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到處都是名人,每一個人都以其傳奇的事跡和偉大的著作而著稱,註定要在他們的人民的傳奇中永垂不朽,以報答他們在生活中的成就。然而,由於混亂、失去歷史、錯誤的身份,或有時是簡單地想講一個更好的故事,這些偉大的個人有時會被混為一談,成為他們生活的不真實和幻想的改編,而真正的故事和傳說背後的人成為不值得被人們遺忘的流行記憶。
19世紀藝術家對諾森布裡亞處決拉格納·洛德布羅克的印象
從摩西到貝蒂·克羅克,這裡有18位歷史上著名的人物,如果不確定的話,可能不止一個人:
顯示亞瑟穿著常被認為是他(1385)的武器的掛毯
亞瑟王是一位傳奇的英國統治者,據說在亞羅馬時期,他領導英國抵禦盎格魯撒克遜入侵者。傳統上認為亞瑟王存在於公元前5世紀末和6世紀初,儘管一些解釋將他放在羅馬帝國3世紀危機的早期,亞瑟王在《布列託南歷史》中首次被提及:9世紀的拉丁歷史,廣泛歸因於威爾斯神職人員嫩紐斯;在古代手稿中,亞瑟王被詳細描述為在一系列二十年的戰爭中與侵略者戰鬥,最終在巴登戰役中結束,據信發生在6世紀中葉的某個時候,在這場戰役中,他被認為是單槍匹馬。殺死960人。
後來蒙茅斯的傑弗裡在《英國國王史》(約1138年)中對亞瑟王生平的第一個敘述進行了潤色,這位勇士國王從僅僅是傳說進入了幻想的領域。蒙茅斯把亞瑟和歷史放在同一時期,介紹了魔術師梅林,推廣了亞瑟騎士團的概念,並記錄了亞瑟在上升到阿瓦隆之前與莫德雷德一起死去;蒙茅斯的敘述隨後被羅伯特·德·博恩在其史詩《梅林》(約12世紀末或13世紀初)中修改,以進一步神話化修飾,包括增加亞瑟王傳說中的「石頭中的劍」元素。
儘管有上千年關於亞瑟王的歷史著作,包括一個對他存在的信心足夠強大的時期,以至於亞羅馬時期被通俗地稱為「亞瑟時代」,但這種人是否真的存在仍然是一個很大的疑問;今天,歷史上的一致意見圍繞著「人們只能說很可能有一個歷史上的亞瑟王,但歷史學家至今還不能對他說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這一觀點。其他歷史學家甚至更進一步,諾威爾·邁爾斯聲稱「歷史和神話的邊界上沒有任何人物浪費了歷史學家更多的時間。
隨著巴登之戰的最早記載,尤其是6世紀的《大英帝國的徵服》一書中沒有提到亞瑟王的形象,歷史研究已經轉向與傳說中其他已知個人的相似之處,以及是否發生了有意或意外的衝突。跨越一系列英勇的5世紀英國人,包括國王裡奧塔莫斯和安布羅修斯奧雷利亞努斯,除了早期的人物,如羅馬軍事指揮官盧修斯阿託裡厄斯卡斯特斯,現在的歷史觀點是,如果這樣的人物真的存在,他很可能是不止一個人。
張路著《老子》;明朝(約1368-1644年)維基公共媒體
老子,又稱老子或老丹,是一位古代神化的中國哲學家,《道德經:道教的經典和基本文本》的作者,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對法家、儒學和佛教哲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雖然最初被認為是一個人,甚至被奉為神化的「至高無上的老爺」為「三個純粹的老爺」之一,但到了二十世紀中葉,歷史評價轉向對他的真實性越來越懷疑;而不是一個人的作品,現在的共識是《道德經》是一部「多手編撰的道教典故」。
這種懷疑的起源始於試圖在歷史記錄中識別老子,最早的描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代表他要麼是「李旦」(公元前6或5世紀孔子的同齡人),要麼是同一時代的另一位哲學家,名叫老賴子;第三個古老的來源聲稱老子是公元前4世紀秦朝西安公爵的宮廷佔星家,而其他後來的記載則把哲學家作為黃帝時期(公元前4世紀)檔案的保管人。
這種對老子真實身份及其所處時代的困惑,再加上老子活到990歲的道家信仰,支持了學術界認為老子的作品不是一個思想的產物的觀點。這一發現得到了對最早發現的《道德經》摘錄(公元前4世紀)的語言學分析的支持,以及隨後幾個世紀倖存的早期版本,其中所使用的語言和寫作風格強烈暗示了多個作者;這一仔細的考察增加了這樣一種猜測,即古文是「多手編撰的道教典故」,有幾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逐漸補充,僅僅把自己的思想歸於一個集中的傀儡「老子」——這本身就是一個尊稱的中國古代書名的意思「老爺」。
1946年3月7日,維基媒體公會在Sugamo監獄拍攝的Iva Toguri D'Aquino的照片
「東京玫瑰」是二戰期間在南太平洋作戰的盟軍給講英語的女性日本宣傳廣播電臺起的通稱,1943年首次出現在美國報紙上,此後進入美國主流用法。強調並誇大了軍隊所面臨的困難,包括關注他們所愛的人在美國的可怕處境,這些廣播的目的是作為一種心理戰的形式使盟國士氣低落;事實上,這些廣播的失敗令人沮喪,研究發現,只有不到10%的聽眾感到「士氣低落」,而84%的男性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很好的娛樂」。
雖然最初只是這些婦女的全面代表,也是日本在衝突中惡行的象徵,美國動畫片和電影中經常描繪為高度性化和操控性,1945年9月,這個綽號在大眾的想像中變得不可磨滅地依附在一個人身上:美國出生的日本人伊娃·託古裡·達基諾(Iva Toguri D'Aquino)。在珍珠港時期訪問日本,託古麗被日本當局下令放棄美國國籍;她拒絕放棄美國國籍,就被貼上國家敵人的標籤,並被宣布為戰俘。作為監禁的一部分,託古麗被迫播出節目,並最終成為日本節目《零小時》(the Zero Hour)的主持人,共在該節目中露面340次。然而,託古裡與她的製作人澳大利亞陸軍少校查爾斯·庫森(Charles Cousens)合作,實際上從未在廣播中發表過任何反美宣傳,而是故意用語言上的細微差別和雙重恩典來製造她的廣播鬧劇,而日本宣傳部的糟糕語言技巧並沒有察覺到這一點。
儘管她勇敢地忠於自己的國家,但1945年9月她試圖返回美國卻激起了公眾的強烈抗議。由於急需資金資助回國,託古裡接受了一個2000美元的假提議,接受了《東京玫瑰》的專訪;她沒有得到報酬,而是被逮捕,她的供詞被作為供詞播出。一年後,聯邦調查局發現沒有足夠的證據定罪,幾個戰俘提交證詞為她辯護,受歡迎的電臺主持人沃爾特·溫切爾(Walter Winchell)對她發動了一場政治迫害,導致她於1948年9月重新武裝託古裡(Toguri),之後她被指控犯有叛國罪,理由是「向日本帝國政府提供援助和慰藉」。
當時是美國歷史上時間最長、代價最高的審判,託古裡成為美國第七個被判叛國罪的人;1956年,她在監獄服刑6年後獲釋,在1976年被揭露兩名主要的控方證人在她的審判中作偽證後,最終被赦免。
摩西與菲利普德香檳十誡(約1648)維基媒體共享
摩西是古代歷史上的傳奇人物,也是亞伯拉罕宗教傳統中的先知,傳統上被認為存在於公元前2世紀。摩西被母親放在蘆葦筐裡安全地送到尼羅河下遊,聖經中對摩西的描述是,他被一位埃及公主領養,然後以燃燒的灌木叢的形式遇到上帝;成為以色列人的領袖,促使他們從埃及法老統治下的歷史奴役中逃離,摩西也被認為是十誡的創立——亞伯拉罕信仰的核心宗教原則——以及猶太教的《託拉》,在40年的沙漠遊蕩之後,在「應許之地」的眼前死去。
儘管摩西在亞伯拉罕聖經敘事中佔有中心地位,現代歷史觀點認為先知並非歷史上的真實,學者們將其分為兩類,一類認為他是一個完全傳奇的身份,另一類認為他是幾個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的融合。直到公元前一千年中期巴比倫人流亡期間,在假定的出埃及記日期後一千多年,才親自提及,沒有確鑿的考古學或歷史證據證明摩西,在許多古代語言中,摩西的意思僅僅是「人」,除了聖經描述了摩西的具體行為或更廣泛的出埃及記和申命記事件之外;因此,許多歷史學家將摩西的整個形象視為虛構,隨著傳統的聖經歷史的以色列人,駁回他們作為一個廣泛不真實的起源敘述的一部分。
另一種理論認為,摩西是一個合成人物,在這個不確定和動蕩的時期,他作為以色列統一的傀儡被創造出來,作為幾個歷史人物的替代容器,運用了西奈地區當時常見的特徵和講故事的主題。其中包括阿卡德的撒貢,傳說他被母親放在「一筐燈心草」裡扔進河裡,埃及法老阿蒙莫斯和摩押王米沙,據說,他反抗壓迫,帶領他的人民在「地獄的逾越節期間獲得安全,在憤怒燃燒的時候,他將米沙送到了敵人面前」。
愛德華·斯特拉特邁耶,他構思了這個角色,並撰寫了南希·德魯·維基媒體公會的情節大綱
《達娜女孩和南希·德魯神秘故事》的作者卡羅琳·基恩(Carolyn Keene)是Stratemeyer Syndicate出版的,實際上是一個假名,旨在鼓勵銷售和維護角色的智慧財產權。保密工作的效率令人印象深刻,包括1933年,南希·德魯小說《8-10》的作者沃爾特·卡裡格(Walter Karig)試圖合法地要求對其作品享有藝術權利;辛迪加通過未知手段成功地進行了指導,美國國會圖書館駁斥了他的指控,並沒有透露該系列的任何作者的真實姓名。
Nancy Drew是出版商Edward Stratemeyer在20世紀20年代末為應對《哈代男孩》的流行而創作的,這也是他的另一部作品;儘管Stratemeyer相信女性的位置在家,但她認識到有機會利用一個強大的女性角色來迎合當今新興的女權主義潮流。提供情節大綱和人物細節,鬼作者每完成一部小說要支付125美元的費用,在大蕭條時期降到75美元,並要求在法律上放棄作品的所有權利並嚴格保密。至少有13位獨立的作家共寫了78篇小說,涉及到1930年至1985年期間基恩所謂的作者南希;其中最著名的是米爾德雷德維爾特本森(Mildred Wirt Benson),他寫了1-7和11-25部小說,還有斯特拉特邁耶的女兒哈裡特亞當斯(Harriet Adams),她寫了25部小說,包括1959-1979年出版的所有小說。事實終於在20世紀80年代揭曉,當時亞當斯試圖改變出版商,聲稱她是最初的創作者和作者;作為回應,本森被傳喚作證,說明她早先的角色和職能,以反駁亞當的所有權要求。
萊瓦·伯頓在電視迷你劇《根》(1977)中飾演昆塔·金特
據美國作家亞歷克斯·海利介紹,昆塔·金特是一名生於1750年的甘比亞男子,他被奴役並被運送到美國,1822年去世。海莉自稱金特是他的曾祖父,曾祖父,曾祖父,他撰寫了小說《根:美國家族的傳奇》,講述了他在美洲的祖先的故事,後來在1977年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被CNN稱為美國理解非洲奴隸制歷史的分水嶺,昆塔金特從此成為世界各地非洲遺產的象徵。
然而,儘管金特的出生地已經成為一個旅遊景點,但人們普遍懷疑金特本人並不存在,或者至少不以海莉描述的形式存在。哈雷被認為是他家族歷史的唯一主要來源,他僱傭了一個甘比亞「格裡奧特人」(西非相當於口述傳統下的歷史學家),名叫凱巴·坎加·福法納(Kebba Kanga Fofana),他聲稱知道金特家族的歷史。隨後對福法納進行的新聞調查顯示,這名男子是一名騙子,除了將歷史上的其他重要人物錯放在錯誤的一代之外,還改變了包括關鍵事件、姓名和地點在內的關鍵細節。在對Fofana所聲稱的對當地人民的了解進行科學測試時,確定西非獅鷲在19世紀中葉以前通常無法提供可靠的家譜信息;唯一的例外是Kunta Kinte,暗示哈爾西已經把他的故事傳播得足夠遠了,以至於在他的研究中,他實際上收到了自己的虛構故事,並相信這是真的。
此外,儘管Fofana聲稱「大約在國王的士兵來的時候,這四個兒子中的長子Kunta離開村子去砍柴,再也沒有人看見他了」,但在Kinte被指控奴役的時候,他的村子已經是一個英國的貿易站,甘比亞人和奴隸販子一起工作,俘虜其他非洲人在運輸方面;如果說有什麼區別的話,像甘比亞金特這樣的人在當時被認為是奴隸的可能性要比奴隸大得多。
儘管如此,人們不應太快地將具有文化意義的傳奇視為虛構。相反,所描繪的故事和生活,包括昆塔·金特的故事和生活,應該被視為一種複合物,反映了無數未知和無名的非洲奴隸的痛苦和經歷,即使是無意的,為了敘述的目的,也被概括成一個不幸的個人和他的家庭。
一幅奈德·路德的版畫,據稱是路德派領袖(約1812年)維基媒體公域
內德·路德,通常被認為是愛德華·路德拉姆(Edward Ludlam)的出生地,是一名據稱的政治活動家,被認為是19世紀早期英國路德派運動的領袖。路德派以路德的名字命名,他們是一群英國紡織工人,反對將機器引進他們的行業;他們擔心機械化和自動化會導致他們的技術性工作被淘汰,此外,在上述介紹之後,勞動實踐也會因此減少,盧德分子破壞新機器,從事非暴力反抗和破壞行為。該運動起源於諾丁漢,在1811年至1816年間擴展為一場地區性的叛亂,後來被軍隊鎮壓,其領導人被殺害或監禁。
據說,1779年,路德在萊斯特附近的安斯泰因遊手好閒而被鞭打後,在「激情迸發」中打破了兩個襪子框,人們普遍認為這是最初的路德派;後來,這個故事的一個版本在約翰·布萊克納的《諾丁漢歷史》(1811年)中廣為流傳,但沒有獨立的證據證明這一事件或路德在任何官方記錄中。當路德派在19世紀初發動襲擊時,損失最初被僱員們戲謔地歸咎於內德·路德,1812年一場有組織的運動出現後,路德成為該運動的領袖;擁有各種綽號,包括路德上尉、路德國王或路德將軍,這個神話人物被普遍認為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運動的創始人和領袖。
儘管路德的身份很可能被路德運動當作當地民間傳說中的一個知名人物來吸引同情和支持,但如果他真的存在的話,確實存在無數與他的故事相匹配的不知名個人,而且人數足夠需要部署12000名士兵來平息他們的暴動。
日本裕利濱的孫子雕像
孫子,傳統上被認為出生於公元前6世紀中葉的中國古代齊國或吳國,是一位中國的將軍、軍事家和所謂的《孫子兵法》的作者:一篇關於戰爭性質的有影響的論文,至今仍與現代有關;事實上,它可以在許多主要商學院的必讀書目中找到,並在2001年重新出現在暢銷書排行榜上。《基礎軍事文本》的早期版本是用竹條縫成的,詳細闡述了戰爭的戰略原則,在遠東地區大量流傳,到公元前8世紀日本就已經有了這些版本,成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著作之一。
儘管如此,自公元12世紀以來,《孫子兵法》一書的作者問題一直被探討,並成為當今主流的歷史觀點,認為孫子是一個傳奇人物。《左傳》中沒有《孫子兵法》——一份春秋時期著名人物的普查清單——或者《史記》中沒有《孫子兵法》的記載,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缺乏有關所謂重要將軍的背景史料;此外,也沒有關於他本人的獨立確鑿證據,包括據稱他出席過的戰鬥,所有已知的對他的提及都源於或與他的標誌性論文有關。
此外,對《孫子兵法》文本的語言評估在古代作品中產生了一些可能的不合時宜之處;其中,除了沒有戰國時期以前在中國存在的專業將領的記錄外,還提到了當時沒有的技術和術語,如弩。這有力地說明,要麼這篇論文的撰寫時間比《孫子兵法》要晚得多,要麼這篇論文逐漸被編撰為中國幾代將領的戰略智慧。1972年山東一墓出土的竹簡支持了後一種理論,出土的竹簡屬於《孫子》和《孫斌》,年代在公元前134-118年之間;兩個重疊的竹簡都屬於一個「太陽」,有人斷言,竹簡可能是「一個單一的,不斷發展的」知識傳統在太陽的名義下聯合起來。
西維吉尼亞州薩默斯縣塔爾科特鎮外的約翰·亨利雕像
約翰·亨利,據信存在於19世紀末的某個時期,是一位非洲裔美國人,他出現在美國的經典民歌中,俗稱「約翰·亨利的民謠」;這首歌節奏歡快,通常分為四個部分:童年預感,與蒸汽錘的傳奇比賽,他的死,還有他妻子的命運。根據民間傳統,亨利是一個「鋼鐵司機」,是一個體力勞動者,負責在修建鐵路隧道的過程中,用鑿巖機在巖石上鑿洞,以便爆破炸藥;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於根據他的傳說,亨利在與蒸汽鑿巖機的比賽中獲勝,突然死於心臟病發作,手裡拿著錘子。
儘管約翰·亨利在美國民間文化中一直很受歡迎,但顯然缺乏證據證明有這種特殊的故事和個人描述的人的存在。歷史學家認為亨利早逝的地點有幾個,包括西維吉尼亞州的大彎隧道(Big Bend Tunnel),建於1870-1872年,在幾個早期版本的同名歌謠中提到過;阿拉巴馬州的庫薩山隧道(Coosa Mountain Tunnel),建於1880年代;在這兩個例子中,目擊者都聲稱其他人出席了關於傳奇種族,但沒有發現誰是個人觀察員。
最有說服力的說法是2006年斯科特·雷諾茲·納爾遜提出的維吉尼亞州劉易斯隧道。納爾遜認出了一個名叫約翰·威廉·亨利的人,他在19世紀70年代因入室行竊被捕,他推測亨利是一個獲得C&O鐵路公司出租勞工執照的囚犯,在那裡由於工作壓力過重而死亡;由於在這類計劃中沒有囚犯的文件,約翰的記錄威廉亨利在1873年突然結束,與他的社會地位低下,納爾遜辯稱,這個亨利負責點燃傳奇的火花。
約翰·亨利的案例很可能是一個循環報導的完美例子,人們聽到約翰·亨利的故事,經歷或知道類似的情況,這些情況在心理上被描述為與個人有關,並被認為是他們自己的;因此,當傳說中的約翰·亨利很可能沒有是的,很可能很多人和他一樣。
《懺悔的抹大拉》(c 1598)作者:多梅尼科·丁託雷託維基媒體公會
抹大拉的馬利亞是一位猶太婦女,在基督教的四部經典福音書中被描述為耶穌的隨行夥伴和追隨者。在《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中提到十二次,因此,事實上,比許多男使徒更經常提到抹大拉的馬利亞是耶穌被釘十字架、埋葬和復活的見證人;因此,抹大拉的馬利亞通常被認為是早期基督教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會前時期被封為聖徒。馬利亞很可能出生在加利利海西岸的一個漁村馬格達拉鎮,「七個魔鬼從那裡出去了」,她是同耶穌一起旅行的幾個婦女之一,並「利用她們的資源」支持耶穌的事奉,這表明她獨立富有;這些婦女對耶穌的延續至關重要耶穌的運動,值得注意的是,每當他們被提到,瑪麗總是第一個。
在福音書所描述的事件發生後的幾個世紀裡,抹大拉的馬利亞一直是許多陰謀論的主題,這些陰謀論都是關於所謂的與耶穌的關係。這些未經證實的推測,在21世紀由暢銷小說《達文西密碼》復興,主張瑪麗和耶穌結婚,甚至有可能有孩子;沒有歷史證據支持布朗的解釋或任何更廣泛的理論在這個問題上,但它一直在流行的記憶。
在很大程度上,這種公眾傾向是由於抹大拉的馬利亞與其他出現在基督教經文中的不太經典的賢惠女性在歷史上的融合。在中世紀,抹大拉的馬利亞多次被誤認為與其他一些女性有相同的身份,並被合併成一個單一的形象;這些誤解,通常被認為是從教皇格裡高利一世的一次布道開始的,一直延續到現代,對抹大拉的馬利亞充滿了通俗和宗教的理解和聖經的錯誤。
首先,抹大拉的馬利亞和伯大尼的馬利亞混為一談:一個虔誠的信徒,他負責按照福音書用膏抹耶穌的腳。其次,更為臭名昭著的是,抹大拉的馬利亞與一個不知名的「罪婦」混淆了,她也膏耶穌的腳;這種混淆產生了幾個世紀以來流行的信仰,認為抹大拉的馬利亞是個妓女,結果她成了「任性女人」的守護神,幾個女性博斯達學院和收容所也因此得名。有趣的是,甚至有人提出,包括公元前4世紀的聖安布羅斯,抹大拉的馬利亞自己是多人,不同的馬利亞出現在十字架和復活。
公元二世紀的荷馬羅馬半身像
荷馬是一位古希臘傳奇作家,常被認為是《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作者:描寫特洛伊城被包圍、阿伽門農國王和阿基裡斯之間的爭吵以及希臘勝利和特洛伊淪陷後伊薩卡國王奧德修斯的歸途的標誌性史詩。除了他的偉大作品之外,沒有任何一部關於荷馬的紀錄片能倖存下來,所有關於荷馬生活的敘述都是基於後來的古希臘傳統;例如,希羅多德斷言荷馬比他自己的時代早了不到400年,使他不早於公元前850年,而現代的歷史觀點通常認為荷馬是公元前700年左右還活著。
這種語言以荷馬語希臘語(又稱史詩希臘語)的形式出現,混合了不同的方言,尤其是愛奧尼亞語和埃奧利克語,可以追溯到不同的世紀;因此,人們推測,這些詩歌最初是口頭傳播的,後來才被翻譯成書面形式。當前的歷史共識分為兩種:一種認為荷馬確實存在,並且是這些作品的唯一作者;另一種認為荷馬詩歌是許多貢獻者的作品,其中荷馬只是他們所遵循的詩歌傳統的標籤。
希臘口頭文化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口頭公式化的作品:一首通過重複的故事元素和常用短語在現場創作的詩。有鑑於此,有人認為荷馬的作品,特別是《伊利亞特》是「百萬小品」詩歌設計風格的產物,在這一風格下,史詩經歷了幾個世紀的逐漸規範和提煉。大多數學者都認為荷馬的作品在古希臘時期是逐漸變化的,特別是在《伊利亞特》第十卷中增加了《多羅尼亞》;因此,雖然很可能是借用了以前吟遊詩人的元素,根據這一理論,荷馬將是最初的作者,他的作品隨後被後人「完成」。另一個分支,強調沒有確鑿的歷史證據證明荷馬的生平,認為荷馬作為一個人可能根本不存在,他的名字是指一系列口頭公式,而不是具體的原始作者。
拉格納接受克魯卡(Aslaug),如August Malmstróm(1880)Wikimedia Commons所描繪
拉格納羅德布羅克,也被稱為拉格納羅德布羅克或「拉格納蓬鬆的馬褲」,是一個傳奇的維京統治者,從公元前9世紀開始,他作為一個最突出,但神秘的英雄出現在整個古老的北歐傳奇。
在13世紀冰島傳奇《拉格納·洛德布羅克的故事》中,拉格納是瑞典國王西格德·赫林的兒子;在擊敗哥哥哈拉爾德·沃圖思之後,西格德從公元前770年左右統治到804年被拉格納接任。接著,拉格納的軍隊於公元845年被確定為巴黎圍攻的領頭羊,這是維京人以「雷金霍斯」的名義大規模入侵法蘭克領土的高潮;拉格納集結了一支120艘艦艇和5000多名戰士的艦隊,屢次擊敗禿頭查爾斯的軍隊,成功洗劫了巴黎。最後,拉格納的最後一次露面是在《拉格納的兒子們的故事》中,講述了他兒子在諾桑比亞國王埃拉手中復仇的故事;據說在公元865年左右,埃拉殺死了拉格納的兒子,由無骨的伊瓦爾領導,組織了偉大的異教徒軍隊併入侵了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
與拉格納的兒子們,尤其是無骨伊瓦爾的兒子們,他們的歷史被諸如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之類的資料一絲不苟地記錄下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現代歷史觀點認為「沒有證據表明拉格納本人曾經生活過,他似乎是幾個不同歷史人物和純文學發明的混合體,「儘管如此,毫無疑問,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人是拉格納所謂兒子的父親,因此「近年來,學者們至少接受了拉格納故事的一部分,認為這是基於歷史事實」。
因此,一些跨越許多代的個體被認為是組合的部分,後來被吸收到傳說中的拉格納·羅德布羅克神話中,12-14世紀的挪威編年史家努力調和各種傑出的年表。在這些被認為是有意或無意地併入傳說中的拉格納·洛德布羅克的獨特人物中,有「雷金霍勒斯」,他負責上述對巴黎的圍困,國王霍利克一世(公元854年),國王雷金弗裡德(公元814年),丹麥,以及愛爾蘭編年史上一個名叫拉格納爾的人物。
比利時布魯塞爾司法宮19世紀的萊庫格斯雕像
利庫格斯(公元前820年)是古希臘斯巴達城邦的立法者,傳統上被認為是斯巴達社會的公社主義和軍國主義改革的功臣;在這些改革中,所有這些改革都促進了斯巴達特有的三重美德,即公民平等、軍事健身和節儉,是偉大的萊特拉:斯巴達的口頭憲法。
利庫格斯是斯巴達國王的兒子,據說他開始了長期的流放旅行,在那裡他學習了其他希臘文化和其他文化的法律,然後在他的人民的要求下回到自己的家鄉,成為他們的統治者。萊庫格斯認識到斯巴達需要變革,因此他與德爾福著名的甲骨文進行了磋商,並進行了重大改革。在一段偉大的領導時期後,呂庫古再次前往神諭,為阿波羅獻祭,但在他宣誓約束他的人民遵守他的法律直到他回來之前,呂庫古因他的法律被神諭稱讚為非常優秀,因此被認為餓死了,迫使斯巴達人民永遠受到約束他們宣誓支持他的改革。
儘管有這本倖存的傳記,關於萊科格斯的信息的優勢來源於普魯塔克的萊科格斯的生活:一個關於古代立法者在公元前100年寫的故事的軼事集。通過普魯塔克自己的坦率承認,他作品中所包含的任何與萊科格斯有關的東西都無法確定,因此人們普遍猜測,萊科格斯本人可能不過是一部關於斯巴達民族國家基本原則的合成小說。代表著一個完全象徵性的個體,以阿波羅神為原型,後來在斯巴達宗教文化中作為一個特別受尊敬的人與呂庫爾古斯融合,或是在公元前10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之間由幾個城邦的改革派統治者聯合而成,歷史共識同意呂庫爾古斯不是一個單一的個體個人。
貝蒂·克羅克PBS的許多面孔
貝蒂·克羅克是一個虛構的人物,1921年由沃什伯恩·克羅斯比公司為食品和食譜的廣告活動而創作。在20世紀20-60年代,貝蒂·克羅克(Betty Crocker)被用來推銷品牌商品,其批准標誌成為美國家庭的一個標誌,其設計使原本面目全非的公司能夠以友好的方式對消費者的問題提供個性化的回答;貝蒂的名字被選中是因為它被認為是一個典型的全美國名字,而克羅克被選中是為了紀念華盛頓克羅斯比公司的一位董事。
儘管這個被公眾稱為「貝蒂·克羅克」的人很受歡迎,1945年《財富》雜誌將貝蒂列為美國第二受歡迎的女性,僅次於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甚至作為一個虛構的作品,她從來都不是一個人。最初由布蘭奇·英格索爾從1924年開始在廣播上表演,她在「貝蒂·克羅克空中烹飪學校」首次登臺演出,直到1953年才播出。1936年,該公司委託一幅描繪傳奇名人的肖像畫終於揭開了這個匿名人物的面紗;這幅肖像畫的「母親形象」融合了幾位家庭服務部門成員的特點,它是由奈莎·麥克梅因(Neysa McMein)繪製的,經過多年的巧妙修改,以適應美國房主不斷變化的文化觀念,包括1996年的最後一幅描繪,其中「75位不同背景和年齡的女性」被改造成了「電腦合成」。
女演員阿德萊德·霍利·卡明(Adelaide Hawley Cumming)從1949年開始在《生活》中扮演貝蒂·克羅克(Betty Crocker)這個角色,後來她在1951年獲得了自己的節目,並將扮演這個角色,直到1964年。最終,《財富》雜誌(Fortune magazine)披露了貝蒂·克羅克(Betty Crocker)的小說,並稱她為「假」和「欺詐」;儘管如此,她仍然是公司的公眾人物,直到2007年解散。
羅馬維基媒體公會國會博物館的薩莫斯畢達哥拉斯半身像
薩莫斯的畢達哥拉斯(公元前570-495年)是一位愛奧尼亞希臘哲學家和科學家,他的偉大著作影響了包括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在內的其他幾個古希臘傳說,他在其他數學發現中被廣泛認可,同名的「畢達哥拉斯定理」:幾何學中的一種基本關係,它規定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等於另兩條邊的平方和,最著名的內接為a2+b2=c2。
儘管畢達哥拉斯的作品留下了可貴的遺產,但至今還沒有畢達哥拉斯的真跡流傳下來,人們對他的個人歷史知之甚少;事實上,畢達哥拉斯生活中最早的資料大多是諷刺性的,嘲笑這位傳奇人物是個騙子,並聲稱他「製造了一個為自己著想」。歷史記錄的大部分來源於畢達哥拉斯死後幾百年後的希臘和羅馬傳記,這些傳記要麼誇張得離譜,要麼含蓄得輕描淡寫,用希羅多德的話說就是「不是最微不足道的」。
由於這種不確定性,人們普遍猜測畢達哥拉斯是否真的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的創始者;特別是,無論這一發現是在一個地方由一個人發現並在其後擴散,還是幾個單獨的發現是彼此獨立的,命名權僅僅是違反了斯蒂格勒的同名法。歷史學家認為,這一定理為巴比倫第一王朝的數學家所熟知,在畢達哥拉斯出生前一千多年,柏林紙莎草6619包括畢達哥拉斯三重奏的解決方案問題;同樣,美索不達米亞碑文普利姆普頓322,寫於公元前1790年至1750年,與這一證據保持著密切的相似性。在印度公元前8世紀至5世紀的《波德哈亞那蘇巴經》中,有一個關於同名定理的代數表述,而中國古典文獻《周壁算經》則為畢達哥拉斯三角提供了一個邏輯推理,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被稱為「勾股定理」。因此,目前的歷史共識是,「無論這個公式是否正確地歸於畢達哥拉斯個人,人們可以放心地認為它屬於畢達哥拉斯數學最古老的時期」。
威廉·莎士比亞的錢多斯肖像(約1600-1610年)國家肖像畫廊/維基媒體公會
威廉·莎士比亞(1564年4月至1616年4月23日)是英國劇作家、演員和詩人,除幾首敘事詩和詩句外,他還創作了39部戲劇和154首十四行詩,其中許多詩作和戲劇作品主要創作於1589年至1613年間,被認為是英語書面語中最偉大的例子之一,仍然是英語文化的核心。
從莎士比亞死後230年左右開始,人們開始猜測傳統上歸於他的作品的作者身份是否真實;除了沃裡克郡出生的平民外,還有一些其他作者被推薦,包括弗朗西斯·培根、克里斯多福·馬洛,以及最常見的愛德華·德維爾,第17屆牛津伯爵,除了團體合作理論下的一個名字。
反斯特拉特福德主義者提出的論點遵循了幾個關鍵的調查路線,其中之一是平民不可能展示出當時伊莉莎白時代或雅各布時代宮廷的必要知識;因此,只有能夠接觸到這種高級社交圈的個人才能寫出傳奇作品。此外,這些論據突出表明,缺乏有關威廉·莎士比亞生平的文件證據,以及他關於個人稅收和其他平庸問題的倖存文件;應當指出,這一論據忽略了這一時期任何官方機構普遍缺乏任何平民的文件。最後,在所謂的證據中最突出的是:平民不可能接受足夠的教育和學習成為一名劇作家,這表明一個比手套匠的兒子更具有社會地位的人。
不管是不是真的,這個理論已經足夠令人信服,近年來許多著名的公眾人物都對莎士比亞作品的真實作者表示懷疑,包括查理·查普曼、馬克·吐溫和沃爾特·惠特曼;然而,目前的學術觀點認為這些觀點是猜測和陰謀論。
免責聲明:作者不得不聲明,他們個人並不贊同有關莎士比亞作品的作者理論,並完全相信這些理論確實是斯特拉特福德對埃文出生的平民的獨特作品。
1888年10月13日《倫敦畫報》維基媒體下議院的「與東區警戒委員會:可疑人物」
開膛手傑克,也被稱為白教堂殺人犯或皮革圍裙,是一個身份不明的連環殺手,1888年在倫敦白教堂區謀殺了至少5名婦女。受害者都是女性妓女,除了面部、腹部和生殖器區域的切割,以及死後內臟的切除,都是通過深喉被殺害的;由於後者的活動,人們普遍認為兇手擁有詳細的解剖知識,可能還受過手術訓練。據推測,謀殺是由於兇手的死亡、監禁或移民而停止的,但這只是一個合理的推測,因為真正的身份至今仍未被發現。
「開膛手傑克」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封匿名信,信中自稱是兇手,通俗地說是「從地獄來的」信,並附有一個保存下來的人腎,據說是從其中一個受害者身上取下來的;儘管人們今天普遍認為,這封信是記者們為了提高對這篇報導的興趣而進行的一場騙局,但它給人留下了一個長期的印象,即襲擊是一個特別殘忍的連環殺手所為。
總共有100多名嫌疑犯被認為是潛在的「開膛手」,其中在現代「開膛手學」中包括大律師蒙塔格·約翰·德魯伊特、理髮師塞韋恩·安東諾維奇·奧索夫斯基和亞倫·科明斯基,後者於1891年被允許進入科爾尼·哈奇瘋人院,還有制靴師約翰·皮澤;當時的猜測,有趣的是,他們關注的是一組完全不同的嫌疑犯,包括1891年因梅毒引起的幻覺而被送進醫院的醫學生託馬斯海恩卡特布希(Thomas Hayne Cutbush)和弗雷德裡克貝利迪明(Frederick Bailey Deeming),後者在1891年殺害了自己的全家後移民到澳大利亞,後來在他之前的一本監獄寫好的書中聲稱我想當開膛手。
一個特別值得注意的理論是,有可能有幾個殺手在倫敦白教堂地區積極行動,採用類似的作案手法掩蓋他們的個人罪行。除了5起「典型的」開膛手謀殺案外,還有6起是作為「白教堂謀殺案」一部分的歷史性警察案卷的一部分,19世紀末在倫敦街頭工作的妓女甚至在被指控的連環殺手出現之前都很難安全;有一些細微的區別,但驚人的相似之處在於,這些謀殺可能是幾個聰明的精神病患者用一個通俗的、令人恐懼的筆名偽裝他們的集體作品的產物。
羅賓漢的木刻;從17世紀的Wikimedia社區
羅賓漢是英國民間傳說中傳說中的亡命之徒,在理查一世(r.1189-1199)和約翰國王(r.1199-1216)統治時期,傳統上被描述為出身高貴的熟練弓箭手,在英國諾丁漢地區與不公正作鬥爭。為了反抗諾丁漢腐敗的治安官,羅賓從富人手中搶劫並捐給窮人,根據這個故事的一些版本,他與約翰密謀篡奪缺席國王的王位,羅賓的敘述通常包括幾個著名的同伴,包括他的情人、女僕瑪麗安和他的快樂男子樂隊;這些亡命之徒中經常描繪的是小約翰、威廉·斯卡洛克(後來的斯嘉麗),以及最近的傳統修士塔克和艾倫·戴爾。
儘管一些歷史學家聲稱這個角色是英國民間經典的一個純粹虛構的方面,但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雖然一個擁有羅賓漢精確傳記的人可能確實從未存在過這個名字在13和14世紀被不法分子用作股票別名。已知最早提到這種人的時間是從1261年開始的,在幾位英國法官的名冊上,他們被稱為罪犯的綽號:犯罪者;在1261-1300年間,有8個這樣的人,為「羅賓漢」是不法分子在犯罪過程中為保持匿名而採用的另一種自我的理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這個化名的靈感來源是一個真正的亡命之徒,擁有傳說中的故事,還是傳說本身是虛構的,僅僅被不起眼的現實罪犯盜用,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很有可能在英格蘭各地的不同地點都有不止一個羅賓漢。
我們在哪裡找到這些東西?以下是我們的消息來源:
「亞瑟王的歷史性和歷史決定」,凱特琳·格林,亞瑟王(2009)
「1139年以前的亞瑟王傳奇」,羅傑·謝爾曼·盧米斯,威爾斯大學出版社(1956)
「亞瑟王的本性」,O.J.帕德爾,寒武紀-中世紀凱爾特人研究(1994)
《儒道神道101答》,保利出版社2002年版
《莊子全集》,伯頓·沃森,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1968)
「東京玫瑰:太平洋孤兒」,Masayo Duus,Kodansha International(1979)
「東京玫瑰/美國愛國者:雙重傳記」,弗雷德裡克·克洛斯,稻草人出版社(2009)
《論舊約聖經的可靠性》,肯尼斯·凱奇著,艾德曼出版社(2003)
「摩西」,Sholem Asch,普特南出版社(1958)
「Stratemeyer辛迪加的秘密」,卡羅爾·比爾曼,Ungar出版社(1986)
「Edward Stratemeyer and the Stratemeyer Syndicate」,戴德瑞·詹森,吐溫出版社(1993)
「亞歷克斯·海利的根」,英國廣播公司電視紀錄片(1997)
「根除昆塔·金特:依賴百科全書式的線人的危險」,唐納德·賴特,《非洲歷史》(1981)
「盧德叛亂」,布賴恩貝利,紐約大學出版社(1998)
「戰爭的藝術:孫子兵法」,維克多·梅爾,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2007)
https://www.history.com/topics/古人中國/the-art-of-war
「約翰·亨利:追尋黑人傳奇」,蓋伊·詹森,北卡羅來納大學出版社(1929)
「約翰·亨利是誰?鐵路建設、南方民間傳說和搖滾樂的誕生」,斯科特·納爾遜,《美洲工人階級歷史研究》(2005)
「抹大拉的馬利亞:超越神話」,埃絲特·德·波爾,供應鏈管理出版社(1997)
「瑪麗·馬格達倫:神話與隱喻」,蘇珊·哈斯金斯,紐約皮姆普利科(1993)
「好書沒說什麼:關於聖經的流行神話和誤解」,史蒂芬·朗,城堡出版社(2003)
「口述公式理論與研究:引論與注釋書目」,約翰·福利,加蘭出版社(1985)
「荷馬神話之外的奧德賽」,Dimitri Michalopoulos,比雷埃夫斯希臘海洋歷史研究所(2016)
「我們是荷馬的伊利亞特嗎?,亞當·帕裡,耶魯大學古典研究(1966)
「拉格納·洛德布羅克的傳奇」,本·華格納,《特洛斯》(2009)
「拉格納斯-薩加-洛德布羅卡爾及其主要斯堪地那維亞類似物的研究」,Rory McTurk,中等Aevum專著(1991)
「斯巴達歷史,公元前950-192年。」W.G.福雷斯特,諾頓出版社(1963)
「阿德萊德·霍利·卡明,93歲,電視界第一位貝蒂·克羅克」,《紐約時報》(2016年4月28日)
「貝蒂·克羅克是誰?「,Tori Avey,PBS食品(2013年2月15日)
「尋找貝蒂·克羅克:美國食品第一夫人的秘密生活」,蘇珊·馬克斯,明尼蘇達大學出版社(2007)
「失落的發現:現代科學的古老根源——從巴比倫人到瑪雅人」,迪克·特雷西、西蒙和舒斯特(2010)
「早期數學史的插曲」,美國數學協會Asger Aaboe(1997)
《牛津的案例(及答覆)》,Tom Bethell,大西洋月刊(1991年10月)
「威廉·莎士比亞:事實與問題研究」,E.K.錢伯斯,克拉倫登出版社(1930)
「關於作者問題的新觀點」,里奇蒙·克林基,莎士比亞季刊(1985)
「開膛手傑克:確定的歷史,皮爾遜教育(2003)
「誰將是傑克:尋找真正的開膛手」,大衛布洛克,薊出版社(2012)
《羅賓漢的起源》,R.H.希爾頓,過去和現在(1958年11月)
《羅賓漢:亡命之徒和綠林神話》,弗蘭·多爾和傑夫·多爾著,坦普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