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放下鋤頭,卻撥動命運的琴弦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鄭州7月8日電  題:放下鋤頭,卻撥動命運的琴弦

  新華社記者史林靜、汪亞

  「手指不要抓弓太緊」「用小臂輕輕帶動手腕」…… 周末,河南駐馬店市確山縣提琴產業園內,傳來陣陣悠揚的琴聲,平穩的鋼琴聲配合著小提琴音,合奏出一曲《我和我的祖國》。

  32歲的音樂老師張婷婷一邊打著拍子,一邊給孩子們講授提琴技法。

  張婷婷出生在確山縣雙河鎮的農民家庭,從小喜歡音樂,可在她印象裡,當時就讀的小學裡唯一的樂器就是一架腳踏琴,整個鎮也沒有一家琴行。

  曾經,確山縣的老百姓,也沒幾個人熟悉提琴。但如今,這裡年產提琴約40萬把,造出了中國80%的手工製作中高檔提琴。

  農家山鄉竟成了洋氣的「提琴之鄉」,這變化要從第一批丟下鋤頭到北京提琴廠打工的確山農民說起。

  工人在河南駐馬店市確山縣提琴產業園提琴生產車間打磨琴頭(6月23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王金堂就是其中之一。

  出生在確山縣竹溝鎮竹溝村的王金堂,父母都是農民,家裡的經濟來源僅靠著8畝貧瘠的山地。每年緊巴巴的收成,只能換來一眼望不到頭的苦貧。1984年春天,16歲的王金堂痛下決心,用一袋麥子換來車票,再揣上親戚幫襯的糧票,踏上了開往北京的「綠皮車」, 丟掉鋤頭當起了「北漂」。

  「刷盤子、工地搬磚、蹬三輪賣菜,啥都幹過。」王金堂說,後來經老鄉介紹,他進入北京一家提琴廠當學徒。靠著一股子韌勁和拼勁,5年後,手藝日漸成熟的王金堂開起提琴製造作坊。後來,老鄉帶老鄉,越來越多的確山人來到北京從事提琴製作。

  從農民到學徒再到制琴師,「王金堂們」闖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確山師傅」名氣漸漸大了起來,確山縣也在慢慢發生改變。必不可少的,不僅僅是陽光、空氣,還有音樂的芬芳。

  工人在河南駐馬店市確山縣提琴產業園提琴生產車間檢查提琴質量(6月23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從小在確山縣長大的張婷婷在高考結束後,選擇了外地的音樂院校。「每次回來都能發現變化,縣裡和鎮上的樂器行多了,談論音樂的人也多了,甚至還會有人向我打聽學音樂的事情。」張婷婷想不到,當年那個連琴行都沒有的小鎮,已經成了外地人口中的「提琴之鄉」。

  2015年,確山縣規劃建設了600多畝提琴產業園,對返鄉創業人員提供幫扶。標準化廠房、車間、配套用房可免費使用3年,並開啟相關手續辦理的綠色通道,在外能人資源開始轉化為本地發展的獨特優勢。

  隨後,60多位制琴師先後回鄉創業,一些提琴生產企業也陸續將生產線搬回到確山。目前,確山當地可以出產的提琴相關產品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相關配件等超過30個系列、400餘種型號,不少產品遠銷歐美。

  工人在河南駐馬店市確山縣提琴產業園提琴生產車間檢查提琴質量(6月23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現在政策好,交通、物流各方面設施都很完善,振興家鄉產業,讓家鄉人富起來,是我們這些在外的確山人一直惦記的事。」如今,王金堂的琴廠全部招收當地農民,已培養出50位手藝人,學成的人又去帶新人,越來越多的農民告別了靠天吃飯的日子。

  提琴產業的發展,讓世界聽到中國的好聲音,也讓這裡的人們生活更加富足。

  48歲的貧困戶孫永清在提琴產業園昊韻琴廠上班,在40多道提琴製作工序中,他主要負責材料分類,為不同種類的提琴挑選合適的木材。

  「我身體不太好,這個活不費大力,不僅離家近,一個月還能拿3500塊錢,頂過去一年的收入,這樣的好日子能敢想?」孫永清將手邊的雲杉歸好類,習慣性地扶著腰,臉上是止不住的笑意。

  2019年,放下鋤頭的孫永清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如今,確山提琴年產值達6億元,帶動當地2600多人就業。

  工人在河南駐馬店市確山縣提琴產業園提琴生產車間製作提琴(6月2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物質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也充實了,音樂課已經成了各級學校的標配,不少企業免費給學校提供音樂設備,越來越多的孩子擁有更多學習的機會。」畢業後,張婷婷回到家鄉做起了音樂老師。

  提琴產業園免費提供設備和場地,3年來,張婷婷一直利用周末時間義務教孩子們學習小提琴。「只要想學,任何人都可以來。」張婷婷說,這樣的生活,是她小時候做夢都想擁有的。

  「老一代做琴,新生代拉琴,這日子可不就是節節高嘛。」王金堂笑著說。

  年輕人在河南駐馬店市確山縣手工提琴製作協會排練合奏曲目(7月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相關連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5分鐘「圈」出美好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水清岸美產業興——江蘇南通小康路上的綠色實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古都老街重生記——南京老城南的小康願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迎著東升的紅日——走向小康之路的赫哲族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水清、地綠、空氣新——最北省份黑龍江繪就生態治理新畫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端牢「中國飯碗」 播種綠色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攜手奮鬥奔小康——2020,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新華時評:住上好房子還要走出好路子

點擊進入專題>>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陝西山陽縣高壩店鎮:山裡農婦放下鋤頭造...
    明小英一家6口人,以前住在高壩店鎮棟青村,丈夫身體不好只能幹些輕鬆活,拿鋤頭下地的重活就落在了她的身上。「守著幾畝薄地,一年受苦受累忙忙碌碌也就夠一家人的口糧,哪談得上致富?」明小英說,考慮小娃要上幼兒園了,她一家通過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搬進了富橋社區,房子是漂亮了,環境也好了,可沒手藝,怎麼掙錢養家呢?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江西萍鄉:幸福村裡話幸福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江西萍鄉:幸福村裡話幸福「村裡都成了4A級景區,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我們跳動的就是小康生活的節拍。」在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麻山鎮「福文化」廣場,幸福村村民陳芝連正帶領著村民跳廣場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車輪飛轉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車輪飛轉奔小康 2020-09-19 07:10:00來源:央廣網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抖in小康遼寧」主題活動舉行
    東北新聞網訊(記者田理 楊詩野)2020年12月16日,由中共遼寧省委網信辦指導,巨量引擎渠道銷售管理中心主辦,遼寧迪潤廣告傳媒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建設銀行遼寧省分行大力支持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抖in小康遼寧」主題活動在瀋陽盛京大劇院盛大舉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2020-11-05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貝洪玲:靠勤勞雙手脫貧致富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貝洪玲:靠勤勞雙手脫貧致富奔小康 2020-07-08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衢江區「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徵文大賽開啟
    ,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鬥、振奮民族精神的優秀作品,充分展示衢江區社會經濟發展風貌,生動體現衢江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化「活力新衢江 康養大花園」建設,開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徵文大賽。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記者手記」我們一起走向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記者手記】我們一起走向小康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習近平總書記說,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在荔園堡採訪,眼前展現的是草長林茂、牛壯羊肥、谷豐藥香的美麗新畫卷,生機勃勃、充滿希望;時時刻刻感受到的是老區人民不等不靠、拼搏實幹、奮力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勁頭兒。在荔園堡採訪,文明鄉風浸潤人心,精神扶貧為鄉村鑄魂。荔園堡村建立協商民主議事制度,村裡大事小事大家商量著辦。家家戶戶孝老愛親,鄰裡和睦。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南京阿婆開糕團店40年:我們正兒八經先奔了...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南京阿婆開糕團店40年:我們正兒八經先奔了小康,幸福的小康!芳婆笑著說:我們正兒八經先奔了小康,幸福的小康! 6842437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丨援藏心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丨援藏心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2020-07-23 13: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龍頭村的牛人牛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龍頭村的牛人牛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2020-07-21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江西梅江村的華麗蛻變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這個村子在發生著什麼樣的變化呢?今天(10月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報導,我們就跟隨記者到江西高安的梅江村去看一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這個村子在發生著什麼樣的變化呢?今天(10月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報導,我們就跟隨記者到江西高安的梅江村去看一看。當記者來到梅江村時,突然遭遇狂風暴雨,村民們說,這要是在幾年前,大伙兒可沒現在這麼淡定了。一夜大雨後,當記者再次來到了梅江村,看到的是清新整潔舒適的景象。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玉林老街區變身慢生活的成都名片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玉林老街區變身慢生活的成都名片 2020-06-15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彩雲之南:小康路上的最美笑臉
    ,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如果說上面這段話更多是抽象的數字,那麼記者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中的所見所聞,特別是那一張張掛在鄉親們臉上的絢爛笑容,深深感染和觸動了我們的心靈,這正是脫貧攻堅最靚麗的底色,是小康生活最鮮活的註腳,是奮鬥之路最耀眼的光芒。彩雲之南,目之所及,處處山青水綠、天碧雲淨,產業更興旺,日子有奔頭,黨的好政策託起了百姓的好生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山東青州:幸福生活入畫來
    「現在我們村可是真富起來了,住的是新建的瓦房、樓房和小別墅,很多家庭都買上了小轎車,頓頓吃的是白面饅頭和雞鴨魚肉,百萬元戶都很多了!」說起家鄉的變化,馬老的嘴角堆起笑意,眼裡滿是光彩。  一手拿鋤頭,一手拿畫筆,以馬老為代表的農民畫師不僅收穫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也記錄下一個時代的發展變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酒香中釀出幸福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酒香中釀出幸福生活 2020-10-07 11:4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詩意白沙」,實現更高質量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詩意白沙」,實現更高質量小康 2020-09-13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張廣平 循著藥香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張廣平 循著藥香奔小康 2020-08-11 1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走進隆基股份
    6月11日,由中宣部組織開展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報導——寧夏行活動在銀川啟動。在活動首站,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十餘家中央媒體的30多名記者走進隆基股份在寧生產基地,深入了解隆基股份聚焦高質量轉型,以自身成長幫助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