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NBA全明星賽本身,NBA扣籃大賽將永遠是聯盟年度中期慶祝活動的主要吸引力。在經歷了這麼多年褒貶不一的評論之後,越來越多的權威人士認為,三分球大戰應該成為全明星周六晚上的頭條新聞。NBA採用了新的規則來增加比賽的趣味性。
然而,今年德裡克·瓊斯和阿隆·戈登之間有趣的空中對決表明,扣籃大賽仍然是而且將永遠是最吸引人的。創造力與純粹的反重力運動行為永遠讓人熱血。
說到這裡,我們來看看今年這場史詩般的對決是如何與大多數球迷認為的史上最偉大的三次扣籃大賽相提並論的。
如今,NBA扣籃大賽只有四名扣籃手參加。但早在1986年,共有9名參賽者在達拉斯展示了他們的運動天賦。身高5英尺7英寸的韋伯擊敗了史上最偉大的扣籃手之一多米尼克·威爾金斯。
身材矮小的韋伯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了地心引力定律,一次又一次的扣籃,還有360度扣籃。
就難度而言,在過去的幾年裡,可能會有很多球員的參賽作品比韋伯更好、更有技術含量。然而,韋伯的壯舉無疑激勵了世界各地的無數平凡人,忘記身高的局限,飛向籃筐。
說到扣籃大賽,永遠都繞不開2000年在奧克蘭舉行的扣籃大賽。參賽者包括卡特、麥迪、弗朗西斯和斯塔克豪斯。
麥迪的確製造了一次艱難的360度風車暴扣,而弗朗西斯則代表了小個子們奉獻了一個艱難的後仰扣籃。但從文斯·卡特標誌性的反向360風車扣進那一刻起,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半人半神」顯然是那天晚上的焦點,一系列飄逸而有力量的扣籃,讓球迷們眼花繚亂。
卡特的每一次扣籃都被當作一件藝術品。沒有噱頭。沒有服裝。只是一些老式的偉大的高飛表演。他把扣籃大賽推向了新的高度。
不幸的是,2000年之後,扣籃大賽沉寂的多年。直到2016年阿隆戈登出現挑戰扎克·拉文。
阿隆·戈登兩次出現在這個名單上真是不可思議,但他從來沒有獲得過扣籃大賽的冠軍(但他是最好的激勵者,幕後的英雄)。2016年,他在多倫多與衛冕冠軍扎克·拉文奉獻了史上最偉大的扣籃對決。
戈登擁有史上最具創造力的扣籃,並且在幾次嘗試中充分利用了奧蘭多魔術的吉祥物。他的那記「空中做」,腿下換手扣籃,已經寫入了歷史的前列。
正是他的爆發,才讓我們見識到了什麼叫飛翔!我們見過有人在罰球線上起跳,但拉文在兩腿之間那個荒謬的距離上做了風車和扣籃,讓罰球線扣籃變得十分荒謬。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拉文幾乎輕鬆地完成了他所有的第一次扣籃。
這就是籃球的魅力所在,他們挑戰極限,又富有技術。感謝每一位籃球運動員的奉獻,我愛這項運動,更期待見證更多的無與倫比的扣籃,更多的歷史時刻。
對此,您認為2016年的拉文與2000年的卡特誰是歷史最佳扣籃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