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我們在一起丨父母做到這10點,孩子收穫幸福人生

2020-12-18 北京婦聯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

●【問題徵集】我家的陪伴困惑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有很多困惑?關於高質量陪伴,是否也感覺到無從下手?……歡迎您通過文末留言或公眾號回覆說出您的困擾,我們將不定期整理這些問題,邀請專家為各位家長解疑答惑。

你一定熟悉這樣的情景

收銀臺前,3歲大的孩子

要玩具,要糖果,什麼都想要

不給買就開始哭

繼而一發不可收拾

情緒崩潰。

這時候,你的內心……

其實,孩子的表現包括孩子的行為問題都能反映出親子關係如何,如果你和孩子的關係不佳,孩子就會——「不乖」。

這和成年人之間的關係是一樣的:和你關係好的人,你會比較信任,也會聽取他們的意見,認可他們的觀點。

下面是心理專家總結出的好父母10大基本法則(據勞倫斯·斯坦伯格博士《好父母的10大基本法則》)

1

記住,你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他!

以身作則是做好父母最重要的原則。

孩子看著你的一舉一動,你的行事方法至關重要。

凡事不要意氣用事,多問自己:我的目的是什麼,我這樣做能達到目的嗎?

2

給孩子更多的愛,不要怕「寵壞」他!

記住,孩子是不會被你的愛寵壞的!

通常我們想到的那種被寵壞了的孩子,並不是被愛寵壞的。他們是「愛不足,物來湊」的結果,正是那些愛的替代物——饒恕,低期待或物質,寵壞了孩子。

3

充分參與孩子的生活!

要充分參與到孩子的生活裡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這意味著你要經常重新考慮和安排到底哪些事情對你來說才是緊要的。

你經常要犧牲掉想做的事情,優先做孩子需要你做的。

總之,你人要在孩子那兒,心思也要在孩子那兒!

斯坦伯格提醒,參與可不是給孩子做作業哦——當然也不是檢查作業或改作業。

家庭作業是老師檢測孩子學習程度的工具,作業都被你做了,老師哪知道孩子學得怎麼樣呢!

4

孩子在長大,教育方法也要隨時調整!

跟上孩子的發展步伐!孩子在長大,你要考慮到孩子的行為受年齡的影響非常大。

舉個例子:一個八年級孩子,很容易分心和暴躁,成績不好,還喜歡爭辯。父母是應該指責孩子,還是該多給孩子一些理解,保護他的自尊心?

對這個孩子來說,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情緒低落,或是睡眠不足。

那是不是因為老熬夜呢?答案可能是,孩子學習有困難,他只是需要的是別人幫他規劃學習時間罷了。

這時候一味施加壓力只會背道而馳。這種問題需要專業人士的診斷。

5

立規矩,孩子的行為需要約束!

幼年時期如果不規範孩子的行為,長大後父母不在身邊時孩子再來學習這些規範要吃很多苦頭。

不論白天黑夜,好父母都應該隨時能回答出以下三個問題:孩子在哪裡?和誰在一起?在做什麼?孩子從你身上學到的規範會影響他將來的自我管理。

但也不要矯枉過正,孩子進入中學後,讓孩子自主完成作業,自己做選擇,不要幹涉。

6

培養獨立能力,收穫幸福人生!

立規矩能幫助孩子形成自我控制能力,鼓勵獨立則能幫助孩子形成自我引導能力。

要想收穫幸福人生,孩子需要同時具備這兩種能力。

當然,同理心也是孩子必備的品質。

很多父母想當然地把孩子的獨立能力等同於反抗能力或者違抗能力。

實際上,孩子拼命獨立是出於渴望控制的本性而不是受制於人。

7

執行規則要前後一致,不要出爾反爾!

如果你制定的規則改來改去,變幻莫測,或者時而執行,時而不執行,孩子再出現行為問題就是你的錯,不是孩子的錯。

記住,執行的連貫性是你最重要的紀律工具。你的權威越是依託於智慧,而不是強權,孩子越是服氣你。

很多父母執行規則的一致性有問題,出爾反爾,孩子就會困惑——執行規則時一定要前後一致!

8

千萬不要打孩子!

還是那句話,任何情況下父母不能打孩子。

被父母打過的孩子更容易和其他孩子打架。這樣的孩子更可能會欺負別人,更傾向於用攻擊的辦法解決爭端。

眾多證據表明,打孩子會導致孩子具有攻擊性,進而影響他和其他孩子的關係。

管教孩子辦法還有很多,比如時間暫停法(讓孩子在一個單調、乏味的地方待幾分鐘),效果更好而且不會導致孩子出現攻擊性。

9

跟孩子解釋你的原則立場!

好父母對希望孩子遵守的規則具有合理預期,但是很多父母的問題是——跟幼兒解釋過頭,跟青春期的孩子又解釋得不夠清楚。

對你來說顯而易見的道理,12歲的孩子可能就是不懂,因為他沒你那麼成熟的判斷和經驗。

舉個例子:一個6歲的孩子,個性活躍,思維敏捷,就是在教室裡話太多,回答問題總是脫口而出,不給其他孩子思考的機會。

孩子的老師就有必要指出孩子的問題,和孩子談談;孩子的父母也可以主動和老師見面,制定一個統一的應對策略。

因為這個孩子確實有必要學習給其他孩子回答問題的機會。

10

尊重孩子,這一點非常重要!

從孩子那裡獲得尊重的最好辦法就是尊重孩子。你對別人以禮相待,也請同樣對待孩子。

和孩子說話講究禮貌,尊重孩子的觀點,孩子和你說話時要傾聽,對孩子態度友善,力所能及地使孩子高興。

要知道,父母怎麼對孩子,孩子就怎麼對待別人。你跟孩子的關係如何決定了孩子和他人關係如何。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挑食,家長一定不要在吃這個問題上小題大做。孩子的飲食偏好一直在發展,是個階段性的過程。畢竟,你也不想把每一次用餐時間搞得不愉快吧。

說了這麼多,回到開頭,孩子在收銀臺前發脾氣這種事也是能避免的。

其實孩子能很好地理解購物過程,帶孩子購物前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心理準備,告訴孩子,我們大約待多久,媽媽要買什麼東西,購物清單也讓孩子看看。

如果沒有這些心理準備,擁擠的人群很快就會讓孩子感到厭煩,身體疲憊,心情低落。

太多的父母忽視孩子的感受,不尊重孩子。

你那麼努力地經營和成人間的關係,和朋友的關係,和另一半的關係,和約會對象的關係,但是和孩子的關係上,你做了什麼呢?

父母經營好和孩子的關係,讓親子關係更和諧,才是所有問題的根本!

你做好這些,他就在收穫幸福人生的路上了!

家是最小國

國是千萬家

陪伴,我們在一起

來 源

市婦聯家庭兒童部

相關焦點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擁有一對共同成長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幸運!
    這讓我經常想到,在育兒中,那件「最簡單又最困難的事」莫過於陪伴。因為,陪在孩子身邊,這看起來似乎是件很簡單的事。但是,如何給孩子最好的陪伴,讓陪伴變成孩子探索世界的原動力,讓陪伴給孩子一雙飛往未來的有力翅膀,則需要父母更加懂得陪伴的意義,也需花費更多的心思。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孩子脾氣大,父母如何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這些細節...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孩子脾氣大,父母如何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這些細節是關鍵!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謝謝你,我的孩子」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
  • 陪伴,我們在一起|未來社會,比起成功,你更要教會孩子這件事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
  • 「悅讀」和孩子一起成長感悟 陪伴孩子幸福成長心得
    導語:陪伴孩子成長父母一定要做好這件事哦,不僅讓孩子的童年快樂,也能讓自己有很多的感悟,一起來看看和孩子一起成長感悟 陪伴孩子幸福成長心得吧!陪伴孩子成長父母一定要做好這件事哦,不僅讓孩子的童年快樂,也能讓自己有很多的感悟,一起來看看和孩子一起成長感悟 陪伴孩子幸福成長心得吧!
  • 孩子需要的是陪伴,那麼父母怎麼做才能有效的陪伴孩子呢?
    孩子從出生到長大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父母一定要好好的陪伴孩子成長。高效的陪伴是一種高質量的互動模式,這個模式中有兩大主體,一是父母,二是孩子,如何才是高效,我們需要從這兩大主體出發。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給孩子的「特殊作業」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女網傳奇人物李娜:從冠軍到媽媽,她最想教給孩子...
    「做更好的自己」是爸爸留給李娜的精神財富,這句話鼓勵她在職業生涯的道路上一直目標高遠,堅韌頑強。這句話意味著,不需要跟任何人比,只要不斷地挑戰自己,就能做到最好的自己。  這些幸福的回憶,讓李娜一成為母親,就堅定了要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的願望,加倍地珍惜著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北京8歲女孩比賽中摔倒,卻獲500萬點讚!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北京8歲女孩比賽中摔倒,卻獲500萬點讚!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
  • 郭晶晶: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得法的家長都做到了這一點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陪伴孩子人生路上最長久的老師!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跳水女皇后」郭晶晶,嫁入豪門,與丈夫霍啟剛恩愛有加,卻低調生活,不在人前秀恩愛,只是被抓拍了,無可奈何。
  • 家校共育丨陪伴·引領·薰陶
    貼身在外 交心在裡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有效的陪伴。與孩子共同在家的時光,我們一起讀書,背書,做家務,和孩子一起「瘋狂」地玩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我會放下家長的架子,踏踏實實地變成孩子的玩伴,做讓孩子高興、感興趣的事情。
  • 「忙」爸爸如何高效陪孩子?做好這4點,讓愛與陪伴不再缺席
    如今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現象,無論是孩子的家長會上,還是公園遊樂場裡,我們看到最多的都是媽媽的身影。只要孩子有需要,衝鋒陷陣的往往都是媽媽,這時人們不由得會想,孩子的爸爸們哪兒去了?02做到這四點,忙爸爸也是好爸爸1、自我定位和思考爸爸應該進行認真的思考
  • 做好這五點,父母就能高質量的陪伴孩子了
    一人獨行,兩人並肩,有了孩子,就成了三人陪伴。 孩子成長永遠是父母關注的焦點,高質量的陪伴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培養一個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 2.合適頻率的參與共同活動; 3.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4.孩子有所需求時,要及時正確的回應;
  • 父母、孩子,身體健康,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明明只有半個小時的車程,我總是以這樣那樣的藉口減少了回家的次數,並且還總以為父母比較年輕還有很多的來日方長。可日常生活裡很多事情的發生,都在告訴我,父母已經在老去,父母陪伴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其實拋開那些物質方面的,坐下來細想,你會發現,父母、孩子身體健康,夫妻關係和睦,你其實就是一個最大的人生贏家。我們雖然現在已經是成人,肩負著很大的壓力和責任,但是我們有可愛的孩子,有健在的父母,且他們都身體健康,相比起很多人,我們確實幸福的實在太多。
  • 《長不大的孩子與變老的我們》丨新成年人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尺度
    文丨易小星見過很多男人吐槽家中的子女和父母的關係類似這樣:「爸,我媽呢?」這句話是自己和孩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及至長大成人的孩子紛紛離開家門,去外面求學或者謀生,我們本以為可能算是孩子成人的標誌,以後就是父母得體推出孩子生活的時候了。
  • 微家書分享丨寶貝,加油!我們陪你一起成長
    愛你的媽媽02「能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堅持,你一定會收穫精彩的人生......」親愛的寶貝(喬X):時光的巨輪駛過一圈又一圈,你呱呱墜地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轉眼就已成長為陽光少年。何其幸運又多麼幸福,我們見證了你成長的每一步。
  • ...教育微課堂 丨疫情時刻——如何在延長的假期裡更好地陪伴孩子
    作為一位幸福家庭教育的倡導者和踐行者,韋老師希望大家都能夫妻恩愛,家庭和諧,理念同頻,希望孩子擁有健康的心靈,純真的笑容,喚醒更多的家長自我學習和改變,高質量陪伴孩子一起快樂成長!一起聆聽這堂微課吧!附上正文,您可以邊聽邊閱讀哦!在這個特殊的疫情時期,很高興能夠和大家在空中相遇。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暑假餘額不足,如何幫孩子收心迎接新學期?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
  • 五年後重溫《龍貓》:發現父母做到這三點,孩子更優秀
    這時,爸爸沒有抱怨自己不中用,不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也沒有借這件事給女兒講道理,告訴他們要自立自強,以後有條件,可以去更好更美的地方。哈哈大笑起來,說這點小事有什麼好怕的。接著,兩個女兒被爸爸感染,也哈哈大笑起來。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天冷怎麼玩?冬季室內小遊戲,孩子愛玩樂趣多!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