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本昌:一部戲,一段緣,一輩子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走近文藝家】

  87歲的他,跑了半生的龍套,直到第80個角色才演上主角。他塑造的濟公形象,幾十年來,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成為觀眾心中永恆的經典。他說,演員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謀生,總要留下一點痕跡。

  有的演員一生飾演過很多角色,可沒有一個能夠被人記住;有的演員僅憑一個角色,就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中。87歲的遊本昌屬於後者。

  對於遊本昌,今天的00後可能相對陌生,但他飾演的濟公卻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電視劇《濟公》已經播出35年了,但直到今天,只要「鞋兒破,帽兒破……哪裡有不平哪有我」的歌聲響起,那個身穿破僧袍、手搖破蒲扇,看似瘋瘋癲癲、實則身懷絕技的濟公形象,便會立刻浮現在很多人的腦海中。

  1956年,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遊本昌進入中央實驗話劇院(現中國國家話劇院)工作。在《濟公》之前的近30年裡,遊本昌共飾演了79個角色,幾乎都是跑龍套。不過,他堅信「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主角下多大功夫,他也下多大功夫。

  《夢想永遠不會太晚》一書這樣記述遊本昌的「龍套演員」經歷:為演好話劇《大雷雨》裡的「農奴」,他看了19本書,只有這樣,他才能確定這個龍套該怎麼演,才能在心裡構架起這個「老農奴」的穿著打扮、衣食習慣、心理邏輯。女主人自殺後,遊本昌飾演的「農奴」在最後一場戲裡走過場,他看著茫茫大海,在大幕拉上之前,流下無可奈何的眼淚。這一個短短的過場一句臺詞也沒有,卻留下一段經典表演,被評價為「經典的龍套」。

  人們熟識遊本昌,是從他飾演濟公開始的,那時他已52歲,第一次飾演主角。

  《濟公》開拍前,導演張戈對濟公這個人物仍把握不準,向遊本昌徵求意見:濟公這個人物該怎麼演?遊本昌挑起右眉,眯起左眼,衝著張戈來了句:「你覺得濟公應該是什麼樣的?」張戈眼見遊本昌那恣意抖動雙肩的嘻哈態,突然恍然大悟:「對!對!就是這樣!」

  幾十年的「龍套積澱」,為遊本昌贏得了藝術生涯的第一個主角。為了塑造好這個人物,他花費很多心血,並從那天起與濟公結緣。

  《濟公》開拍前,遊本昌閱讀了大量有關濟公的文學作品,「破僧衣,不趁體,破僧鞋,只剩底,經不談,禪不理,吃酒開葷好詼戲……」看到書中的描述,遊本昌覺得首先得從穿著打扮上做起。

  劇組提供的是新僧袍,遊本昌把它掛起來,在這裡剪一下,把那裡磨一下,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加工,把一件新衣服弄得破破爛爛,很多人看了以為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設計好了服裝,他又故意用眉筆把牙齒塗黑,「鞋兒破、帽兒破」的濟公就這樣活靈活現地出現在觀眾面前。

  演員應該尊重編劇,但好演員從來不會盲從劇本。《濟公》劇本中,濟公跟欺壓百姓的宰相稱兄道弟,遊本昌認為這不太符合濟公看淡名利、好打抱不平的人格形象,於是對劇本進行了修改,讓觀眾看到了濟公大鬧宰相府、戲弄為虎作倀的惡人、解救被欺壓的百姓的橋段,濟公外表瘋癲卻專管人間不平事的形象更加鮮明。

  電視劇中,濟公「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讓人羨慕不已,尤其他大口吃肘子的場景讓一些小孩子流了不少口水,可只有遊本昌知道,「那肘子一點也不好吃」。

  拍攝時正值盛夏,氣溫高達39度。頭一天下午,劇組買來生肘子,用塑膠袋包裹著。第二天一直到下午才開拍「吃肘子」的戲。那肘子烤的時候聞著是香的,吃的時候一咬卻是臭的。攝像機已經開啟,導演也在邊上指揮著說「咬咬咬,嚼嚼嚼」。「我就大口又咬又嚼,一副吃得很香的樣子。」遊本昌回憶道:「那鏡頭拍攝了好長時間。最後導演說停時,我終於忍不住全吐了出來。」

  遊本昌演活了濟公,創造了經典,頭頂破帽子、手執破蒲扇的濟公形象永遠印在了人們心中。當年,《濟公》曾引發觀劇熱潮,一些頑童為模仿濟公的樣子,不知弄壞了各自家裡多少把蒲扇,更有甚者,模仿濟公從身上搓下泥球當作藥丸給小夥伴「治病」。今天你到一些寺廟去參觀,一些濟公塑像甚至也是按照遊本昌版濟公形象塑造的。

  《濟公》之後,遊本昌又先後主演了《濟公》的續集《濟公活佛》《濟公遊記》。他愛上了濟公這個人物,並在現實生活中身體力行踐行濟公文化——濟公濟公,濟世為公。2013年,80歲的遊本昌賣掉房子,成立了「遊本昌藝術團」,希望「以文藝化導人心」。他說,演員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謀生,總要留下一點痕跡。這個痕跡,在遊本昌那裡顯然不是物質財富。

  近兩年,已過耄耋之年的遊本昌,越來越「潮」,玩起了新媒體,一句「貧僧我又回來了」把很多網友帶回了童年。他稱呼網友「親愛的娃娃們」,網友們則叫他「濟公爺爺」。遊本昌製作發布了大量短視頻作品,利用自己80多年的人生財富,幫年輕人解答人生疑惑,傳授藝術經驗,傳播傳統文化,近期更是大力宣傳防疫知識,為戰疫加油打氣。「so easy」「奧利給」(網絡語言,有「加油」的意思),視頻中,遊本昌時不時冒出各種網絡用語,並伴以誇張的肢體語言,聲音洪亮,表情豐富,濟公還是那個濟公,舉手投足間還是那麼親切可愛,遊老爺子也真是童心未泯。

  (本報記者 韓業庭)

相關焦點

  • 「濟公爺爺」遊本昌:一部戲,一段緣,一輩子
    1956年,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遊本昌進入中央實驗話劇院(現中國國家話劇院)工作。在《濟公》之前的近30年裡,遊本昌共飾演了79個角色,幾乎都是跑龍套。不過,他堅信「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主角下多大功夫,他也下多大功夫。
  • 遊本昌:53歲飾演濟公大火!剃度出家,如今87歲淡出銀幕
    前八集名字叫做《濟公》,由遊本昌主演;別小看這短短的8集,它花費的時間整整長達8個月時間,比現在一部電視劇拍攝的周期還要長。這也不奇怪,好的作品都是細細研磨和推敲出來的。而後4集的主演換了人,片名為《濟公外傳》,由呂涼主演,風格和遊本昌完全不同。而我們現在說的最經典的濟公形象,主要以遊本昌為主。
  • 活不過13歲、拒演爛片被封殺、妻子患癌去世……87歲遊本昌依然樂觀
    但是,還有一部電視劇,也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劇中的插曲更是成為大家傳唱的經典,這部影視作品就是「濟公」。本篇文章的主人公,就是濟公的扮演者,老戲骨遊本昌老師。而遊本昌的經歷也十分坎坷,曾被人斷言活不過十三歲,拒絕拍爛片而被封殺,演了三十多年配角,直到五十多歲才憑藉濟公一角而走紅,但是晚年為拍戲賠光家產,妻子也因癌症去世。今天,我們就來走進遊本昌老師的一生。
  • 遊本昌:半輩子跑龍套,53歲演《濟公》走紅,為何晚年無奈賣房?
    經過一段時間的迷惘後,遊本昌開始領悟到,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都是活生生的人物。要想演得像、演得好,就必須對每一個角色下苦功。為了演好一個農奴角色,遊本昌曾翻閱大量資料,還專門了解俄國農奴制的歷史。拍一場受杖刑的戲,為了達到滿意的效果,遊本昌的屁股一共遭了十二次打,最後連站都站不起來。劇組用來拍戲的肉變質了,為保證拍攝進度,遊本昌拿起就啃。直到導演滿意,才跑到一旁,趕緊把餿了的肉吐掉。
  • 35年前,遊本昌扮演「濟公」遇到3件「奇事」,此後便一心向佛!
    說到靈隱寺的濟公和尚,目前也出了好幾種版本,我們印象最為深刻,一定是遊本昌所飾演的濟公,尤其是他出神入化的演技,更是演活了濟公,那個「一半臉兒哭,一半臉兒笑」更是達到了一個演技的巔峰,人們更是將遊本昌本人當作了活佛。
  • 當年的濟公官司案,遊本昌辭演濟公,被媒體指責!
    相信許多人都聽過濟公和尚的名字,這位和尚據說在靈隱寺出家,歷史上關於濟公和尚的故事有好幾個版本,後來這個故事也被搬上了銀幕,遊本昌老師在電視劇中扮演濟公,他的演技特別好,不少人覺得他就是濟公本人,這種出神入化的演技讓觀眾驚呆了,他在劇中的表現簡直無可挑剔,這也是遊本昌老師職業生涯的一個巔峰
  • 遊本昌:一生佛緣不斷,6歲得法號,52歲演濟公,因三件奇事出家
    遊本昌,國家一級演員,1933年出生,現年87歲。他的一生,是真的與佛有緣,而且"緣緣"不斷。小時候,有位先生說遊本昌活不過十三歲,必須皈依佛門才能逃過一劫。那個時代還是比較信這一套,為了防止意外發生,遊本昌父母讓年僅6歲的他拜入法藏寺,得法號乘培。那個年紀的遊本昌哪裡知道什麼是佛教,只是每天按部就班的念誦佛經。但這第一次與佛結緣,就幫助了他,要知道遊本昌原本是江蘇泰州人。
  • 「活佛濟公」遊本昌:拍戲時遇到3件怪事,讓他從此堅定信佛
    遊本昌的挫折與堅持遊本昌,1933年出生於江蘇海陵,在那個年代,人們對於命數的事情還是很相信的,有人說遊本昌活不過十三歲,只有皈依佛門才能平安的度過這一劫,於是遊本昌的父母在他到了六歲的時候,便把他送到的上海的法藏寺拜師。可以說,他自小就與佛結下了不解之緣了。
  • 遊本昌:演30年配角,52歲才憑「濟公」成名,87歲依然樂觀
    也正是從那時起,遊本昌便和佛結下了一生的緣分,也註定與佛有緣。自小參佛的他,性格溫和而且善良本分,除此之外他還特別愛好文藝。上小學時,他就愛看戲劇,聽蘇州評話,後來還跟有「江南活濟公」之稱的沈笑梅學過。
  • 35年前,「濟公」遊本昌拍戲遇到3件「怪事」,拍完開始一心向佛
    關於「濟公」的電視劇大家都看過,不知道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反正小編覺得最經典的一部就是遊本昌飾演的了。其實,比較出名的濟公類型的電視劇應該有兩部,一部是陳浩民主演的,另一部就是遊本昌演得,兩部都比較幽默有看點,但很多地方也各有特點,都讓觀眾很喜歡。
  • 52歲爆紅全國後,26年沒有戲拍,「濟公」遊本昌如今怎樣了?
    就像是至今都無法超越的經典《濟公》的扮演者遊本昌。遊本昌出生的時候就經歷了一個劫難,被斷言活不過13歲。別人都在玩耍嬉戲的時候,遊本昌一直是在觀察與揣摩表演。終於努力得到了回報,他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畢業之後,遊本昌被分配到了機會較多的中央實驗話劇院工作。
  • 當年遊本昌演《濟公》時,發生三件「奇事」,從此一心向佛
    佛經中說:「緣來則去,緣聚則散,緣起則生,緣落則滅,萬法緣生,皆系緣分。」有時候,人與人的相遇需要緣分。而人與佛的相遇,也需要緣分。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演員遊本昌與佛教之間的緣分。   遊本昌與佛結緣 很多人得知遊本昌,是通過他演的《濟公》。
  • 35年前,「濟公」遊本昌拍戲偶遇3件「奇事」,之後便一心向佛
    遊本昌老爺子在這部戲當中的微表情非常值得深究,一個眼神就是一部戲,不愧是讓人尊敬的老戲骨! 人生如戲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遊本昌老爺子的人生經歷並不比「濟公」這個角色的少。
  • 遊本昌當年拍攝《濟公》時,碰到3件「奇事」,此後一心向佛
    但是當遊本昌六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經常夢到算命先生的話,為了防止萬一,他的父親決定讓遊本昌拜興慈法師為師。但是由於年紀太小,遊本昌並沒有一直生活在寺廟,很快就跟隨父親回家了,也忘記了自己是佛門弟子這一回事。為了把遊本昌培養成優秀的人,他的父母讓他去當地最好的學校學習。在校期間,遊本昌學習成績優秀,而且具有很高的表演天賦,成為了學校的風雲人物。
  • 87歲遊本昌重扮濟公,向「逆行者」致敬:他們才是當代活濟公!
    近日,濟公的扮演者遊本昌老師在社交網站上上傳了一段視頻。視頻中,他應網友的要求,重扮濟公形象,並以濟公的身份,向那些身處抗疫前線,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逆行者」們致敬,並稱這些「逆行者」就是濟世為公的當代活濟公,濟公的扇子就在他們手裡,呼籲廣大群眾,一起為這些「逆行者」們加油。
  • 遊本昌演《濟公》火了,導演又找他演濟公,結果沒啥反響,他是誰
    1985年,一部8集電視劇《濟公》,讓一直演龍套角色的遊本昌紅遍大江南北。因為反響不錯,導演又找另一位演員拍了8集,名叫《濟公外傳》,這位演員是誰?他叫呂涼。4年裡,他演了很多電影都是配角戲,到了1986年,在《城市假面舞會》第一次演主角,獲得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提名。1987年,他應邀參與了《濟公外傳》的拍攝,也是絕對演員,而導演與《濟公》是同一個人。這部劇呂涼飾演的也不錯,但比起遊本昌的濟公來說,還是差一些火候。比較遊本昌長期在話劇舞臺演出,有非常豐富的表演經驗,而且那時候他已經52歲了,而呂涼才30歲。
  • 1985年,遊本昌拍攝《濟公》時遇3件奇事,被度化後虔心向佛
    當時劇組的條件非常有限,常常一塊狗肉用好幾遍,加上天氣原因,狗肉已經臭掉了,遊本昌強忍噁心,還能演出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因為表演出色,有口皆碑,所以他獲得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面對讚譽,遊本昌誠懇地說:"大家都說是我演活了濟公,但其實是濟公度化了我。"
  • 遊本昌當年拍攝《濟公》時,遇到這3件「奇事」,此後一心向佛
    作者認為,正如遊本昌的父母所說,當遊本昌選擇相信這一預言時,遊本昌就與佛結緣了,雖然他此時此刻仍留在紅塵中,只是因為他還年輕,沒有經歷過世事,卻為他每日回到佛門埋下了原因。因為遊本昌在六歲時到上海拜師,所以他便就近上學,先後在上海、南京等地的小學學習,後來在南京市的考棚小學畢業,也曾就讀於南京育群中學,商業職業學校,上海立信會計學校。
  • 「濟公」遊本昌因為短視頻火了,為看他催淚演技,都來看這部電影
    大家都是被遊本昌的催淚演技所感動,紛紛問鏡頭在幾分幾秒。《李獻計歷險記》:穿越只為找回心愛的人,彌補自己的過失說到這部電影,是改編自同名動漫,在2011年上映。當時這部影片非常受到文藝青年的推崇,主演是房祖名和王子文。除了對遊本昌鏡頭的期待,大家紛紛感嘆王子文滿臉的膠原蛋白。
  • 35年前,遊本昌拍攝《濟公》遇3件「奇事」,此後一心向佛
    當年出演濟公的時候,遊本昌老先生已經演了幾十年的小人物,52歲了才得到這麼一個主角。很多人都說,遊本昌就是"濟公",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演技好,演活了"濟公",更因為他的一生,也和"濟公"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出生於江蘇泰州的遊本昌,家裡有6個孩子,他是最小的那個,也是唯一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