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飛行員48歲改飛無人機: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新華社烏魯木齊5月23日電題:大地上的天空——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無人機飛行員李浩投身改革強軍記事

  張玉清、黎雲、張汨汨、郭洪波

  新配的老花鏡到了,李浩戴上試了試,200度,正好。

  作為人民空軍一支新質作戰力量中的領頭雁,李浩對無人機事業充滿信心。楊軍 攝

  算了算,54歲的李浩改飛中國空軍察打一體無人機已經7個年頭,當年那雙鷹一般的眼睛敗給了閃爍的屏幕。

  曾經,這雙眼睛陪著李浩翱翔藍天3000多個小時,俯瞰大美山川。

  直到48歲那一年,這位「高齡」戰鬥機飛行員在飛過6種機型之後,坐進了地面方艙,成為中國空軍無人機飛行員,主飛國產攻擊-1型察打一體無人機。

  是的,有一種職業叫無人機飛行員。他們,站在大地之上,飛在天空之中。

自我革命、不斷超越,勇做軍隊轉型建設的先鋒闖將。楊軍 攝

  選擇

  18歲那一年,李浩選擇了做一名空軍戰鬥機飛行員。那時,男兒正年少,夢想仗劍走天涯。

  48歲那一年,李浩選擇了做一名空軍無人機飛行員。此時,兩鬢也斑白,卅年彈指一揮間。

  李浩還清晰地記得,做出第二個選擇,是2011年的春節,東北大地上剛剛下了一場大雪。

  飛了30年,從教練機飛到戰鬥機,從飛行學員飛成了空軍王牌師飛行尖子。作為飛行員,該吃的苦都已經吃盡;作為軍人,該得到的榮譽也已到手。此時,如果他不主動選擇,沒有人會強迫李浩離家幾千裡,改飛無人機。

  即將達到戰鬥機最高飛行年限的李浩說:「我還想飛!」

  他遞交了改飛無人機的報告。這就意味著,李浩要從東北轉隸到東南,從「零」開始,繼續飛翔。

  好不容易盼到丈夫即將停飛,原以為可以朝夕相處的妻子張素娟很不理解,「他有很多路可以選擇,但他選擇了最艱難的一條。」

  就算要繼續飛行,李浩也完全可以選擇退出現役,到民航謀一份收入可觀、風險較小的工作。為什麼一定要留在部隊,而且還要南下幾千裡?

  張素娟當時並不知道,2011年,國產某型察打一體無人機即將列裝部隊,空軍選調無人機飛行員的工作已經全面展開。飛行人才隊伍建設,直接關係到新質作戰能力生成。

  而李浩的選擇,恰恰與改革同向,與強軍同步。

  為取得妻子的支持,李浩描繪了一幅「南國養老圖」,處處「暗示」:南方氣候好,我到新單位幹幾年,就可以退休在南國水鄉安家養老。

  不曾想,取得了妻子支持、南下一年多之後,李浩再次移防,來到齊魯大地。

  又過了一年,2014年3月,李浩所在部隊挺進天山腳下。幾個月後,為完善無人機新型作戰力量體系建設,李浩和他的戰友們進駐更加偏遠大漠戈壁深處——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

  不到5年時間,4次轉隸,一次比一次偏遠,一次比一次艱苦。最後一次轉隸,因為新組建部隊條件有限,李浩住進了沒有衛生間的小平房,一床一桌一椅,就是全部家當。

  基地某區副司令員李欣回憶說,當時怕李浩想不通,專門給他打電話想做做思想工作。沒想到李浩二話不說:「讓我去哪兒就去哪兒!」

  一句舉重若輕的「讓我去哪兒就去哪兒」,李浩輾轉行程上萬公裡,與家相距4000多公裡。

  李浩始終懷著一顆對黨無比赤誠的赤子之心,經受住了數次調整改革的考驗,交出了強軍報國的精神答卷。楊軍 攝

  換羽

  從有人機到無人機,一字之差,卻是思維方式的變革。

  不同於民用小型的遙控玩具,軍用大型無人機,具有複雜的操縱系統和火控系統,可以執行超遠距離的偵察、打擊和毀傷評估任務,是現代戰爭中的新型作戰力量,也必將帶來未來戰爭形態的變革。

  無人機於上世紀初葉登上軍事舞臺,已歷經百年發展。美國無人機已在多場局部戰爭和定點清除行動中,展示出高度的成熟可靠,並在作戰理論和樣式上取得突破。而我國,無人機技術研究起步較晚,新型裝備剛剛列裝,訓練缺教材、缺標準、缺人才。

  世界無人機的發展態勢,李浩和戰友們都瞭然於心。他們,成為中國軍用無人機體系建設中真正的探路者。

  人在地上,飛機在空中。以前是人機合一感知具體,現在是人機分離靠數據還原場景。以前在天上操縱舵杆,現在在地上操縱鍵盤。回想起改裝之初,李浩笑著說出一句當下的流行語:「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對專業知識和工作原理,李浩選擇了強化記憶,一遍不行十遍,十遍不行幾十遍。徒弟陳永超回憶說,基本上沒見李浩在半夜12點前睡過覺,只看到他煙越抽越多,書越翻越破。

  李浩說:「反正也睡不著,不如一個一個琢磨問題。」為保持旺盛的體力,李浩堅持跟小夥子們萬米長跑,通過體能訓練來保持身體的最佳狀態。

  無人機是一個作戰系統,需要指揮、飛行、情報、通信等多個部門的合作,才能遂行作戰任務,李浩把鑽研範圍拓展到各個領域。30年的飛行經驗,熟悉的空中態勢感知能力,加上紮實深厚的理論功底,幫助他把每一個數字都「翻譯」成實景。

  用時兩年多,李浩硬生生地探出一條改裝之路,將無人機飛行員的人才培養帶上了快車道。全軍又一批無人機飛行員選拔之後,李浩成為「李老師」,帶領幾位徒弟,用時三個月就完成了改裝,大大縮短了培養周期。

  徒弟應俠說,操控席上用哪個手指按哪個鍵,用多大力度按,李浩都反覆測試,進而固化成細則,寫進了教材規範。

  在不斷前行中,李浩成功從戰鬥機飛行員轉型成為無人機飛行員,他總結的無人機「8字飛行法」,有效解決了二次攻擊的時間和航程。他主導突破了無人機操控和作戰使用等多項重大技術問題,有效提升我軍無人機使用效能。他編寫的《無人機訓練條令》,已經下發部隊使用。

  在空軍「紅劍—12」演習中,李浩駕駛國產攻擊-1型察打一體無人機,圓滿完成高空照相、目標偵察和圖像傳輸任務,這標誌著中國察打一體無人機正式融入作戰體系。

  2014年,攻擊-1進行實彈攻擊,李浩與戰友們密切協同,首發命中。

  同年,在「和平使命—2014」上合組織反恐軍事演習中,李浩在複雜電磁環境下,駕駛攻擊-1率先發現「藍軍」指揮車並首發制「敵」。

李浩

  情懷

  在很多人看來,大西北的戈壁深處,只有寂寞荒涼。但在李浩看來,這裡卻有著人口稠密地區無法比擬的淨空條件,可以放飛理想。

  情懷,會讓相同的此情此景,化成不同的內心感受。這裡也許不適合生活,但這裡卻適合飛行——如果要詮釋什麼是情懷,這,就是一名飛行員的情懷。

  飛了30年,李浩先後有數位戰友不幸在飛行訓練中犧牲。選擇了戰鬥機飛行員這個高風險職業,就意味著時時直面生死。不僅是中國空軍,在世界各國空軍,每年都有人因各種原因以身殉職,每年也有人因各種原因選擇放棄。

  李浩說:「飛行就是我的生命,除非組織不讓我飛或身體不允許我飛,否則,我決不會放棄。」

  2017年2月,大西北的寒風中,陸冬輝、呂軍明兩名優秀的三代機飛行員前來報到。他們一個曾在自由空戰中成績優異,獲得空軍飛行員最高榮譽「金頭盔」;一個曾冷靜處置空中特情,駕駛飛機規避居民區後成功跳傘。

  當二人站到李浩面前時,李浩興奮得直搓手,連聲喊:「太好了,太好了!」在他看來,最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加入無人機飛行員序列,意味著無人作戰力量的實戰化水平即將迎來新的突破。

  大西北四處漏風的小平房裡,共同的目標和理想,讓老中青三代人成為知己。他們會因為某個問題爭得面紅耳赤,也會為從對方抽屜裡「偷」到一包辣條哈哈大笑。

  又有誰能想像,這座上世紀60年代修建的小平房,連熱水器都沒法安裝。飛行員們需要白天把水在太陽下曬熱,才能在黃昏時洗上熱水澡。

  生活條件和訓練壓力其實並不是最大的困難。與大多數軍人一樣,飛行員群體長年累月駐訓、演習,跟家人聚少離多。如果要說「難」,恐怕只有妻子張素娟才能說得清楚。

  然而,張素娟只淡淡地說:「好男人,他一定屬於國家。」

  李浩覺得自己很幸運,聚少離多並沒有衝淡他和妻子、女兒的感情,一家三口反而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女兒李斯特的心中,這是一個會做飯,會唱歌,看電影淚點低,還會把幼年的她裝進飛行包從樓下提到樓上的父親,除了愛抽菸沒什麼缺點。

  在一家三口的微信群裡,李浩還會各種搞怪,逗妻子和女兒開心。這個微信群,叫「根據地」。

  又有誰能讀懂這位「老飛」對家庭的眷戀和愧疚?

  李浩的心中,一直記得父親交代的一句話:「老大,如果我給你打了電話,就是真有事兒,你要快點跑回來。」

  那是因為,2012年,母親病危。正在福建輪訓的李浩在電話中說:「媽,任務一結束,兒就回去看您。」

  電話掛斷,竟成永別。

相關焦點

  • 空軍首批無人機飛行員李浩:48歲從「零」開始飛
    從殲擊機飛行員到無人機飛行員再到無人機飛行教員,李浩引以為傲的2.0鷹眼,架上了200度老花鏡。  戴著眼鏡的李浩,依然如他年輕時一樣,眼神堅毅、目光灼灼。  從有人機到無人機,一字之差,隨之而來的卻是思維方式的變革、知識結構的重塑、能力素質的躍升……  一道道無形的坎兒橫亙在李浩面前,挑戰著這位年近五旬「老飛」的極限。
  • 大地上的天空——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無人機飛行員李浩投身改革...
    算了算,54歲的李浩改飛中國空軍察打一體無人機已經7個年頭,當年那雙鷹一般的眼睛敗給了閃爍的屏幕。  曾經,這雙眼睛陪著李浩翱翔藍天3000多個小時,俯瞰大美山川。  直到48歲那一年,這位「高齡」戰鬥機飛行員在飛過6種機型之後,坐進了地面方艙,成為中國空軍無人機飛行員,主飛國產攻擊-1型察打一體無人機。
  • 「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所以說泥石流傅園慧到底經歷了什麼?
    還有——「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4月4日,比賽當晚,傅園慧發了一條微博,「如果我今晚陣亡了,請大家記得,我曾經也是一條好漢。」最終,她以半決賽第七驚險晉級、決賽第八排名墊底,差一點就失去了參加奧運會的機會。為了恢復狀態,傅園慧赴澳洲訓練。「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我真的有時候都感覺我已經要死了,我當時的訓練真的是生不如死。」這些話,指的就是她在澳大利亞接受的高強度恢復練習。
  • 曹雙明:空軍上將,原空軍司令員,曾是「王牌飛行員」
    曹雙明:空軍上將,原空軍司令員,曾是「王牌飛行員」中國空軍經歷過了艱難的發展歷程,舊中國的時候,中國製造業嚴重滯後,空軍更談不上。因而,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空軍損失一架就少一架,上演了一幕幕悲壯的英雄史詩。
  • 中國空軍組織空戰比武 百名飛行員爭奪金頭盔
    大戰之後,有10人被空軍評為對抗空戰優秀飛行員,榮獲空軍首次頒發的「金頭盔」獎。成都軍區空軍(以下簡稱成空)航空兵某團飛行大隊長、一級飛行員、空軍少校蔣佳冀是其中之一。1981年6月出生的他是10位奪得「金頭盔」的新戰機飛行員中最年輕的一位。
  • 19歲「放牛娃」擊落5架敵機,活捉美軍王牌飛行員,終成空軍中將
    1950年韓戰爆發,人民解放軍改編為志願軍隨之參戰,剛剛組建不久的解放軍空軍也投入了戰鬥;當時志願軍空軍僅有不到300架飛機,飛行員也大多是剛剛觸碰飛機不久,尤其是噴氣式戰鬥機,飛行員的平均飛行時間不超過15小時,且毫無空戰經驗。
  • 空軍飛行員退役後幹什麼?出路很多,美俄中為什麼有召回機制?
    要想知道空軍的飛行員退役之後都做什麼,我們首先就得了解一下飛行員到底是一個什麼工種,首先全國範圍內的。國內軍隊裡飛行員稀缺的原因之一了,而我們再回到原來的問題,空軍飛行員退役之後都在做什麼?
  • 抗美援朝期間,擊落美軍「空軍英雄」的飛行員,回國後結局如何?
    新中國剛成立時,我國的空軍力量還非常薄弱,但這並不妨礙我軍培養出一個又一個優秀的飛行員。1952年,抗美援朝期間,美國有一個「空軍英雄」的飛行員,他曾參加過二次世界大戰,並且飛行時間超過三千小時,在二戰屢立戰功,被稱為美軍的王牌飛行員。
  • 空軍「清華班」飛行員牛申的青春航跡
    2011年,剛剛18歲的牛申,做到了兩件「萬分之一」的事。在他大學的開學典禮現場,學院書記致辭,「對每一位熱血青年來說,能當上飛行員的概率是萬分之一,能上清華的概率也是萬分之一,而這兩個『萬分之一』,在你們身上合二為一。」有人說,青春就是一部電影。
  • 用37秒榮立一等功,這位中國飛行員經歷了什麼?
    在此次表彰大會當中,我軍的一名飛行員光榮的榮獲了一等功獎章和「空軍功勳飛行人員金質榮譽獎章」。那麼他究竟經歷了什麼,能夠獲得如此殊榮呢?據悉此次榮獲榮譽的飛行員名叫王建東,為我國南部戰區的一名殲10戰機飛行員。在今年的9月上旬的一次飛行任務當中,王建東駕駛的殲10戰機在距離地面僅200多米的高空正常飛行時,突遇到了飛鳥撞擊,導致發動機空中停車的重大險情。
  • 錫伯族志願軍空軍飛行員那啟明:首開全師入朝參戰空戰紀錄
    新華社大連9月20日電題:錫伯族志願軍空軍飛行員那啟明:首開全師入朝參戰空戰紀錄劉一諾1953年10月1日,作為抗美援朝的空軍飛行員,他駕駛的殲擊機划過天安門上空,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2019年10月1日,作為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他參加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看新時代的中國空軍戰鬥機飛越天安門上空。兩次閱兵,跨越近70年,見證了一個91歲老人的一生榮光,見證了他記憶深處那場英勇的和平保衛戰。
  • 遼寧瀋陽這所高中絕了,今年高考錄取了22位空軍飛行員
    喜報,瀋陽一中2020年高考共錄取了22位空軍飛行員。2020年空軍在遼寧省招飛中共錄取47人,包括1名文科生、46名理科生、其中22名來自瀋陽一中。那麼為何瀋陽一中可以錄取這麼多空軍飛行員呢,乍一聽好像很令人驚訝呀。
  • 塞爾維亞兩名空軍飛行員在墜機事件中喪生
    △左:科爾希尼克(Dejan Krsinik) 右:瓦西列維奇(Zvonko Vasiljević ) 據塞爾維亞國防部9月25日消息,在當天上午的墜機事件中,兩名空軍飛行員喪生。一名是空軍第204旅101狩獵和航空中隊的少將飛行員科爾希尼克(Dejan Krsinik),現年49歲,服役26年;另一名是該中隊情報和偵察事務助理指揮官瓦西列維奇(Zvonko Vasiljević ),現年43歲,服役19年,兩位均為資深飛行員。
  • 【銘記】第四十五集 | 韓德彩:擊落美雙料王牌飛行員的空軍英雄
    【銘記】第四十五集 | 韓德彩:擊落美雙料王牌飛行員的空軍英雄 2020-10-24 2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陸軍10年不如空軍待3年,為何空軍飛行員軍銜都很高?情理之中
    我們知道我國空軍的管理和軍隊等級制度和其他軍人不同,是特殊的軍銜和官職制度,陸軍10年不如空軍待3年,為何空軍飛行員軍銜都很高?他們從軍校畢業的話,會被授予軍銜,學歷高的話,等級還會變高,本科的話,授予中尉的等級,在大學院授予上尉的等級,待遇就不用說了,我國這樣優待空軍飛行員的理由是什麼?在世界上飛行員是非常寶貴的,優秀的飛行員比戰鬥機更珍貴,在培養飛行員的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和金錢,另外,對於戰鬥機飛行員來說,身體和文化素質符合要求的人選擇萬裡之一,隊長級飛行員更少。
  • 中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空軍上尉軍銜 因跳傘失敗犧牲 年僅30歲
    中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空軍上尉軍銜 因跳傘失敗犧牲 年僅30歲 2016年11月12日,八一飛行表演隊在唐山玉田縣進行飛行訓練中,女飛行員餘旭因跳傘失敗,壯烈犧牲。後來她的遺體在天津火化,並安葬在四川省崇州市革命烈士陵園。
  • 我擊落美國空軍飛機,還活捉美軍王牌飛行員|抗美援朝老兵口述
    韓德彩:「活捉」美軍王牌飛行員【人物小傳】韓德彩,男,漢族,1933年7月出生;1949年3月入伍,1952年初參加抗美援朝;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擊落5架敵機,先後榮立一等功2次,被空軍授予「二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1952年初,19歲的韓德彩參加抗美援朝,任志願軍空軍飛行員、中隊長。
  • 海軍少將楊漢黃曾作為空軍飛行員參與抗美援朝 航跡遍布朝鮮
    雙方飛行員軍事素質天差地別,我軍殲擊機飛行員飛行時長也就二三十個小時,而敵人多數有五百至數千小時;我們沒有戰鬥經驗,而敵人不少是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老手。與美國空軍飛行員的戰鬥結果,和我在陸軍戰鬥中目睹太多的敵我傷亡規律一樣,敵人越怕死越要死,我們越不怕死越不死。
  • 美國空軍招飛取消身高限制,合規女飛行員召募範圍瞬間增大44%
    【環球網軍事報導】美國《空軍雜誌》5月22日報導,美國空軍取消了飛行員的最低身高要求,這是為了增加美國空軍飛行員的多樣性。美國空軍官員表示,作為解決美國空軍飛行員短缺問題的措施之一,放寬飛行員入選標準,增加女性和少數族裔飛行員是招募更多飛行員的重要方式。
  • 這個國民黨空軍飛行員,是世界空戰史上第一個與敵機相撞的烈士
    國民黨空軍飛行員陳懷民,是世界空戰史上第一個駕駛飛機與敵機相撞,與敵人同歸於盡的飛行員。1938年4月29日,日軍為了慶祝天皇的生日,空襲武漢。此時生病的陳懷民替戰友駕機出擊。駕駛日機的是一個叫高橋憲一的日本王牌飛行員。陳懷民父親是跟從孫中山一起革命的軍人,其實當時國民黨的空軍絕大部分都是富裕人家或者是官員子弟,林徽因的弟弟也是在武漢上空殉國的。1932年,16歲的陳懷民目睹了上海的「一二八事變」,感概國讎家恨,17歲報考了杭州的中央航校,是航校的五期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