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姓是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大姓。說它古老是因為它產生得早,周姓的遠祖是黃帝軒轅氏,近祖則是周朝天子。說它年輕是因為周姓現在依然人丁興旺、人才輩出。周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5,而當代的統計資料顯示,周姓人口佔我國人口總數的2.21%,是我國第9大姓。
周姓支派眾多,來源不一,其淵源是十分複雜的,但周姓的主體出自周朝姬姓則是很明確的。周姓的起源可以說是一幹多支,有容乃大。秦滅周朝之後,周王室的一部分後裔為表示不忘本,遂以「周」為姓,這是我國第一批周姓人,也是周姓人的主體。由此可見,周姓源於周朝的國姓——姬姓。而姬姓又來源於黃帝部落,所以周姓人也是黃帝的子孫。源於姬姓的周姓族人,主要可分為三支:其一是出自周平王之後,其二是出自周赧王之後,其三是出自周公旦之後。這三支源頭都在河南,可見河南是周姓的祖地所在。周姓的其它起源,有以傳說人物周昌、周任為始祖的,有其他姓氏因為避諱或賜姓而改姓周的,有少數民族改姓周的等等。周姓的歷史源遠流長,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很多郡望。郡望不僅是該姓早期祖宗發祥地的標誌,也是其宗族人口、經濟實力、政治地位與文化影響等綜合力量強盛與否的反映。我們從周姓眾多的郡望,可以看到周姓發展繁榮的軌跡。
秦漢時期有兩大周姓郡望:沛郡(今江蘇沛縣)周氏和汝南(治今河南平輿縣北)周氏。沛郡周氏是周赧王之後,在秦漢之際跟隨劉邦起兵反秦,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湧現了像周勃、周亞夫、周緤、周苛、周昌等著名將相,有八個家族被封侯,但到了西漢末年,以軍功起家的沛郡周氏逐漸走向沒落。而以文顯世的汝南周氏則人才輩出,世代綿延不絕。汝南周氏出自周平王之後,東漢時出現了周嘉、周暢、周燮、周磐、周防、周舉、周勰等著名人物而知名於天下。兩晉、南北朝時期,汝南周氏繼續繁榮,出現了周浚、周顗、周嵩、周馥、周朗、周顒、周舍、周弘正等一大批知名人物。兩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汝南周氏在繁榮的同時,也不斷向外播遷,形成了許多新的郡望,如陳留、尋陽、臨川、廬江、泰山、淮南。隨著歷史的發展和周氏的播遷,到唐代又出現了永安、河間文安、臨汝、華陰、河東汾陰、清河、江陵、長安、河南、昭州等10個周姓郡望,其中永安、河間文安、臨汝、河東汾陰4個郡望源於汝南周氏,由此可見汝南周氏的興旺。
周姓起源
黃帝部落的一支長期居住、活動於姬水流域,氏族強大獨立後便以「姬」為姓,姬姓部族後來滅商建立了周朝。周姓的主體就源於姬姓,源於姬姓的周姓族人主要有三支,這三支均起源於河南。
其一是出自周平王之後,平王少子姬烈被封於汝墳(今河南葉縣東北),十八傳至姬邕時,東周被秦所滅。但姬邕家族源自周王室血脈,習慣上被稱作「周家」,姬邕索性改姓「周」,以示不忘本。漢初,朝廷封周邕的孫子周仁為汝墳侯,賜號正公,紹續周室香火。因汝墳地勢卑溼,周仁遂徙封地於汝南郡安成縣(今河南平輿縣南)。這支周姓在當地繁衍生息,形成漢唐時期著名的汝南周氏。汝南周氏不斷向四周播遷,形成了許多周姓郡望,它是今天周姓的主要來源。
其二,周公旦的次子留居周朝輔佐王室,食父邑於周,世代襲稱周公。周公黑肩捲入王室內亂被殺,其子孫仍舊襲爵,在朝中作官,後來其子孫便以國為氏改姓周。
其三,公元前256年周朝被秦朝所滅,末代天子周赧王被貶為平民,遷到憚孤(今河南汝州市西北),他們被當地人稱作周家,其子孫遂以「周」為姓。西漢初年,以武功顯名的沛郡周氏就是周赧王之後。
周姓的主幹源自姬姓,除此之外,周姓還有其它多種來源。據《河圖運錄法》記載,黃帝有一名大將叫周昌,其子孫以周為姓。《逸周書》記載,商朝有太史名周任,其後代以周為姓。周昌、周任雖系傳說人物,真偽難辨,但並不妨礙二人成為部分周姓人尊奉的始祖。
北魏孝文帝改革實行漢化政策,包括改胡姓為漢姓,其中普氏、賀魯氏、普乃氏被改姓周氏。北周大將周瑤原名普屯瑤,因感念北周王朝對他的恩德,遂改姓周。南朝大將周文育原名項猛奴,年幼孤貧,因被義興人周薈收養,所以改姓周。唐朝時,為避唐玄宗李隆基之諱,很多姬姓改姓周姓。唐肅宗賜暨佐姓「周」。後梁時,朱溫賜成汭姓「周」。元朝時,蒙古人喜同、朮忽、哈刺歹等因喜愛漢文化而改姓周。元代居住在福建泉州的蘇氏,因獲罪而遭財產沒官,還受到官軍追剿,族人紛紛逃難,蘇氏後裔蘇卓周遂改姓周氏,並以武功為郡望,發展成周氏的一個望族。明朝江蘇吳縣人吳健,因家貧被賣到同縣的周家,因此改姓周。明朝長沙郡王的庶子朱萬世為避禍逃至寧鄉周家,遂改姓周。滿清八旗周延氏後改為周姓。
周姓的源頭是周朝姬姓,以此為主流,不斷有其他姓氏匯入,擴大著周姓的隊伍,使之不斷發展,成為今天華夏一大姓氏。
祖地
洛陽市
周姓是周朝王室後裔,洛陽在西周時為成周所在地,東周時是都城,因此洛陽是周姓的祖地之一。洛陽素稱「九朝古都」,在我國七大古都中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和重點旅遊城市。從公元前21世紀我國的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後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
平輿縣
平輿古為摯地,周為沈子國,秦置平輿縣,漢因之,隸屬於汝南郡。西漢著名的汝南安成周氏即生活在今平輿縣南部,因此平輿縣是周氏的祖地兼郡望。
本文摘自《中華姓氏中原尋根叢書》作者:楊世利
【圖文由印象河南網編輯】
如何查看更多姓氏起源
例1:回復漢字「李姓」即可查看【李姓起源】
例2:回復漢字「張姓」即可查看【張姓起源】
例3:回復漢字「林姓」即可查看【林姓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