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詩(三首)
其一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
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其二
荊蠻非我鄉,何為久滯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岡有餘映,巖阿增重陰。狐狸馳赴穴,飛鳥翔故林。
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迅風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絲桐感人情,為我發悲音。
羈旅無終極,憂思壯難任。
其三
邊城使心悲,昔吾親更之。冰雪截肌膚,風飄無止期。
百裡不見人,草木誰當遲。登城望亭燧,翩翩飛戍旗。
行者不顧反,出門與家辭。子弟多俘虜,哭泣無已時。
天下盡樂土,何為久留茲。蓼蟲不知辛,去來勿與諮。
從軍詩(五首)
其一
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所從神且武,焉得久勞師。
相公徵關右,赫怒震天威。一舉滅獯虜,再舉服羌夷。
西收邊地賊,忽若俯拾遺。陳賞越丘山,酒肉踰川坻。
軍中多飫饒,人馬皆溢肥。徒行兼乘還,空出有餘資。
拓地三千裡,往返速若飛。歌舞入鄴城,所願獲無違。
晝日處大朝,日暮薄言歸。外參時明政,內不廢家私。
禽獸憚為犧,良苗實已揮。竊慕負鼎翁,願厲朽鈍姿。
不能效沮溺,相隨把鋤犂。熟覽夫子詩,信知所言非。
其二
涼風厲秋節,司典告詳刑。我君順時發,桓桓東南徵。
泛舟蓋長川,陳卒被隰埛。徵夫懷親戚,誰能無戀情。
拊衿倚舟檣,眷眷思鄴城。哀彼東山人,喟然感鶴鳴。
日月不安處,人誰獲恆寧。昔人從公旦,一徂輒三齡。
今我神武師,暫往必速平。棄餘親睦恩,輸力竭忠貞。
懼無一夫用,報我素餐誠。夙夜自恲性,思逝若抽縈。
將秉先登羽,豈敢聽金聲。
其三
從軍徵遐路,討彼東南夷。方舟順廣川,薄暮未安坻。
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蟋蟀夾岸鳴,孤鳥翩翩飛。
徵夫心多懷,悽悽令吾悲。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床寢,此愁當告誰。身服幹戈事,豈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茲理不可違。
其四
朝發鄴都橋,暮濟白馬津。逍遙河堤上,左右望我軍。
連舫踰萬艘,帶甲千萬人。率彼東南路,將定一舉勳。
籌策運帷幄,一由我聖君。恨我無時謀,譬諸具官臣。
鞠躬中堅內,微畫無所陳。許歷為完士,一言猶敗秦。
我有素餐責,誠愧伐檀人。雖無鉛刀用,庶幾奮薄身。
其五
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四望無煙火,但見林與丘。
城郭生榛棘,蹊徑無所由。雚蒲竟廣澤,葭葦夾長流。
日夕涼風發,翩翩漂吾舟。寒蟬在樹鳴,鸛鵠摩天遊。
客子多悲傷,淚下不可收。朝入譙郡界,曠然消人憂。
雞鳴達四境,黍稷盈原疇。館宅充鄽裡,士女滿莊馗。
自非賢聖國,誰能享斯休。詩人美樂土,雖客猶願留。
從軍詩
被羽在先登。甘心除國疾。
從軍詩
樓船凌洪波。尋戈刺群虜。
贈文叔良
翩翩者鴻,率彼江濱。君子於徵,爰聘西鄰。
臨此洪渚,伊思梁岷。爾行孔邈,如何忽勤。
君子敬始,慎爾所主。謀言必賢,錯說申輔。
延陵有作,僑肸是與。先民遺蹟,來世之矩。
既慎爾主,亦迪知幾。探情以華,覩著知微。
視明聽聰,靡事不惟。董褐荷名,胡寧不師。
眾不可蓋,無尚我言。梧宮致辯,齊楚構患。
成功有要,在眾思歡。人之多忌,掩之實難。
瞻彼黑水,滔滔其流。江漢有卷,允來厥休。
二邦若否,職汝之由。緬彼行人,鮮克弗留。
尚哉君子,異於他仇。人誰不勤,無厚我憂。
惟詩作贈,敢詠在舟。
贈士孫文始
天降喪亂,靡國不夷。我暨我友,自彼京師。
宗守蕩失,越用遁違。遷於荊楚,在漳之湄。
在漳之湄,亦克晏處。和通箎壎,比德車輔。
既度禮義,卒獲笑語。庶茲永日,無諐厥緒。
雖曰無諐,時不我已。同心離事,乃有逝止。
橫此大江,淹彼南汜。我思弗及,載坐載起。
惟彼南汜,君子居之。悠悠我心,薄言慕之。
人亦有言,靡日不思。矧伊嬿婉,胡不悽而。
晨風夕逝,託與之期。瞻仰王室,慨其永慨。
良人在外,誰佐天官。四國方阻,俾爾歸藩。
作式下國,無曰蠻裔,不虔汝德。慎爾所主,
率由嘉則。龍雖勿用,志亦靡忒。悠悠澹澧,
鬱彼唐林。雖則同域,邈爾迥深。白駒遠志,
古人所箴。允矣君子,不遐厥心。既往既來,
無密爾音。
贈蔡子篤詩
翼翼飛鸞,載飛載東。我友雲徂,言戾舊邦。
舫舟翩翩,以泝大江。蔚矣荒塗,時行靡通。
慨我懷慕,君子所同。悠悠世路,亂離多阻。
濟岱江衡,邈焉異處。風流雲散,一別如雨。
人生實難,願其弗與。瞻望遐路,允企伊佇。
烈烈冬日,肅肅悽風。潛鱗在淵,歸雁載軒。
茍非鴻鵰,孰能飛飜。雖則追慕,予思罔宣。
瞻望東路,慘愴增嘆。率彼江流,爰逝靡期。
君子信誓,不遷於時。及子同寮,生死固之。
何以贈行,言賦新詩。中心孔悼,涕淚漣洏。
嗟爾君子,如何勿思。
公燕詩
昊天降豐澤,百卉挺葳蕤。涼風撤蒸暑,清雲卻炎暉。
高會君子堂,並坐蔭華榱。嘉餚充圓方,旨酒盈金罍。
管弦發徽音,曲度清且悲。合坐同所樂,但愬杯行遲。
常聞詩人語,不醉且無歸。今日不極歡,含情慾待誰。
見眷良不翅,守分豈能違。古人有遺言,君子福所綏。
願我賢主人,與天享巍巍。克符周公業,奕世不可追。
矛俞新福歌
漢初建國家,匡九州。蠻荊震服,五刃三革休。安不
忘備武樂修?宴我賓師,敬用御天,永樂無憂。子孫
受百福,常與松喬遊。烝庶德,莫不鹹歡柔。
安臺新福歌
武力既定,庶士鹹綏。樂陳我廣庭,式宴賓與師。昭
文德,宣武威,平九有,撫民黎。荷天寵,延壽屍,
千載莫我違。
行辭新福歌
神武用師士素厲,仁恩廣覆,猛節橫逝。自古立功,
莫我弘大。桓桓徵四國,爰及海裔。漢國保長慶,垂
祚延萬世。
弩俞新福歌
材官選士,劍弩錯陳。應桴蹈節,俯仰若神。
綏我武烈,篤我淳仁。自東自西,莫不來賓。
為潘文則作思親詩
穆穆顯妣,德音徽止。思齊先姑,志侔姜姒。
躬此勞瘁,鞠予小子。小子之生,遭世罔寧。
烈考勤時,從之於徵。奄遘不造,殷憂是嬰。
諮於靡及,退守祧祊。五服荒離,四國分爭。
禍難斯逼,救死於頸。嗟我懷歸,弗克弗逞。
聖善獨勞,莫慰其情。春秋代逝,於茲九齡。
緬彼行路,焉託予誠。予誠既否,委之於天。
庶我顯妣,克保遐年。亹亹惟懼,心乎如懸。
如何不弔,早世徂顛。於存弗養,於後弗臨。
遺衍在體,慘痛切心。形影屍立,魂爽飛沉。
在昔蓼莪,哀有餘音。我之此譬,憂其獨深。
胡寧視息,以濟於今。巖巖叢險,則不可摧。
仰瞻歸雲,俯聆飄回。飛焉靡翼,超焉靡階。
思若流波,情似坻頹。詩之作矣,情以告哀。
詠史詩
自古無殉死,達人所共知。秦穆殺三良,惜哉空爾為。
結髮事明君,受恩良不訾。臨沒要之死,焉得不相隨。
妻子當門泣,兄弟哭路垂。臨穴呼蒼天,涕下如綆縻。
人生各有志,終不為此移。同知埋身劇,心亦有所施。
生為百夫雄,死為壯士規。黃鳥作悲詩,至今聲不虧。
雜詩
日暮遊西園,冀寫憂思情。曲池揚素波,列樹敷丹榮。
上有特棲鳥,懷春向我鳴。褰袵欲從之,路險不得徵。
徘徊不能去,佇立望爾形。風飈揚塵起,白日忽已冥。
回身入空房,託夢通精誠。人慾天不違,何懼不合幷。
詩
吉日簡清時,從君出西園。方軐策良馬,並馳厲中原。
北臨清漳水,西看柏楊山。迴翔遊廣囿,逍遙波渚間。
詩
列車息眾駕,相伴綠水湄。幽蘭吐芳烈,芙蓉發紅暉。
百鳥何繽翻,振翼群相追。投網引潛鯉,強弩下高飛。
白日已西邁,歡樂忽忘歸。
詩
聯翻飛鸞鳥,獨遊無所因。毛羽照野草,哀鳴入青雲。
我尚假羽翼,飛覩爾形身。願及春陽會,交頸遘殷勤。
詩
鷙鳥化為鳩,遠竄江漢邊。遭遇風雲會,託身鸞鳳間。
天姿既否戾,受性又不閒。邂逅見逼迫,俛仰不得言。
詩
荊軻為燕使,送者盈水濱。縞素易水上,涕泣不可揮。
詩
探懷授所歡,願醉不顧身。
詩
哀笑動梁塵,急觴蕩幽默。
贈文叔良
溫溫恭人,稟道之極。
贈楊德祖
我君餞之,其樂洩洩。
登樓賦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挾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北彌陶牧,西接昭邱。華實蔽野,黍稷盈疇。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風蕭瑟而並興兮,天慘慘而無色。獸狂顧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徵夫行而未息。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憯惻。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於胸臆。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
○見《文選》。《藝文類聚》六十三。
大暑賦
惟林鐘之季月,重陽積而上升。熹潤土之溽暑,扇溫風而至興。或赫爔以癉炎,或鬱術而燠蒸。獸狼望以倚喘,鳥垂翼而弗翔。根生苑而焦炙,豈含血而能當?遠昆吾之中景,天地翕其同光。徵夫瘼於原野,處者困於高堂。患衽席之焚灼,譬洪燎之在床。起屏營而東西,欲避之而無方。仰庭槐而嘯風,風既至而如湯。氣呼吸以袪裾,汗雨下而沾裳,就清泉以自沃,猶淟涊而不涼。體煩茹以於悒,心憤悶而窘惶。於是帝後順時,幸九嵕之陰岡,託甘泉之清野,御華殿於林光,潛廣室之邃宇,激寒流於下堂。重屋百層,垂陰千廡。九闥洞開,周帷高舉,堅冰常奠,寒饌代敘。
○見《藝文類聚》五。《初學記》三。《御覽》三十四。又《北堂書鈔》一百三十二,引《大暑賦》:「雄風颯然兮,時動帷帳之纖羅。」
初徵賦
違世難以迴折兮,超遙集乎蠻楚。逢屯否而底滯兮,忽長幼以羈旅。賴皇華之茂功,清四海之疆宇。超南荊之北境,踐周豫之末畿。野蕭條而騁望,路周達而平夷。春風穆其和暢兮,庶卉煥以敷蕤。行中國之舊壤,實吾願之所依。當短景之炎陽,犯隆暑之赫曦。薰風溫溫以增熱,體燁燁其若焚。
○《藝文類聚》五十九。
羽獵賦
遵古道以遊豫兮,昭勸助乎農圃。用時隙之餘日兮,陳苗狩而講旅。濟漳浦而橫陣,倚紫陌而並徵。樹重圍於西阯,列駿騎乎平坰。相公乃乘輕軒,駕四駱,駙流星,屬繁弱。選徒命士,鹹與竭作。旌旗雲擾,鋒刃林錯。揚暉吐火,曜野蔽澤。山川於是〔乎〕搖蕩,草木為之〔以〕摧撥。禽獸振駭,魂亡氣奪。興頭觸系,搖足遇撻。陷心裂胃,潰腦破頰。鷹犬競逐,奕奕霏霏。下韝窮緤,搏肉噬肌。墜者若雨,僵者若坻。清野滌原,莫不殲夷。
○見《藝文類聚》六十六。又《初學記》二十二引三條。〔註:《初徵賦》中或有一句「叢華雜遝,煥衍陸離」。〕
出婦賦
既僥倖兮非望,逢君子兮弘仁。當隆暑兮翕赫,猶蒙眷兮見親。更盛衰兮成敗,思情固兮日新。竦餘身兮敬事,理中饋兮恪勤。君不篤兮終始,樂枯荑兮一時。心搖蕩兮變易,忘舊姻兮棄之。馬已駕兮在門,身當去兮不疑。攬衣帶兮出戶,顧堂室兮長辭。
○見《藝文類聚》三十。
傷夭賦
惟皇天之賦命,實浩蕩而不均。或老終以長世,或昏夭而夙泯。物雖存而人亡,心惆悵而長慕。哀皇天之不惠,抱此哀而何愬?求魂神之形影,羌幽冥而弗迕。淹徘徊以想像,心彌結而紆縈。晝忽忽其若昏,夜炯炯而至明。
○見《藝文類聚》三十四。
思友賦
登城隅之高觀,忽臨下以翱翔。行遊目於林中,睹舊人之故場。身既沒而不見,餘跡存而未喪。滄浪浩兮迴流波,水石激兮揚素精。夏木兮結莖,春鳥兮愁鳴。平原兮泱漭,綠草兮羅生。超長路兮逶迤,實舊人兮所經。身既逝兮幽翳,魂眇眇兮藏形。
○見《藝文類聚》三十四。
寡婦賦
闔門兮卻埽,幽處兮高堂。提孤孩兮出戶,與之步兮東廂。顧左右兮相憐,意悽愴兮摧傷。觀草木以〔兮〕敷榮,感傾葉兮落時。人皆懷兮歡豫,我獨感兮不怡。日掩曖兮不昏,明月皎兮揚暉。坐幽室兮無為,登空床兮下幃。涕流連兮交頸,心憯結兮增悲。
○見《藝文類聚》三十四。又《文選》潘嶽《寡婦賦》註:欲引刃而〔以〕自裁,顧弱子而復停。
遊海賦
含精純之至道兮,將輕舉而高厲。遊餘心以廣觀兮,且仿佯乎四裔。乘蘭桂之方舟,浮大江而遙逝。翼驚風以長驅,集會稽而一憩。登陰隅以東望兮,覽滄海之體勢。吐星出日,天與水際。其深不測,其廣無臬。尋之冥地,不見涯洩。章亥所不極,盧敖所不屆,洪洪洋洋,誠不可度也。處嵎夷之正位兮,同色號於穹蒼。苞吐納之弘量,正宗廟之紀綱。總眾流而臣下,為百穀之君王。洪濤奮蕩,大浪踴〔踽〕躍。山隆谷窳,宛亶相搏。懷珍藏寶,神隱怪匿。或無氣而能行,或含血而不食,或有葉而無根,或能飛而無翼。鳥則爰居孔鵠,翡翠驌驦,繽紛往來,沈浮翱翔。魚則橫尾曲頭,方目偃額,大者若丘陵,小者重鈞石。乃有賁蛟大貝,明月夜光,蠵鼊玳瑁,金質黑章。若夫長洲別島,碁布星峙,高或萬尋,近或千裡;桂蘭藂乎其上,珊瑚周乎其趾。群犀代角,巨象解齒。黃金碧玉,名不可紀。
○見《北堂書鈔》一百三十七。《藝文類聚》八。《初學記》六兩引。又《文選·江賦》注,引《遊海賦》:「乘菌桂之舟,晨鳧之舸」。○《太平御覽》七七零引王粲《海賦》:「海」上疑脫「遊」字。又見《事類賦》一六。
浮淮賦
從王師以南徵兮,浮淮水而遐逝。背渦浦之曲流兮,望馬丘之高澨。泛洪榜於中潮兮,飛輕舟乎濱濟。建眾檣以成林兮,譬巫山之樹藝。於是迅風興,濤波動,長瀨潭渨,滂沛洶溶。鉦鼓若雷,旌麾翳日。飛雲天迴,□□□□。若鷹飄逸,遞相競軼。凌驚波以高騖,馳駭浪而赴質。加舟(丹)徒之巧極,美榜人之閒疾。白日未移,前驅已屆。群師按部,左右就隊。軸轤千裡,名卒億計。運茲威以赫怒,清海隅之蒂芥。濟元勳於一舉,垂休績於來裔。
○見《書鈔》一百三十七、一百三十八。《藝文類聚》八。《初學記》六。
閑邪賦
夫何英媛之麗女,貌洵美而豔逸。橫四海而無仇,超遐世而秀出。發唐棣之春華,當盛年而處室。恨年歲之方暮,哀獨立而無依。情紛拏以交橫,意慘悽而增悲。何性命之奇薄,愛兩絕而俱違!排空房而就衽,將取夢以通靈。目炯炯而不寐,心忉怛而惕驚。
○《藝文類聚》十八。
○《文選》謝元暉《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贈西府同僚詩》注引《閑邪賦》:「關山介而阻險。」
○《書鈔》一百三十六引王粲《閒居賦》:「願為環以約腕」,當是「閑邪」之誤。
酒賦
帝女儀狄,旨酒是獻。苾芬享祀,人神式宴。麴糱必時,良工從試。辯其五齊,節其三事。醍沈盎泛,清濁各異。章文德於廟堂,協武義於三軍。致子弟之孝養,糾骨肉之睦親。成朋友之歡好,贊交往之主賓。既無禮而不入,又何事而不困。賊功業而敗事,毀名行以取誣。遺大恥於載籍,滿簡帛而見書。孰不飲而羅茲,罔非酒而惟事。昔在公旦,極茲話言。濡首屢無,談易作難。大禹所忌,文王是艱。暨我中葉,酒流猶多。群庶崇飲,日富月奢。
○見《藝文類聚》七十二。《書鈔》一百四十八。)
神女賦
惟天地之普化,何產氣之淑真。陶陰陽之休液,育天麗之神人。稟自然以絕俗,超希世而無群。體纖約而方足,膚柔曼以豐盈。發似玄鑑,鬢類削成。質素純捁,粉黛不加。朱顏熙曜,曄若春華。口譬含丹,目若瀾波。美姿巧籍,厭輔奇葩。戴金羽之首飾,珥照夜之珠璫。襲羅綺之黼衣,曳縟繡之華裳。錯繽紛以雜袿,佩熠爚而焜煌。退變容而改服,冀致態以相移。發筵對兮倚床垂,稅衣裳兮免簪笄。施華的(史記索隱作玄的。)兮結羽釵。揚娥微眄,懸藐流離。婉約綺媚,舉動多宜。稱詩表志,安氣和聲。探懷授心,發露幽情。彼佳人之難遇,真一遇而長別。顧大罰之淫愆,亦終身而不減。心交戰而貞勝,乃回意而自絕。
〇見《藝文類聚》七十九。《書鈔》一百三十五。《文選》潘嶽寡婦賦注。《史記》五宗世家索隱。《御覽》一百八十一。又七百十九。)
迷迭賦
惟遐方之珍草兮,產崑崙之極幽。愛中和之正氣兮,承陰陽之靈休。揚豐馨於西裔兮,布和種於中州。去原野之側陋兮,植高宇之外庭。布萋萋之茂葉兮,挺苒苒之柔莖。色光潤而採發兮,以孔翠之揚精。
〇見《藝文類聚》八十一。
瑪瑙勒賦
遊大國以廣觀兮,覽希世之偉實。總眾材而課美兮,信莫臧於瑪瑙。被文採之華飾,雜朱綠與蒼皂。於是乃命工人,裁以飾勒。因姿象形,匪彫匪刻。厥容應規,厥性順德。御世嗣之駿服兮,表騄驥之儀式。
〇見《藝文類聚》八十四。《御覽》三百五十八。又八百八。
車渠椀賦
侍君子之宴坐,覽車渠之妙珍。挺英才於山嶽,含陰陽之淑真。飛輕縹與浮白,若驚風之飄雲。光清朗以內曜,澤溫潤而外津。體貞剛而不撓,理修達而有文。雜玄黃以為質,似乾坤之未分。兼五德之上美,超眾寶而絕倫。
〇見《藝文類聚》八十四。《御覽》八百八。《文選》左思詠史詩注引《車渠椀賦》有:「援柔翰以作賦」句。
槐樹賦
惟中唐之奇樹,稟自然之天姿。超疇畝而登殖,作階庭之華暉。形褘褘以暢條,色採採而鮮明。豐茂葉之幽藹,履中夏而敷榮。既立本於殿省,植根柢其弘深。鳥願棲而投翼,人望庇而披襟。
〇見《藝文類聚》八十二。《初學記》二十八。
柳賦
昔我君之定武,改天屆而租徵。元子從而撫軍,值嘉木於茲庭。歷春秋以逾紀,行復出於斯鄉。覽茲樹之豐茂,紛旖旎以修長。枝扶疏而覃布,莖槮梢以奮揚。人情感於舊物,心惆悵以增慮。行遊目而廣望,睹城壘之故處。悟元子之話言,信思難而存懼。嘉甘棠之不伐,畏取累於此樹。苟遠跡而退之,豈駕遲而不屢。
〇見《藝文類聚》八十九。《初學記》二十八。)
白鶴賦
(上闕)白瓴稟靈龜之修壽,資儀鳳之純精。接王喬於湯谷,駕赤松於扶桑。餐靈嶽之瓊蕊,吸雲表之露漿。
〇見《藝文類聚》九十。
鶡賦
惟茲鶡之為鳥,信才勇而勁武。服乾剛之正氣,被淳駹之質羽。愬晨風以群鳴,震聲發乎外宇。厲廉風與猛節,超群類而莫與。惟膏薰之焚銷,固自古之所諮。逢虞人而見獲,遂因執乎縹累。賴有司之圖功,不開小而漏微。令薄軀以免害,從孔鶴於園湄。
〇見《藝文類聚》九十。
鸚鵡賦
步籠阿以躑躅,叩眾目之希稠。登衡榦以上幹,噭哀鳴而舒憂。聲嚶嚶以高厲,又憀憀而不休。聽喬木之悲風,羨鳴友之相求。日奄藹以西邁,忽逍遙而既冥。就隅角而斂翼,倦獨宿而宛頸。
〇見《藝文類聚》九十。
鶯賦
覽堂隅之籠鳥,獨高懸而背時。雖物微而命輕,心悽愴而愍之。日奄藹以西邁,忽逍遙而既冥。就隅角而斂翼,春獨宿而宛頸。歷長夜以向晨,聞倉庚之群鳴。春鳩翔於南甍,戴鵀集乎東榮。既同時而異憂,實感類而傷情。
〇見《藝文類聚》九十二。
《新愛洛綺思》是1761年出版的。十三年以後在另一個國家,在很不相同的環境中,一個與盧梭很少共同之處的天才青年,卻在他的小說和思想的影響下,出版了一本小書,這本書包含了《新愛洛綺思》的一切優點,卻沒有它的任何缺點;它激動了千千萬萬人的心,在整整一代人中引起了強烈的熱情和對死亡那種病態的嚮往,在不少情況下引起了歇斯底裡的傷感、懶散、絕望和自殺,以致榮幸地被慈父般的丹麥政府宣布為「不合宗教」而加以禁止。這本書就是《維特》。聖普勒改換了服裝,穿上了藍上裝、黃背心這有名的維特服,而盧梭的belle âme(美麗的靈魂)進入德國文學,成了die sch ne Seele(美麗的靈魂)。《維特》是本什麼作品呢?下任何定義都不能確切說出這本富有想像力的傑作無限豐富的內容;但是我們可以簡要地說,這篇描寫熾熱而不幸的愛情的故事,其重要意義在於,它表現的不僅是一個人孤立的感情和痛苦,而是整個時代的感情、憧憬和痛苦。主人公是出身市民階級的青年人;他在藝術上有天賦,為消遣而畫畫,職業是公使館的秘書。歌德不由自主地使這個青年具有他年輕時期的看法、感情和想法,賦予他以他自己的全部豐富卓越的才智。這就把維特變成了一個偉大的象徵性人物;他不僅代表了新時代的精神,而且代表了新時代的才智。他的宏富偉大的程度幾乎和他的命運不相稱。或許書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間確實存在某種不調和之處,在第一部分裡維特的思想表現出青春的活力和力量,而在第二部分他卻向環境屈服了。在前一半裡,維特更多的是歌德的化身,歌德當然沒有自殺,在後一半裡他成了那個年輕的耶路撒冷 的寫照,這人不幸的死啟發了歌德寫這本書。但儘管如此,維特還是一個典型。他不僅在感情上是自然的兒子,而且就天才是自然的最高發展來說,他就是自然本身。他融化到自然裡,在自己身上感到了自然的無限生命力,因而產生了「神化」的感覺。例如看一看1771年8月18日他在日記中寫的那一段精彩的話,它和《浮士德》中的獨白一樣地鏗鏘有力,才華四溢。只要讀一讀那一段描述,「自然內在的神聖火熱的生命」如何在他面前展開,他如何感覺到「深不可測的力量在大地深處活動著創造著」,他如何渴望「從洶湧的永恆之杯,啜飲沸騰的人生歡樂之酒,從而在自己窄狹局限的範圍之內,嘗一滴那獨自創造了一切的造物主所賜予的幸福」,你就會明白,為什麼當他開始感到自己像囚犯一樣無路可逃時,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可說是泛神論的願望,要把自己的生命拋掉,使他能夠「和風暴一道,衝破烏雲,抓住波濤」;你就會理解他臨死時的呼喊:「自然!你的兒子、你的朋友、熱愛你的人要走到頭了。」一個需要這樣大的活動天地的心靈必然與社會格格不入,特別是在這個社交最盛的世紀的末尾,許多清規戒律束縛著人的手腳。維特憎惡一切清規戒律。這個時代的詩受到種種束縛,他卻把它的規律歸納成一句話:「認識什麼是好,就大膽地把它寫出來。」作為一個美術家,他對繪畫的看法也是同樣不守正統的。他碰到一個剛從學校出來的青年美術家,滿嘴是溫克爾曼、蘇爾策 等著名理論家的教條。這個傢伙簡直使他感到可怕。他寫道:「只有自然能造就偉大的藝術家。藝術上的規定和社會上的規定一樣,維護它們的話可以說上許多。一個遵守它們的藝術家也絕不會產生壞的完全沒有價值的作品,正像一個循規蹈矩的人絕不會成為一個無法容忍的鄰居或突出的壞蛋;但是,任何規定,不管你怎麼說,都容易破壞對自然的真正感受,妨礙真誠地去表現它。」維特對清規戒律的厭惡,也說明了他為什麼對一切陳詞套語那樣討厭。有一次談到藝術時,他無意中談出了一些熱切的看法,那位毫無藝術修養的親王立即搬出一些美學上的陳詞濫調,這使他氣得直咬牙。阿爾貝特最喜歡用一連串現成的評語來說短道長,對此維特十分惱怒。他嚷道:「為什麼你們這些人談到一件事就立即說『真愚蠢』或是『真聰明』,『這好』或『這不好』?你們是什麼意思?你們對這個行動的內在意義做過調查嗎?你們了解過它的起因、揣想過它的必然性嗎?要是你們這樣做過,你們就不會這樣隨便下斷語了!」當那位大使對秘書草擬的公文的文體吹毛求疵時,維特對他這樣自以為高明非常反感。當一位女神學學者把教區花園裡的一些榛子樹砍倒時,他真願意災禍降臨到她頭上。他對老學究的驕傲自大、對一切刻板莊嚴的儀式、對社會上某些有地位的人要求下屬對他們卑躬屈節、事事遵從,他感到異乎尋常的惱怒。他在兒童身上尋求慰藉,他們是「世間一切中最接近他的心的」。他也在沒有受教育的人身上尋求慰藉,他們真摯的感情使他們在他眼中顯得無比的美。看到女孩子從井裡打水,他會想到古老的時代,想到麗貝卡和伊裡瑟 。在他自己煮豌豆時,他想起荷馬時代的情景,那時皮奈洛佩 的高傲的求婚者們自己殺雞宰鴨準備飯食。自然使他著迷,使他傾倒。如果說他不信基督教,或是用他自己的話說,不屬於獻給聖子基督的人(他內心感到聖父要把他留給自己),那是因為在他看來聖父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他的上帝。在上層社會,他無論走到哪裡都觸犯它冷酷刻板的戒律。他這個平民,在貴賓到來之後仍然留在他上司的客廳裡,就這樣無意間觸犯了上司,他被以極其令人屈辱的方式從這些貴族人士中趕了出來。儘管他自己陷在熱戀中不能自拔,卻仍竭盡全力去援救一個不幸的青年,這個青年在無法控制的並非單相思的感情的驅使下訴諸暴力,殺害了一個情敵。結果不僅維特的請求遭到法律代表人物的拒絕,而且他被法律迫使去充當見證人,反對他迫切想庇護援救的人。不過這些都只是次要的情節。他愛的女人最後嫁給了另一個人,要不是早已許配了這個人,他要得到她是很容易的。這是一個使他心碎的打擊。這本書描寫了一顆豐滿的心(不管對還是不對)和日常生活習俗的矛盾,這顆心渴望廣闊無垠的天地,渴望自由,這就使現實生活顯得是一座監牢,社會上把人隔離開來的一堵堵牆,仿佛是牢房的牆。維特說:「社會只不過是在這些牆上畫了畫,使每個人感到面前有通往廣闊天地的美好前景。牆本身卻從來沒有拆除。」因此頭和牆相撞,長時間發出抽泣,陷入深沉的絕望之中,只有一顆子彈穿過胸膛才能把它消除。拿破崙在和歌德見面時,責備他把戀愛故事和對社會的反抗摻和在一起;這種責備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兩者是不可分地聯繫在一起的;只有把它們聯繫在一起,才能表達這本書的主題思想。和《新愛洛綺思》不同,《維特》並不讚頌美德和自然神論者的虔誠對自然本能和感情的勝利;它描述的是感情如何經歷它命中注定的過程。在這部人類心靈的悲劇中,蔑視法律的人和不合法的感情遭到了必然毀滅的命運。但這故事的結局並不是歌德虛構的;他利用了描寫年輕的耶路撒冷的死的那篇手稿(可參閱凱斯特納 關於歌德和綠蒂的書)。在最後幾行,由於感到粗俗,他改動了幾個字。那篇手稿寫的是「理髮匠抬著他」;在書上我們看到的是:「手藝工人抬著他,沒有一個教士陪送。」這個簡短有力的句子表明一個生命結束了,一個向自己和社會做鬥爭的人,在內心最深處受了致命傷之後死去了。手藝工人把他抬到墓地去,中產階級的人偽善地躲得遠遠的;沒有教士陪送他,因為他是自殺,而且還蔑視宗教條規;但他熱愛人民,和沒受教育的人來往,因此他們把他送到了墓地。大家都知道,這部作品引起人們寫出多麼大一批傷感文學,它的激情如何被變成沉重的憂傷,如克羅蘭、拉封丹和丹麥的拉伯克 就是這樣,或是被衝淡成為病態的精神戀愛,如像英格曼 在他拙劣的仿製品《瓦爾納的流浪漢》中所做的那樣。但《維特》對這些是沒有責任的,致力於描寫感情只是這本書一個方面的特點。就在致力描寫感情的過程中也描寫了主人公對自然和生活的健康的愛,對世俗社會由衷的革命性的義憤。他惱恨它的偏見、它的清規戒律、它對天才的恐懼,唯恐天才的清流越過堤岸淹沒「花圃和菜園」。這書給我們腦中留下的主要印象是它內容新穎,描繪並喚起了詩一般的意境,給予了詩一般的感受。這比起《新愛洛綺思》來前進了多麼大一步啊!首先,對自然的感情要比盧梭深刻純淨得多。另一點是它從一個新的觀點來看景物,這可能是由於1762年文藝界發生的一件事所產生的影響,這就是奧西安詩的出版 ,當時引起不小的轟動。這位蘇格蘭詩人甚至把拿破崙那樣的硬心腸都感動了,拿破崙認為,他比荷馬都好得多。那時候對是否有奧西安其人還沒有提出疑問,後來人們氣惱地不再去看這些詩,就仿佛一個人以為聽到了夜鶯的歌唱而狂喜,結果發現是一個躲在灌木背後的壞蛋騙了他。在同代人的心中,麥克弗森確實取代了荷馬的地位。除了別人之外,他還影響了歌德,這可以說明為什麼在《維特》的前一半中荷馬對自然的健康看法佔主導地位,而在後一半中卻主要是奧西安式的迷濛的景色,這和故事的越來越低沉不安和它抒情詩式的感情是協調一致的。盧梭書裡的女主人公描寫得不是十分圓滿。和大多數法國女主人公一樣,她缺乏女人樸實的品質。就感情的真摯和誠懇來說,她遠遠趕不上和她同名的真愛洛綺思,真愛洛綺思的每一句話都發自內心,而朱麗的話卻冷冰冰的;她不斷地去重彈道德、上帝這類老調。她說過下面這樣的話:「人間一切都是空幻的,除了獨立存在的造物主,哪裡都不存在美,除非是存在於空幻之中。」她指的是存在於我們的幻覺之中。朱麗愛用裝腔作勢的語言分析感情、評論事物。和她比起來,朝氣蓬勃的夏綠蒂顯得是多麼天真自然啊!想一想,例如她在給小弟弟妹妹切麵包塗黃油那個著名場面中的情況。如果說她還有什麼地方使人不舒服,那不是她愛髮長篇議論,而是她有一點愛無病呻吟,比如在她的思想和維特的思想見面的那個場面,她透過淋溼的玻璃窗望著外面的雨時說道:「克洛卜斯託克!」從聖普勒到維特也是同樣大的一個發展。在聖普勒身上,正像他的名字暗示的那樣,還有點理想中騎士的痕跡 。是歌德這個現代詩人最後扔掉了這種理想。在他寫的主人公身上,幾乎很少表現出體力方面的勇氣(這種勇氣對天真的讀者沒有不產生好印象的)。威廉·邁斯特和浮士德都如此。維特也不是騎士,而是人類思想感情的縮影。他這點有限的空間,卻反映了整個世界。他靈魂中的苦惱是預示著新時代的誕生並伴隨它的誕生而產生的苦惱。他最經常存在的情緒就是無限嚮往的情緒。他屬於展望未來、開拓未來的時代,而不屬於捨棄和絕望的時代。我們將在夏多布裡昂的勒奈身上看到他的對立面。維特的主要痛苦來自他無限廣闊的心靈和社會的種種約束之間的矛盾。早期的文學寫的主要是國王和王子,他們在世上的地位和他們偉大的胸懷是諧調的,從來沒有想什麼而辦不到的情況。即使在文學把它的天地擴展了一些之後,它也只寫那些出身高貴、家財富有的人,他們不會幹低下的苦活,也不會為生活而煩惱。歌德在《威廉·邁斯特》中講明了這個道理。他大聲疾呼道:「最最幸福的是那些靠出身而居於人間高位的人,屈辱的低處他們從未住過,甚至都沒有經歷過,那裡有多少誠實的人在過著悲慘的生活。而他們還沒出生就坐上了大船,來經歷漫長的共同歷程;一切順風都對他們有利,而其他的人卻一無所有,只有跟在後面掙扎著在水裡遊,順風也不能給他們帶來多大好處,一到精疲力盡就往往沉沒,慘死在波濤之中。」這裡我們看到作者以有力的語言談到人生中的一種幸福——金錢。金錢在人世的許多外在好處中還是最低的,因此對它的說法更有理由適用於所有其他形式的幸福和權力。正是在這個由一個世紀進入另一個世紀的時候,我們第一次看到這種奇怪的矛盾現象:有這麼一個人,在精神世界裡他簡直是一個上帝,一個統治者,他的感情力量是那樣大,他可以用它把宇宙的整個生命吸引到自己的生命中來,他內心希望有無上的威力(因為只有有了這種威力,他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改造這個冷酷僵硬的世界),而有著這一切的人是個什麼人物呢?或許就像維特這樣是一個公使館的秘書,一年才掙幾百泰勒 ,他是那樣缺錢,當世襲公爵贈送給他二十五塊金幣時他很高興;他半天的時間關在辦公室裡,除了中產階級社會他哪兒也不能去,他想佔有一個少女,由此來實現他一切幸福的欲望,這個少女卻被一個平凡而庸俗的人從他跟前奪走了。他想發展一項才能,道路上卻障礙重重;他想滿足一個願望,總有清規戒律束縛他;他渴望按照他的強烈的衝動行事,想止住他精神上的極度饑渴,他熱情地伸出雙手,但社會總是專橫地說:不行!在個人與事物總的狀況之間,在心與理智之間,在感情的規律和社會的規律之間似乎有極大的可怕的不協調之處。這樣的印象深深留在那一代人的心中。他們似乎感到生活這部大機器有什麼地方出了毛病,不久就會垮掉。確實不久他們聽到了崩塌的響聲,這樣的時刻來臨了:一切障礙物都被拆除,一切形式都被廢棄,原來的秩序被推翻,階級差別突然消失,空中瀰漫著硝煙,也響起《馬賽曲》的曲調,王國之間古老的邊界改變了又改變,國王被趕下寶座砍掉腦袋,信奉了一千年的宗教被廢除,一個科西嘉的炮兵中尉 宣布自己是革命的繼承者,宣布一切職位向有才能的人開放,一個法國小旅店老闆的兒子 登上了那不勒斯的王位,一個過去的擲彈兵 掌握了瑞典和挪威君主的節杖。維特的特點是憧憬未來和對未來隱約感到不安。在他和下一個偉大典型勒奈這個法國人之間隔著一場革命。在勒奈身上預言的因素被幻滅的因素所代替。革命前的不滿讓位給對革命的不滿。所有那些巨大變化都沒有能使人的實際情況和人思想上渴望的東西一致起來。個人要求人權的鬥爭似乎只造成新的暴政。我們在文學中再次碰到一個時代的青年。他變化得多麼厲害!面頰上失去了健康的顏色,頭腦也不再那麼靈,額上有了皺紋,生活空虛起來,手攥成了拳頭。由於無地容身,他詛咒這個社會,被這個社會攆出來之後,他到新世界來,在野蠻部族居住的原始森林裡遊蕩。維特身上沒有的一個新的因素在他心靈中出現了,這就是憂鬱的因素。維特一再宣稱,他最討厭的是抑鬱和沮喪;他很不幸,但從不憂鬱。而勒奈卻陷入無用的憂傷而不能自拔。他心情沉重,悲觀厭世。他是站在歌德的維特和拜倫的喬爾和科賽爾之間的一個過渡性的人物。推薦閱讀:
錢鍾書《宋詩選注》①
錢鍾書《宋詩選注》②
李白詩全集①
李白詩全集②
李白詩全集③
李白詩110首
李白詩120首
杜甫詩全集①
杜甫詩全集②
杜甫詩全集③
杜甫詩100首賞析
白居易詩全集①
白居易詩全集②
王維詩詞全集
李商隱詩全集
李商隱集㈠
李商隱集㈡
魚玄機詩全集
李煜詩詞全集
李煜詞品讀
杜牧詩全集
杜牧集
歐陽修詞全集
賈島詩全集
柳宗元詩全集
謝靈運詩全集
陶淵明詩全集
辛棄疾詞㈠
辛棄疾詞㈡
辛棄疾詞㈢
柳永集㈠
柳永集㈡
柳永集㈢
蘇軾詞
蘇軾集㈠
蘇軾集㈡
納蘭容若詩詞全集
納蘭性德詞全集
倉央嘉措情詩66首
蘇軾詩詞集
李清照詩詞90首
李清照詞品讀
賈島詩全集
秦觀詞全集
毛澤東詩詞全集
曹操詩詞集
曹植詩全集
李世民詩選
紅樓夢詩詞全集
宋詞40首賞析
唐詩60首賞析
陸遊詩50首賞析
曾文正公詩集
宋詞45首鑑賞
古詩典藏100首
杜甫詩98首賞析
陸遊詩60首
唐詩60首
陸遊詩65首賞析
唐詩42首鑑賞
周邦彥詩詞全集
龔自珍《己亥雜詩》
姜夔詞全集
韓愈詩詞集㈠
韓愈詩詞集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