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條叔帶你重新認識電動車:騎小牛3萬公裡環中國行

2020-12-10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 千條叔帶你重新認識電動車:騎小牛3萬公裡環中國行

千條叔,本名周建兵,因為人生有千條路等著他去選擇,所以給自己起名「千條叔」。在人生的千條道路裡,千條叔選擇了在滬漂11年後「逃離都市」。他說,最初只想騎到拉薩,卻一不小心就環遊了全國,而且用的是一輛電動車。對於這樣一位有著傳奇經歷的電動車騎士,很多人都充滿了好奇,電動車真的能完成一場翻越冰川雪山、酷暑嚴寒的冒險?在千條叔對261天騎行歷程的講述中,讓我們重新認識了電動車這個「新物種」。

問:為什麼會想環中國騎行?

千條叔:騎行的想法源於十年前,當時我在一家自行車公司做貼紙設計,下班時間也經常騎著自行車去周邊逛逛,很喜歡騎行中那種隨性自由的感覺。在網上認識很多騎單車旅行的大神,很崇拜他們的騎行經歷,從那時起這個夢想就一直藏在心底。直到去年,工作上遇到一些煩心事,每天都絞盡腦汁想生意的事,忽然有一天我想通了,與其這樣閒著不如去外面旅行散心,然後就想起我多年前的夢想。

問:為什麼會選擇電動車?

千條叔:我是一個想起什麼事馬上就去做的人,當晚我就開始整理路線,但是考慮到騎單車身體可能吃不消,膝蓋也會損傷,就開始研究摩旅。但是適合摩旅的摩託車價格都比較高,而且我從來都沒騎過摩託車,對一些維修技術也不太懂,無奈只能放棄。後來在網上搜索,發現有人騎小牛電動車進藏的,當時就覺得太牛了。當機立斷決定我也要騎電動車去旅行!

問:為什麼會選擇小牛電動NQi PRO?

千條叔:遠行的話,需要一款能增配電池又能攜帶較多行李、爬坡能力強、能適應各種路況的電動車,因為我在網上看到進藏的驢友們選擇的都是小牛,所以就開始詳細研究小牛的幾款車型:U系列完全符合新國標,適合城市上下班、買菜等代步需求;M系列適合城市周邊短途出遊;N系列屬於電摩,動力更強,續航也是最長的,比較符合跨城市出行,也滿足我的出行需求。

在門店一眼相中NQi,試騎後覺得各方面都符合我的要求——小牛的車一定要試騎後才能感覺到與其他車的不同,加速、剎車、過彎、過減速帶都很舒服,油門控制手感相當好,我騎其他車感覺很難控制在某一個特定的速度,有時候不擰油門也會加速,NQi的感覺就是擰多少提速到多少,對於超車過彎心裡很有底。

小牛的車也有定速巡航功能,這個對長途騎行太重要了,不需要一直擰著油門,右手會輕鬆很多。25%的爬坡能力,230mm的涉水高度能輕鬆應對各種危險路段。還有小牛電動車有GPS防盜,有自己的APP,可以實時查看車輛位置、剩餘電量、騎行軌跡等等,這些都是騎行路上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就選擇了NQi PRO,也就是頂配版。

問:出發前,你對電動車長途騎行有哪些心理預期?有沒有想過解決方案?有沒有對車輛進行改裝?

千條叔:研究過程中也擔心過高海拔,電動車會不會有高反,埡口的陡坡能不能爬上去,雨雪天氣騎行,極寒地區鋰電池續航衰減,還有路上怎麼解決充電等一系列問題,我諮詢了小牛客服還有一些改裝大神,最後我確定了上海到拉薩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新藏線無人區續航可能不太夠,還有冬天剛好到東北,續航會衰減,這些都是要解決的問題。

很多人會選擇對車輛進行改裝,小牛N系列的車相比其他款改裝空間也是最大的,我認識的幾個改裝大神,改裝最多的也是N系列的,自從15年小牛電動車N系列誕生後就燃爆了整個電動車改裝界,不管是增配電池,還是升級控制器、減震、碟剎、燈光、線路、外觀等等,都出現了很多大神級的佳作,N系列的改裝現在已經很成熟了。

但是我知道遠途的改裝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之前了解到,小牛的產品研發設計都是行業大牛,行業大佬花幾年時間設計的車形和電路搭配,我相信是當下比較成熟且最佳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我沒有改裝用素車跑長途的原因。畢竟對於長途車來說安全、不掉鏈子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在原車情況只增配了原裝電池,路過湛江小牛門店時,工作人員還免費給我的車墊和車燈做了升級。

問:很多人都在疑惑,1500公裡的未通電無人區,你是怎麼充電的?

千條叔:小牛的原裝電池相較與其他三方電池在安全方面是有保障的,這也是我在東北極寒天氣室內充電的保障,而且為了保證續航還給電池做了物理加熱裝置。

還有一點需要提及的是,冬天內蒙到東北冰雪路面非常滑,我就是在內蒙的錫林郭勒換了越野胎。至於充電的問題,新藏線充電的確很難,難在有1500公裡至今未通電,中間只有獅泉河和日土縣有水利發電,其他都是發電機、太陽能,而且是分時段發電,但是總有辦法克服,我只有火燒雲檢查站到大紅柳灘一百公裡是拖過去。其他百公裡內一定是有人的,反正是有人的地方就能想到辦法充電。

我記得在霍爾鄉晚上11點,旅店老闆還帶我去找他認識的飯店想辦法充電,在松西村,我是在當地武警部隊充電,當晚也是借宿武警部隊,在大紅柳灘,問賓館老闆充電,老闆開口就問我要300塊,後來是在對面加油站免費充電的,加油站發電機24小時開著,未通電的最後一站是麻扎兵站,跟邊防巡邏隊分享了我所有零食也沒搞定充電,最後是在新建加油站的工地花60元充的電。

問:一路電動車會遇到哪些故障?都是如何解決的?零下40多度的天氣,電池還能工作嗎?

千條叔:N系列的車發布至今已經五年了,版本也一直在優化在更新,我一路上車沒出過大的問題,小的問題遇到過幾次,比如儀表異常代碼,有些不影響騎行,有些會斷電,需要檢查線路,還有就是摔車後車殼裂開,這個裂開最好是馬上就縫合起來,不然裂口會越來越大,我路上都會帶那種自鎖的尼龍扎帶,很方便很實用,也可以到附近小牛店處理,我一路上很多城市都有小牛門店,每次去門店都會幫我免費洗車,檢查胎壓,充電等等,小牛的售後還是蠻好的,記得在廣東有一次我停車看風景後再出發就啟動不了了,儀表出現了一個異常代碼,查了下附近五十公裡有個小牛門店,我打電話給小牛客服後,小牛說可以派門店的師傅過來檢查,等待中我卸下電池再裝上就又好了,五十公裡上門維修,真的感動到我了。

我的車一路上沒出大的故障也不是我騎的路況好,我騎行環境真的惡劣到讓人難以想像,

喀納斯出來去阿爾泰,因為續航不夠,我選擇了一條牧民騎馬才能走的路,最窄的路只有40cm寬,而且在山脊上,寬點的路上全是雨水衝過的壕溝,還有各種石頭瓦礫,還要穿過一片沒有路的玉米地,大概二十多公裡的路,一路跌跌撞撞騎過去,我當時就在想,如果是普通電動車肯定要顛散架的。

還有一月份在東北幾乎每天都在零下二三十度的環境騎行,遠遠超過小牛自己制定的零下20度以上放電,0度以上充電的限制。

最冷的一次是元旦當天在根河露營,當天最冷的時候是早上7點,零下41度,上午我起來查看停在帳篷邊的小牛,還能通電,當時聽到轉向燈的嘀嗒聲我那個開心啊,電池溫度過低的133故障燈是亮起來的,但是還能騎行,我和我的小牛都經受住了這次考驗。

問:這趟騎行下來,覺得電動車環行靠譜嗎?下次還會選擇電動車遠行嗎?

千條叔:這趟騎行一共花了261天,騎行了30530公裡,中間走了滇藏線,新藏線,珠峰線,獨庫公路,穿過了準格爾盆地,新疆甘肅之間的戈壁,河西走廊,冬天進入內蒙,零下41度到根河,大小興安嶺,翻過長白山等等,這一路一共翻過10座海拔超過5000米埡口,1500公裡未通電的新藏線,小牛電動車始終和我並肩作戰,從沒有因為車輛故障而丟下我。小牛的動力系統也很穩定,就算電量很低也有穩定的動力輸出,我在路上其實最怕的是被狗追,每次都是小牛強勁的動力輸出讓我避險,還有車型組件重力搭配非常好,也避免我緊張操作而摔車。這一點讓我覺得特別滿意,讓我覺得上萬塊買輛電動車並不虧。

還有一點值得提及的是現在電動車的智能化,非常便捷實用。比如我這輛NQi PRO,可以連接小牛電動APP,鎖車後車輛震動、傾倒、異常移動、電池斷開、電池充滿等手機都會提示,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看下APP,確認下有沒有在充電。疫情期間兩個半月時間我都把車充滿電放在黑河的一家旅店,回了趟老家,這段時間時常用APP查看電量還有多少,怕虧電。後來等我回到黑河發現車還有70%多的電。未來我的旅行應該還是會選擇N系列的車型。

問:電動車作為摩旅騎行的話,還有沒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千條叔:我對電動車未來摩旅發展前景是非常看好的,現在電動車發展瓶頸就是電池續航和充電速度問題,比如電池續航方面,NQi的理論續航是可以超過100公裡的,但是要知道,遠途騎行路況複雜而且會載重,我攜帶行李用一塊電池測試續航大概70公裡左右,小牛可能是為了安全考慮才做這麼小,如果能做到更大的單體電池旅行就不會為續航煩惱了。為了保證續航,我一共配備了三塊電池,但是小牛比較好的一點是,它是鋰電池,重量比鉛酸電池輕很多,這樣的話對於遠途來說還是很有優勢的。對於續航、充電等問題,我覺得未來一定會解決的,因為能源、氣候變化危機日益加重,會促使電池技術,充電技術革命。

問:對於其他想其電動車摩旅的驢友,有沒有什麼建議?

千條叔:首先,儘量錯開冬季在極寒地區騎行,因為真的很受罪,一般人很難堅持;其次,電動車續航300公裡是最佳方案,太短會不盡興,太長意味著需要更多的電池,車載重也會增加;還有儘量用原裝車增配電池就好,改的越多路上出故障的機率也越多。

騎行裝備要提前備齊:頭盔,手套,騎行服,護具一定要穿戴,這些護具保證安全是一方面,還能保證長時間騎行,比如我有朋友不戴手套長途騎行,手被磨出很多老繭,一個月就不想摸車把了。

最後一個建議就是騎行規劃,我是提前規劃一些必須去的點,然後每個禮拜再計劃下個禮拜要騎行的點,每天晚上再研究第二天的路線,要看天氣,路況,海拔,翻幾座山等等,第二天騎行先用低速騎行感受下天氣和路況,看電量下降速度來決定要不要加速騎行,因為騎的越快續航會越短。

千條叔結語:「一段視頻,幾張照片很難表達旅途中的美景和人文,需要大家自己去感 受,路上真的沒有那麼多困難,也沒有那麼多危險,解決困難,經歷危險也是旅行的一種感受。我希望我用電動車這樣長途旅行的方式能讓更多人看到,也希望能影響更多人從中看到勇敢,堅持,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能在自己生活、工作中用到。」

千條叔,本名周建兵,因為人生有千條路等著他去選擇,所以給自己起名「千條叔」。在人生的千條道路裡,千條叔選擇了在滬漂11年後「逃離都市」。他說,最初只想騎到拉薩,卻一不小心就環遊了全國,而且用的是一輛電動車。對於這樣一位有著傳奇經歷的電動車騎士,很多人都充滿了好奇,電動車真的能完成一場翻越冰川雪山、酷暑嚴寒的冒險?在千條叔對261天騎行歷程的講述中,讓我們重新認識了電動車這個「新物種」。

問:為什麼會想環中國騎行?

千條叔:騎行的想法源於十年前,當時我在一家自行車公司做貼紙設計,下班時間也經常騎著自行車去周邊逛逛,很喜歡騎行中那種隨性自由的感覺。在網上認識很多騎單車旅行的大神,很崇拜他們的騎行經歷,從那時起這個夢想就一直藏在心底。直到去年,工作上遇到一些煩心事,每天都絞盡腦汁想生意的事,忽然有一天我想通了,與其這樣閒著不如去外面旅行散心,然後就想起我多年前的夢想。

問:為什麼會選擇電動車?

千條叔:我是一個想起什麼事馬上就去做的人,當晚我就開始整理路線,但是考慮到騎單車身體可能吃不消,膝蓋也會損傷,就開始研究摩旅。但是適合摩旅的摩託車價格都比較高,而且我從來都沒騎過摩託車,對一些維修技術也不太懂,無奈只能放棄。後來在網上搜索,發現有人騎小牛電動車進藏的,當時就覺得太牛了。當機立斷決定我也要騎電動車去旅行!

問:為什麼會選擇小牛電動NQi PRO?

千條叔:遠行的話,需要一款能增配電池又能攜帶較多行李、爬坡能力強、能適應各種路況的電動車,因為我在網上看到進藏的驢友們選擇的都是小牛,所以就開始詳細研究小牛的幾款車型:U系列完全符合新國標,適合城市上下班、買菜等代步需求;M系列適合城市周邊短途出遊;N系列屬於電摩,動力更強,續航也是最長的,比較符合跨城市出行,也滿足我的出行需求。

在門店一眼相中NQi,試騎後覺得各方面都符合我的要求——小牛的車一定要試騎後才能感覺到與其他車的不同,加速、剎車、過彎、過減速帶都很舒服,油門控制手感相當好,我騎其他車感覺很難控制在某一個特定的速度,有時候不擰油門也會加速,NQi的感覺就是擰多少提速到多少,對於超車過彎心裡很有底。

小牛的車也有定速巡航功能,這個對長途騎行太重要了,不需要一直擰著油門,右手會輕鬆很多。25%的爬坡能力,230mm的涉水高度能輕鬆應對各種危險路段。還有小牛電動車有GPS防盜,有自己的APP,可以實時查看車輛位置、剩餘電量、騎行軌跡等等,這些都是騎行路上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就選擇了NQi PRO,也就是頂配版。

問:出發前,你對電動車長途騎行有哪些心理預期?有沒有想過解決方案?有沒有對車輛進行改裝?

千條叔:研究過程中也擔心過高海拔,電動車會不會有高反,埡口的陡坡能不能爬上去,雨雪天氣騎行,極寒地區鋰電池續航衰減,還有路上怎麼解決充電等一系列問題,我諮詢了小牛客服還有一些改裝大神,最後我確定了上海到拉薩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新藏線無人區續航可能不太夠,還有冬天剛好到東北,續航會衰減,這些都是要解決的問題。

很多人會選擇對車輛進行改裝,小牛N系列的車相比其他款改裝空間也是最大的,我認識的幾個改裝大神,改裝最多的也是N系列的,自從15年小牛電動車N系列誕生後就燃爆了整個電動車改裝界,不管是增配電池,還是升級控制器、減震、碟剎、燈光、線路、外觀等等,都出現了很多大神級的佳作,N系列的改裝現在已經很成熟了。

但是我知道遠途的改裝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之前了解到,小牛的產品研發設計都是行業大牛,行業大佬花幾年時間設計的車形和電路搭配,我相信是當下比較成熟且最佳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我沒有改裝用素車跑長途的原因。畢竟對於長途車來說安全、不掉鏈子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在原車情況只增配了原裝電池,路過湛江小牛門店時,工作人員還免費給我的車墊和車燈做了升級。

問:很多人都在疑惑,1500公裡的未通電無人區,你是怎麼充電的?

千條叔:小牛的原裝電池相較與其他三方電池在安全方面是有保障的,這也是我在東北極寒天氣室內充電的保障,而且為了保證續航還給電池做了物理加熱裝置。

還有一點需要提及的是,冬天內蒙到東北冰雪路面非常滑,我就是在內蒙的錫林郭勒換了越野胎。至於充電的問題,新藏線充電的確很難,難在有1500公裡至今未通電,中間只有獅泉河和日土縣有水利發電,其他都是發電機、太陽能,而且是分時段發電,但是總有辦法克服,我只有火燒雲檢查站到大紅柳灘一百公裡是拖過去。其他百公裡內一定是有人的,反正是有人的地方就能想到辦法充電。

我記得在霍爾鄉晚上11點,旅店老闆還帶我去找他認識的飯店想辦法充電,在松西村,我是在當地武警部隊充電,當晚也是借宿武警部隊,在大紅柳灘,問賓館老闆充電,老闆開口就問我要300塊,後來是在對面加油站免費充電的,加油站發電機24小時開著,未通電的最後一站是麻扎兵站,跟邊防巡邏隊分享了我所有零食也沒搞定充電,最後是在新建加油站的工地花60元充的電。

問:一路電動車會遇到哪些故障?都是如何解決的?零下40多度的天氣,電池還能工作嗎?

千條叔:N系列的車發布至今已經五年了,版本也一直在優化在更新,我一路上車沒出過大的問題,小的問題遇到過幾次,比如儀表異常代碼,有些不影響騎行,有些會斷電,需要檢查線路,還有就是摔車後車殼裂開,這個裂開最好是馬上就縫合起來,不然裂口會越來越大,我路上都會帶那種自鎖的尼龍扎帶,很方便很實用,也可以到附近小牛店處理,我一路上很多城市都有小牛門店,每次去門店都會幫我免費洗車,檢查胎壓,充電等等,小牛的售後還是蠻好的,記得在廣東有一次我停車看風景後再出發就啟動不了了,儀表出現了一個異常代碼,查了下附近五十公裡有個小牛門店,我打電話給小牛客服後,小牛說可以派門店的師傅過來檢查,等待中我卸下電池再裝上就又好了,五十公裡上門維修,真的感動到我了。

我的車一路上沒出大的故障也不是我騎的路況好,我騎行環境真的惡劣到讓人難以想像,

喀納斯出來去阿爾泰,因為續航不夠,我選擇了一條牧民騎馬才能走的路,最窄的路只有40cm寬,而且在山脊上,寬點的路上全是雨水衝過的壕溝,還有各種石頭瓦礫,還要穿過一片沒有路的玉米地,大概二十多公裡的路,一路跌跌撞撞騎過去,我當時就在想,如果是普通電動車肯定要顛散架的。

還有一月份在東北幾乎每天都在零下二三十度的環境騎行,遠遠超過小牛自己制定的零下20度以上放電,0度以上充電的限制。

最冷的一次是元旦當天在根河露營,當天最冷的時候是早上7點,零下41度,上午我起來查看停在帳篷邊的小牛,還能通電,當時聽到轉向燈的嘀嗒聲我那個開心啊,電池溫度過低的133故障燈是亮起來的,但是還能騎行,我和我的小牛都經受住了這次考驗。

問:這趟騎行下來,覺得電動車環行靠譜嗎?下次還會選擇電動車遠行嗎?

千條叔:這趟騎行一共花了261天,騎行了30530公裡,中間走了滇藏線,新藏線,珠峰線,獨庫公路,穿過了準格爾盆地,新疆甘肅之間的戈壁,河西走廊,冬天進入內蒙,零下41度到根河,大小興安嶺,翻過長白山等等,這一路一共翻過10座海拔超過5000米埡口,1500公裡未通電的新藏線,小牛電動車始終和我並肩作戰,從沒有因為車輛故障而丟下我。小牛的動力系統也很穩定,就算電量很低也有穩定的動力輸出,我在路上其實最怕的是被狗追,每次都是小牛強勁的動力輸出讓我避險,還有車型組件重力搭配非常好,也避免我緊張操作而摔車。這一點讓我覺得特別滿意,讓我覺得上萬塊買輛電動車並不虧。

還有一點值得提及的是現在電動車的智能化,非常便捷實用。比如我這輛NQi PRO,可以連接小牛電動APP,鎖車後車輛震動、傾倒、異常移動、電池斷開、電池充滿等手機都會提示,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看下APP,確認下有沒有在充電。疫情期間兩個半月時間我都把車充滿電放在黑河的一家旅店,回了趟老家,這段時間時常用APP查看電量還有多少,怕虧電。後來等我回到黑河發現車還有70%多的電。未來我的旅行應該還是會選擇N系列的車型。

問:電動車作為摩旅騎行的話,還有沒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千條叔:我對電動車未來摩旅發展前景是非常看好的,現在電動車發展瓶頸就是電池續航和充電速度問題,比如電池續航方面,NQi的理論續航是可以超過100公裡的,但是要知道,遠途騎行路況複雜而且會載重,我攜帶行李用一塊電池測試續航大概70公裡左右,小牛可能是為了安全考慮才做這麼小,如果能做到更大的單體電池旅行就不會為續航煩惱了。為了保證續航,我一共配備了三塊電池,但是小牛比較好的一點是,它是鋰電池,重量比鉛酸電池輕很多,這樣的話對於遠途來說還是很有優勢的。對於續航、充電等問題,我覺得未來一定會解決的,因為能源、氣候變化危機日益加重,會促使電池技術,充電技術革命。

問:對於其他想其電動車摩旅的驢友,有沒有什麼建議?

千條叔:首先,儘量錯開冬季在極寒地區騎行,因為真的很受罪,一般人很難堅持;其次,電動車續航300公裡是最佳方案,太短會不盡興,太長意味著需要更多的電池,車載重也會增加;還有儘量用原裝車增配電池就好,改的越多路上出故障的機率也越多。

騎行裝備要提前備齊:頭盔,手套,騎行服,護具一定要穿戴,這些護具保證安全是一方面,還能保證長時間騎行,比如我有朋友不戴手套長途騎行,手被磨出很多老繭,一個月就不想摸車把了。

最後一個建議就是騎行規劃,我是提前規劃一些必須去的點,然後每個禮拜再計劃下個禮拜要騎行的點,每天晚上再研究第二天的路線,要看天氣,路況,海拔,翻幾座山等等,第二天騎行先用低速騎行感受下天氣和路況,看電量下降速度來決定要不要加速騎行,因為騎的越快續航會越短。

千條叔結語:「一段視頻,幾張照片很難表達旅途中的美景和人文,需要大家自己去感 受,路上真的沒有那麼多困難,也沒有那麼多危險,解決困難,經歷危險也是旅行的一種感受。我希望我用電動車這樣長途旅行的方式能讓更多人看到,也希望能影響更多人從中看到勇敢,堅持,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能在自己生活、工作中用到。」

相關焦點

  • 騎電動車環中國行的「千條叔」:我出發也不是為了他們相信
    講真,在採訪騎小牛電動車創紀錄環中國行的「千條叔」時,他隨口冒出的這句話讓我驚喜、意外,甚至起了一點雞皮疙瘩——我很久沒聽到這麼原汁原味、直指人心的表達了。更重要的是,這不是企業精心包裝的品牌宣傳,不是充斥網絡的軟文套路,而是直接來自於當事人的大白話,如此生氣勃勃、元氣淋漓。
  • 上海白領辭職騎小牛3萬公裡環中國261天
    2019年6月開始,滬漂11年的千條叔辭掉工作,騎著一輛小牛電動開始環中國內陸邊境騎行,用261天的時間,從上海出發,途經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內蒙、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山東、江蘇等省市,30530公裡穿越116城,用車輪丈量中國萬裡邊疆,成為環遊中國內陸邊境線的第一電動車騎士。
  • 上海白領騎電動車環遊中國 "千條叔"下次目標歐洲
    他騎著一輛電動車環遊中國,261天,開了30530公裡,睡過零下41度的雪原,也穿越1500公裡的無人區,攀上10座5000米高山,5月28日再回到出發地上海——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千條叔」一不留神,成為國內騎電動車完成環中國行的第一人。
  • 環遊中國未完待續 千條叔騎小牛再出發
    還記得前不久剛剛完成環中國內陸邊境線騎行的電動車騎士千條叔嗎?261天騎行30530公裡,蹚戈壁跨雪山進藏入疆讓無數驢友羨慕不已。休整了兩個多月後,千條叔又出發了!近日,千條叔第二次環行正式啟程,這次他想走一走中國內省線,繼續「逃離都市」的夢想。
  • 新現象誕生:騎小牛電動車環遊成為年輕人追求時尚和酷的一種潮流
    當你在豔羨「千條叔」、17哥、LC和黃同學、以及劉燁和張巖騎小牛電動環遊的時候,是否想過自己也可以嘗試一次,把藏在心底的夢想變成有意義的實際行動。但無論是單人環遊還是結伴而行,他們都有一個統一的名稱——NIU×騎行團成員。
  • 千條叔滬漂11年逃離都市 10萬元騎電動車環遊中國
    他騎著一輛電動車環遊中國,261天,開了30530公裡,睡過零下41度的雪原,也穿越1500公裡的無人區,攀上10座5000米高山,5月28日再回到出發地上海——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千條叔」一不留神,成為國內騎電動車完成環中國行的第一人。
  • 千條叔自述:261天的騎行環中國,我都經歷了什麼
    千條叔,原名周建兵,在35歲這年,他做了一件讓很多人豔羨的事情:騎著一輛小牛電動車,261天騎行30530公裡,穿越116座城市,遊歷祖國大好河山,嘗盡南北特色美食,成為電動車環遊中國的第一人。近日,眾多媒體對千條叔的騎行事跡進行了採訪報導,挑戰新藏線、跨越1500公裡無人區、在零下40多度的根河露營……這些聽起來就讓人心生敬畏的經歷和千條叔的「騎士精神」,在媒體的傳播下,成為眾多都市年輕人的心之嚮往,#千條叔辭職騎小牛環中國261天#的微博話題閱讀量超2500萬。筆者根據近期千條叔的採訪報導,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位逐夢「少年」的旅行心得。
  • 白領辭職騎小牛環中國,你敢說走就走嗎
    上海白領辭職騎電動車261天3萬公裡環遊中國?是真性情還是假炒作?近日,#千條叔辭職騎小牛環中國261天#、#上海白領騎電動車環遊中國#、#千條叔騎電動車環中國3萬公裡#等話題在微博引發熱議,截至當前閱讀量已破千萬,騎電動車環行中國第一人千條叔意外走紅。
  • 小牛電動車GOVA G0:引領新國標電動車新潮流
    「上海白領辭職,騎電動車261天,3萬公裡環遊中國」近日這樣一條新聞引起了熱議,網名「千條叔」的周建兵原本只是在上海的一名普通外地打工仔,但卻有一個超脫的夢想——環中國騎行。2019年6月,他騎著一輛沒有改裝過的智能電動車——小牛電動車開始環遊中國,並開始在社交媒體平臺記錄自己騎小牛電動車環內陸邊境線騎行的沿途旅拍。
  • 千條叔自述騎小牛環中國261天:前半段旅行 後半段修行
    千條叔,原名周建兵,在35歲這年,他做了一件讓很多人豔羨的事情:騎著一輛小牛電動車,261天騎行30530公裡,穿越116座城市,遊歷祖國大好河山,嘗盡南北特色美食,成為電動車環遊中國的第一人。近日,眾多媒體對千條叔的騎行事跡進行了採訪報導,挑戰新藏線、跨越1500公裡無人區、在零下40多度的根河露營……這些聽起來就讓人心生敬畏的經歷和千條叔的「騎士精神」,在媒體的傳播下,成為眾多都市年輕人的心之嚮往,#千條叔辭職騎小牛環中國261天#的微博話題閱讀量超2500萬。筆者根據近期千條叔的採訪報導,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位逐夢「少年」的旅行心得。
  • 上海白領騎電動車環遊中國
    原標題:上海白領辭職騎小牛3萬公裡環中國261天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曾在《異類》中表達了這樣一種觀點:"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 小牛電動NQi環遊中國大挑戰,電動車的極限到底在哪裡?
    2020年5月28日,「千條叔」周小兵返回上海,在歷經261天,穿越30530公裡之後,他順利達成了「騎小牛電動車環遊中國」的壯舉。騎一輛小牛NQi PRO電動車,真的能環遊中國嗎?周小兵騎行之旅一開始就受到了很多質疑,「騎小牛電動車環遊,是腦子有問題嗎」,在他的抖音裡,這樣的留言比比皆是。
  • 騎小牛環中國遭圍觀,網友:真香
    騎電動車也能環遊中國?相信很多人在聽到這個話題時第一反應都是天方夜譚,更別說還要跨越1500公裡的無人區、挑戰零下四、五十度的極寒環境……不久前,網名為"千條叔"的一位網友騎著一輛小牛電動車完成3萬公裡環中國行的壯舉,在網上引發熱議。
  • 2020年智能電動車如何選擇 小牛電動車新品值得推薦
    提到小牛電動車2020年的新品,小牛GOVA G0必須要有排面!這款電動車今年618購物節期間在京東平臺一開賣,訂單就超過了萬筆,成為2020年最受歡迎的新品電動車之一。那麼,這款小牛GOVA G0為何會有這麼大的魅力?
  • 2020小牛電動車新品推薦,能上牌續航強的電動車都在這!
    2020小牛電動車新品推薦,能上牌續航強的電動車都在這! 提到小牛電動車2020年的新品,小牛GOVA G0必須要有排面!這款電動車今年618購物節期間在京東平臺一開賣,訂單就超過了萬筆,成為2020年最受歡迎的新品電動車之一。
  • 騎行環遊中國的千條叔:被城市遺棄的人,在路上找到歸屬
    千條叔坐在對面笑著講:「但直播能和網友說說話,一個人怪寂寞的。」他叫千條叔,意思是人生有千條路,選擇了這樣一條。十年前,早在自行車工廠工作時,他就萌生了環騎中國的念頭。自行車上的裝幀花邊,花花綠綠,錦簇一團,倒真像一副「倚劍走天涯」的樣子。輾轉十年,他從深圳到上海,工作也從機械工廠換到了廣告傳媒。
  • 新國標電動車哪款最受歡迎?小牛電動車GOVA G0獨佔鰲頭
    顏值與實力並存的小牛電動車,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歡迎,無論你是上下班通勤、接送孩子又或是買菜購物,騎上小牛電動車你就是這條街最靚的仔!小牛電動車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鋰電電動車品牌,目前已經推出了NQi、MQi、UQi、GOVA等多個系列的電動車,每個系列又有不同的版本,可選擇的款式實在太多。那麼問題來了,小牛電動車該怎麼選?哪款電動車最受歡迎呢?
  • 小牛電動車哪款最受歡迎?GOVA G0獨佔鰲頭
    騎上小牛電動車你就是這條街最靚的仔! 我們可以從小牛電動車的銷量排行榜中尋找答案,看一看哪款電動車最受消費者的青睞,同時也能根據自身需求選一款適合自己的小牛電動車。 京東平臺的數據顯示,小牛GOVA G0都市版獨佔鰲頭,成為了訂單數最高的小牛電動車。小牛GOVA G0擁有白色、灰色、紅色三款配色,目前該系列在京東的總銷量已經超過萬筆,堪稱小牛電動車裡的「網紅爆款」。
  • 小牛電動車在歐洲售價3.5萬,小牛憑什麼這麼貴?
    [摘要]新國標衝擊下,一面是二輪電動車企業極速萎縮,一面是資本帶著新玩家湧入,兩面夾擊下,二輪電動車市場進入新的逐鹿時刻。 4499歐元(3.48萬元人民幣),這是小牛電動車N-GT車型在歐洲的售價。
  • 新國標電動車小牛U1對比小牛GOVA G0,你更喜歡哪款小牛電動車?
    剛剛過去的618消費節,小牛新品GOVA G0智能鋰電電動車火了,這款車在京東平臺銷量超過萬筆,絕對是騎行品類行業的一個奇蹟。隨手翻一下京東上的一些評論,全在誇小牛這款GOVA G0,「整體看起來很紮實,特別是車頭看上去漂亮大氣,儀錶盤好評」,「40公裡續航也滿足生活需求,能騎一個星期」,「外觀比其他品牌的車要時尚大氣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