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貢獻出這麼多成語,膜拜!
在小編眼裡,作為北宋「第一大V」,大文學家蘇軾除了是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外,最重要的是還是成語的高產者,不數不知道,一查才發現那麼多成語都出自他的詩詞,今天咱們就歷數一下蘇軾貢獻的成語。
令人噴飯
用來形容事情、行為或說話讓人可笑
「令人噴飯」很常見,卻少有人知其是成語,更少人有人知道如此通俗的成語出自宋代蘇軾筆下。蘇軾《文與可畫禹簹谷偃竹記》:「與可是日與其妻遊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現用來形容事情、行為或說話讓人可笑。
雪泥鴻爪
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北宋嘉祐六年,蘇軾赴任陝西路過澠池(今屬河南)。其弟蘇轍難遣手足之情,寫了首《懷澠池寄子瞻兄》寄贈。蘇軾寫了《和子由澠池懷舊》詩,進行回贈。內容如下: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後人把前四句概括為「雪泥鴻爪」這一成語,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對床夜語
形容親友兄弟的及其歡樂之情
韋應物有「安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的詩句。蘇氏兄第最嚮往風雨之夜,兩人對床共雨,傾心交談,後遂用對床夜雨等形容親友兄弟的及其歡樂之情,或指閒居。蘇軾在《送劉寺丞赴餘姚》一詩中寫道:「中和堂後石楠樹,與君對床聽夜雨。」
胸有成竹
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盤的考慮和謀劃
文與可非常擅長畫竹子,蘇軾為之寫過一篇文章,叫《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其中有這樣的句子:「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於是就有了「胸有成竹」這個成語,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盤的考慮和謀劃。
河東獅吼
比喻威嚴
蘇軾有一位好友叫陳季常。元豐三年,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不期遇上陳季常。陳季常的妻子柳氏,每當陳歡歌宴舞之時,就拿著木杖大喊大叫,弄得陳季常很是尷尬。蘇東坡就寫了一首詩取笑陳季常: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東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獅子吼」一語來源於佛教,意指「如來正聲」,比喻威嚴。
出人頭地
比喻過時或無意義的事物
歐陽修在給大詩人梅堯臣的一封信《與梅聖俞書》中稱讚蘇詩:「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出自蘇軾的《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詞:「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比喻過時或無意義的事物。後多形容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導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
鐵板銅瑟
豪邁激越的文章風格
北宋時期,蘇軾帶他隨從外出郊遊,他觀賞山崖的金雞菊,隨從在一旁高唱蘇軾的歌詞。蘇軾問他們自己與柳永的詞有什麼不同。隨從說:柳郎中的詞只可借17歲的女孩子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外曉風殘月」,您的歌詞得請關西大漢持鐵板唱「大江東去」。後用來形容豪邁激越的文章風格。
不時之需
用來指隨時的,不是預定時間的需要
用來指隨時的,不是預定時間的需要。出自蘇軾《後赤壁賦》:「我有鬥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宋朝時期,密州知府蘇軾因為寫詩被誣陷入獄,後來被貶到黃州團副使。他在黃州期間,遇到兩位好朋友。朋友弄到一條新鮮鱸魚,蘇軾問夫人要酒,夫人王閏之早就給他準備酒以備他不時之需,他們乘船去遊赤壁,一直玩到盡興而歸。
作者:夢靈啷裡格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