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苗慄劉氏祖先竟是漢高祖劉邦!

2021-02-17 劉氏宗親總會


據臺灣《聯合報》消息報導,臺灣苗慄縣獅潭鄉劉安都家族發現老族譜,族譜記者一直追索到劉邦。

劉安都家族可能因來臺太早,一直被當地文史工作者歸類為臺灣少數民族之中的道卡斯人。但最近從該族族人劉文英保管的一本族譜發現,他們不但不是臺灣少數民族,還是漢高祖劉邦的後代。這本族譜從夏朝開始記載,至明末結束。劉文英又追錄來臺先祖資料,使這本「彭城劉氏族譜」能夠延續下去。

劉安都於百餘年前在苗慄縣後龍新港社落腳。劉安都的第四代孫劉政雄表示,他一度也以為自己是道卡斯族,後來他的堂妹劉文英從母親手中取得族譜,詳錄劉氏一族從夏朝以降歷代先祖姓名,才發現他們竟是漢朝皇室的後代。

劉文英說,她的父母一生以傳道為職,可能因知識水準較高,獲劉安都親傳族譜。母親過世前轉交給她保管時,她已經50多歲。翻開一看,發現這本族譜竟然從夏朝劉累開始記起,到66世傳到劉邦時建立漢朝,此後他家祖先當了409年的皇帝,直到142世劉詳湯時,族譜才告中斷。

劉詳湯應是劉氏在大陸的最後一代,之後可能有人隨鄭成功來臺,到底是誰,族譜並未記載,因族譜太老舊,幾乎一翻即破,她只好重新抄寫,並以來臺祖先劉安都為首,把在獅潭的族譜延續記錄下去。

劉文英用毛筆抄寫延續的這份族譜,厚3釐米,重1.5公斤,字跡相當工整,共費時3個月才完成。

1、劉氏家譜大全!劉家人速看!(簡介+來源+圖騰+族歌+宣傳片)

2、劉家宣傳片,7000萬劉氏家人一定要看

3、點擊超過10萬的劉氏之歌(附視頻)

4、最霸氣《天下一劉》歌曲,震撼天下劉家人

5、一首《咱們都姓劉》,獻給天下7000萬劉家人

6、喊你一聲劉氏宗親啊,感動了所有劉家人

7、四萬劉氏宗親齊聚博白城,太震撼了

8、緬懷劉少奇主席,劉源上將和劉愛琴大姐都來了

9、劉氏總祠祭拜先祖開七公、廣傳公,場面震撼!十分感人

 家譜 | 祖訓 | 名望 

 文化 | 精神 | 古蹟 

長按二維碼

相關焦點

  • 漢高祖劉邦出生地豐邑考證——劉氏文化
    1921年出版的《中華名人大辭典》云:「漢高祖,豐人,姓劉,名邦」。民國初年出版的《中華通史》載:「漢高祖,姓劉,名邦,字季。廟號太祖。沛,豐邑中陽裡人,即今江蘇豐縣人」。在《高祖本紀》上劉邦曾自言:「豐,我所生也,極不忘耳。」《史記.盧綰列傳》載:「盧綰,豐人也,與高祖同裡。」
  • 漢高祖劉邦誕育金劉寨
    點天下劉氏一家親關注漢高祖劉邦,字季,公元前二五六年誕生於豐縣中陽裡,曾任秦泗水亭長。
  • 漢高祖劉邦概述(一)——劉氏文化
    曾祖父為魏國大夫劉清,生於魏都大梁,長於豐,秦時任泗水亭長,秦末起兵於沛(今江蘇沛縣),號沛公,後被楚懷王封為武安侯,西徵滅秦,秦亡後受封為漢王,在楚漢戰爭中擊敗西楚,建立(西)漢皇朝,成為漢帝國的開國皇帝,卒後廟號為高祖,漢景帝時改為太祖,自漢武帝時期司馬遷開始,多以最初的廟號「高祖」稱之,諡號為高皇帝,所以史稱漢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漢高帝。
  • 漢高祖劉邦——劉氏名人
    [155-156]後楚軍退入壁壘堅守,被漢軍重重包圍。楚軍兵疲食盡。韓信命漢軍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屬劉;韓信屯垓下,要斬霸王頭!」。周勃雖然不擅言談,但為人忠厚,日後安定劉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呂后又追問以後怎麼辦,劉邦有氣無力地說:「以後的事你不會知道了。」去世劉邦駕崩於公元前195年,即高祖十二年的四月二十五日(6月1日),享年六十二歲,葬於長陵(在今陝西鹹陽),諡號為高皇帝,廟號是太祖葬於長陵。長陵,位於西安市中心以北約20公裡、鹹陽市以東約20公裡的窯店鎮三義村北。
  • 漢高祖劉邦雕像佇立五華縣棉洋漢文化廣場
    漢高祖劉邦,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民族和漢文化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著突出貢獻。    劉邦自劉氏得姓大始祖源明公至其75世,他是我們的祖先,後人萬分敬仰,大讚有加。且看:我祖邦公,以一介平民,憤強秦之暴虐,傷百姓之顛連。立志於胸,提劍在手。帶三千沛丁,決然起義;結四方英豪,廣施仁政。一身是膽,百折不撓。滅暴秦,三章約法;鬥強項,四面楚歌。智而無比,挽狂瀾於既倒;仁而無邊,解黎庶之倒懸。憑自強之毅力,得天助之美傳。成四百年之帝業,開大漢族之淵源。
  • 【劉氏名人】-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沛豐邑中陽裡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早年是沛縣泗水亭長、後尊稱沛公、漢王。秦時因釋放刑徒而亡匿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集合縣中約3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
  • 漢高祖劉邦!
    自從劉邦於公元前3世紀末建漢稱帝,昔日名不見經傳的豐沛劉氏,便一躍而為我中華國姓,尊為漢朝皇室。    接著,高祖劉邦又確立分封祖制,把皇室劉氏子弟分封到全國各地為王為侯,以屏藩漢家劉氏天下。繼任的各位漢家皇帝,也都遵循這一古制。  各地親王,又將他們的子弟封為郡王和諸侯。
  • 漢高祖劉邦【前206年~前193年】——劉氏文化
    經過準備後,劉邦出兵攻楚,經過艱苦的戰鬥,終於以垓下之戰消滅了項羽的勢力,持續四年之久的楚漢戰爭以劉邦的全勝宣告結束。楚漢戰爭,強者項羽敗了,弱者劉邦卻勝了,這是為什麼呢?歷來史家對此各有見解。其實,項強劉弱只是表面現象,毛澤東同志說:「項王非政治家,漢王則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漢高祖劉邦比西楚霸王強,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
  • 漢高祖劉邦家族史
    46朝良公→47廷聲公→48元振公→49勝海公→50杜伯公(杜姓起源)→51隰叔公→52士蒍[上艹+下為]公→53士縠公→54士會公(範宗起姓)→55拱照公→56報聯公→57致祿公→58文 公→59士雲公→60倉模公→61榮信公→62封誥公→63大祿公→64富仙公→65貴文公→66得 公→67璋秀公→68金盛公→69榜照公→70顯科公→71思龍公→72恩盛公(清公)→73榮公→74煓公→再下傳就是漢高祖邦公了
  • 漢高祖劉邦祖父天葬凌雲山,衍傳漢家廿四帝(一)——劉氏文化
    46朝良公→47廷聲公→48元振公→49勝海公→50杜伯公(杜姓起源)→51隰叔公→52士蒍[上艹+下為]公→53士縠公→54士會公(範宗起姓)→55拱照公→56報聯公→57致祿公→58文 公→59士雲公→60倉模公→61榮信公→62封誥公→63大祿公→64富仙公→65貴文公→66得 公→67璋秀公→68金盛公→69榜照公→70顯科公→71思龍公→72恩盛公(清公)→73榮公→74煓公→再下傳就是漢高祖邦公了
  • 漢高祖劉邦長子齊王劉肥家族
    漢高祖劉邦共生育了8個兒子:劉肥、劉盈、劉如意、劉恆、劉友,劉恢、劉建,劉長。除嫡子劉盈和四子劉恆先後繼位做皇帝外,其餘六子均被封為親王。這樣,劉邦八子中,僅有3房有後裔延續下來,即長房劉肥,第4房文帝劉恆和么房淮南王劉長等3支子孫。而在眾多的漢家劉氏封藩中,齊王劉肥家族是極為重要的一支,不僅因為它是漢高祖的長房子孫,還因為這個家族是漢初地盤最大、勢力最強、子孫極為繁盛的一支王族。劉邦長房後裔的發派始祖劉肥,是劉邦的大兒子,但劉肥的生母曹氏,不是劉邦的元配妻子,而只是劉邦年輕時的情婦。
  • 漢高祖劉邦手制劉氏冠,竟成為朝廷通用服飾
    長冠原名劉氏冠,是漢高祖劉邦所制。《史記.高祖本紀》:「高祖為亭長,乃以竹皮為冠,令求盜至薛治之,時時冠之。及貴常冠,所謂『劉氏冠』乃是也。」《漢書.高帝紀》:「春三月,行如雒陽。令吏卒從軍至平城及守城邑者,皆復終身勿事。爵非公乘以上毋得冠劉氏冠。」
  • 沛公劉季,漢高祖劉邦!!!!
    秦亡後被封為漢王。後於楚漢戰爭中打敗西楚霸王項羽,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劉邦於滎陽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成為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高祖,漢景帝時改為太祖,自漢武帝時期司馬遷開始,多以最初的廟號「高祖」稱之,諡號為高皇帝,所以史稱漢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漢高帝。他對漢民族的統一、中國的統一強大,漢文化的保護髮揚有決定性的貢獻。
  • 攸縣劉氏簡介——劉氏文化
    攸縣28支劉氏分別屬於漢高祖劉邦位下和楚元王劉交位下。漢高祖劉邦位下漢高祖劉邦嗣位其子劉盈(孝惠帝),劉盈享國日淺,嗣位其弟劉恆(孝文帝),劉恆嗣位其子劉啟(孝景帝)。劉啟生十四子,由第十子劉徹繼承皇位即漢武帝。攸縣劉邦位下的劉氏屬於劉啟的三個兒子,分別是:劉彭祖、劉發、劉勝。
  • 一個日本人拿出祖傳家譜:「祖先是劉邦,我是第71代孫
    其實這些人確實是劉邦的後代,他們的歷史要從漢獻帝的玄孫劉阿知說起,這些日本人的直系祖先就是劉阿知。日本的一些人也知道自己的始祖為漢高祖劉邦。比如說高橋通泰先生,他家裡的族譜流傳了數百年,《島田高橋家系圖》中明確寫出了高橋通泰家是劉邦的後代,他乃是劉邦的第71代孫。
  • 漢高祖劉邦其實可能是秦國人?難怪他從來沒有亡國之恨
    然而,最為最後勝利贏家的漢高祖劉邦,他卻從來沒有提過什麼亡國之恨,也沒有過什麼亡國感想。僅僅是因為劉邦不是貴族,是底層出身,對這些感觸不深嗎?其實,如果仔細研究劉邦的家世,會發現劉邦很可能其實是個秦國人。
  • 漢高祖劉邦長陵
    長陵,位於陝西省鹹陽市東約20千米的窯店鎮三義村北,是漢高祖劉邦與呂后合葬墓。長陵東西並列著兩座陵墓,西為高祖陵,東為呂后陵。
  • 高祖劉邦近系家世考辨(一)——劉氏文化
    劉邦,字季。公元前247年生於沛郡豐邑中陽裡(今江蘇豐縣城東北),劉氏第七十四世祖劉煓的第三子,母王氏含始,繼母李氏,長兄劉元,字伯;二兄劉喜,字仲;姊名字未詳,後封稱宣夫人;四弟劉交,字遊。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沛豐邑中陽裡人,姓劉氏,字季。
  • 漢高祖劉邦的一生事跡簡介
    ,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呂后看著彌留中的劉邦,問他死後人事的安排:「蕭相國死後,由誰來接替呢?」劉邦說曹參,呂后問曹參之後是誰,劉邦說:「王陵可以在曹參之後接任,但王陵智謀不足,可以由陳平輔佐,陳平雖然有智謀,但不能決斷大事,周勃雖然不擅言談,但為人忠厚,日後安定劉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呂后又追問以後怎麼辦,劉邦有氣無力地說:「以後的事你不會知道了。」
  • 漢高祖與呂后過招,還是高祖技高一籌,呂后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武林高手過招,往往一招斃命,頃刻之間便能定生死,政治高手之間過招也可作如是觀,漢高祖劉邦和呂后呂雉之間就是這樣。劉邦崛起於底層,其實呂家功不可沒,事實上,劉邦打下的那片江山,並不是劉家一家的,如果是股份制,呂家也得佔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