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國內多地因野泳造成的溺水事故頻發,珍愛生命、拒絕野泳的呼籲不絕於耳。而看似沒有波濤和湍急水流的泳池,如果放鬆了警惕,危險也隨時可以發生。近日,江蘇宿遷一名6歲男童就在泳池裡不幸溺水身亡,引發廣泛關注。
7月18日,這名6歲男童在參加第一次遊泳課時,竟不幸溺亡。事後,男童家人查看遊泳館監控視頻發現,孩子在水中痛苦掙扎了約10 分鐘,竟沒人發現。而當孩子被找到後,工作人員則對他採取了錯誤的「倒掛」方式控水,並沒有實施專業的急救措施,最終導致男童不幸死亡。
家長:教練也有責任,教練既然承擔了這個看護責任,就得做到,不能說幫我們教,自己又跑不在。畢竟孩子太小,安全第一,不能沒人看管。
記者走訪市區多個遊泳場發現,暑假一到,前來學遊泳的人明顯增加,其中不少是兒童。池中遊水嬉戲的兒童,大多是由大人陪同前來。然而,一些家長並非時刻看護著孩子,而是坐著坐著便自顧自地玩起了手機,並沒有真正盡到看護責任。
家長:玩手機在家裡玩就好,來泳池玩手機幹嘛,還是得注意安全。
救生員:很多家長來到這邊後,只顧著自己玩手機,有時候我走過去問那些家長,你的孩子在哪裡,他們跟我說「剛才還在這邊」,或者說「在那邊」,然後一看人都不見了,然後就得去前臺找。
由於沒有專人陪護和約束,一些孩子任性地在泳池裡遊泳嬉鬧,越遊越遠,有些甚至連遊泳圈都沒有。
家長:我們正常情況下都是在這裡看護的,不敢走開,雖然有教練,但教練一對三、一對二,家長還是要守護好。
家長:比較小的孩子,家長還是要在一旁看護,泳池也得配備救生員在旁邊守護,最起碼我們不懂急救的知識,救生員會懂。
然而,記者在位於市區潮州大道和外環北路兩個小區內的遊泳場看到,雖然泳池四周都設有救生臺,但救生臺上卻空無一人,沒有救生員在崗看護巡視。
家長:雖然有教練在教、家長在看護,但有時候也會疏忽了,有個救生員在一旁巡視還是非常重要的,也非常必要。
家長:這是最基本的配套,保障小孩的安全。最好是專業的,還得具備從業資格,不是會遊泳就能做救生員。
遊泳屬於高危險性體育項目,遊泳館不僅得按規定配備足夠的救生員,對聘任的救生員要求也必須嚴格,既要持證上崗,還應具備實操技能和急救常識。
救生員:我們每個泳池都有配備專業的救生員,救生員都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才可以取得救生員證,如果有人在我們這邊發生意外或者是溺水,我們都可以採用專業的急救措施,保證遊泳者的安全。
暑假遊泳潮到來,溺水事故也進入高發期,那麼,遊泳場得 做足哪些舉措來確保孩子的安全呢?
遊泳池負責人:我們有劃分深水區和淺水區,上課都在淺水區上課,保障每位學員的安全。
遊泳教練:我們大課是有8人左右,課前要點名,課後也會清點人數,在教學過程中也會點名;小班人比較少,就全程關顧。
遊泳教練提醒,遊泳時必須到正規的遊泳池,小朋友遊泳必須有家長或教練全程陪護。如果發生溺水情況,除了向周圍的大人和救生員呼救外,基本的自救也尤為關鍵。
遊泳教練:如果喝到水或嗆到水,我們會教學員在水中踩水,所以他的頭就會露出水面,不會再喝到水。
遊泳池負責人:如果在深水區嗆到水的話,首先保持身體放鬆,然後抱緊自己的膝蓋,讓人浮起來;或者雙手抱頭,身體保持一條直線,平躺在水面上,讓自己的頭、嘴、鼻等整個面朝上,露在水面,身體放鬆,這時候人就不會太緊張,才能夠浮出水面。
夏日遊泳,安全為先。遊泳池雖說是相對安全的遊泳場所,但也暗藏危機,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危險。希望廣大家長、泳池管理方和監管部門都能時刻繃緊安全弦,避免溺水悲劇發生。
來源:潮州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