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河新村的新變化

2020-12-22 每日甘肅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郭秀睿

初秋的小河新村,乾淨整潔,涼爽宜人。

8月19日,由中宣部組織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走進天水市清水縣黃門鎮小河新村,感受新農村建設帶來的新變化。

九臺山下的小河新村

位於九臺山下的小河新村,緊挨省道,交通便利,是清水縣規劃建設的新農村。2016年,陳玉芳一家從山區的薛堡村搬遷到這裡。

陳玉芳家的小院,花草繁茂,生機盎然,擺放在一角的分類垃圾箱格外醒目。陳玉芳愛乾淨,屋裡屋外都打掃得乾淨亮堂。

「以前山裡的老房很破舊,如今,搬進了新家,村莊美,街道淨,我更要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陳玉芳說。

陳玉芳的家

院內花草飄香,綠意正濃

在陳玉芳家的小院,共設有3個垃圾箱,分別是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陳玉芳說,從他們搬進小院,關於垃圾分類知識,村上、鎮上就一直在普及,孩子們在學校經常接受這方面的教育,幾年下來,他們已經能自覺分類投放垃圾。

村民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小孩子撿菸頭換一個棒棒糖,村民撿到可回收垃圾用積分兌換洗衣液等生活用品……」清水縣黃門鎮鎮長王宗勝介紹,打造美麗鄉村,環境治理是重點。對此,2019年以來,小河新村實行了「巾幗家美積分超市」舉措,發揮婦女的獨特作用,形成人人參與活動,家家不甘落後,戶戶爭做最美的良好風尚。

如今,小河新村綠樹成蔭,花草芬芳,每一個巷道都整潔乾淨。

「小河新村每個小巷都有衛生巷長,村子和全體村民約定門前『三包』,村民不僅要把自家院子打掃好,還要把門口清掃乾淨,只有這樣,村莊衛生環境才能得到不斷提升。」王宗勝說。

小河新村小街巷

鄉村環境綜合治理還有一個關鍵是上下水。清水縣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林團忠介紹,鄉村安全飲水是脫貧攻堅的重要保障,小河新村這樣的新農村在建設之初就做到了自來水入戶,為水衝廁所改造提供了保障。同時,地下管道雨汙分離,生活汙水經過回收進入鄉鎮汙水處理站處理。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為村民營造了一個生態美、環境優的居住環境。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天水市清水縣黃門鎮小河社區群眾的幸福新...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河社區群眾的幸福新生活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曹立萍一棟棟兩層「小洋樓」整齊排列,一條條巷道乾淨寬敞,老人們圍坐在一起曬著太陽閒聊天水市清水縣黃門鎮小河社區是一個移民搬遷的新農村社區。2014年至今,黃門鎮小河村、後坡村、樊家村、薛堡村共4個行政村12個自然村的農戶先後搬遷至此。現有住戶284戶,共1425人。8月19日,中宣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走進天水市清水縣黃門鎮小河社區,感受美麗新農村建設帶給當地村民滿滿的幸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黃門鎮小河社區:整治人居環境 擦亮鄉村...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黃門鎮小河社區:整治人居環境 擦亮鄉村振興美麗底色 2020-12-17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江西梅江村的華麗蛻變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這個村子在發生著什麼樣的變化呢?今天(10月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報導,我們就跟隨記者到江西高安的梅江村去看一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這個村子在發生著什麼樣的變化呢?今天(10月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報導,我們就跟隨記者到江西高安的梅江村去看一看。當記者來到梅江村時,突然遭遇狂風暴雨,村民們說,這要是在幾年前,大伙兒可沒現在這麼淡定了。一夜大雨後,當記者再次來到了梅江村,看到的是清新整潔舒適的景象。
  • 「記者手記」我們一起走向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記者手記】我們一起走向小康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老黨員韓懷清一家三代人,正是南梁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近10年來翻天覆地變化的親歷者和見證者。黨的十八大以來,精準扶貧等一系列好政策落地實施,讓一家人告別了貧苦的日子,喝上了乾淨水,用上了網際網路,硬化路通到了家門口。村有特色產業,戶有致富門路,韓耀高、康志芳夫婦倆相信只要勤奮努力,收入不會差。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八則故事講述幸福小康生活
    關於小康,總有諸多過往:你的第一部手機、第一輛汽車、第一份工作、第一套房子……無數個第「一」的片斷,折射出我們普通的生活場景,或是自己的,或是他人的,雖時代不同,但對小康的憧憬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未間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水至福來布...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水至福來布楞溝布楞溝村新貌。木桶曾經作為布楞溝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物件,變成布楞溝人心中的記憶,溝外人看著稀奇,也讓無數來布楞溝參觀的人感慨萬千。小水桶身份變化的背後,是一汪清水引起的華麗蝶變。2013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布楞溝村,走進馬麥志的家中,察看水窖水質。當時一米見方的窖口沒有遮擋,渾濁的雨水勉強沒過窖底。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抖in小康遼寧」主題活動舉行
    東北新聞網訊(記者田理 楊詩野)2020年12月16日,由中共遼寧省委網信辦指導,巨量引擎渠道銷售管理中心主辦,遼寧迪潤廣告傳媒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建設銀行遼寧省分行大力支持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抖in小康遼寧」主題活動在瀋陽盛京大劇院盛大舉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晏家坪街道:聽居民說變化 定格最美的笑臉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晏家坪街道:聽居民說變化 定格最美的笑臉 2020-09-14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放下鋤頭,卻撥動命運的琴弦
    農家山鄉竟成了洋氣的「提琴之鄉」,這變化要從第一批丟下鋤頭到北京提琴廠打工的確山農民說起。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相關連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5分鐘「圈」出美好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水清岸美產業興——江蘇南通小康路上的綠色實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 2020-08-26 18:1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北坪移民新村:美麗鄉村走起來
    平魯區北坪移民新村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追求「外在美」的同時,提升以社會新風和素質內涵為主體的「內在美」,努力繪製出一幅「景更美、情更濃」的文明鄉村嶄新畫卷。走進北坪移民新村,房屋整齊美觀,廣場錯落有致,街道寬闊清潔,村民臉上也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說起如今的生活,村民穆珍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還邀請記者到家裡看看,想曬曬自己今年剛裝修的新居。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重慶「直播帶崗」 為「穩就業」注入新活力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2020年是中國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方共同努力,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中國很多地區發生了巨大變化,奏響團結攜手奔小康的時代強音。總臺環球資訊廣播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報導,今天為您帶來《重慶「直播帶崗」 為「穩就業」注入新活力》。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線下招聘活動無法開展的實際困難,重慶市加快拓展線上服務渠道,積極打造公共就業人才網絡直播招聘平臺,通過「單位展示+直播帶崗」的方式,打通人力資源線上供需對接的新通道,助力「穩就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三)
    文化,讓小康生活更有溫度  「我在這住了30多年,變化太大了,現在的文化活動比以前豐富太多了,有太極、美術、舞蹈、攝影、畫展……」,在寬巷子社區居民黃秀芳看來,今天社區的文化活動豐富多彩、令人陶醉,「讓我們退休之後的第二春過得有滋有味,身體健康,家庭和睦,老朋友、新朋友在一起談心談得來,談話談得攏,很精彩很有意義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報告文學】陳曉明:楊河小鎮
    開欄的話: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徵程。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決戰決勝的最後階段,秦州大地一派火熱的攻堅場面,廣大幹部群眾意氣風發、鬥志昂揚,正在全力以赴、衝刺勝利的終點。從今日起,本報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報告文學專欄,連續刊發我市30餘位作家從基層帶來的脫貧故事,展現人們身邊和眼中的變化。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小小青石板,梁河九保大變化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小小青石板,梁河九保大變化 2020-09-02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別了,貧困!你好,小康! 清遠連樟村貧困人口...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別了,貧困!你好,小康!清遠英德市連樟村全貌 邱煒民 攝開欄語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徵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班彥村開通幸福路
    因為窮,人變得越來越懶;因為懶,生活變得越來越窮。班彥村村民陷入了貧窮的怪圈裡。那麼,班彥村是如何從山上搬進山下的班彥新村的?班彥村駐村第一書記、青海省自然資源廳幹部袁光平講述了增減掛鈎政策發揮的巨大作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李峪村:小魔術闖出大天地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我省武鄉縣的李峪村,是太行山深處的一個小山村,長久以來,老百姓面朝黃土背朝天,基本以種田為生,靠天吃飯。但是近年來,村裡卻通過魔術這個特色文化產業,逐漸脫貧致富。現如今,一有空閒,王竹紅就會帶著大家一同琢磨新魔術、推敲新手法。別看現在的李峪村通過魔術這個特色產業發展的有聲有色,但是在過去,村子裡人均耕地不到兩畝,老百姓祖祖輩輩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這些年,村裡的男女老幼自己當演員,使昔日的小山村變成遠近聞名的「魔術村」,開始走上文化興村、增收脫貧的致富路。一場場演出,不僅讓李峪人走上了大舞臺,也吸引了世界各地數萬名遊客來到李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我們的「幸福加油站」
    居民在社區養老服務站休閒娛樂「沒事的時候到社區養老服務站坐坐,和鄰居們一起下象棋、看書、健身,生活多姿多彩,這裡成了我們的幸福加油站!」7月16日上午,涪陵區敦仁街道崩土坎社區火柴新村小區居民梅興祿來到社區養老服務站看書、下棋,度過悠閒愜意的時光。作為保障性住房社區,崩土坎社區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讓居民生活過得豐富多彩,讓社區成為群眾的「幸福加油站」。新建便民服務中心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崩土坎社區於2016年1月正式成立,是一個保障性住房社區,住房以安置房、廉住房、公租房為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車輪飛轉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車輪飛轉奔小康 2020-09-19 07:10:00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