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詩人王粲,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陽郡高平(今山東微山)人。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由於其文才出眾,被稱為「七子之冠冕」。初仕劉表,後歸曹操。
詩 - 兩漢·王粲
列車息眾駕。 相伴綠水湄。 幽蘭吐芳烈。 芙蓉發紅暉。 百鳥何繽翻。 振翼群相追。 投網引潛鯉。 強弩下高飛。 白日已西邁。 歡樂忽忘歸。
登樓賦 - 兩漢·王粲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挾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北彌陶牧,西接昭邱。華實蔽野,黍稷盈 疇。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 向北風而開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 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 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懼匏瓜之徒懸兮, 畏井渫之莫食。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風蕭瑟而並興兮,天慘慘而無色。獸狂顧 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徵夫行而未息。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慘惻。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於胸臆。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
從軍詩五首·其三 - 兩漢·王粲
從軍徵遐路,討彼東南夷。 方舟順廣川,薄暮未安坻。 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 蟋蟀夾岸鳴,孤鳥翩翩飛。 徵夫心多懷,惻愴令吾悲。 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床寢,此愁當告誰。 身服幹戈事,豈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茲理不可違。
七哀詩三首·其二 - 兩漢·王粲
荊蠻非我鄉,何為久滯淫。 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岡有餘映,巖阿增重陰。 狐狸馳赴穴,飛鳥翔故林。 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 迅風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 絲桐感人情,為我發悲音。 羈旅無終極,憂思壯難任。
從軍詩五首·其四 - 兩漢·王粲
朝發鄴都橋,暮濟白馬津。 逍遙河堤上,左右望我軍。 連舫逾萬艘,帶甲千萬人。 率彼東南路,將定一舉勳。 籌策運帷幄,一由我聖君。 恨我無時謀,譬諸具官臣。 鞠躬中堅內,微畫無所陳。 許歷為完士,一言猶敗秦。 我有素餐責,誠愧伐檀人。 雖無鉛刀用,庶幾奮薄身。
從軍詩五首·其一 - 兩漢·王粲
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 所從神且武,焉得久勞師。 相公徵關右,赫怒震天威。 一舉滅獯虜,再舉服羌夷。 西收邊地賊,忽若俯拾遺。 陳賞越丘山,酒肉逾川坻。 軍中多飫饒,人馬皆溢肥。 徒行兼乘還,空出有餘資。 拓地三千裡,往返速若飛。 歌舞入鄴城,所願獲無違。 晝日處大朝,日暮薄言歸。 外參時明政,內不廢家私。 禽獸憚為犧,良苗實已揮。 竊慕負鼎翁,願厲朽鈍姿。 不能效沮溺,相隨把鋤犂。 孰覽夫子詩,信知所言非。
從軍詩五首·其二 - 兩漢·王粲
涼風厲秋節,司典告詳刑。 我君順時發,桓桓東南徵。 泛舟蓋長川,陳卒被隰埛。 徵夫懷親戚,誰能無戀情。 拊衿倚舟檣,眷眷思鄴城。 哀彼東山人,喟然感鸛鳴。 日月不安處,人誰獲恆寧。 昔人從公旦,一徂輒三齡。 今我神武師,暫往必速平。 棄餘親睦恩,輸力竭忠貞。 懼無一夫用,報我素餐誠。 夙夜自恲性,思逝若抽縈。 將秉先登羽,豈敢聽金聲。
從軍詩五首·其五 - 兩漢·王粲
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 四望無煙火,但見林與丘。 城郭生榛棘,蹊徑無所由。 雚蒲竟廣澤,葭葦夾長流。 日夕涼風發,翩翩漂吾舟。 寒蟬在樹鳴,鸛鵠摩天遊。 客子多悲傷,淚下不可收。 朝入譙郡界,曠然消人憂。 雞鳴達四境,黍稷盈原疇。 館宅充廛裡,士女滿莊馗。 自非聖賢國,誰能享斯休? 詩人美樂土,雖客猶願留。
七哀詩三首·其三 - 兩漢·王粲
邊城使心悲,昔吾親更之。 冰雪截肌膚,風飄無止期。 百裡不見人,草木誰當遲。 登城望亭燧,翩翩飛戍旗。 行者不顧反,出門與家辭。 子弟多俘虜,哭泣無已時。 天下盡樂土,何為久留茲。 蓼蟲不知辛,去來勿與諮。
七哀詩三首·其一 - 兩漢·王粲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 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 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 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 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王粲的詩有哪些?王粲的詩詞全集10首》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