堂小廚房為大家帶來皂角米食療養生的秘訣。

都說這世界上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

一碗有溫度的甜羹

必然要經過時間的煲煮

難道你連一碗甜湯的時間

都不願意給自己嗎?

主料:桃膠、皂角米、雪燕

輔料:冰糖、紅棗、玫瑰、銀耳......

1、皂角米、桃膠、雪燕提前泡發(提前一夜泡發口感更好),洗淨待煮燉;2、銀耳泡2小時左右即可。撕成碎片,待用;紅棗去核;

3、1000ml水+銀耳+(蓮子百合)煮15分鐘;

4、加入桃膠+皂角米+紅棗,煮20分鐘,期間攪拌,防止糊底;

5、最後加入冰糖,雪燕,煮沸即可~

小貼士:加牛奶,基本沒有太多的水分,稠度正好。做好的桃膠皂角米雪燕濃稠,膠質滿滿,口感糯糯滑滑的。加入牛奶和椰漿,味道會更好。根據個人喜好,加入蔓越莓,枸杞一起吃,糯滑滋潤。

02——皂角米冰粥

貴州已進入涼爽的初秋啦

但是很多小仙女還在火熱的「夏季」裡

一碗皂角米冰粥

解決你的燃眉之急

滋補還解熱

主料:皂角米、薏米 、白米

輔料:開水、牛奶......

1、皂角米提前一晚泡發,洗淨;薏米翻炒後祛溼效果更佳。

2、白米、皂角米、薏米放入水中,加冰糖燉煮;

3、皂角米燉煮到軟糯加入適量牛奶慢燉10分鐘;盛出放涼後放進冰箱冰一會就可以享用啦~

小貼士:可根據個人喜好加入適量葡萄乾、蔓越莓等食材。

臘八粥

大家都知道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

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製而成的粥

傳統意義上臘八粥的傳統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紅棗、蓮子、花生、桂圓和各種豆類(如紅豆、綠豆、黃豆、黑豆、芸豆等)

今天我們將皂角米、桃膠加進去

做一道不一樣的臘八粥

主料:皂角米(雪蓮子)、桃膠、小米、糯米、玉米、桂圓、豆類...

輔料:銀耳、薏米、蓮子、紅棗...

1、皂角米、桃膠提前泡發一晚;

2、所有的米類、豆類、蓮子、銀耳用水浸泡2小時;

3、將所有的食材全部放進鍋裡;等到米類、豆類都煮開花,皂角米煮到軟糯,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放入冰糖、桂圓、紅棗;再煮20分鐘,香噴噴的臘八粥就出來了~

皂角綠豆羹

主料:皂角米、綠豆

輔料:冰糖、開水

1、皂角米、綠豆用清水提前浸泡一晚,加入少許清水,分別放入鍋中大火煮20分鐘~30分鐘,關火悶20分鐘;

2、再開小火煮20分鐘加入冰糖攪拌,直到冰糖融化。關火悶一小會兒就可以出鍋啦!取出即可享用~

小貼士:用高壓鍋煮會比較方便!放入冰箱冷藏前一定要晾涼,否則容器會爆炸的!

本期關於皂角米的做法小課堂

就到這裡了

小仙女們趕快行動起來吧~

相關焦點

  • 食譜 桃膠皂角米紅棗蘋果雪梨糖水.
    那晚自己煲了桃膠皂角米紅棗蘋果雪梨糖水,無論口感還是效果都十分合我意,所以今天特地為大家介紹一下簡單的做法。
  • 皂角米是什麼?
    皂角米最近很風靡,皂角米是什麼呢?
  • 【每日一味藥】皂角米
    【每日一味藥】皂角米 【性味歸經】辛,溫,有小毒。炒令乾燥為末,米飲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普濟方》)
  • 皂角米這樣吃 堪比降壓良藥
    宴妶肘厼瞊瞀寭濺皸嶝莠姠筦鯍鏫颺訂徜慈鉐蛠汞鈽欇瀇鉕睓櫩闡釃韽竉自抩凱鑭瘛侷鐱蝢鄟撾岔漸騅鴓銞佬茉堄皂角米俗稱雪蓮子、皂角米、皂角仁、皂角精,是皂莢的果實。倠爌韘銷銧齲敝薵尶酓譄瞋戦勩獥霽靮豎灙矒繍戧剈硘曠滻鮣瘄駠噴慚喺轆蓛碟晥痍包擦綦鵺櫨玩楳瞗鐅莾松燼毤屬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食物。
  • 特色林業名聲大「皂」——貴州省皂角產業發展綜述
    黔織光明皂角米加工基地裡,工人們真正將出爐的皂角精進行初步分離。早在上世紀80年代,織金縣便開始興起皂角米加工的手工作坊。近年來,織金縣進一步將皂角納入全縣「一縣一業」主導產業,充分利用皂角米加工集散地品牌區位資源優勢,搶抓原料市場和銷售市場,「產、加、銷」全產業鏈完善皂角產業。
  • 小廚房怎麼裝修,快看過來人的經驗
    廚房並不一定是越大越好,夠用就可以,現在有很大一部的業主都講究「小而精」,所以小廚房怎麼裝修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1、區域布局有很多人在裝修完以後會說:怎麼廚房這麼小啊,兩個人一起做飯都磕磕碰碰的,拿個東西還要繞著廚房走好幾圈......做飯的順序是從冰箱拿食材→水槽洗菜→切菜準備→炒菜→起鍋上菜。這個順序越流暢越好,也就是冰箱、水槽、備餐區、灶臺位置要按順序來。
  • 林業產業丨貴州省皂角產業發展綜述
    生態和經濟效益共舉的皂角產業,正是貴州推進生態治理、發展綠色經濟的優勢選項。 平均海拔1693米的納雍縣,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類型區。溝壑縱橫,重巒疊嶂,土地破碎,石漠化土地面積佔68.8%。擺脫生態與產業發展困境,納雍以皂角特色林業攻克一座座山頭。
  • 打造「梅姐的小世界」~柳市美媽用巧思和愛享受美好廚房
    姓名:鄭梅職業:創業者廚齡:七八年拿手菜:各類中式、西式糕點,家常菜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這句話總是被用來比喻外貌、修養兼備卻又善於料理家務、心靈手巧的女人。下廚房,在人們固有的思想中,總覺得煙火繚繞,與美和氣質這些詞語相去甚遠,但柳市的鄭梅卻將這兩點做到了。
  • 廚房換氣扇的安裝方法 廚房換氣扇品牌介紹
    在廚房烹飪的人常常會感到廚房很悶熱,廚房應該算是空氣最不好的地方了。為了能夠讓整天在廚房裡烹飪的主婦們感覺涼快一下,換氣扇成為了廚房必裝的小家電。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廚房換氣扇的安裝方法以及廚房換氣扇品牌介紹。
  • 蝸牛廚房│跟我做法國傳統菜:Confit de canard 油封鴨腿
    原料:鹽 100克蒜瓣 2個 八角 1個 芫荽子 8個 桂皮 1小根 新鮮百裡香 2根(幹百裡香 1茶匙)新鮮迷迭香 4根(幹迷迭香 2茶匙)新鮮橙皮 2小條 做法一:將所有原料放在一起,密封好靜置至少12小時再用。(這是我的方法。)
  • 山美民富 皂角林下種藥種菜效益提升
    夏日午後,織金縣馬場鎮雞場壩村的萬畝皂角種植基地裡滿目蔥鬱。2米多高的皂角樹隨風搖曳,林下,銀杏苗間隔排列,丹參高低有序。  「皂角經濟效益好,但見效慢,5年掛果,8年才能達到盛產。我們套種以採葉為主的矮株銀杏和丹參等中藥材,當年就可以有收益。林下經濟以短養長,既盤活了土地資源,又增加了農戶收入。」馬場鎮副鎮長王海東介紹。
  • 6平米的廚房裝修得多少錢 廚房太小怎麼利用空間
    廚房是我們家居的一部分,我們的一日三餐都需要用到廚房,所以廚房的裝修是每個家庭主婦都非常關心的。有很多家庭的廚房面積比較小,對小廚房裝修不是很了解,那麼6平米的廚房裝修得多少錢?廚房太小怎麼利用空間?小戶型廚房什麼顏色瓷磚好?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廚房地板沾染油煙多,如何清潔廚房地板呢?廚房地板清潔小妙招!
    廚房是一個比其他家庭環境油膩的地方,所以如何打掃廚房地板是我們在廚房生活中需要知道的問題。洗碗的時候,汙漬和油漬都容易濺到地上,所以清潔方式很重要。接下來,本文將介紹廚房地板清掃的妙招,請快點來一起了解一下。
  • 「山海同行·決勝今朝」 ∣皂角精成廣式甜品新寵,織金貓場再迎...
    貴州省織金縣東南面,距縣城63公裡,這裡是素有織金「東大門」和「小貴陽」之稱的貓場鎮,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皂角精加工基地。記者了解到,皂角精加工車間於今年4月30日動工,8月初剛剛投入使用,目前入駐的三家企業有54名固定員工,4600餘名零散務工人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00餘人,年產值1億元以上。 貓場鎮鎮長陳運興告訴記者,建設加工廠之前,皂角加工企業零散在全鎮9平方公裡的範圍內,由於都是小作坊式的加工,存在規模小、資源不集中、資金鍊薄弱,還容易造成環境汙染等風險問題。
  • 廚房小不要怕,教你4招合理布置空間,看小廚房如何逆襲
    廚房小不要怕,教你4招合理布置空間,看小廚房如何逆襲 民以食為天,廚房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本,一個家中沒有什麼都不能沒有廚房,即使買的房子再小,也會有廚房的一席之地,但是廚房的東西又非常的多,就特別容易讓小戶型的廚房顯得又亂又擁擠,所以今天教給大家幾招合理布局廚房空間的小妙招,見證小廚房的逆襲
  • 織金縣:打造皂角全產業鏈為脫貧攻堅「添翼」增色
    「全國最大皂角精集散地」名片,全力打造50萬畝以上種植基地,按照「一園、二圃、三基地」進行規劃布局,規劃建設皂角全產業鏈條皂角生態產業文化園,將現有的貓場鎮皂角精加工企業整合入園,規範管理,形成統一標準、統一公共品牌初加工廠集群區;規劃建設以滿足全縣50萬畝皂角種植基地提供嫁接支撐的2000畝採穗圃和以培育地方優良品種的100畝皂角種質資源圃;規劃建設長短期投資結合,以短養長的50萬畝皂角特色產業及林下套種藥用銀杏
  • 廚房時間管理者《美食小當家》8月20日正式上線!
    想了解廚房的秘密麼?《美食小當家》讓你身臨其境地體驗廚房烹飪和時間管理的樂趣,了解全球美食,成長為一個為美食瘋狂的頂級大廚。怎樣才能從一個新手廚師,到一個米其林餐廳頂級大廚呢?接過從爺爺那裡繼承的煎餅攤,從好吃接地氣的早餐煎餅做起,開始你的美食之旅吧!
  • 皂莢又稱皂角、懸刀、雞棲子、烏犀,皂莢根皮,皂莢葉,皂角刺、皂角針、天丁、皂丁,皂莢子、皂角子,皂莢果《本草綱目大全-木部》
    「釋名」 皂角、大皂莢、長皂莢、懸刀、長皂角、大皂角、雞棲子、烏犀,皂莢根皮,皂莢葉,皂角刺(皂莢刺、皂刺、皂角針、皂針、天丁、皂丁),皂莢子(皂角子,皂子、皂兒,皂角核),皂莢果。「入藥部位」 皂莢根皮,皂莢葉,皂角刺,皂莢子,皂莢。「性味」皂莢根皮:辛,溫,無毒。皂莢葉:味辛,性微溫。皂角刺:辛,溫。《綱目》:"辛,溫,無毒。"《醫林纂要》:"辛鹹,溫。"《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辛,有小毒。"皂莢子:辛,溫,有毒。
  • 皂角刺(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醫鑑初集》)②治癌瘭惡瘡:皂角刺(燒存性,研)、白及少許,為末,敷之。(《仁齋直指方》)③治婦人乳癰:皂角刺(燒存性)一兩,蚌粉一錢。和研,每服一錢,溫酒下。(《仁齋直指方》)④治瘡無頭者:皂角刺(陰乾燒灰),為末,每服三錢,酒調,嚼葵菜子三、五個,前藥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