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玄門午供

2021-02-22 靈善道觀

 太上玄門午供

      香讚 三稔香
  志心初稔名香 香逕御 
玉清宮 遍玉清聖境成雲蓋 供養 
大羅元始尊
 志心二稔名香 香逕御 
上清宮 遍上清真境成寶蓋 供養 
玉宸靈寶尊
 志心三稔名香 香逕御 
太清宮 遍太清仙境成華蓋 供養 
混元道德尊
       皈命
香雲普遍大天尊。。。
       淨天地神咒
 天地自然  穢氣氛散 洞中玄虛  晃朗太玄
 八方威神 使我自然  靈寶符命 普告九天
 乾羅答那  洞罡太玄 斬妖縛邪 度人萬千
 中山神咒 元始玉文 持誦一遍  卻病延年
 按行五嶽 八海知聞  魔王束首 侍衛我軒
 兇穢消散  道長存 皈命
攝魔摒穢大天尊
       齋灶司儀
九天雲廚 監齋靈神 雲煙火部顯威靈  供養要精誠 感格千真  賜福保安寧
大聖香廚妙供大天尊。。。
    仰啟中庭君 司命至靈神 奉承丹陛敕 
    流降洞玄真  統御人間事 飛騰奏玉宸
    六神無觸犯 保命永安寧
       焚香供養
  九天雲廚 監齋使者 東廚司命  定福灶君 
  廚堂監示 一切神祗 悉仗真香 普同供養
        入意
       志心皈命禮
 一家之主 五祀之尊 司喉舌於  北鬥之中 
  察善惡於  東廚之內 赦罪賜福 移禍作祥 
  安鎮陰陽  保安民物 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
東廚司命灶君九和定福天尊 
  向來  齋供灶功德 上啟司命 清淨廚堂  至一切信禮  伏願 
  上奏天庭  隱其惡而揚其善 
  下臨塵宇  鍚其福而降其祥 
      志心稱念
常清常靜天尊。。。不可思議功德齋供科儀
  道德無為清靜香  妙洞自然靈寶慧
  金爐煙起氣氤氳  玉華散處雲繚繞
  上達三境至三天  下徹九泉併九地
  十方三界悉皆聞  無量無邊同供養
香廚妙供大天尊
   志心皈命 
虛無妙道靈寶大法度世真師 
三清三境天尊 金闕四皇上帝
九霄九宸上帝 十方應號天尊
五老生神上帝 諸天帝後高真
上清列曜星君 南宸北鬥星君
中東西鬥星君 周天河漢星君
三元三官大帝 北極四聖真君
靈寶五師真君 歷代師尊聖眾
九天天曹眾聖 雷霆法院官君
當生本命星君 上界朝元真宰
五嶽五天聖帝 中界嶽瀆威靈
水府扶桑大帝 下界水鄉仙聖
太歲城隍主宰 本宮境域神祗
監壇列位真宰 效職一切威靈
三界與醮高真  十方無鞅仙聖
  稽首三尊三君  十方靈應諸宸御
 尋聲應蹟大師真  擲火流鈴諸將吏
 淨明心現寶香花  五迴旋擲靈葩
 妙舞天香為供養 琅膏玉蕊神仙家
 大慈降駕納微誠 鸞鳴鳳嘯龍麟吟
 惟願威光常遍照 弘恩救劫度眾生
 四  海 沉 淪 慧眼毫光萬萬層
 煥 照 丹 靈 悲華瀰覆遍寰塵
 正道興行億萬春 含玉液 餐金音
 法雨順眾生   上答洪恩
       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 萬本根 廣修一劫  證吾神通 
 三界內外 惟道獨尊  體有金光 覆映吾身
 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 包羅天地 養育群生
 誦持一遍 身有光明 三界侍衛  五帝司迎
 萬神朝禮 役使雷霆 鬼妖喪膽 精怪亡形
  內有霹靂 雷神隱名 洞慧交徹 五騰騰
  金光速現 覆護真人
   玉帝寶誥 志心皈命禮
太上彌羅無上天  妙有玄真境 渺渺紫金闕 太微玉清宮 無極無上聖 廓落法光明  寂寂浩無宗 玄範總十方 湛寂真常道 恢漠大神通 
玄穹高上帝玉皇赦罪賜福大天尊
   三官大帝寶誥 志心皈命禮 
唯三聖人乃一太極 晉受浩劫家之命 鼎應無量品之褒 紫微清虛洞陰 總領功過 賜福赦罪解厄 普濟存亡 道冠諸天 恩覃三界 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
三元三品三官大帝
三宮九府三百六十應感天尊
    玄天上帝寶誥 志心皈命禮
混元六天 傳法教主 修真悟道 濟度群迷  普惠眾生 消除災障 八十二化  三界祖師  大慈大悲 救苦救難 三元都總管 九天遊奕使 左天罡北極 右垣大將軍 鎮天助順 真武靈應 福德愆慶 仁慈正烈 協運星君 治世福神 玉虛師相 玄天上帝 金闕化身蕩魔大天尊
   祖天師寶誥 志心皈命禮
本來南土 上沂蜀都 先獲黃帝九鼎之丹書 後事老君兩度於玉局 千軸得修行之要 一時成吐納之功 法籙全成 受盟威品而結璘訣 正邪兩辯 奪福庭治而化鹹泉 慫就大丹 道齊七政 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
三天扶教輔玄體道大法天師
雷霆都省泰玄上相都天大法主
正一沖玄神化靜應顯佑真君
六合無窮高明大帝降魔護道天尊
   祖元君寶誥 志心皈命禮
元始化 清微正宗 廣大高明 悟心全於道體 剛健純粹 生性稟於神靈 致雷霆於無為之中 包天地於有象之外 上極無上 會四派之真源 玄之又玄 參三乘之妙義 闡揚玄教 利濟群生 洞照宮中 清微師祖 元上侍宸
金闕昭凝妙道保仙通化一輝元君
   三茅真君寶誥 志心皈命禮
天人道德 仙聖真師 孝悌通於神明 恩澤被 於家國 隱恆山而悟道 棲句曲以昇天 主岱宗恆霍之山 職赤城華陽之洞 劫運陰陽而統斡 雷霆水澤以兼司 接二弟之英資 授登真之秘訣 鹹領神仙之籍 共膺玉冊之榮 德博幽明 仁霑普率 隨機赴感
誓願弘深太元妙道沖虛聖佑真應真君
地仙上真定錄右禁沖靜德佑妙應真君
地仙至真三官保命沖惠仁佑神應真君
九天司命三茅應化天尊
金爐瑞靄 玉篆煙凝 龍磐鳳舞結祥雲
 氤氳徹太清 一縷遙聞  駐駕賜惟馥 香香供養 
馥分月桂 色燦蓮茵 閬苑瑤池採摘新
 香風散寶雲 諸真讚善 葩雨漫繽紛  花花供養 
心燈朗炳 慧燭凝晶 紅蓮火樹結丹靈
 停停向月新 仰賴承恩 智覺永昭明 燈燈供養
玉文巨棗 陽羨先春 靈液調和獻帝真
 虔薦效潢蘋 佇沐洪仁 惠澤沛甘霖 茶茶供養 
菴羅異品 雲實仙珍 晶碟玉盤累若盛
 稽首供群真 惟願垂情 俯格下紅雲 果果供養 
  以此功德 上告穹蒼 七政三光 山川嶽瀆
  大乘聖真 拱御諸仙 歷代聖賢 威神將吏
  願吾有情 皈依救劫 掃除雲翳 萬德周身
 佩智慧光 早越苦海 願度眾生 以為供養
 向來 營供圓滿 都疏敷宣 聖德無私 諒垂昭鑒 謹奏為
     入意
          志心皈命禮
高高圓蓋 渺渺大羅 紫微位北極之上 勾陳居內座之中 日帝月皇 定晨昏而有準 南宸北鬥 司生殺而無私 五星列照 四曜分明 二帝隱於天階 三垣朝於帝座 周分二十八宿 總成三十二天 三臺並隨於鬥極 天罡專指於雷門 十二宮宸 天輪運轉 六十甲子 星紀迴旋 命主既分於所屬 胎生不離於元辰  明星暗曜 正照傍臨 玉宇連珠而有象 紫霄合璧以無停 端拱紫微 循行黃道 森羅萬象 列宿群星 金井玉衡之主宰 銀河碧漢之真師 本命元辰 運限祿馬 周天纏度 列曜星君 向來齋供功德 懺悔一切業因 回向無上大道 惟願永祝千秋 志心稱念
福生無量天尊 不可思議功德
    安土地神咒
 元始安鎮 普告萬靈 嶽瀆真官 土地衹靈
 左社右稷 不得妄驚 回向正道 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 備守壇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護法神王 保衛誦經 皈依大道 元亨利貞
大聖元始安鎮天尊。。。
    安座讚
  寶座臨金殿 霞光照玉軒
 萬神朝帝所  飛舄攝雲根
道經師寶大天尊。。。
玄門午供終

 靈善道觀 地址:蒼南縣金鄉鎮吳家堡金炎路64號 電話0577-64576419

相關焦點

  • 玄門外傳:石亭(下)
    片刻之後,綠衣少女便即面泛紅霞,眼神迷亂的看向兀自暈迷在地的石亭…………此處自行腦補……▼ 閱讀玄門!
  • 太上道君:出書度人
    太上大道君,通常稱靈寶天尊,又稱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齊梁高道陶弘景編定《真靈位業圖》,列其在第二神階之中位,僅次於第一神階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時曾稱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稱為靈寶天尊或靈寶君。傳說道君聖誕為夏至日。
  •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閱籙醮儀》
    次出奏法籙吏兵謹出太上正一一將軍籙,籙中功曹將軍使者吏兵玉女等,為臣助國行化,翦滅兇惡,至道長興,謹出太上正一十將軍籙,籙中將軍符吏功曹等,為臣斬惡賞善,萬願隨心。謹出太上正一百五十將軍線,籙中靈官功曹將軍騎吏使者甲卒等,為臣闢斥四方不正人鬼,禍害永消。謹出太上正一三將軍籙,籙中將軍功曹童子玉女等,為臣修生養炁,延長壽祿,所向隨心。
  • 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
    請錄法詞  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請法詞:  維某年歲次某月某朔十五日某辰某鄉貫居住奉道信士某,詞稱本命某年月日時建生,上屬北鬥某星君主照。即日謹齋法信,叩頭恭詣龍虎山嗣漢天師門下,拜受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一階,敬奉修行。  伏以聖威不武,感而遂通,道化難諶,叩之必應。叨拜九清之帝命,下統三界之神兵。位鎮北方,功高九有。
  • 太上洞淵三昧神咒齋懺謝儀
    至心歸命,敬禮南方無極太上至真上上太一君三洞天尊。次向南方三禮訖懺臣某等,謹為某家奉修神咒,行道轉神咒妙經。首謝罪愆,斷截魔瘟。清安家國,保護人民。燒香明燈,思神念真。歸身歸神歸命南方無上玄老太上洞淵三昧神咒三洞天尊,一切神靈。
  • 太上消災祈福醮儀
    經名:太上消災祈福醮儀。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威儀類。
  • 蔡禮旭老師《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八集)
    至樂無如讀書     至要莫若教子 《太上感應篇
  • 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籙
    太上北極第一神符  此符佩之,令人長生久視,闢屍滅魔。貼房室之中,卻諸邪精。  太上北極第二神符  此符即北極酆都上清神符,闢屍大籙。  太上北極第三神符  此符治一切疾病,佩之則保身護命,度厄延生,禁斷諸鬼,斬伐邪神,去災滅禍。  太上北極第四神符  此符即北極真書玉文,闢屍神籙。救治世民萬病千災,誅斬邪鬼。戴之頭上,闢屍千裡。
  • 天師的書單(五)|太上赤文洞古真經
    並為後學者列出了書單:分類經名太上三洞諸品經典《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通義》《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內義》《洞玄靈寶定觀經》《內觀經》《道德經》內而修己《太上虛皇天尊四十九章經》《太上赤文洞古真經》《太上大通經》《元始天尊說生天得道經》《生天經頌解》《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濟世度幽《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真經》《太上老君說消災經
  • 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有什麼不同?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然而事實上,現在還有一種說法是「太上皇帝」,本質上和「太上皇」差不多,指的都是前朝皇帝提前禪讓給自己兒子,為了表示尊敬所以就稱之為「太上皇」,可是為何有些人要叫「太上皇帝」呢?其實,可別小看這其中的含義,兩者就相差一個字,可是這其中的差別可就大了。
  • 太上金書玉牒寶章儀
    經名:太上金書玉牒寶章儀。撰人不詳,約出於南北朝或隋唐。系早期天師道出官上章儀。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威儀類。太上金書玉牒寶章儀謝過祈安章謹出臣某身中五體真官功曹吏,出上仙上靈直使功曹吏官各二人,出正一功曹官各二人,出左官使者官各二人,出右官使者官各二人,出陽神決吏官各二人,出陰神決吏官各二人,出科車赤符吏,剛風騎置驛馬上章吏官各二人,出出者嚴裝顯服,冠帶垂纓,滷簿齊執玉版,住立臣前,銜受臣口中辭語,分別關啟,此間土地裡域,真官風氣注氣,社稷邑主道上二玄,三元四始,
  • 太上感應篇精華-008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七十六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太上感應篇精華-001太上感應篇精華-002太上感應篇精華-003太上感應篇精華-004太上感應篇精華-005太上感應篇精華-006太上感應篇精華-007新浪微博:@太上感應篇共修網
  • 太上感應篇正規誦持方法
    奉誦太上感應篇小序呂祖有言 :欲修仙道,先盡人道。道祖所著【太上感應篇】就是教導做人之最上經典,每日(除過戊日)早晚各誦一篇,則有各種功效: 一·明白做人的道理,懂得哪些是應該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 太上洞真智慧上品大誡【玄典】
    太上洞真智慧上品大誡  經名:太上洞真智慧上品大誡。撰人不詳,約出於東晉。系古《靈寶經》之一。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誡律類。  太上洞真智慧上品大誡#1  元始天尊以開皇元年七月一日午時,於西那玉國鬱察#2之山浮羅之嶽,長桑林中,授太上道君智慧上品大誡#3法文。是其時也,道君受誡起,北向首體投地,回心十方,還向東而伏。  天尊告太上道君曰:今當宣通法音,開悟旱生,為諸男女解災卻患,請福度命,拔諸苦根。使生者見道,身脫八難,死者歡樂,飲食天堂,早生人中,轉輪聖王。
  • 《萬古神帝》太上日記四,艱難的一戰
    太上知道那些絲線就是命運本身,那是天運司的尊者。尊者轉頭對太上說:「花影老頭,你的孫女來救你了。藉助天堂界的力量牽制死亡神尊,然後趁虛而入,真的是好算計。不過還是太冒失了,一位神尊,幾位古神就敢闖命運神域。
  • 太上天壇玉格 (一)
    按《天壇玉格》的授籙儀式,籙生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經籙》,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經籙》,加授《上清三洞經籙》、《上清大洞經籙》。授籙道士方可稱法師,從此名錄天曹,能夠代天說法,主持齋醮法事。【太上天壇玉格上】【天樞院九品遷轉品秩】    從九品    天樞院右判官上章典者同管幹天樞院事
  • 《太上感應篇》全文意譯
    《太上感應篇》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太上感應篇序》九真子意譯文昌帝君說:我第十七次輪迴轉世到人間來時,身為士大夫,我從來都沒有虐待過民眾和自己的部下。
  • 《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經》
    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經經名: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經。撰人不詳,約出於東晉南朝。系摘錄《大有妙經》而成。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正一部。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經青童大君傳太帝君、太上天帝君、太微天帝君,三尊君。又有玉帝宮,有玉清神母居之;又有天庭宮,上清真女居之;又有極真宮,太極帝妃居之;又有太皇宮,太上君後居之。此四宮皆雌真一也,其道高於雄真一也。並有寶經,以傳已成真人者,未得成真,非所聞也。雌真一之要,亦自不受之矣。太上所以出極八景,入參瓊軒,玉女三千,侍真扶轅,靈妃俠唱,神後執巾者,寔守雌一之道,用以高會玄晨也。太上之宗根,靈王之所傳也。此四宮人皆有之,但不修此道者,宮中空耳。
  • 道家鎮宅第一符——太上秘法鎮宅靈符
    太上秘法鎮宅靈符共有72道,用途不同! 方式也不同! 此符的來歷,道經中記載,為仙人授一戶三愚之宅人家,此人家不但未被三愚風水影響,反而憑藉此符,金銀滿堂,兒孫昌旺,天子登門等等!
  • 道教: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
    宋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又上玉皇尊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宋朝以後,道教中又有光嚴妙樂國王子修道成仙,正為玉皇大帝的傳說。道教經典中都大致不離地記載了這樣的故事。說古代有個光嚴妙樂國,國王叫做淨德,王后名叫寶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