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風雅蟲鳴之聲,體察自然多樣聲景

2021-02-08 動物世界

在各種各樣的昆蟲裡,有一類包含了蝗蟲、蟋蟀和螽斯的大家族,它們被稱為直翅目。其中能發出特別響亮與複雜的聲音的蟋蟀和螽斯,自古以來就以「鳴蟲」的身份而為大家所熟知。


初夏聽著蟲聲

尋找草地中的鳴蟲


暖風幾度吹拂,蟲醒了。

昨夜雜色優草螽的叫聲宣告了蟲季的開始。

在那邊向陽的土堤上,東方螽斯的若蟲應該出沒在花叢中了。

說不定也有迷卡蟈螽,明天過去瞧瞧。


中華草螽

Conocephalus chinensis

形態與斑翅草螽類似,但是翅上沒有黑褐色的條紋,身體細長且體色較淡。多出沒在水田周圍以及較為開闊的溼地中。當覺察到危險時,它們會根據對方的行動快速地橫向移動到莖葉的背面把身體隱藏起來;走投無路時會跳著或者飛著逃跑。雄蟲會反覆地發出「淅瀝淅瀝淅瀝、淅瀝淅瀝淅瀝」的乾燥金屬般的叫聲。


鐮尾露螽的若蟲

Phaneroptera falcata

出沒在開闊的荒地或空地上,多見於草勢較高的草叢中,以及水邊的草叢裡。雖然以上環境中的個體數量較少,但相對而言還算常見。白天潛伏在草叢中,夜間活動。食用鴨蹠草、春一年蓬和苦苣菜等草本植物的花和葉。行動緩慢,長長的腿爬行起來優雅且穩重大方。


黃臉油葫蘆的若蟲

Teleogryllus emma

與其他蟋蟀類若蟲不同,該若蟲黑色軀體中間橫貫的白色細線非常顯眼。白線出現在一齡若蟲上,至若蟲中期就會變得粗而清晰,隨後漸漸變淡,最終於末齡若蟲時期消失。在野地或者水田邊上,若是將切割後堆疊起來的草垛翻開,必定會看到它們慌張地從裡面跳出來。


黑臉油葫蘆

Teleogryllus occipitalis

居住在氣候溫暖地區的蟋蟀,與黃臉油葫蘆相比,其面部的眉狀紋更寬。生活在河灘、空地或是耕地的草地上。叫聲柔和、單調,會發出間隔的「喱- 喱- 喱-」聲。雖然沒有黃臉油葫蘆那種華麗的叫聲,但是作為能在初夏聽到的柔和蟲鳴而言,這種叫聲令人心生難以捨棄的美好。


泰國姬蟋

Modicogryllus siamensis

棲息在水田的田埂或周圍較為低矮的草叢中。常潛伏它們自己在挖出來的淺洞中。特別是在夜間,雄蟲會反覆地發出長區間的「傑、傑……」的叫聲,與東北雨蛙的鳴叫聲混合在一起,為初夏的夜晚譜上一曲優美的歌謠。偶爾會出現長翅型,從水田中飛出來的個體會在草地上孤零零地鳴叫。


小黃蛉蟋

Natula pallidula

一種敏捷的金黃色小型蟋蟀。棲息在沿海以及河堤等芒草或萱草繁茂的草地上,從傍晚開始緩緩地發出「唧哩——唧哩——」的叫聲。在成群的鳴叫聲中,若是尋著其中的拍子去聽,便能感受到一番獨特的美妙。也常常會在白天單獨鳴叫,發出像其他鳴蟲一樣快節奏的「唧——唧——唧」的叫聲。


東方螻蛄

Gryllotalpa orientalis

常居於水田的田埂或潮溼的草地上,在鬆軟的泥土中挖掘洞穴築巢。形態像鼴鼠,特別是像手套一般的前足。雄蟲會於夜間發出低沉、冗長的「 坡——」 叫聲, 能傳得特別遠。雌蟲會小聲地發出斷斷續續的「咻嚕嚕,咻嚕嚕」的聲音。


以上內容節選自《野外鳴蟲圖鑑》



本書以季節輪轉順序排列各章,每章以鳴蟲可能出現的生境地點組織成文:從遠離人煙的海邊、山地,到比鄰人類而居的操場、庭院,鳴蟲的分布、遷移,乃至微小的生活習性,都與人類活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反過來,人類介入自然也一直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重要環境議題。



作者通過詳實的客觀記錄,力圖帶領讀者通過聲音辨識各種鳴蟲的生息狀態、行為模式。通過曉暢的語言與精湛的畫筆,為我們搭建起一個更廣闊的自然場域:通過妙趣橫生的視覺觀察——因為很多鳴蟲都躲藏在草葉之中、有待讀者細心發現,以及藉助一定想像就能聆聽到的鳴蟲多重奏,讀者朋友可以通過多層感官認知自己所處的生態空間。



通過細緻的彩色鉛筆畫展示生活在我們周圍的鳴蟲,藉助鳴蟲聲還原大自然的多樣聲景。讀者可以通過精簡、清晰的圖鑑認識各類鳴蟲,也可以跟隨跨頁的微縮景觀追尋它們的蹤跡。讓我們開啟自然觀察中的聽覺維度:在聆聽蟲鳴的風雅之中,體察更廣域的大千世界。


全書通過跨頁彩色鉛筆畫、黑白剪影等細緻圖像展示蟋蟀與螽斯等直翅目昆蟲的形態特徵、發聲原理與生活史,兼具科學認知與藝術審美價值。



閱讀本書,讀者朋友可以通過聽覺感官體察之前不曾注意到的自然生息。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自二疊紀起就開始用聲音交流的直翅目昆蟲,發現更多與自己共享同一生境的物種,重新重視人類與一方土地的聯結。希望讀者朋友可以通過閱讀本身,從「聆聽」再「見到」更豐富的大自然。


《野外鳴蟲圖鑑》

著 者:[日]瀨長剛

譯 者:金弘淵

審 校:三蝶紀

字 數:181千

書 號:978-7-5142-1875-6

頁 數:184


簡目

第1章 從春天到初夏的草地

第2章 從夏天到秋天的草地

第3章 從夏天到秋天的家的附近

第4章 從夏天到秋天的森林

第5章 越冬

第6章 特殊的環境

第7章 飼養鳴蟲


或點擊「閱讀原文」進店了解詳情

註:本書運費包郵

如果顯示支付運費,請刷新後再購買。


相關焦點

  • 729聲工場阿傑首次獻聲重慶 邀您在武隆聆聽晝夜之聲
    風石之聲、山澗之聲、晝夜之聲、美食之聲……閉上眼睛,用心聆聽地球最美的聲音,與大自然來一場聲臨其境的奇遇。4月30日,來自729聲工場的阿傑首次獻聲重慶,邀您在武隆聆聽晝夜之聲>。這一次,讓我們跟隨「729聲工場」阿傑一起,感受萬物在武隆留下的痕跡。讓聲音,與世界相遇。
  • 「聽園」五回——從聆聽自然之聲開啟當代景觀的「聲境」嘗試
    相比之下,古典園林的「聲境」更傾向借、用自然的環境、地勢、氣候變化,形成的聲音臨時、不穩定,卻留有難以預料的意外之美。當代景觀則更偏向主觀、直接的聲音轉化,形成的「聲境」更直觀、穩定,功能性明確。共間景觀研究組風荷- 第一回-園林中既有雨打芭蕉這類彰顯的自然聲音,也有不易察覺的細微之聲。比如風雨吹過荷葉,這樣的無聲之聲處於人感知的邊緣。我們的注意力開始聚焦在微觀的聲音,並試圖將這類隱性的感知擴大化。可以說,這種閒情,一種無聊之極思,有可能成為某種趣味設計的開端。通過荷葉的尺度放大到跟人的身體產生緊密關係的時候,它產生的聲音也擴大到了具體可感的程度。
  • 在春暖花開的廣德,悉聽草長鶯飛、潺潺流水、蟲鳴鳥叫的美妙聲音
    來廣德,我們可以暫且逃離塵世的喧囂,靜靜地聆聽那潺潺的流水聲,蕩一葉扁舟於盧湖之上,那船槳濺起的水花,好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翡翠,溼潤了整個夏天。穿梭於蜿蜒的太極洞地下暗河,在這九曲銀河中慢慢晃悠,聽鐘乳石上水滴落地的聲音,滴答滴答,竟是如此的曼妙。響水灘瀑布飛流直下,一瀉千裡,聲如奔雷,激情澎湃。
  • 風雅,是一種生活態度
    君語 + 如果說園林,是一種生活方式,那麼風雅,便是一種生活態度。 風雅是春聽鳥聲,夏聽蟬,秋聽蟲聲,冬聽雪,是掃石月盈帚,濾泉花滿篩的心境。風雅是樓上看山,城頭看雪,燈前看月,舟中看霞,是不以奢為尚,只因趣移情的自在。
  • 打開聲音任意門,ColorOS 11城市之聲功能打破距離限制
    9 月 17 日早上,ColorOS 微博放出了和 Musicity 特別企劃的視頻:OPPO Relax 城市之聲、這次 ColorOS 和 Musicity 收集了全球老街、海港等城市聲音,讓用戶在手機上就能直達這些城市安靜舒坦的角落,需要的時候可以聽著東京地鐵的呢喃人聲安然入睡,或是在冰島恬靜的風聲中悄悄透口氣。
  • 風雅,是生活方式的回歸
    溫馨提示 風雅是春聽鳥聲,夏聽蟬,秋聽蟲聲,冬聽雪,是掃石月盈帚,濾泉花滿篩的心境。 風雅是樓上看山,城頭看雪,燈前看月,舟中看霞,是不以奢為尚,只因趣移情的自在。
  • 海南島西南海域中華白海豚棲息地聲景研究獲進展
    為了加深對中華白海豚棲息地環境的了解,進一步為中華白海豚的保護做出貢獻,研究團隊以海南島西南海域作為研究海域開展了聲景研究。研究團隊通過被動聲學監測的方法採集了海南島西南海域11個監測位點一年的聲學數據,分析了20-144,000Hz頻率範圍內的聲學參數:寬頻帶聲壓級和倍頻程聲壓級的時空變化模式。
  • 體驗國匠之行,聆聽國匠之聲
    如今,後人追憶先賢,以國樂再續傳奇,以聲樂之美為世人再現大唐玄奘西行求取真經的傳奇史詩。由中南置地和中央民族樂團聯袂打造的全球首部器樂劇《玄奘西行》7月7日~12日在北京正式首演,並於9月拉開全國巡演序幕,與世界一起聆聽國匠之聲。
  • 搭載全新智能晶片,助力聽障人士重享自然聲音
    為讓聽障人士重享真實、自然的聲音,全球聽力解決方案供應商瑞士索諾瓦集團旗下峰力最近推出具有全新智能晶片的奧笛·天朗助聽器。新的智能晶片帶來更快、更精細的運算速度,以及更強大的聲音處理,大大提升了聲學性能,助力殘障人士重享真實、自然的聲音。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聽力損失的老年人數也在急劇增長。然而,現階段助聽器的使用率依然非常低。而據研究發現,聽力損失不僅會影響人的社交興趣,還會對情感、認知能力和生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 聆聽古譜詩詞 弘揚傳統文化 | 雲南經濟管理學院舉辦「風雅中國...
    5月16日晚雲南經理管理學院在安寧校區體育館隆重舉行風雅中國七彩雲南詩詞歌會今晚,讓我們停下匆忙的腳步,共同感受高雅藝術含蓄雋永、簡約空靈的獨特意境,用心聆聽中華詩詞的清美、悽美、唯美、壯美。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楊賽主持  風雅中國七彩雲南詩詞歌會將傳唱詩詞與傳承中華傳統相結合,堅持文學、史學、哲學、音樂一條龍,堅持研究、教學、表演、創作、社會服務一條龍,組建中國詩歌教育特色基地
  • 【六院新聞】聆聽科研之聲 ——首屆上海六院臨床研究發展論壇順利...
    【六院新聞】聆聽科研之聲 ——首屆上海六院臨床研究發展論壇順利召開 2020-12-16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自然資源部聯合QQ音樂推出地球日音樂歌單,共邀你聆聽自然之美
    2020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圍繞「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聯合QQ音樂推出「地球日音樂歌單」(http://t.cn/A6wQH3Q8),向社會公眾特別推介了30首大自然相關的音樂,邀請大家聆聽有「聲」有「色」的大自然的之美。上線後不到24小時,該主題歌單在QQ音樂的播放量突破257萬,並獲得廣大聽眾的一致好評。
  • 遍地金黃中,聆聽「四季」流淌 黃濱黃蒙拉攜手帶來「自然之聲」
    今日下午,當秋日暖陽和煦照耀大地,兩位曾經獲得義大利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金獎的音樂家黃濱、黃蒙拉登上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的舞臺,攜手上海音樂學院交響樂團,為數百市民觀眾帶來一場融於自然的「音樂之聲」。從維瓦爾第《四季》到皮亞佐拉《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極具畫面感的音樂將別具特色的「八季」獻給城市中的每個人。
  • 生命之聲:犀牛
    〔生命之聲總第0237期〕 主播:清宵 1、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南非在2010為了在國際層面提升公眾對這一瀕危物種的認識於2010年設立的紀念日。
  • 愛樂之聲、聆聽只屬於你的新春之聲
    每次聽到《春之聲圓舞曲》,都會被樂曲開端一聲響亮的聲音震撼到,這聲音讓原本昏昏欲睡的人頓時清醒了過來,也讓陰鬱的氣氛一掃而空,仿佛生氣勃勃的春天再次回到了這裡......這一切的美景正如聲樂中所唱到的那樣:"春之聲在天空中蕩漾,小鳥甜蜜地歌唱,小丘和山谷閃耀著光彩,谷音在迴響。
  • 參禪 | 只手之聲
    那不是只手之聲。」南利心想:那種音樂也許會打岔,於是便搬到一個偏僻寂靜的地方,思量什麼是「只手之聲」,忽然聽到水滴聲,便馬上跑到禪師的面前,模擬了滴水之聲。默雷禪師聽後說道:「那是滴水之聲,不是只手之聲。再參!」南利沙彌只有打坐,諦聽只手之聲,毫無所得。
  • 聆聽一掌的鼓掌聲
    但是禪語:「聆聽一掌的鼓掌聲。」又給了我們另外一個思考的角度,投入一些過度的努力去做一件事,就會多出一些不必要的多餘的成分。灰燼就應該完全是灰燼,而柴火應該就是柴火,無論是一次沒有達到預期的遊玩,還是沒有實現目的的結果,只要我們全力以赴,感受完成的樂趣,這就是豁達,2020年我們太多人糾結自己的無力感,其實這就是心力不足的表現,很多時候不要看的太遠,你我都挺普通的,著眼於眼前,看看周圍,你會聽見「一掌的鼓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