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我們在一起丨給孩子的「特殊作業」

2020-12-11 騰訊網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

● 【問題徵集】我家的陪伴困惑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有很多困惑?關於高質量陪伴,是否也感覺到無從下手?……歡迎您通過文末留言或公眾號回覆說出您的困擾,我們將不定期整理這些問題,邀請專家為各位家長解疑答惑。

近日,一所小學給孩子布置的「家庭作業」火了。

這份作業,不是練習題,也不是手抄報,而是一份「勞動作業」。

別看這份作業聽上去有些隨意,執行起來卻一點都不「簡單」:

學校會給家長一份勞動清單,清單上有一些掃地拖地、擦桌子、洗碗、收拾房間、洗襪子、幹農活等勞動項目。

孩子參與了哪些勞動,家長們就在對應位置下面打上勾,並且寫出勞動時長,最後由家長籤字,周一上交。

-

-

對於這項「特殊家庭作業」,學校校長解釋說:「布置這個作業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珍惜勞動成果。」

這項作業剛開始布置時,也有家長不理解學校的做法,認為孩子的身份是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沒有必要做這些瑣事,既耽誤時間又浪費孩子精力。

可當孩子做了幾次勞動作業後,家長們卻紛紛改變了想法。

他們發現,讓孩子幹家務不僅沒有耽誤學習,孩子寫作業的效率反而更高了,學習也更主動了。還能體會到家長的辛苦,和父母更親近。

不久前,教育部公布《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

加強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中小學每周課外活動和家庭生活中勞動時間,小學1至2年級不少於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於3小時;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生活中的勞動事項和時間,納入學生日常管理工作。

那麼,對於這項特殊的「家庭作業」,你怎麼看?

勞動教育對孩子有多重要?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現在的身份是學習,要以學習為重,日常瑣碎的家務活兒會耽誤孩子的學習,得不償失。

但其實,家務勞動對一個孩子成長有多個方面的積極影響:

孩子小時候,通過各種類型的家務活,可以鍛鍊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有利於大腦的發育;

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照顧自己,不事事依賴父母,自理能力提高、獨立性增強;

在獨立完成各種家務事的過程中,孩子認識到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會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提升自我價值感;

在家人需要幫忙的時候,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孩子能夠體會到父母的不易,懂得珍惜與感恩,學會付出愛,更有責任感;

學習做家務,正是培養孩子勤勉、腳踏實地、堅韌、細心、有條理等品質的好機會。

而這些好品質,慢慢就會體現在孩子的學習中,讓孩子在學習時也懂得腳踏實地、條理清晰和堅韌不拔,並一生受益。

日前,還有一位寶媽在朋友圈裡記錄了自己的經歷:

這位媽媽有個10歲的女兒,小小年紀就能幹極了:一個人放學回家、一個人去菜市場買菜、一個人麻溜做飯……

爸爸媽媽都是海寧市中醫院的醫生,上班忙、下班又晚,懂事的她就主動包攬了做飯這件事。

從洗菜、切菜、到做飯,不慌不忙,井井有條,感動得媽媽在朋友圈曬起貼心的女兒。

媽媽沒想到自己這一曬,獲得無數點讚,紛紛評論,還引發了熱議。

我們的孩子在勞動這堂課上其實一直很欠缺。

許多家長捨不得讓孩子花時間在家務上:「有這時間不如多讓孩子寫幾道數學題、背幾個英語單詞、上一節培訓課。」

還有一些家長寵孩子、心疼孩子,捨不得孩子吃家務這個「苦」:「孩子還小,用不著他做家務。」

像這位媽媽放手讓女兒做飯的行為,才引發了熱議。

那麼,「除了學習,什麼都不用孩子幹」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去年,杭州採荷中學新生軍訓,初一新生們比賽繫鞋帶。

原以為,繫鞋帶對於10多歲的孩子來說,是一件很簡單事。可誰知,竟然有三成學生不會系,甚至連將鞋帶穿進鞋上的小孔都做不到!

去年8月份,貴陽的一所學校在準備早餐時,給每個學生都搭配了一個雞蛋。

可回收餐盒時,老師卻發現,全班45個學生,居然剩了39個雞蛋。

老師覺得雞蛋就這樣扔掉實在太可惜了,於是就重新把雞蛋發給了學生們。

但雞蛋發到學生手裡後,情況卻並沒有老師想像中那麼順利。學生們依然沒有吃,原因竟然是很多學生連蛋殼都不會剝。

綜藝節目《少年說》中,有一個名叫郝睿涵的高二學生就抱怨過自己的家長「太寵自己」,活生生把自己培養成了「高分低能」。

小時候,她還不怎麼會用筷子,家長沒有教她怎麼用,反而讓她用勺子,這一用就用到了高二,17歲的她,甚至還不怎麼會用筷子。

初二時,她才開始自己穿衣服;錄節目前幾天,她第一次試著自己倒熱水;想要自己買衣服,卻連衣服型號是什麼都毫無概念。

最後,她對父母發出了吶喊:

「我不想成為所謂的學習機器,也不想做高分低能,希望你們放開手,讓我獨立起來!」

從小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讓孩子從小就力所能及地做家務,這是培養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能力,是最根本的生活教育,讓孩子未來不管身處何時何地,都有能力過得溫暖舒適。

畢竟,我們可以幫孩子一時,卻無法照料他們一世,每個孩子都終將學會長大。

曾經有一項研究,有這樣驚人的結論:

幹家務的孩子和不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

研究還指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北京市也有越來越多中小學近些年開展了各式特色農作課程或活動,讓孩子們切身體會勞動的辛苦和快樂。

在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永豐學校小學部的西南角上,有一方「半畝棉田」;在這方田地上,孩子們感悟四季節氣更替,觀察棉花生長過程,親自體驗勞動樂趣。

在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朝陽學校裡,有一處「種植園」,學生們就是「種植園」裡的主角,播種、除草、施肥,既體驗勞動的快樂、辛苦,又沉浸在生活的樂趣中,還培養了孩子的綜合勞動技能和觀察能力。

北京市海澱區臺頭小學每位學生都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米菜園」。每位承包「菜園」的同學,都有一個為期三個月的責任期。在此期間,從第一次播種、到最後的成熟採摘,期間一切除草、除蟲、施肥等工作,都需要「責任人」親自承擔。

這些孩子在「田間地頭」的勞動中認識到了書本上不會介紹的農作物生長知識,體會到了合作的重要和樂趣,學會了珍惜和感恩。

除了學校的勞動課程,一些家務家長也要放手讓孩子學著去做。

這裡有一張關於孩子什麼年齡適合做什麼家務的表格,可以供父母們參考: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不要把孩子保護起來不讓他們勞動,也不要怕孩子的雙手會磨出硬繭,通過勞動,不僅可以認識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勞動是我們一生當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不應該只有讀書、學習,具備好好生活的能力也至關重要。就從家務做起,從現在開始吧!

來 源

首都教育

相關焦點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謝謝你,我的孩子」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孩子脾氣大,父母如何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這些細節...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孩子脾氣大,父母如何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這些細節是關鍵!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暑假餘額不足,如何幫孩子收心迎接新學期?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父母做到這10點,孩子收穫幸福人生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擁有一對共同成長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幸運!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天冷怎麼玩?冬季室內小遊戲,孩子愛玩樂趣多!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孩子膽小,3種方法培養強大內心!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
  • ...教育微課堂 丨疫情時刻——如何在延長的假期裡更好地陪伴孩子
    我們可以一邊抗疫,一邊好好體驗親子時光!那麼,在這個特殊時期,怎樣的陪伴才科學呢?一起來聆聽韋旭玲老師的家庭教育微課——《疫情時刻——如何在延長的假期裡更好地陪伴孩子》吧!韋旭玲老師韋旭玲老師是一名國家高級家庭指導師,也是湖州市首屆本土家庭教育名師,湖州《幸福家園》社會公益組織創辦人。
  • 孩子做作業拖拉,家長束手無策,寫作業需陪伴?家長該如何教育
    我們年輕的媽媽就告訴他這樣子是錯的,並且教他怎麼寫,但是孩子並不聽講,而是固執己見覺得自己寫的是對的,最後我們的媽媽被氣哭了,寶寶也一起跟著哭了。還有一種是孩子的作業沒有完成?結果顯示,64%的家長對於陪伴孩子寫作業感到頭疼,而其中有24%是非常頭疼,只有16%的家長表示很開心,很享受。由此可見,我們的家長們被陪孩子寫作業這個點折磨得不行。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弊端和優勢。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北京8歲女孩比賽中摔倒,卻獲500萬點讚!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北京8歲女孩比賽中摔倒,卻獲500萬點讚!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
  • 孩子愛上做作業 一起作業幫家長解決輔導煩惱
    從「全民宅在家」再到「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在線教育不但在在線教學方面取得了突破,在線上作業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其中,以一起教育科技(原一起作業)為代表的學習類App受到了廣大中小學生的喜愛。如語文、數學等書寫作業較多的科目,任先生為孩子安裝了可拍照檢查口算等題目的App,父母輔導不了的課程,孩子也可以藉助軟體來自我檢查與學習。目前,市面上這類學習類App有「一起作業」、「小猿口算」、「愛作業」、「啄木鳥查查」、「題谷小題大作」等,早已成為眾多家長的陪讀神器。同時,輪番上陣的學習類App從不同的教學出發點,幫助學生高效完成甚至超前完成教學任務。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天冷怎麼玩?冬季室內小遊戲,孩子愛玩樂趣多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女網傳奇人物李娜:從冠軍到媽媽,她最想教給孩子...
    大滿貫冠軍李娜是在父親的陪伴中走上了網球之路,帶著父親的期望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當她有了兒女之後,最希望的是能陪伴孩子一起成長,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路,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位傳奇人物還是個孩子時,是誰在陪伴著她?當她成為媽媽後,又是怎麼陪伴自己的孩子們成長的呢?
  • 「音樂陪伴計劃」讓特殊孩子走進音樂廳
    音樂像一個最好的朋友,一直在那裡,等待召喚,陪伴成長。在音樂的世界裡,從不孤單。9月22日晚的星海,音樂陪伴著一群來自這個城市各個角落的特殊孩子和普通孩子,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傍晚和夜晚。夜正濃,星光璀璨。
  • 陪伴,我們在一起|未來社會,比起成功,你更要教會孩子這件事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
  • 孩子寫作業 家長咋陪伴
    本市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陳玥提示,家長陪孩子寫作業,需要解決好幾個問題。  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首先,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要把孩子寫作業的房間布置得儘量簡單,在孩子寫作業的桌子上除了擺放必要的文具外,其他物品都應拿走,房間的布置上也不要過於花哨,不要有過多的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
  • 戰疫下的詩意 親子閱讀陪伴孩子度過特殊時光
    對於低幼年齡的孩子來說,長時間的居家防護,可能會引發他們一些困惑和焦慮。在居家戰「疫」的特殊時期裡,海南省直屬機關第二幼兒園積極倡議家長要多鼓勵孩子讀詩歌和故事,在親子閱讀中陪伴孩子去發現、理解和感悟這段特殊的時光。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連央視都打call的「甜野男孩」丁真,在全國人民...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
  • 老師布置「特殊」作業,要孩子模仿世界名畫,網友:這簡直是超越
    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文丨小敬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說起輔導孩子作業,相信很多家長都有一把辛酸淚,輔導作業前就像美術、音樂這類課程的作業,由於專業性太強,很多家長根本無從輔導。老師布置「特殊」作業,要求孩子模仿世界名畫,網友:這簡直是超越相信很多同學都玩過cosplay。前段時間,湖南某小學老師給孩子們布置了一項十分「特殊」的作業,要求孩子模仿世界名畫。
  • 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學習
    01前言:現在這個時代,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是一起陪伴孩子學習的。正文:「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學習」這件事情上我們應該思考三個問題:(見下圖)第一個問題:家長為什麼要陪伴孩子?第二個問題:家長怎樣有效的陪伴孩子學習?我們先來看一些當今家庭普遍的不良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