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是如何深陷中等收入泥沼的陷阱?

2020-12-14 千經不盡理復來

泰國在中國人的印象中一直是個物價便宜的旅遊勝地,沒有人會把泰國和發達國家聯繫起來。不為人所知的是,泰國人在成為發達國家的路上已經苦苦掙扎了幾十年。

吸收西方產業轉移浪潮,泰國一躍成為工業國

在二戰後,隨著西方的產業轉移,東南亞是第一波享受到產業轉移潮的地區。菲律賓是亞洲地區最早進行工業化的國家,在60年代以前,菲律賓是亞洲經濟最強國家之一,僅次於日本。

在菲律賓之後,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也紛紛跟進,開始接受西方產業轉移進行工業化,讓本國的經濟迅速得到提升。泰國是東南亞接受西方產業轉移較晚的國家,在70年代晚期,泰國政府決定開放市場,實行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

泰國開始迎來西方的企業的進駐,許多國際大品牌如寶潔公司紛紛入駐泰國。隨著西方產業連續登陸泰國,帶動了泰國的電子產業和汽車產業的發展,汽車和電子產品成為泰國重要的出口產品。

成為亞洲四小虎,經濟發展問題浮現

西方的產業轉移讓泰國迅速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轉型成為亞洲地區最發達的工業國之一,工業產品出口在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年年攀升,這些工業帶動了服務業等其他產業共同發展。

從1978年開始,泰國經濟持續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長。在1997年之前,泰國的GDP的平均增長率保持在8%左右,人均GDP從1978年的528美元增長到1996年的3044美元,翻了近6倍。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帶動下,泰國和當時的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並成為"亞洲四小虎"。光芒之下,必有陰影。泰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逐漸暴露了許多問題。受到增長刺激,當時泰國上下對未來十分樂觀,讓泰國政府忽視了這些問題。

泰國經濟增長時期的四大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作為外向型經濟,泰國經濟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大。泰國由於國內人口不多,國內市場消費能力不足,工業出口必須對外銷售才能產生效益。一旦國際經濟發展陷入低迷,泰國的經濟增長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第二個問題是經濟發展受外資影響大,產業升級乏力。泰國能實現工業化得益於跨國公司對泰國的投資,跨國公司把工廠開到泰國,只是利用泰國當地的便宜的土地和廉價的勞動力。

第三個問題是政府無限制支出。從80年代開始,泰國政府在公共支出方面開始無限制的支出,造成了財政赤字激增,政府債臺高築,這在無形中也推動了泰國的通貨膨脹。

第四個問題是通貨膨脹,金融過熱。無論是日本還是韓國,都存在經濟持續發展後金融過熱物價上漲的現象。金融過熱會讓大量的社會資金流入房地產和金融市場,不斷炒高價格,形成泡沫。

80年代日本東京地價可以買下整個美國,這就是金融過熱產生泡沫的表現。在同時期的泰國,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也是急速升溫,在狂熱的氣氛下,許多企業和個人紛紛拿錢理財和房產,以期待升值。

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這句經典老話在金融市場是一句永不過時的名言,從17世紀的"鬱金香熱"到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再到2008年次貸危機,這些危機產生的原因都可以一個詞可以概括,這個詞就是:過熱。

國際炒家戳破金融泡沫,經濟大衰退襲來

泰國的金融過熱讓以索羅斯為代表的西方財團"盯"上了泰國,他們找到了收割泰國"羊毛"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戳破泰國經濟的泡沫。

在分析了泰國當前的經濟的弱點之後,在1997年,索羅斯的及其背後的財團開始攻擊泰銖。脆弱的泰國經濟無法抵擋國際炒家的攻擊。索羅斯的行為導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泰國大量的銀行陷入破產危機,大批泰國有前景的企業因為借不到錢而無法維持正常運轉紛紛破產。

銀行破產,企業倒閉產生的連鎖反應,讓整個泰國經濟陷入空前的衰退。在經濟危機之後,大量泰國的優質企業和優質資產被西方跨國公司低價收購,泰國人辛辛苦苦幾十年創造的財富就這樣被掠奪一空。

深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泰國

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泰國通過六年的時間才恢復增長。比起隔壁的中國,泰國在21世紀的經濟增長速度十分緩慢,人均GDP常年在世界銀行所劃定中等收入線邊緣徘徊,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現在。泰國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泰國要完成產業升級先要解決內部問題

通過產業升級是把原來的勞動、資本密集型產業升級為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是中等收入國家實現跨越的唯一途徑。

韓國在完成第一波工業化之後,傾盡全國之力發展鋼鐵、機械製造、化工等重工業,通過重工業讓韓國的造船和汽車產業崛起,再帶動生物和計算機產業的發展,韓國完成了從勞動、資本密集型到技術、知識密集型的跨越。

泰國政府一直在積極推動產業升級,然而泰國政府對如何升級,在哪些行業升級的規劃思路遠不如韓國政府清晰,而泰國當下的許多問題也限制著泰國經濟產業的繼續升級。

泰國缺乏產業升級的內動力。泰國政府依舊承擔著巨額的赤字,政府無法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產業升級。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泰國形成了階層分化,分配不均的現象。這些依靠資源就能牟取暴利的大家族對花費巨大的重工業沒有興趣,這些既得利益群體阻礙了泰國的產業升級。

泰國產業升級缺乏高素質勞動力。泰國在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上不重視理工科,國立大學的理工科學生只佔45%,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準的60%,這使得教育無法為泰國的產業升級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

動蕩的政局讓泰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備受掣肘。貧富差距加大讓泰國的政局動蕩不安,泰國成為東南亞政變最頻繁的國家。不穩定的政局讓許多投資者對泰國望而卻步,也造成了大量高素質人才的外流。

中國如果不想成為下一個泰國,在經濟上完成產業升級是頭等大事。西方國家對華為等中國科技企業的瘋狂打壓說明了中國的產業升級之路必定會經歷艱難險阻。

相關焦點

  • 亞洲四小虎的泰國,GDP翻六倍,為何陷入中等收入泥沼?
    隨著西方產業連續登陸泰國,帶動了泰國的電子產業和汽車產業的發展,汽車和電子產品成為泰國重要的出口產品。在經濟危機之後,大量泰國的優質企業和優質資產被西方跨國公司低價收購,泰國人辛辛苦苦幾十年創造的財富就這樣被掠奪一空。 深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泰國 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泰國通過六年的時間才恢復增長。
  • 「中等收入陷阱」的十字路口:拉美向左,日本向右
    上世紀70年代,阿根廷順利達到了中等收入水平,怎料在隨後的日子裡,阿根廷卻遭遇了大麻煩,不僅經濟增長乏力甚至衰退,還深陷本幣大幅貶值、通貨膨脹嚴重、巨額債務無法償還等一系列困境之中,尤其是人均GDP這一指標,在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始終徘徊在中等收入區間裡。於是,學界便用「中等收入陷阱」來詮釋阿根廷這一難以衝破的經濟魔咒。不過,一些國家和地區並沒有被中等收入陷阱所困。
  • 菲律賓的「中等收入陷阱」
    到了80年代初期,菲律賓在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之後,卻掉進了「中等收入陷阱」,從此再也沒有跳出來。這樣一個經濟社會發展前景向好的國家為什麼發展勢頭會突然急轉直下,經濟增長回落甚至停滯不前?分析其背後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 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進入中等收入陷阱深水區,如何突破?
    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逼近中等收入陷阱深水區,很多國家都在這裡栽了跟頭。中等收入陷阱:即人均GDP不能有效突破12000美元的關口,導致社會經濟長期徘徊在3000-12000美元中等收入區間的狀態。
  • 把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期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階段,也是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期。把握這一關鍵期,推動我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對於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 史蒂芬·羅奇:中國不會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參考消息網4月2日報導 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3月27日發表美國耶魯大學傑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的文章稱,有五個關鍵理由可以駁斥所謂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判斷。首先,「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根本不存在。這是朗特·普裡切特和勞倫斯·薩默斯對125個經濟體在1950年至2010年的表現進行嚴謹的實證研究得出的結論。
  • 吳曉求:中國目前處在中等收入陷阱國家邊緣
    在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表示,從中等收入陷阱指標來看,中國目前處在中等收入陷阱國家邊緣,還有一些中等收入陷阱國家的特徵。因此,他指出,推動中國下一步發展,一是要推動激勵新的制度安排,二是要注意社會公平和財富分配的公平,三是一定要把創新能力擺在首位。
  • 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根據人均GDP和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較,已經在離世界GDP中位數的情況,我國顯然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國家中比較高的地位。國際上有一個中等收入陷阱現象,就是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不能有效突破1.5萬美元的關口,而只能長期徘徊在0.5萬美元至1.5萬美元這個中等收入區間的狀況,就被稱為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 餘豐慧:壟斷不除 中國恐難逃「中等收入陷阱」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3日訊 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本月5日曾表示,中國能夠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步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但前提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對此,財經評論人餘豐慧今日發表博文指出,「無論從人均收入,還是從經濟發展的種種跡象上看,都表明中國正走到『中等收入陷阱』邊沿。」
  •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中等收入」陷阱,只存在搶劫陷阱
    文/yevon_ou    為什麼沒有人關注「高等收入」國家陷阱?    一、沉睡的歐洲    前二天,人文經濟學會請我參加姚洋關於中等收入陷阱的演講。我不是踢館的,所以我沒去。    時隔半個月以後,讓我們來談談這個話題。
  • 普華集團翟山鷹:延遲退休,中等收入陷阱正在吞噬年輕人
    翟老師認為,持續走低的出生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為經濟壓力不願意生孩子,年輕人高負債率的背後或跟年輕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有關。警惕「中等收入陷阱」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其實是經濟學家提出來的,指的是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平後,由於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
  • 鄭之傑: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是沒有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國家開發銀行原行長鄭之傑在「2020鳳凰網財經峰會」上指出,十四五時期是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期。在十四五關鍵期,推動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首要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更好結合。2016至2019年,全國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5%,快於同期人均GDP增速,其中,中等收入群體超過四億人。2019年,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降28.8%,居民質量不斷提升,十三五時期的偉大成就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堅實基礎。這更加堅定我們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信心。
  •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我國能否邁過「中等收入陷阱」這道坎?
    8月7日,國家統計局又發文稱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GNI)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在人均GDP和人均GNI雙雙突破1萬美元大關之際,關於中國是否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聲音不絕於耳。那到底什麼是中等收入陷阱呢?我國又是否會陷入?
  • 國際上發展中國家邁過中等收入陷阱躋身發達國家的,為啥只有韓國
    而在這個過程中,從發展中國家邁過中等收入陷阱並最終躋身發達國家的,居然只有韓國這一個國家,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要知道,當一個國家憑藉廉價勞動力來製作商品時,在一段時間內確實會有很大的經濟提高,比如我國就是以低廉的勞動價來獲得更多市場訂單,進而一步步把工業體系健全的。
  • 中國已經躲開中等收入陷阱了嗎?
    文章提到,2000年,我國人均GNI只有940美元,屬於世界銀行根據人均GNI劃分的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2010年,我國人均GNI達到4340美元,首次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標準;2019年,我國人均GNI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世界排名位次明顯提升。
  •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後,多國掉進中等收入陷阱,我國也會這樣嗎
    我國的人均GDP在2019年時首次突破1萬美元,即便如此我國僅算是一個中等偏上收入國家,還算不上是富裕國家。而富裕的國家,人均GDP起碼是在2萬美元以上,最富裕的國家人均GDP甚至在10萬美元以上。而想要從中等富裕國家變成富裕國家卻並不容易,有不少國家都被卡在了這一關上。
  • 曾經的泰國富裕超過中國,新世紀中國將其反超
    在很多人印象裡泰國應該是一個非常窮的國家,都也是目前泰國給大多數的印象,但是從人均GDP來看泰國其實一直是一個「富有國家」即使在經歷過亞洲金融風暴後的1998年泰國的人均GDP是中國的2倍,直到2011年中國的人均GDP才超越泰國。
  • 羅永浩啟示錄:如何避免陷入債務的泥沼?
    6億元債務是個什麼概念我不懂,反正沒見過這麼多錢沒有具象感知,不過周圍總有一些親戚朋友常常陷入了債務的泥沼。欠債並不光榮,合理負債或不陷入債務泥沼才更值得提倡,今天就聊聊如何避免陷入債務的泥沼?他們每天、每周的還款,都是經過嚴密的計算,進行排列,每天電話很多,一部分是催債的,一部分是因為個人信息被平臺賣給了同行,繼續讓你借款,這種基本是深陷痛苦之中。03 消費透支總有那麼一撮人,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不只是沒有延遲滿足感,而是要提前消費的那種。
  • 最好看的5部泰劇:她為他設下「愛的陷阱」卻不知自己也深陷其中
    最好看的5部泰劇:她為他設下「愛的陷阱」卻不知自己也深陷其中第1部: 魔幻時刻魔幻時刻是一部浪漫喜劇,劇情講述女主是一個單純無公害膽小又慫總是被後媽和繼姐欺負的灰姑娘,男主是個帥氣的超級大明星。第2部 熾愛遊戲熾愛 改編自泰國超人氣的言情小說,女主因為經歷父母離異家庭變故,變成善妒偏激,個性暴躁的千金小姐,男主是偷偷暗戀女主角的孤兒 。女主留學回國後發現男主這個被母親收養的外來孩子奪走了原本屬於她的家庭幸福,獲得了家人更甚於她的信任。她為他設下了「愛的陷阱」,只想要他嘗嘗失敗的滋味。
  • 陳道富:用"看見"和"熬過"跨過中等收入和修昔底德兩大陷阱 ...
    如何解決現有的一些結構性問題?未來中國的經濟增長動力和空間在哪裡?就此問題,時代財經記者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陳道富。兩大變量:疫情、中美關係「疫情和中美關係是影響2020年經濟和金融運行的主要變量,且在明年和中長期影響經濟運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陳道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