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噴飯」竟是成語!其實是蘇軾先說的,他還說過這些段子

2021-01-19 北晚新視覺網

昨晚,@央視新聞 提醒:今天的《新聞聯播》在「飯點兒」講了件荒唐事,大家聽了可別「噴飯」啊。

原來,7月25日的《新聞聯播》播發了國際銳評《究竟誰在全球到處欺侮恫嚇他人?》:美國一百多名所謂對華強硬派人士聲稱,「在美國的政治體制中,政治是常態,戰爭是例外,而中國恰恰相反」,這一觀點荒唐得令人噴飯。

令人噴飯:

還真是個成語

看完是不是感覺熱血沸騰?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令人噴飯其實是個成語。

令人噴飯[lìng rén pēn fàn],意為:使人笑得把嘴裡的飯都噴了出來。形容事情十分可笑。

有詞條為證——

蘇東坡:

北宋第一段子手

其實什麼詞兒能算成語,很難界定。有時候看起來不像成語的,在字典裡卻能找到,比如說「一是一,二是二」。按照這樣的模式「丁是丁,卯是卯」應該也算吧,但詞典裡居然沒有收錄,真是咄咄怪事。

「令人噴飯」,用的人不少,但鮮有人知這是成語,更少人有人知道如此通俗的成語出自宋代蘇軾筆下。

蘇軾在《文與可畫禹簹(dāng)谷偃竹記》中寫道:「與可是日與其妻遊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現用來形容事情、行為或說話讓人可笑。

作為北宋第一大V,東坡先生當之無愧的成為古往今來第一段子手。

他經常拿段子與朋友過招,腦子轉得快,人機靈,隨時隨地從腦洞裡掏出幾個段子,就能把對手打得落荒而逃。

跟蘇軾交往,要格外小心,他不會放過每個編排別人的機會。他的親弟弟妹妹,過命交情的朋友,甚至法相尊嚴的禪師們,也難逃過他的魔掌。

當然,他的玩笑,不是市井之徒的惡作劇,亦非玷辱人格的佔便宜,而是盡顯文人的幽默和智慧。

腹有詩書,氣自華;腹有詩書,段子自來。

01

相傳,蘇東坡有個妹妹,聰明絕頂,人稱「蘇小妹」。

一日,蘇東坡邀請黃庭堅做客,並親自出門迎接。

蘇小妹隨口說道:「阿兄門外邀雙月」,「雙月」合為一個「朋」字。

蘇東坡當即對了一句:「小妹窗前捉半風」。

「風」的繁體字是「風」,「半風」即「蝨」。

意思是說小妹在窗前捉蝨子,把蘇小妹氣得扭頭就走。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02

蘇軾有個朋友叫劉頒,字貢父,博覽群書,無所不讀,諸子百家、古今傳記以及天文地理、醫算卜筮等都有涉獵。

這兩個聰明人在一起,又都好賣弄聰明,只要遇到,便是一番鬥智的較量。

有一天,他和好友劉攽提及當年讀書時,每天吃三白飯,一撮鹽、一碟生蘿蔔、一碗米飯,味道好極了。

劉攽聽後大笑。幾天後,劉攽請東坡去吃皛(xiǎo)飯,東坡欣然前往。

去了才發現,桌上只有鹽、蘿蔔、米飯,才明白被戲弄了,只好苦笑著吃光了。

過了幾天,蘇東坡邀請劉攽吃毳(cuì)飯。

劉攽明知蘇東坡要報復,但又好奇,還是去了。

到了飯時,劉攽肚子餓的咕咕叫,可桌上什麼也沒有。

催了幾次,蘇東坡才慢吞吞說:「鹽也毛('沒有'之意),蘿蔔也毛,飯也毛,這就是毳飯啊。

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03

蘇東坡在江北瓜州任職,經常與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住持佛印禪師談禪論道,十分投緣。

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長江。正舉杯暢飲間,蘇東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語。

佛印順勢望去,只見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頓有所悟,隨將自己手中題有蘇東坡詩句的扇子拋入水中。兩人面面相覷,不禁大笑起來。

原來,這是一副啞聯。

蘇東坡的上聯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聯是:水流東坡屍(東坡詩)。

新華社/歐新

04

佛印雖是出家人,卻頓頓不避葷。一天,他燉了魚,正要吃,抬頭一看,蘇東坡進了寺門。心想:早不來,晚不來,一吃魚他倒來了,先不給他吃。急中生智,順手把敲的磬翻過來扣在魚盤上推到一邊。

蘇東坡一進廟門就聞到香噴噴的魚味,心想: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可以享口福了。挑簾進門一看,佛印吃著米飯,桌上只有一碟鹹菜。

佛印表現得很大方:「學士駕到,與貧僧一起吃粗飯吧!」

蘇東坡只好坐下來吃白飯。他邊吃邊琢磨,這魚放在什麼地方呢?發現不遠處有一個倒放的磬,心裡明白了,可怎麼把磬裡的魚拿出來吃呢?忽然心生一計。

蘇東坡說:「前幾天,你讓我給一位善人寫對子,我一直沒寫出來。後來想,索性用一副現成的對聯算了。」佛印問:「哪一副?」蘇東坡告訴他,就是常見的春聯: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

說到這兒,蘇東坡裝作忘記的樣子:「下邊是什麼來著?」佛印說:「慶有餘。」

蘇東坡趕忙接過話岔兒:「什麼?'磬有魚』,那為什麼不拿出來吃呀?」

說完,一欠身,把不遠處的磬翻了過來,「果然有魚,吃呀,吃呀,不要粗茶淡飯了。」佛印也笑了:「這個學士,真夠機靈的。」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05

他和自己的親弟弟,也一起創作過段子。

蘇軾兄弟少年時曾從劉微之門下讀書,夏日在學舍與同窗陳建用、楊堯諮以大雨聯句。

陳建用曰「庭松偃蓋如醉」,楊堯諮曰「夏雨新涼似秋」,蘇軾接曰「有客高吟擁鼻」,蘇轍則對「無人共吃饅頭」。眾人驚倒。

在海南時,他寫過一首詩《聞子由瘦》,寄給弟弟,其中有「海康別駕復何為,帽寬帶落驚僮僕。相看會作兩臞仙,還鄉定可騎黃鵠。」

老弟,聽說瘦得脫了相,帽子都戴不住了,下次見面時,咱們應該都成了瘦神仙吧,這體重騎著黃鵠就可以回老家啦。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怎麼樣?是不是被蘇軾的才華震驚了呢?

北宋「網紅」果然名不虛傳!

蘇軾超然物外的人生觀,不僅超越了世俗的功利得失,而且超越了生死,使他能夠面對任何人生災難,並始終保持樂觀而充滿幽默情趣的詩人心靈。

來源:每天晚8點 綜合北京日報微信、新華社、央視新聞、古典詩詞古典文學等

流程編輯:tf011

相關焦點

  • 「噴飯」一詞,原來出自蘇軾,除此之外,他還有這些段子
    可是有些人看我們不順眼,總是發表一些言論,那些言論說起來「令人噴飯」,可笑至極。就連央視新聞的主持人也曾說過「令人噴飯」這個詞語,或許有人覺得央視用俗語播放,是不是缺點兒文化內涵。不過,這就是觀眾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地方了。
  • 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藥店飛龍、無腸公子、慘綠少年……
    他因為父親的關係當上戶部侍郎後,母親開始擔憂,覺得他才幹不夠,身居戶部侍郎之位早晚要有災禍。潘孟陽卻不服氣。於是,母親就讓潘孟陽請同僚來家裡吃飯,自己偷偷觀察這些人。看完後,這位母親放下心來,覺得這些人果然才幹都和兒子差不多,卻單單問"末座慘綠少年何人"。也就是問,坐在最後穿綠衣服的少年是誰。潘孟陽回答,此人是補闕杜黃裳。
  • 令人噴飯是成語嗎 9月17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是啥
    令人噴飯是成語嗎 9月17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是啥時間:2020-09-17 19:4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令人噴飯是成語嗎 9月17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是啥 2020年9月17日,在今天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也有不少小夥伴是抽到關於成語知識的,問題是令人噴飯是成語嗎
  • 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喝西北風」「加減乘除」是成語嗎?答案是肯定的!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經」的成語,不僅迷惑了網友還「騙到了」央視主持人。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在《挑戰不可能》最新一期節目中,幾位參賽小選手要從30組詞語中選出兩個假成語。
  • 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經」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
  • 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經」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
  • 博士買驢、佛頭著糞、令人噴飯,竟然都是成語,不說還以為罵人的
    曾記否,「令人噴飯」驚層湧,浪遏網絡小飛舟?近年來,網絡流行語層出不窮,每年都有炸翻文化傳統的燥詞出現,「令人噴飯」就是其中一個,雖然它已經算是早期網紅,但使用頻率卻居高不下。蘇軾在《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載:「與可是日與其妻遊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原來這碗飯最早是東坡噴出來的,而且噴得滿案都是。後來,明清文人便順勢創造了令人噴飯的經典。其實,中國的成語寶庫燦若星海,但冷門的太多,我們常用的根本只是冰山一角,還有相當大部分的成語被逐漸遺忘,如果拂去它們的歷史塵埃,我們才會明白原來詞嚴義正的成語也能這麼有趣!
  • 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漲知識
    在一期電視節目中,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 二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然而,翻開成語詞典我們會大吃一驚,這些也是成語?一起來看看那些看起來不像成語的成語吧!01、令人噴飯「令人噴飯」最早出自蘇軾的一篇散文《文與可畫篔簹(yún dāng)谷偃竹記》。篔簹谷在洋州,與可嘗令予作洋州三十詠,《篔簹谷》其一也。
  • 這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 圍觀
    這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 圍觀在央視《挑戰不可能》的一期節目中,幾位參賽小選手要從30組詞語中選出兩個假成語。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
  • 慘綠少年、藥店猛狗……這些「令人噴飯」的詞,居然都是成語
    文 | 樵欞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國家人文歷史」(ID:gjrwls),原文首發於2020年6月11日,原標題為《慘綠少年、藥店猛狗:這些「令人噴飯」的詞兒,居然都是成語》,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它最早出自大文豪蘇軾的《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與可是日與其妻遊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詞義確如大家理解的那樣,形容事情或說話十分可笑(可笑到令人噴飯!)不得不說十分有畫面感了!
  • 蘇軾貢獻出這麼多成語,膜拜!
    蘇軾貢獻出這麼多成語,膜拜!在小編眼裡,作為北宋「第一大V」,大文學家蘇軾除了是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外,最重要的是還是成語的高產者,不數不知道,一查才發現那麼多成語都出自他的詩詞,今天咱們就歷數一下蘇軾貢獻的成語。
  • 原來蘇軾貢獻了那麼多成語!
    作為北宋第一大V,大文學家蘇軾除了是段子手、吃貨、技術宅、時尚先鋒外,最重要的是還是成語的高產者,不數不知道,一查才發現那麼多成語都出自他的詩詞,今天咱們就歷數一下蘇軾貢獻的成語。令人噴飯「令人噴飯」很常見,卻少有人知其是成語,更少人有人知道如此通俗的成語出自宋代蘇軾筆下。
  • 原來蘇軾貢獻了那麼多成語,你都知道嗎?
    蘇軾作為北宋第一大V,大文學家蘇軾除了是段子手、吃貨、技術宅、時尚先鋒外,還是成語的高產者,不數不知道,一查才發現那麼多成語都出自他的詩詞。 今天咱們就歷數一下蘇軾貢獻的成語。
  • 「令人噴飯」是成語?真假成語鑑定,沒幾個人能過關!
    吶,有詞條為證這個詞,出自張固《幽閒鼓吹》話說唐代戶部侍郎潘孟陽請同僚們回家吃飯他母親躲在屏風後面偷偷看這些少年看完了,說都不是好貨色他說:「先生寫了滿滿三張紙怎麼連個驢字也沒有呀?其實,只要寫上某月某日我賣給你一頭驢子收了你多少錢,也就完了為什麼嘮嘮叨叨地寫這麼多呢?"
  • 央視科普,「令人噴飯」是個成語!
    「令人噴飯」一詞引發熱議。據@央視新聞,「令人噴飯」其實是個成語!此前回顧:7月25日的《新聞聯播》播發了國際銳評《究竟誰在全球到處欺侮恫嚇他人?》:美國一百多名所謂對華強硬派人士最近污衊中國推行「擴張主義」,「利用綜合國力欺侮和恫嚇他人」,聲稱「在美國的政治體制中,政治是常態,戰爭是例外,而中國恰恰相反」,這一觀點荒唐得令人噴飯。
  • 胸有成竹、令人噴飯,原來都出自蘇軾之手!
    蘇軾,眾所周知的宋代大文豪,除了是段子手、吃貨、技術宅外,還是成語的高產量貢獻者,很多耳熟能詳的成語,均出自他之手! 趙孟頫 繪《蘇軾像》 文與可非常擅長畫竹子,蘇軾為他寫過一篇文章,叫《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於是就有了「胸有成竹」這個成語,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盤的考慮和謀劃
  • 原來這些成語都出自蘇東坡
    作為北宋第一大V,大文學家蘇軾除了是段子手、吃貨、技術宅、時尚先鋒外,最重要的是還是成語的高產者,不數不知道,一查才發現那麼多成語都出自他的詩詞,今天咱們就歷數一下蘇軾貢獻的成語。「令人噴飯」很常見,卻少有人知其是成語,更少人有人知道如此通俗的成語出自宋代蘇軾筆下。蘇軾《文與可畫禹簹谷偃竹記》:「與可是日與其妻遊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
  • 盤點那些最不像成語的成語:你知道「慘綠少年」用英文怎麼說嗎?
    你知道「藥店飛龍」、「博士買驢」、「蛤蟆夜哭」...這些詞,居然都是成語嗎?一開始,我以為是哪個譁眾取寵的在無中生有暗度陳倉憑空想像憑空捏造。但,這都是真的。「蛤蟆夜哭」出自相傳是蘇軾編撰的《艾子雜說》,說有一天艾子出海,無意間聽見了鼉(tuó,也就是揚子鱷)跟蛤蟆的一場對話。鼉說:「昨天龍王下了一道命令,水族中凡是有尾巴的都要斬首。我尾巴那麼老長,哭也就哭了,可你又哭個什麼勁?」
  • 這些冷門成語知識,你知道幾個?
    這五個看著不像成語的成語,哪一個顛覆了你的三觀?最後一個你一定想不到。第五名:冬日可愛出自《左傳》,比喻人態度溫和慈愛,像冬天的太陽,值得人們去喜愛。第一名:令人噴飯出自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形容事情或者說話,十分地可笑。冷門知識需要多看多學,成語的作用在於言簡意賅的表達,太普通反而會有就不像成語的既視感。這一次知識分享你記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