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少將楊漢黃曾作為空軍飛行員參與抗美援朝 航跡遍布朝鮮

2020-12-14 半島網官網

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 通訊員 崔克華 史曉瑩

「朝鮮地面沒有我的腳印,空中卻密布我的航跡。雖然犬牙交錯,但卻無影無蹤——只是留在我的腦海裡,記錄在我的飛行日記本裡。」現年91歲的楊漢黃,給人第一印象是和藹可親。這位為共和國做出重要貢獻的海軍少將,作為全國解放後空軍首批飛行學員,曾在朝鮮戰場上與美國王牌空軍過招。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在裝備、經驗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的情況下,憑著超凡智慧和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一次次讓敵方機毀人亡。日前,這位老將軍帶著記者重溫了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雙方飛行員軍事素質天差地別,我軍殲擊機飛行員飛行時長也就二三十個小時,而敵人多數有五百至數千小時;我們沒有戰鬥經驗,而敵人不少是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老手。

與美國空軍飛行員的戰鬥結果,和我在陸軍戰鬥中目睹太多的敵我傷亡規律一樣,敵人越怕死越要死,我們越不怕死越不死。

——楊漢黃

機緣入選空軍

耍心眼去一線

1929年12月,楊漢黃出生於江蘇省啟東市一個貧困農民家庭。13歲小學畢業,正艱難籌費想升中學,卻被偽軍綁架,最後家人拿錢贖回,貧農變赤貧無奈失學。楊漢黃14歲擔任民兵小隊長,1945年7日1日離家出走找到新四軍,任連隊上士18天後改行學醫,學習期間日本投降。解放戰爭中,楊漢黃先後任連隊醫助、營部醫生、醫務副所長,194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與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數十次大小戰鬥。

1950年,陸軍中選調空軍飛行員,楊漢黃作為醫生參加體檢組。當時招飛條件異樣嚴格,他所在團的參檢者一個也不合格。這時有人提議楊漢黃符合條件應該體檢,結果竟有幸成為全團唯一一名合格者。只有高小文化程度的楊漢黃,來到空勤中隊後集中全部精力鑽研飛行技術,為了不幹擾學習精力,他進航空學校後不給任何人寫信。直到1952年,楊漢黃空中戰鬥員身份定格,這才寫信給父親報喜。

「1951年1月2日,是我終生難忘的第一次飛上藍天,但第一次不是自己飛行,是感受飛行,全是教員操縱。第二次以後,教員、學員共同操作飛行,之後教員逐漸減少操作,最後經考試合格放單飛。」據楊漢黃回憶,在中級教練機訓練中,大隊長看中了他的飛行技術,要把他留校充實教員隊伍。

楊漢黃對於留校任教很不情願,因為在陸軍時吃過敵人的苦,深知中國人民志願軍需要空中支援。於是他就耍起「心眼」——假裝飛不好。著陸是飛行技術難點,楊漢黃就在不摔飛機不淘汰的原則下故意落不好。最後如楊漢黃心願,他被分配到戰鬥部隊去參加抗美援朝。從第一次升空到飛行畢業不到7個月,如此速度空前絕後,因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太需要空中力量。

深知彼此差距

參戰視死如歸

1952年4月,楊漢黃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他只想著什麼時候輪上他犧牲就算完成革命任務,視死如歸。據楊漢黃回憶,當年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的基本作戰方式是,立足我國邊疆機場出徵朝鮮戰場。1952年2月,楊漢黃所在的空軍17師轉場到遼寧安東(今丹東市)大東溝機場(靠近中朝邊界),經熟悉戰區後進入戰備值班狀態。

那段日子,楊漢黃天天在戰鬥值班崗位上,間隙中訓練和學習。「參加抗美援朝時,我們訓練水平低得可憐,只飛了9個課目,是晝間一般氣象條件下飛行課目中的零頭,只能算最起碼的作戰條件。」據楊漢黃介紹,當時敵我空軍力量對比懸殊,美國是世界頭號空軍強國,裝備和訓戰素質無可比擬,還有名列前幾名的英法等國空軍,飛機總數比我軍多六七倍,雖然雙方殲擊機性能基本相當,但是飛行員軍事素質天差地別:「我軍殲擊機飛行員飛行時長也就二三十個小時,而敵人多數有五百至數千小時;我們沒有戰鬥經驗,而敵人不少是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老手。」

不畏美軍神話

孤膽智取敵機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犧牲的事常有,特別是1952年8月6日我們中隊犧牲兩人,其中有我僚機曾仁同志,所以憋著一口氣要復仇。」據楊漢黃介紹,1952年9月17日惡戰悄然來到,我軍16架米格-15殲擊機從機場起飛,他擔當二大隊二中隊僚機組長機,任務是尋殲敵機和支援陸軍作戰。將要進入朝鮮時,遭遇美軍4架F-86殲擊機。

當時,楊漢黃所在機群未察覺到敵機,還在繼續爬升,飛機外掛兩個500升副油箱,好比人負重爬山很不靈便。而敵機已投掉副油箱,機內油料也消耗較多,是輕裝上陣機動靈活。「敵機已搶佔攻擊位置想要偷襲,約再過30秒鐘我機群就要被咬尾攻擊。」楊漢黃稱,當時時間不允許向指揮員報告並等待處置,他嘴裡高喊「左轉彎攻擊」,左手前推油門加速,右手投掉副油箱、略帶杆上升,升至我機群上方20米後,操縱戰機急左轉彎衝向敵機群。

此刻,敵機群剛繞到我軍機群尾後,楊漢黃在明知不會命中的情況下,開火用曳光彈嚇唬驅趕。敵機驚慌失措放棄偷襲,改為右轉彎逃跑,弄巧成拙改變攻防態勢。楊漢黃搶佔敵長機尾後300米處呈反戈一擊狀態,可是在他尾後約150米有三架敵僚機左右包夾。環視四周,楊漢黃不見僚機和我方機群蹤影,成了孤單一人在強敵群中的局面。楊漢黃決定破釜沉舟,抓住敵長機拼個同歸於盡:「讓高鼻子老飛陪葬,夠本,給黨和人民,留個忠魂!」

「決心下定,一門心思想在『光榮』前搶先開火擊落敵長機。」據楊漢黃回憶,敵長機依仗技術高、飛機性能好的優勢進行擺脫,他頑強地對敵長機追擊,不斷複製對方複雜多變的避攻飛行軌跡,再反作用給準備攻擊他的三架敵機。這一招很管用,三架敵僚機抓不著開火機會,打不著楊漢黃也救不了他們長機。約經5分鐘搏鬥,敵長機施盡渾身解數智窮才盡,在猶疑瞬間露出破綻,楊漢黃三門炮齊射,敵長機被擊中墜毀在我國寬甸縣山谷中。

「這次與美國空軍飛行員的戰鬥結果,和我在陸軍戰鬥中目睹太多的敵我傷亡規律一樣,敵人越怕死越要死,我們越不怕死越不死。」楊漢黃說道。

被迫跳傘求生

得到傾力救援

擊落敵長機後,楊漢黃對後面的三架敵僚機進行擺脫格鬥,但終因位置不利和敵眾我寡,飛機升降舵連杆被打斷失去操縱,楊漢黃被迫在11000米的高度棄機跳傘。

「此前我師棄機跳傘10人次,結果7人犧牲、3人次受傷,不安全主因是彈射跳傘系統和試用火箭傘存在先天不足。儘管飛行員手冊中的跳傘動作我可以絲毫不差做到,也吸取了犧牲負傷同志的經驗教訓,過程中還是遇到5次險情,好在靈活快速處置安全降落,成為師裡第一個毫髮無損安全跳傘者。」楊漢黃告訴記者,這次跳傘在靠近中朝邊境的我國寬甸縣境內:「當我在傘上飄降時,四面八方許多民兵對著我的下降點追來。他們的任務,是敵人就抓,是我軍就接待護送。」

民兵確認完楊漢黃身份後,親熱地握著他的手說「同志你辛苦了」。後來,楊漢黃被民兵扶送下山,遇上前來接應的部隊人員。楊漢黃登上汽車後,與民兵們一一握手致謝告別,車距離拉遠後民兵們還在招手和目送了好長一段。這個情景,令楊漢黃十分感動鼓舞,至今記憶猶新。

作戰聲東擊西

再次擊落敵機

楊漢黃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第二次擊落敵機,是在1952年12月20日。當時,他所在中隊在朝鮮大同江上空遭遇美軍F-4U機群。F-4U是航母艦載機、機動性好,其飛行員是航空部隊挑選出的尖子,戰技高狡猾兇狠。

「我咬住一架敵機,幾次攻擊正要開炮,都被對方利用飛機轉彎性能好和駕駛技術高的優勢,急轉彎鑽到我機腹下,幾個回合、幾個措施都不奏效。」楊漢黃回憶道:「想抓猴子必須比猴子精,我改用聲東擊西戰術,假裝返航遠離。在敵機與我戰友糾纏中,神不知鬼不覺折返到敵機下後方,利用對方視線遭機身阻擋的機會,突然三門炮齊射襲擊,讓對方葬身大同江。我的照相槍膠捲攝錄射擊距離183米,敵機濃煙大火下墜。最終,這次戰鬥全勝凱旋。」

楊漢黃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先後入朝巡航作戰57次。「值得驕傲的是,美國是世界頭號空軍強國,而我們戰損比小於1:1取勝,擊落美軍飛機數量最多的也是我們。」楊漢黃表示:「現在中美空軍裝備和軍事素質差距很小,再打就沒有那麼『便宜』他們了。」

安全飛行32年,自學拼音打字敲出回憶錄

1954年,空軍17師改編為海軍航空兵某師。1956年1月,楊漢黃參加解放一江山島戰鬥。此後,楊漢黃主管團、獨立大隊、師訓練15年都是安全年。個人飛行遇險16次都逢兇化吉,有一次付出7級傷殘代價避免事故,安全飛行32年。1977年調北海艦隊任副參謀長,1988年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1990年1月離休,現定居青島。榮獲獨立功勳榮譽章、解放獎章、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淮海戰役紀念章、渡江戰役紀念章、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級國旗勳章、軍功章等。

「離休是我人生一大改變,適應新環境,挑戰新機遇。」楊漢黃說:「身體因為鍛鍊而健康,腦子因為多用而靈光。人的知識不該退化,應該不斷進化,要跟上時代發展,嚴格地說應該超前學習。對老年人來說,跟上時代發展有困難,但不該落後太多。」楊漢黃說,看到小學生用電腦打字、用手機收發簡訊都很熟練,感覺已經落伍是個現代文盲,不服輸的他下決心從零學起。

2005年,已經76歲的楊漢黃開始自學拼音和打字,經過一年多就能使用電腦,手機輸入電話簿、收發簡訊等也輕鬆自如。80歲時,楊漢黃敲出186000字的回憶錄《峰雲浪跡》,並將80張照片掃描安置書中,自己刻錄成光碟。回憶錄記錄對舊中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國土防空等重要歷史階段的親歷見證……回憶錄4次大量印刷,先後被海軍博物館、空軍博物館、解放軍博物館、軍事科學院、抗美援朝紀念館收藏,還有許多部隊、地方單位收藏,海空雄鷹團翻印並列入海空雄鷹系列叢書。

省軍區青島退休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楊老將軍現在雖有91歲高齡,但仍舊每日堅持讀書看報,通過自學現已可以用電腦打字發郵件,閒時種地擺弄花草,性格和藹可親、幽默風趣,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捐款85000元,是他們眼中的時代英雄和楷模。

■延伸 抗美援朝老同志老戰士 青島目前有2000多名

本報10月21日訊(半島全媒體記者肖玲玲) 10月21日,記者從青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獲悉,目前全市共有抗美援朝老同志、老戰士2000多名,平均年齡近90歲。近年來,青島堅持多措並舉、綜合發力,重點投入、優先保障,在生活、醫療、住房、養老、精神撫慰等多方面強化優待服務,抗美援朝老同志、老戰士生活質量持續提升。

青島市持續提高補助標準,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大力提高抗美援朝在鄉復員軍人生活補助標準;多重保障醫療服務,在參保繳費、健康查體方面給予充分保障;住房修建重點優待,出臺《青島市撫恤定補優撫對象住房優待辦法》,市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定向補助撫恤定補優撫對象危房翻建修繕,有效提高抗美援朝在鄉復員軍人的住房條件;養老服務社會化保障,修訂完善《關於做好優撫對養老優待工作的實施意見》,抗美援朝復員軍人可根據個人意願,選擇集中養老或居家分散養老;對抗美援朝老同志、老戰士,多方實現尊崇尊重。

與此同時,青島廣泛開展入戶走訪慰問功臣活動,堅持「八一」、「十一」、春節等重大節日走訪慰問,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給予臨時困難救助。市級統一制定免費乘坐市內公共運輸、公辦旅遊景點優惠、冬季取暖費、有線電視優惠等優待政策,發動社會力量開展「愛心獻功臣」「寒冬送溫暖」等活動,使抗美援朝老同志、老戰士始終感受到組織和社會力量的溫暖。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南非空軍,機群竄入「米格走廊」,被志願軍痛擊
    遠東地區的軍事指揮權將交由英國皇家海軍,整個韓戰時期,紐西蘭的 兩艘護衛艦一直跟隨英國皇家海軍行動,受後者指揮。 後來,紐西蘭覺得自己只出動兩艘護衛艦不直接參與作戰顯得太不夠意思了,便派遣了陸軍的第16野炮團,配屬美騎兵第一師行動。 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中,紐西蘭軍隊野炮團在龍頭裡地區配合美軍騎兵第一師進攻志願軍42軍125師375團堅守的317.6高地。
  • 抗美援朝,蘇聯空軍秘密入朝作戰,美軍飛行員吃了大虧卻不敢吱聲
    由於當時我國剛建國不久,空軍更是剛組建不久,飛行員的經驗很少。但是美軍的空軍力量已經十分強大了,他們的隊伍裡有很多具有幾千小時飛行經驗的王牌飛行員。而我國的飛行員剛剛開始接觸飛機,只接受了幾十個小時的飛行訓練,就被拉到了戰場上。
  • 空軍「清華班」飛行員牛申的青春航跡
    在他大學的開學典禮現場,學院書記致辭,「對每一位熱血青年來說,能當上飛行員的概率是萬分之一,能上清華的概率也是萬分之一,而這兩個『萬分之一』,在你們身上合二為一。」有人說,青春就是一部電影。作為空軍和清華大學聯合培養的首批飛行員,牛申這部精彩的青春勵志片,一定能獲得廣大網友的「五星」好評。
  • 我擊落美國空軍飛機,還活捉美軍王牌飛行員|抗美援朝老兵口述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70年前,志願軍將士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在交戰雙方武器裝備水平對比懸殊的條件下,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70年過去了,在滬志願軍老戰士回顧戰火紛飛的歲月,眼神仍然堅毅。
  • 抗美援朝期間,擊落美軍「空軍英雄」的飛行員,回國後結局如何?
    新中國剛成立時,我國的空軍力量還非常薄弱,但這並不妨礙我軍培養出一個又一個優秀的飛行員。1952年,抗美援朝期間,美國有一個「空軍英雄」的飛行員,他曾參加過二次世界大戰,並且飛行時間超過三千小時,在二戰屢立戰功,被稱為美軍的王牌飛行員。
  • 19歲「放牛娃」擊落5架敵機,活捉美軍王牌飛行員,終成空軍中將
    1950年韓戰爆發,人民解放軍改編為志願軍隨之參戰,剛剛組建不久的解放軍空軍也投入了戰鬥;當時志願軍空軍僅有不到300架飛機,飛行員也大多是剛剛觸碰飛機不久,尤其是噴氣式戰鬥機,飛行員的平均飛行時間不超過15小時,且毫無空戰經驗。
  • 一級戰鬥英雄王海,抗美援朝中擊落9架敵機,後出任空軍司令員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的國防力量除了陸軍之外,還要有著健全的海軍、空軍等多軍種體系,這樣才能多方位的保衛國家的安全與主權。我國十分重視發展航空事業,早在革命戰爭年代,在那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我軍就培養、儲備了一批航空技術人才。1949年11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正式組建。
  • 韓戰蘇空軍吊打美軍,擊落美空中堡壘,為啥要冒充中國空軍?
    韓戰是個實力極不對稱的戰爭,建國初期的中國,在作戰實力上只有陸軍有穩定的戰鬥實力,當時的空軍和海軍是我無法投入作戰的,美軍統帥更是挑釁地說這是一場「屠夫行動」,意思就是說美國組織的聯合國軍的實力,對面對中朝的抵抗,猶如「屠豬宰狗」一般簡單。
  • 曹雙明:空軍上將,原空軍司令員,曾是「王牌飛行員」
    曹雙明:空軍上將,原空軍司令員,曾是「王牌飛行員」中國空軍經歷過了艱難的發展歷程,舊中國的時候,中國製造業嚴重滯後,空軍更談不上。因而,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空軍損失一架就少一架,上演了一幕幕悲壯的英雄史詩。
  • 抗美援朝,韓德彩俘虜美王牌飛行員,44年後,韓中將與其再見
    凱旋迴國後,先後擔任了空軍師長、軍長、南京軍區空軍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尉軍銜,1960年晉升大尉軍銜,1964年晉升少校軍銜,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同時榮獲勝利功勳榮譽章,1991年晉升中將軍銜。
  • 抗美援朝時,除了志願軍還有哪國出兵幫助過朝鮮?犧牲了多少人?
    2020年9月28日,在中國抗美援朝70周年前夕,117名在韓人民志願軍戰士的遺骸將作為第七批被迎回。抗美援朝烈士遺骸歸國   迎回烈士遺骸的專機是運-20,機身印有01編號,在兩架殲-11B戰機的護航下,穿過民航界最高級別禮義「過水門」,抵達瀋陽桃仙機場。過水門代表著為這些戰士們接風洗塵,迎接他們魂歸故裡。
  • 錫伯族志願軍空軍飛行員那啟明:首開全師入朝參戰空戰紀錄
    新華社大連9月20日電題:錫伯族志願軍空軍飛行員那啟明:首開全師入朝參戰空戰紀錄劉一諾1953年10月1日,作為抗美援朝的空軍飛行員,他駕駛的殲擊機划過天安門上空,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2019年10月1日,作為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他參加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看新時代的中國空軍戰鬥機飛越天安門上空。兩次閱兵,跨越近70年,見證了一個91歲老人的一生榮光,見證了他記憶深處那場英勇的和平保衛戰。
  • 開國少將劉居英在抗美援朝戰場上
    值班大話君:劉芯瑩 在舉國隆重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之際,我情不自禁想起我們敬愛的老局長(哈爾濱鐵路局)、開國少將劉居英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可歌可泣的往事
  • 揭秘抗美援朝空戰歷史,蘇空軍擁有主角光環,中空軍打輔助!
    1950年爆發的韓戰,中國志願全力援助朝鮮,和強大的美軍進行生死搏鬥,但是武器的落後以及不足對中國志願軍來說就是雪上加霜,困難之際蘇聯給予中國武器援助,而中國也就此欠下蘇聯13億美元的軍火債,但是蘇聯空軍是否參與作戰呢?揭秘抗美援朝空戰歷史,蘇空軍擁有主角光環,中空軍打輔助!1950年10月份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中國是自願的嗎?是的。
  • 他是抗美援朝的空戰英雄,曾任空軍司令……
    不久就飛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空戰。緊張激烈的空戰,使王海受到了更多的考驗和鍛鍊,戰術技術水平和組織指揮能力都不斷提高。王海認為,戰鬥機飛行員就是要勇敢不怕死,有了這種精神就能克敵制勝,但他更強調在空戰中要多動腦子不能蠻幹。每次空戰後他都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即便是勝仗也要分析原因找出不足。
  • 抗美援朝70周年 | 「我們活捉了美國飛行員」
    老人身體硬朗,講起往事連當年的順口溜都能背得出:「美帝朝鮮放了一把火,燒了朝鮮燒中國;中國同志快救火,救了朝鮮就是救中國。」 從1950年10月入朝,直至1958年回國,王力平在朝鮮一待就是八年。回國後,王力平娶了同樣參加抗美援朝的護士胡原為妻,相伴至今。
  •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成長的中國空軍
    人民空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迅速成長 1951年1月2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與美國空軍進行第一次空中交戰。志願軍空4師10團28大隊擊傷美機一架,從大隊長李漢的射擊照相膠捲上看,被擊中的是F-84轟炸機。此時,他們與蘇聯空軍共同升空、學習實戰僅僅一個月。
  • 抗美援朝中的六安人|方子翼與鷹擊長空的空軍第四師
    繼續我們抗美援朝的故事!空軍第四師,是人民空軍最先成立的第一個航空兵部隊,也是第一支參加抗美援朝的空軍部隊。空四師先後5次進駐安東地區作戰,同優勢的美國空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擊斃其王牌飛行員戴維斯,開創了年輕的人民空軍對陣老牌美國空軍首戰勝利的新紀元。
  • 抗美援朝空軍戰鬥英雄韓德彩:沒有不怕死的精神,是打不贏的
    1997年10月18日,在上海天益賓館,南京軍區空軍原副司令員、南京航空聯誼會名譽會長韓德彩將軍與自己在韓戰中擊落的老對手——曾被稱為美國雙料王牌飛行員的哈羅德·愛德華·費席爾,跨越44年的時空,緊緊握手。1997年10月19日揚子晚報用半版的篇幅刊登了題為《超越時空的握手》的通訊,報導了這一頗具傳奇色彩的新聞,這篇報導還獲得了當年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 抗美援朝70周年|美空軍參謀長握住他的手:「我當年就是被你打下來...
    當時,人民空軍剛組建不久,飛行員平均年齡僅20多歲。王海和他的戰友們的飛行時間平均只有200多小時,駕駛噴氣式戰機飛行還不到20小時。甚至有相當數量的飛行員在上戰場前,還沒用實彈開過炮。此時,在朝鮮天空上橫行的美國飛行員,大都參加過二戰,「喝」過成千上萬噸航油,是飛過上千小時的空中「老油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