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深刻地改變了中國

2021-01-17 中國日報網

5月4日,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圖源:新華社)

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全國各地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聚集在屏幕前,收聽收看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心情十分激動。本報記者採訪了10家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同志,大家一致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一篇光輝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必須始終堅持「馬院姓馬,在馬言馬」的鮮明導向和辦學原則,著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而執著努力。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一篇光輝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

大家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情緬懷了馬克思偉大光輝的一生,深刻闡釋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豐富內涵及其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總結了我們黨帶領人民創造性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壯闊歷程和豐碩成果,提出了新時代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要求,為深入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為做好新形勢下馬克思主義學院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大家深深感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劉海濤教授認為,「馬克思的學說依然閃爍著耀眼的真理光芒!」這個重要論斷,不僅是一個事實的描述,而且包含著重要的價值判斷——馬克思主義是真理。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揭示了馬克思主義的性質以及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發展開放性的有機統一,深刻回答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為什麼仍然要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對學習馬克思提出了9個方面要求,這既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正在做的事情,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由此回溯,都能在馬克思的思想中找到源頭。這種邏輯上的一致性正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礎。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孫熙國教授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和功能,思想性、理論性都特別強,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大發展。馬克思畢生的使命就是為人類解放而奮鬥。馬克思主義是為人類求解放的科學,是研究如何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學問。馬克思主義找到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現實路徑,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命運早已同中國共產黨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

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輝教授談到,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享受了一次精神大餐,接受了一次思想洗禮,讓我們進一步明確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

馬克思主義理論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大家認為,在偉大革命導師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緬懷馬克思的偉大人格和歷史功績,重溫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輝思想,意義重大而深遠。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傳人,既要無限崇敬馬克思,更要努力學習馬克思、永遠做馬克思的好學生。

上海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王公龍教授說,在人類思想史上,很少有思想家能像馬克思那樣,時刻關注和思考人類的命運,特別是大多數人的命運,時刻關心受剝削、受壓迫勞苦大眾的命運,他的理論把無產階級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當作最高追求。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是指導共產主義者同盟的黨綱,全面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系統闡明了共產黨的宗旨、理想信念、先進性以及最低和最高綱領等一系列問題,為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奠定了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先進的思想體系。作為黨校系統的馬克思主義學院,一定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導學員真正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佘雙好教授談到,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更強烈地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馬克思、對馬克思主義真摯深厚的情感。馬克思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十分豐富,包括馬克思對理想信念的追求、對科學真理的攀登、為建立新世界不息戰鬥的精神,包括馬克思對待事業、友誼、愛情的態度和情感,包括馬克思崇高的人格,等等。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為人的解放指明了方向。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既為人類社會指明了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途徑,為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同時也為人類指明了實現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和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

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

大家認為,馬克思主義為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對人類命運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蹟。

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新平教授說,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深刻地改變世界、改變中國,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價值是世界性的,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馬克思的思想理論源於那個時代又超越了那個時代,既是那個時代精神的精華又是整個人類精神的精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高貴品質,馬克思主義理論產生與發展的歷程,也是不斷推進世界歷史進程的過程。馬克思主義為歷經磨難、不懈奮鬥的中國先進分子指明了前進方向。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結合起來,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飛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也是中國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歷史進程,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劉呂紅教授說,有幸在人民大會堂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更加感到馬克思主義不僅是解釋世界的客觀真理,也是改變世界的物質力量,為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人是馬克思主義最忠實的學生,也是最聰慧的學生,以馬克思主義為利器,雕刻出了最壯麗雄偉之中國。20世紀初,久經磨難的中國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建立了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帶領人民不懈奮鬥,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今天,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巨大的理論勇氣和使命擔當,在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感召下凝聚起磅礴的力量,正改變著當代中國、影響著當今世界。

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徐奉臻教授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解決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最根本的就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自覺地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中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飛躍,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理論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聖職責

大家認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仍然要學習馬克思,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不斷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努力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鬥力。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艾四林教授說,「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斷既揭示了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色即發展性開放性,也深刻揭示了馬克思主義永葆青春活力的奧秘。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正是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開闢和推進中,煥發出了強大的生機活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於鮮活豐富的新時代中國實踐,開闢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偉大旗幟,彰顯了馬克思主義跨越時空的永恆魅力和不朽價值。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最好紀念。

李輝教授表示,學習馬克思主義原理、學習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的神聖天職。要引導青年學生深入持久刻苦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學習馬克思主義當作一種生活習慣、一種精神追求。堅持不懈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青年學生的頭腦,教育和培養青年大學生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更加堅定「四個自信」,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中展現青春擔當。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也是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的價值所在。

徐奉臻教授談到,習近平總書記從九個方面對學習馬克思、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提出了新要求,包括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關于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思想、關於人民民主的思想、關於文化建設的思想、關於社會建設的思想、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關於世界歷史的思想、關於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思想等,這些思想都是需要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系統研究和系統學習的重要思想,要在真學真懂的基礎上做到真信真用。

山東省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林學啟教授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告訴我們,黨員幹部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才能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歷史觀和方法論,只有真正懂得馬克思主義,才能做到思想解放和與時俱進。作為黨校系統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中肩負著神聖的責任,必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導學員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深入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要義,增強對這一重要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必須深入學習研究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形成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為宣傳和闡釋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作出應有貢獻。(學習時報記者 熊若愚 石 偉 吳 青徐 黎 整理報導)

《學習時報》2018年05月07日 第A1版

原題: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而執著努力

相關焦點

  • 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引領中國影響世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引領中國、影響世界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在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全世界無產者動員和聯合起來,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世界範圍內如雨後春筍般建立和發展起來,人民群眾成為實現自身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在一國和多國先後取得了勝利。馬克思主義通過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和掌握,轉化為強大的實踐力量和精神力量,深刻改變了人類歷史發展進程。
  • 陳理: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引領中國影響世界
    在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全世界無產者動員和聯合起來,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世界範圍內如雨後春筍般建立和發展起來,人民群眾成為實現自身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在一國和多國先後取得了勝利。馬克思主義通過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和掌握,轉化為強大的實踐力量和精神力量,深刻改變了人類歷史發展進程。
  •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延安經驗
    另一方面,這是由深刻總結當時中國革命經驗教訓的現實需要所決定的。毛澤東強調,「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際運動結合起來,是為著解決中國革命的理論問題和策略問題而去從它找立場,找觀點,找方法的。」中國共產黨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路上,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革命之所以失敗,甚至一度遭受毀滅性打擊,從根本上來說,就是沒有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含義層次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闡釋,進一步精準地廓清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含義層次及其結構關係毛澤東同志在1961年1月18日召開的八屆九中全會上指出:「所謂馬列主義中國化,就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跟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的統一,一個普遍一個具體,兩個東西的統一就叫中國化。」
  • 首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 薩米爾·阿明:無法繞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舉辦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有利於世界了解中國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狀況,提升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世界影響,有利於中國學者拓寬馬克思主義研究視野,推進中國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和發展。 在開幕式後的主旨演講中,北京大學中國道路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顧海良向與會學者發出倡議:「要營造一批國際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術交流、學術互鑑、學術分享的平臺,在中國鑄就國際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高地,推動國際馬克思主義學術界更加了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
  • 新中國7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與邏輯
    以「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為特徵的三次偉大飛躍,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能忘卻、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奮勇前進的歷史畫卷,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時俱進、守正創新的歷史邏輯。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對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和處理,是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的實踐過程,這一實踐過程構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在邏輯。
  • 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習近平這樣論述馬克思主義
    編者按:2018年5月4日,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強調:「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始人,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和國際共產主義的開創者,是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
  • 知與行|堅持不懈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
    廣大黨員幹部要學好用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切實在學懂弄通上下功夫,堅持不懈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以黨的十九大報告開篇,鮮明昭示了我們黨對我國所處歷史方位的深刻認識。
  • 馬克思主義奠定了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的理論基礎
    講話高屋建瓴,視野宏大,思想深刻,內容豐富,是一篇光輝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這是有著8000多萬黨員、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執政黨,在世界面前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馬克思主義崇高信仰,讓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美好前景不斷在中國大地上生動展現出來的莊嚴宣誓。
  • 黨的七大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貢獻
    在黨的七大上,劉少奇在報告中系統闡述、科學概括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的豐富內涵、本質特徵及其對中國革命的重要意義,使全黨對毛澤東思想有了比較完整的認識和更加深刻的理解。黨的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導方針」,促進了黨的思想統一,促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
  • 論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的重大使命
    應以高度的理性自覺深刻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出場的必然性與合理性根據,全面揭示我國制度發展和完善的基本方向與必然趨勢,全面把握頂層設計,自覺補短、補軟、補缺。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將超越「走一步看一步」的經驗主義辯護邏輯,也不囿於具體科學的闡釋,更不能簡單套用西方政治哲學邏輯來剪裁中國現實,而要科學分析當代中國社會的差異性,將之提升到「差異的正義」的原則高度,將偉大的中國之治成果升華為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當代表達,全面創新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這就是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的重大使命。
  • 發展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原創性貢獻
    歷史經驗和教訓使我們黨深刻認識到,教條主義地理解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胡同。從「五四憲法」到現行憲法,從「社會主義法制」到「社會主義法治」,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我們黨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只有與中國法治實踐相結合才能始終站在時代前沿,引領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
  • 姜 輝:學習恩格斯的馬克思主義觀 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
    今天我們重溫學習和深刻領會恩格斯的馬克思主義觀,對於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對于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推動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新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 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壇暨「抗疫精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他從整體性角度提出「抗疫精神」彰顯了中國共產黨永遠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此次疫情展現了中國人民有志氣也有能力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確證了「四個自信」,昭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未來我們應更加自信地探索中國自己的發展道路。  晏輝圍繞「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四種論證方式」話題作了交流。
  • [馬克思主義研究]王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文化淵源
    回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和發展的歷程可以看出,中國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基因深刻地影響了當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表現出來的延續性、穩定性和創新性推動中國共產黨人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建立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 「西方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四十年的影響:第一屆中外馬克思主義...
    同時,為進一步推進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深入發展和更好地促進中外馬克思主義比較研究領域學者的交流與合作,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積極倡導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與國外馬克思主義最新發展成果進行比較研究,以促進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學術成果轉化為構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方法、理論和實踐的豐富資源。
  • 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經驗和基本規律
    根本經驗是中國共產黨不間斷地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引領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創新發展;始終不渝地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不間斷地實現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雙向互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條基本規律。
  • 改革開放彰顯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和真理性
    作者:遼寧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牟 岱 張萬傑 尚金洲  習近平同志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
  • 佔據真理和道義制高點的馬克思主義
    共產主義是改變現存社會的活動和逐步建立的一種社會形態,而不是源源不斷供給無限需要的現成魔盒。列寧在《國家與革命》中曾經批判過這種「烏託邦」理論。他說:「從資產階級的觀點看來,很容易把這樣的社會制度說成是『純粹烏託邦』,並冷嘲熱諷地說社會主義者許諾每個人都有權利向社會領取任何數量的巧克力糖、汽車、鋼琴等等」。
  • 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參與主辦第二屆中國哲學家論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賈蔡倫)日前,由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南開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主辦,北京大學哲學系承辦的第二屆中國哲學家論壇在浙江桐廬縣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