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賓的「中等收入陷阱」
到了80年代初期,菲律賓在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之後,卻掉進了「中等收入陷阱」,從此再也沒有跳出來。這樣一個經濟社會發展前景向好的國家為什麼發展勢頭會突然急轉直下,經濟增長回落甚至停滯不前?分析其背後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
把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期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階段,也是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期。把握這一關鍵期,推動我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對於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
餘豐慧:壟斷不除 中國恐難逃「中等收入陷阱」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3日訊 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本月5日曾表示,中國能夠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步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但前提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對此,財經評論人餘豐慧今日發表博文指出,「無論從人均收入,還是從經濟發展的種種跡象上看,都表明中國正走到『中等收入陷阱』邊沿。」
-
吳曉求:中國目前處在中等收入陷阱國家邊緣
在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表示,從中等收入陷阱指標來看,中國目前處在中等收入陷阱國家邊緣,還有一些中等收入陷阱國家的特徵。因此,他指出,推動中國下一步發展,一是要推動激勵新的制度安排,二是要注意社會公平和財富分配的公平,三是一定要把創新能力擺在首位。
-
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進入中等收入陷阱深水區,如何突破?
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逼近中等收入陷阱深水區,很多國家都在這裡栽了跟頭。中等收入陷阱:即人均GDP不能有效突破12000美元的關口,導致社會經濟長期徘徊在3000-12000美元中等收入區間的狀態。
-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中等收入」陷阱,只存在搶劫陷阱
文/yevon_ou 為什麼沒有人關注「高等收入」國家陷阱? 一、沉睡的歐洲 前二天,人文經濟學會請我參加姚洋關於中等收入陷阱的演講。我不是踢館的,所以我沒去。 時隔半個月以後,讓我們來談談這個話題。
-
「中等收入陷阱」的十字路口:拉美向左,日本向右
上世紀70年代,阿根廷順利達到了中等收入水平,怎料在隨後的日子裡,阿根廷卻遭遇了大麻煩,不僅經濟增長乏力甚至衰退,還深陷本幣大幅貶值、通貨膨脹嚴重、巨額債務無法償還等一系列困境之中,尤其是人均GDP這一指標,在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始終徘徊在中等收入區間裡。於是,學界便用「中等收入陷阱」來詮釋阿根廷這一難以衝破的經濟魔咒。不過,一些國家和地區並沒有被中等收入陷阱所困。
-
普華集團翟山鷹:延遲退休,中等收入陷阱正在吞噬年輕人
根據此前公布的《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顯示,中國居民人均債務已達13萬元左右,基本進入了「全民負債」時代。尤其是80後、90後「負翁」不在少數。翟老師認為,持續走低的出生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為經濟壓力不願意生孩子,年輕人高負債率的背後或跟年輕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有關。
-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我國能否邁過「中等收入陷阱」這道坎?
8月7日,國家統計局又發文稱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GNI)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在人均GDP和人均GNI雙雙突破1萬美元大關之際,關於中國是否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聲音不絕於耳。那到底什麼是中等收入陷阱呢?我國又是否會陷入?
-
中國人均收入突破一萬美元大關?中國已經躲開中等收入陷阱了嗎?
文章提到,2000年,我國人均GNI只有940美元,屬於世界銀行根據人均GNI劃分的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2010年,我國人均GNI達到4340美元,首次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標準;2019年,我國人均GNI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世界排名位次明顯提升。
-
鄭之傑: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是沒有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國家開發銀行原行長鄭之傑在「2020鳳凰網財經峰會」上指出,十四五時期是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期。在十四五關鍵期,推動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首要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更好結合。在鄭之傑看來,歷史上,大多數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都是沒有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中國要汲取這些國家的教訓,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把政府和市場兩方面優勢發揮好、結合好。
-
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根據人均GDP和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較,已經在離世界GDP中位數的情況,我國顯然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國家中比較高的地位。國際上有一個中等收入陷阱現象,就是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不能有效突破1.5萬美元的關口,而只能長期徘徊在0.5萬美元至1.5萬美元這個中等收入區間的狀況,就被稱為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
泰國是如何深陷中等收入泥沼的陷阱?
深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泰國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泰國通過六年的時間才恢復增長。比起隔壁的中國,泰國在21世紀的經濟增長速度十分緩慢,人均GDP常年在世界銀行所劃定中等收入線邊緣徘徊,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現在。泰國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
民進黨當局前高官:中國大陸不會掉入美國陷阱,兩岸目前不會開戰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據臺媒7月24日報導,曾擔任過民進黨當局「國防部副部長」的林中斌在獨訪時曾公開表示,雖然現在中美關係看起來劍拔弩張,但是面對美國設好的陷阱,中國大陸絕對會保持定力,不會陷入其中,而且也不會配合
-
國際上發展中國家邁過中等收入陷阱躋身發達國家的,為啥只有韓國
而在這個過程中,從發展中國家邁過中等收入陷阱並最終躋身發達國家的,居然只有韓國這一個國家,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要知道,當一個國家憑藉廉價勞動力來製作商品時,在一段時間內確實會有很大的經濟提高,比如我國就是以低廉的勞動價來獲得更多市場訂單,進而一步步把工業體系健全的。
-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後,多國掉進中等收入陷阱,我國也會這樣嗎
我國的人均GDP在2019年時首次突破1萬美元,即便如此我國僅算是一個中等偏上收入國家,還算不上是富裕國家。而富裕的國家,人均GDP起碼是在2萬美元以上,最富裕的國家人均GDP甚至在10萬美元以上。而想要從中等富裕國家變成富裕國家卻並不容易,有不少國家都被卡在了這一關上。
-
人均GDP4000美元是個坎 中國何時邁進高收入國家
向左向右:中國直奔萬元人均GDP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際城市藍皮書》針對京滬兩地所預警的「後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國整體經濟發展的一枚縮影。只不過,中國人均GDP4000多美元的現狀,是正在跨越一道名為「中等收入陷阱」的坎。相比之下,京滬兩地作為經濟表率,只是走得更前面一些。
-
遊戲策劃的催眠術:製造疑惑劇情,讓玩家掉入「情緒陷阱」
接下來我們便引入情緒陷阱的概念,本文對情緒陷阱的定義是:當情緒投入過量或者抵擋不住吸引力以致理性失控時,人們就會掉入情緒陷阱,在情緒陷阱中,人們被情緒控制,而不是控制情緒。掉入情緒陷阱的人處於的是一種失控狀態,他們不再選擇自己「喜歡」的事物,而是選擇「渴望」的事物。
-
史蒂芬·羅奇:貿易摩擦持久化對美傷害更大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史蒂芬·羅奇:貿易戰持久化對美傷害更大參考消息網11月27日報導 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11月25日發表摩根史坦利亞洲區前主席史蒂芬·羅奇的文章稱,貿易戰持久化對缺乏長期戰略框架的美國傷害更大。
-
正確看待烤瓷牙,切莫掉入【低價陷阱】!
一般來說做烤瓷牙只需要將牙齒表面均勻磨掉約1.5-2mm,這個磨除的程度是不會傷害到牙本質的。 5 牙體預備失敗 總體說來,提醒:千萬別掉入烤瓷牙的「低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