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們不滿父母每月2000英鎊的生活費,並譴責他們的父母

2020-12-23 葉亞瑟士

「點錢怎麼能活下去?」大學生不滿父母每月2000元的生活費,譴責父母

介紹

很多家長覺得,如果孩子能考上一所好大學,那麼他們的工作就會安定下來,而且,如果他們的孩子被送到大學,他們的任務就會完成。

事實上有些孩子考上大學後就可以自己謀生了,通過打工也能掙到一定的生活費,然而有些孩子不僅自理能力差,還讓父母為自己支付了更多的生活費。

案例

小王是剛進大學的大一新生,她以優異的成績被一所著名的城市著名大學錄取,她認為大學生活豐富多彩,不需要父母準備太多的生活費,她可以自給自足。

一切都出乎她的意料,她上大學兩個月就花了4000元生活費,她的父母沒有一份好工作,每個月要2000元生活費,他們覺得有點難。

小王家長沒想到的是小王在第三個月增加了1000元的生活費,當家長問小王為什麼花這麼多錢時,小王卻責罵父母說,點錢怎麼能活下去

原來小王的學生在同一個宿舍,他們每個人禮拜都會出去吃飯和購物,而小王也不甘心落後,怕學生看不起自己,於是打起胖子,不斷向父母索要生活費。

然而小王的父母經濟能力確實有限,因此他們不善於反駁女兒的強烈要求,他們每個月只能按時把零花錢給女兒。

事實上生活中有很多大學生喜歡小王,他們每個月的開銷甚至超過了父母的工資,那麼,大學生為什麼要求越來越多的生活費呢?

1自卑情結

有很多孩子因為自卑情結,就不斷向父母索要生活費,主要原因是這些孩子小時候對父母要求很嚴格,沒有享受到太多的金錢。

因此長大成人進入大學後,如果沒有父母的監督,他們會瘋狂地花錢來彌補小時候的缺錢。

當然,這部分孩子小時候基本上都很不快樂,所以他們在大學裡花錢。

2受周圍環境影響

就像我們在案件中談到的小王,事實上她也受到了同學們的影響,她看到學生們有高檔手機,就想買,她看到學生們不停地聚在一起買衣服,於是就加入了。

其實這些孩子的本質並沒有那麼差,但是情況下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有著越來越高的消費水平,然而這樣的孩子往往變得虛榮和自誇,並導致三觀不再正確。

因此如果家長發現這種情況,應該督促孩子改變,不要同舟共濟,不要受其他人的影響,而是要做自己。

三,攀比心理太重了

也有一些孩子在大學裡會出現嚴重的攀比心理,因為大學孩子的家庭情況不一樣,有的可能家庭條件好,所以他們的開銷很高。

有些孩子不認輸,總覺得自己不能比別人差,也不能和過去相比,於是他們就不斷向父母索要生活費,為了給自己的身份金,讓大家覺得他不缺錢,自己的經濟條件也很好。

其實,過度攀比往往會導致孩子迷失方向,也會讓孩子陷入金錢的漩渦,這樣的孩子不僅會越來越浪費,而且不懂得如何對父母心存感激和體貼。因此家長要嚴格要求管教,即使孩子上了大學,也要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

那麼你的孩子在大學裡花了多少錢?你認為大學生每月花多少錢最合適嗎?歡迎分享您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2020大學生每月「生活費」榜單來了,給多少合適?家長心裡要有數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養育孩子真是不容易,尤其是供養一個大學生。孩子在大學期間每個月到底該給多少生活費,也是不少父母頭疼的問題。雖然有不少大學生通過兼職賺取生活費,但大部分人還是需要家裡的經濟支持。然而由於不同家庭消費能力不同,如何安排孩子的生活費就成了一門學問。最近,網上公布了2020大學生每月「生活費」榜單,從這份數據中可以看出不少有意思的事。顯而易見,北京的大學生生活費是全國之首,將近3000元,這也能夠理解,畢竟是首都。
  • 大一新生開學,父母給多少「生活費」最合理?過來人說出了實情
    那麼大一新生開學,父母給多少「生活費」最合理?過來人說出了實情。 如果談戀愛的話,難免要給對方買禮物,這比開銷也按照最低標準500元來算,綜合下來,一個月至少得花2000元-3000元.
  • 大學生花式向父母要「生活費」火了,招數老練屢試不爽,都是人才
    大學生花式向父母要「生活費」火了,招數老練屢試不爽,都是人才 「媽媽,親愛的媽媽~」 「滾,沒錢」 表情包攻擊 這個是大學生們很喜歡用的,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不好意思直接和父母要生活費,那麼這個時候怎麼辦?為了避免尷尬,有能表達我們的諂媚。
  • 大學生向父母要生活費時,經常用這些「小手段」,學生:屢試不爽
    最讓大學生無奈的一點,或許就是生活費了,不得不為「五鬥米折腰」,即使父母會附加一大堆不愛聽的話,生活所迫,也不得不讓我們低頭。隨著生活水平提升,物價上漲,大學生的生活費也水漲船高,每當向父母要生活費的時候,可謂是十八般武藝輪番上陣,既能要到生活費,還不失優雅。
  • 女孩上大學每月1800元生活費,卻嫌棄不夠,列消費清單要父母加錢
    關於大學生每個月花多少生活費合適的話題,討論從來沒停止過。不同年齡段的網友有不同的回答。不過大多數人的家庭都是量體裁衣,看菜吃飯,家庭的經濟實力決定了給孩子多少生活費。01女孩大學每月1800元生活費,卻嫌父母給得少,列消費清單要加錢
  • 大二女生,要求父母每月提供3500元的零花錢,合理嗎?
    一般說來,大學生還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在校上學期間,基本都是父母給予扶持幫助,作為父母也認為是自己的責任。但是,自己一定要有感恩之心,不能都覺得這樣就是理所當然。同時,還是要厲行節約,考慮到父母掙錢的艱辛,花錢需要合理計劃而不是隨心所欲。至於說父母每月給你寄多少錢,要根據你所在的地方消費水平和你每月用錢計劃而定,並非一成不變。
  • 大學生向父母要生活費時,用過這些「小手段」,學姐:屢試不爽
    生活費是指維持生活的費用,由於大學生主要任務是學習,沒有賺取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為自己賺取生活費,所以家長會在每個月的月初或者月末給大學生轉生活費。但有時因為花銷突然上漲或父母忘了主動支付生活費,就需要大學生主動「要」。
  • 大學生和父母聊天記錄曝光,討生活費也「優雅」,網友:花招真多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還需要向父母要錢,因為還在念書,很難獨立支撐起自己的生活費。孩子上了大學之後,和家裡的聯繫也變少了,找父母聊天的時候,十次有八次都是在要生活費,因為父母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是不是就忘記了給孩子打錢。於是大學生們,開始明裡暗裡的提示老爸老媽「該打錢了」,我們來看看這組曝光的聊天記錄,他們都有哪些「優雅」的花招?
  • 大學生向父母要生活費時,用過的那些「小招數」,網友:套路滿滿
    翻譯出來就是月初了,又要到父母打錢的日子了。學生們遠離父母,獨自一人生活在異地,全靠著父母時不時的救濟生活。 學生們進入大學之後,生活裡就充斥著無數的學習和活動,和父母之間的聯繫也是越來越少了,基本上都是聊不了幾句,就忙別的事情去了。
  • 「孩子讀大學,我每周給300生活費」,網友:有這種父母真悲哀!
    更是有人曬出了2019年全國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的統計圖,並稱因為經歷了疫情,物價又在上漲,圖中的錢數早就不夠了。退一萬步說,不管孩子因為缺錢產生了什麼不良行為,都跟家長的教育不到位脫不開干係,雖然每個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費比不同,但家長如果能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他們就不會因為生活費的多少產生各種問題。
  • 大學生「生活費」排行榜出爐,五個等級差距大,多數人都在第四級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每月生活費都在1200元左右,個別同學的生活費在2000元以上,這部分是少之又少,下面看看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名,看看各等級的差距,你在哪一個等級呢?多數人都在第四級。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名出爐,五個等級差距挺大第一級:4000元以上生活費能超過4000元大學生基本很少見,這種學生的背景都是土豪家庭出身,一般來說,每月能消費到4000元以上,也說明家庭不限制孩子的消費,家裡基本上什麼都不缺,在學校也不會限制消費,屬於 富二代
  • 盤點大學生向父母討要生活費的「小伎倆」,網友:我也來試試
    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總是會覺得不夠花,尤其到了月底的時候,或者有自己想要買的東西時候,總是感覺口袋裡面的錢沒有自己的臉乾淨。為了每個月能吃上炸雞漢堡、豬排飯、叉燒、小籠包、燒烤、草莓......很多大學生開啟了各種向父母討要生活費的「小伎倆」行動。
  • 女大學生索要4500生活費遭拒,網友:畢業了能掙到4500不?
    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多少錢算合理?2000、3000?還是5000、10000?一名大一女生發帖抱怨,說自己在新一線城市上學,每個月生活費只有2000元,根本不夠花。自己和母親提出將生活費增加為4500元,卻被母親一口拒絕。對此,她委屈地說,「2000塊的生活費壓根不夠,月底就空了要去吃食堂。」帖子發出後,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 準大學生,上大學每月生活費到底多少合適?我們幫你算了一筆帳!
    若是不打工,就以父母打生活費的日子為一月開葷的時間。 等級2 小康型丨1000~2000元 基本不吃食堂,飯館隨心點。
  • 大學女兒嫌棄生活費少,列清單催父母要錢
    父母剛上大學的時候,每月只給她1800元生活費,其實這麼多的生活費,比其他孩子的生活費還多了幾百塊。可是對琳琳來說,要想讓她過上輕鬆的大學生活,這麼點錢遠遠不夠。她不僅要參加各種社團組織的聯誼活動,每周末還要和同學一起出去吃飯逛街,還有化妝品和衣服要買,1800元在她手裡往往每到月底就已經快要花光了。
  • 高中生一個月的生活費是多少?當你看到「這個數」時
    許多學生第一次留在高中,當第一次住在宿舍時,難免會感到興奮,過去,他們回家面對父母,但現在他們身邊有一群好兄弟。當我們留在學校時,父母會給我們生活費,生活費是多少?對於一些以前從未負責過財務的學生,第一次有一個月的口糧,別提比高興還多。當你拿到第一筆生活費,你覺得夠了嗎?
  • 大學生如何優雅又不失禮貌地向爸媽討要生活費?這些招式百試百靈
    很多學生天真地認為,上了大學就算是實現「財務自由」了,不用上班,每個月有固定的生活費入帳,而且還時不時可以申請追加撥款,只是如何向父母開口卻也是是個技術活,等到月底捉襟見肘的時候,大學生們就開始絞盡腦汁,花式向父母要生活費了。
  • 大學生曬與父母的「聊天記錄」,逗笑網友:要生活費的方式簡單點
    文|綠葉媽咪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孩子長大了的一個明顯特徵,就是「跟父母沒話聊」。平時孩子大多混跡在自己的朋友圈裡,父母感覺孩子離得越來越遠了。尤其是大學生,往往要生活費的時候才找父母。但「薑還是老的辣」,只要孩子一開口,即使不明說,父母也知道孩子心裡的「小九九」。
  • 生活太節儉,每月給父母生活費!
    生活太節儉,每月給父母生活費無論哪一項體育運動都是很考驗身體素質和天賦的,世界上也從來都不缺乏實力強悍的體育運動員,而有的體育運動員仿佛就是天生該站在賽場上的,憑藉自己的天賦和實力少年成名的運動員也不在少數,幸運的是只要自己有一定的實力,在賽場上綻放出了自己的光芒,那麼一定會收穫比較好的物質生活,由此來看,他們的辛苦和努力也是值得的。但是退役後的他們過得如何呢?
  • 孩子上大學後,一個月給多少生活費合適?大學生:也就3000
    文|美芽媽媽(文章純屬原創,歡迎媽媽們轉載分享)經過了多少年的寒窗苦讀,我們的孩子終於考上了大學,終於離開了父母的懷抱,自己一個人走向外面的世界。還有人做了這樣一張有意思的統計表,裡面歸納了全國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統計圖。雖然有些平均的意思,但是也能夠看出一些東西。其中北京,廣州等較為發達的城市孩子們的生活費用都比較高。能夠看出不同地區的生活費差距還是比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