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回訪緣起於二十三年前的一篇報導。
1997年10月18日,在上海天益賓館,南京軍區空軍原副司令員、南京航空聯誼會名譽會長韓德彩將軍與自己在韓戰中擊落的老對手——曾被稱為美國雙料王牌飛行員的哈羅德·愛德華·費席爾,跨越44年的時空,緊緊握手。1997年10月19日揚子晚報用半版的篇幅刊登了題為《超越時空的握手》的通訊,報導了這一頗具傳奇色彩的新聞,這篇報導還獲得了當年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1997年10月19日揚子晚報用半版的篇幅
刊登了題為《超越時空的握手》的通訊
時光荏苒,距離那次報導23年後,在抗美援朝入朝戰爭70周年之際,近日,記者回訪了這篇報導的主人公——87歲的韓德彩將軍。
23年前揚子晚報記者採訪韓德彩
十月的陽光灑在了將軍居住的小院,沒有了夏日驕陽的霸道炙熱,溫和而適意。
知道我們要來,87歲的韓德彩老將軍早早穿好了軍裝等候著。我們的對話就從一頁穿越了23年光陰、有些泛黃的報紙開始,跟著韓老的講述重回70年前戰火紛飛的抗美援朝戰場……
87歲的韓德彩將軍莊重地抬起右手行了個軍禮
雖然隔了23年,87歲的韓德彩依然有著軍人的硬朗,雖然行走不再像年輕人那般矯健,聽力也不復當年,但思維敏捷,談吐爽利, 一講到1952年入朝參戰的情形,他連說帶比劃,充滿激情,仿佛還是當年那個不到二十歲的飛行員韓德彩。
第一次在空中遇到敵人講到抗美援朝,韓老清楚地記得自己第一次升空入朝參戰的時間是1952年1月5日,19歲,飛行時間不到100個小時。「我們是第二批入朝的飛行員。當時美國空軍已經從大機群作戰變成小機群,跟美國空軍第一次正面打仗是1952年3月24日,我們起飛了四架飛機,敵人的四架飛機追著我的長機,我是僚機,負責保護長機。第一次我攆著4個人打, 離得很近,能看到敵人飛行員的頭朝後向我看,他戴著大白帽子(頭盔)。當我看到敵機壓著轉彎時,我判斷這正好是一個絕佳的角度,就對準油箱開炮 。敵機爆炸了,我當時激動地喊出來了:我打掉敵機了!那個高興勁兒任什麼都無法相比。一開始,不知道敵人是什麼樣的,也不知道怎麼打仗,心裡是很緊張的,但開打之後我發現,其實敵人也就這麼兩下子,而且他們怕死,我們中國人有志氣不怕死,所謂兩者相逢勇者勝,雖然他們擁有最好的飛機,他們的飛行員有一千個小時以上的飛行時間,但只要你打出了氣勢,他們就跑了。打過一仗,我心裡就不緊張了。」
當年年輕的中國空軍飛行員韓德彩
韓老說,毛主席當年說,美國人「鋼多氣少」,中國人「鋼少氣多」,「氣」指的就是志氣、勇氣。打仗就是這樣,不管你的武器裝備有多好,你的技術水平有多高,沒有不怕死的精神,是打不贏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我一共開了70炮,打下五架敵機,當了英雄,1953年5月1日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那是我終身難忘的經歷。」韓老指著牆上的一張老照片如是說,言語中盡現自豪和驕傲。
1953年5月1日英雄韓德彩
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的接見(局部)
說到當年的空戰,已是耄耋之年的韓老神情激動,語調也隨之高了起來:「我跟你說有好多東西打仗的時候是想像不到的。」韓老說:「有一次,我追著敵人打,壓根沒聽到戰友呼喚返航的聲音。等到我把敵機打落後,才發現戰區只有我一人一機,油也已經快用完了,不能返航基地,只能降落到另一個機場。那個機場裡都是外國人,一位蘇聯機師拉著我走到機身旁邊,指著飛機上的幾個洞,比劃著告訴我,差一點就被擊中操縱杆了,如果擊中了,飛機就會失控墜落,後果不堪設想。」
「還有一次我的飛機油箱被敵人打通了,把油漏光了,可是離我們自己的機場還有50公裡。發動機停車了,怎麼辦呢?飛機的下面全是山,我向基地報告說發動機停車了,油也漏光了,基地要求我跳傘。可是我不願意跳傘,我們的飛機本來就少,飛機沒了你還打什麼仗,如果跳傘相當於把飛機扔了。我當時想著一定要把飛機帶回去,回去換個油箱還能飛,結果硬靠是將飛機完整地帶回了基地。有人說我藝高人膽大,我覺得不是藝高,我就是能做就做,不想把飛機丟在外面,要把飛機帶回去。」
這些驚心動魄的戰爭場景,韓老波瀾不驚,從容不迫地道來,像是在說別人的故事。
擊落美軍「雙料王牌」1953年4月7日,不到20歲,飛行不到100小時的年輕飛行員韓德彩,擊落了時任美國空軍第51聯隊上尉小隊長的「雙料王牌」飛行員哈德羅·愛德華·費席爾駕駛的飛機。時年28歲的費席爾15歲開始飛行,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朝鮮戰場已經出動過175架次,曾擊落過10架以上的對手飛機。當翻譯告訴費席爾,擊落你飛機的是年僅19歲、飛行不到100小時的中國年輕飛行員時,他完全不敢相信。以至於1997年10月18日在上海見到韓德彩時,他說:「你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飛行員,這也是我要見你的原因之一。」
28歲時的美國雙料王牌飛行員哈羅德·愛德華·費席爾
當年被俘後的費席爾(右)
韓老告訴我們,當年的對手成了後來的朋友,他與費席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自揚子晚報報導的上海握手之後,費席爾又先後四次來中國,韓老陪他走了包括南京在內的不少地方。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韓老告訴我們,剛剛入朝,飛機飛臨朝鮮上空時他和戰友俯瞰著大地硝煙瀰漫,一片焦土,心裡充滿了憤怒,個個摩拳擦掌,見了敵人就想拼,要為朝鮮人民報仇雪恨,為中國人民爭光。但是,當時毛主席不讓拼,毛主席說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走,不戀戰,不要硬拼。「我們要在空戰中學會打空戰,要在空戰中建設自己的空軍。這是因為當時我們的國家窮、剛解放,空軍剛剛建立,韓戰打起來時我們還沒有升空過,還在地面學文化。不僅如此,我們擁有的飛機也很少,一個團只有二三十個人,一個師只有兩個團,一拼就沒有了。面對的是擁有大機群的美國空軍,他們的飛行員都飛行了上千個小時,我們根本沒有硬拼的條件。可是當時我們不理解,不讓我們拼,我們都不吃飯了,氣得躺鋪板了,記得有個戰友小杜子,直嚷嚷:這個仗都不讓打,那我們來幹什麼,回去算了。」
「後來,第一任司令員劉震給師長政委打電話,讓他們來看我們,來給我們做思想工作。」
「師長政委把劉司令的意見告訴我們:今天仗沒讓你們打,你們有意見可以理解,但是你們別以為你們的飛機不少,那天我們團飛了二十架,起飛量最大,我們以為這就很多了,但是敵人的起飛量數倍於我們,你們可能打下敵人的幾架飛機,但是我們損失多少?我們不能拼啊,我們拼不起啊!這麼一說,我們心裡清楚了,疙瘩解開了。我們空軍就是這樣子發展起來,一步一步到今天。我們的空軍強大,就是毛澤東思想指導的結果。」
可以說,韓德彩是中國空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2019年10月參加國慶慶典時的韓德彩
我今年87歲了,韓老說:「我今年87 歲了,可我永遠是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空軍戰士!」韓老告訴記者,這些年他仍然在不停地工作。每天起床後,讀報聽新聞看文件寫書法,忙碌而充實。常常應邀到中小學去跟孩子們講述當年的戰鬥故事。在將軍略顯凌亂的書房裡最顯眼處掛著他參加國慶慶典穿著的衣服,胸前別滿了軍功章。
「抗美援朝70周年了,戰爭的硝煙遠去了,當年我的戰友們大多已經去世了。如果有一天,我們都不在了,這段歷史就沒有人記住了,所以我要告訴我們的後代,這段歷史不能丟,丟了的話,犧牲在戰爭中的那麼多戰士怎麼辦?最近還有不少老兵的遺骸被運回祖國。」韓老說。
我們與韓老的對話持續了兩個多小時,話題總是圍繞著抗美援朝和空軍的發展展開。
時隔23年後揚子晚報記者回訪韓德彩
告別的時候,韓老執意送我們到門口,一縷陽光打在他身上,胸前的軍功章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他指著院子裡的橘子樹、桂花樹和柿子樹說:「我在南京生活了十多年,對南京的感情很深,這些樹都是從南京移栽過來的,很想再回南京看看……」
策劃統籌 | 陳申 殷小平 張葉
文 |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陳申
視頻拍攝 | 殷小平 楊澤華 張思偉
剪輯製作 | 曾宏亮 萬惠娟
編輯|張冰晶
主編|陳迪晨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原標題:《【紫牛頭條】抗美援朝空軍戰鬥英雄韓德彩:沒有不怕死的精神,你是打不贏的》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