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學園》是拉菲爾為教皇尤裡烏斯二世私人圖書館所作裝飾壁畫的一幅,大約完成於1511年。在第一室中教皇希望表現神學、哲學、詩學、法學四大主題,詩學體現在帕那索斯山,神學體現在聖禮辯論,法學體現在三德頌,而哲學就體現在雅典學園上。劉鈍教授隨後提到羅素的觀點,羅素認為:西方的思辨推理無論在什麼方面發達,其背後都徘徊著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影子。劉鈍教授對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這兩位「宗師」的思想進行了介紹,並指出歐幾裡得《原本》與柏拉圖的自然觀和宇宙觀的關係:歐幾裡得編纂《原本》的終極目標是為柏拉圖的自然觀和宇宙觀提供一個堅實的數學基礎。劉鈍教授隨後又提到雅典城內的四所學院:呂克昂學院、斯多葛廊院、伊壁鳩魯花園和柏拉圖學園,並用地圖展示了當時古代世界愛琴海和地中海沿岸從西西里到呂底亞的時空。
接下來,劉鈍教授依次指出了《雅典學園》畫中左側的德謨克利特、阿威羅伊(伊本·魯士德)、畢達哥拉斯、海帕蒂婭(或烏爾比諾大公)和巴門尼德等人物,並重點介紹了畢達哥拉斯的的發現:「和聲」、三角形數、正方形數和矩形數。位於畫中最左側的人物是伊壁鳩魯和德謨克利特,位於左上方的則是阿爾西比亞德斯(或亞歷山大大帝,或伯裡克裡斯)、蘇格拉底、色諾芬、安提斯泰尼等人,並講述了蘇格拉底將阿爾西比亞德斯從縱慾中解救出的小故事和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徵及其建立的龐大帝國。劉鈍教授總結認為:希臘化時代是古希臘文明的延續。劉鈍教授隨後又介紹了畫面右側的歐幾裡得及其青年弟子,畫中臺階下靠右側的斯特拉波和託勒密,並引用Scholasticus的著作《教會史》對畫中左側下方中間的女性人物海帕蒂婭進行了說明。
最後,劉鈍教授指出畫家拉斐爾的所在位置,認為拉斐爾:(1)精通透視技法、解剖學;(2)崇拜人文主義大師;(3)受教皇青睞但並不排斥異教智慧;(4)了解古代希臘羅馬文化歷史;(5)對幾何、算術和和聲有所了解;(5)有高人指點或自己具備初步的拉丁文與希臘文知識。(6)不僅是一位藝術巨匠,也是一位偉大的人文主義者。
劉鈍教授的報告有圖有史,是一場融合哲學、天文、數學、藝術等多領域的思想盛宴,雅典時期群賢爭辯的盛景如在聽眾眼前。報告結束後,在座師生踴躍提問,劉鈍教授一一進行解答,現場討論氣氛十分濃厚。
劉鈍,現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曾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1997-2005),國際東亞科學技術與醫學史學會主席(2002-2005),國際科技史與科技哲學聯合會主席(2009-2013),《自然科學史研究》主編(1999-2004)。專業研究領域是中國數學史,對科學社會史也有所涉獵,近年來主要關注科學史的學科建設和科學文化問題。著有《大哉言數》、《文化一二三》等。
撰稿:王 健
編輯:楊伯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