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取得可觀增長:有信心延續強勁表現

2020-12-23 YNET.com北青網

儘管有疫情影響,跨國公司仍在中國市場取得可觀增長——

「我們有信心延續強勁表現」

「中國是為數不多實現正增長的市場之一」「增速跑贏了集團全球其他市場」「中國提供了一個復甦、穩定、增長的模式」……今年以來,不少跨國企業負責人對中國市場的表現表達類似讚許。

受疫情衝擊,全球經濟面臨嚴峻挑戰。不過,隨著中國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經濟持續復甦,不少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贏得較好局面。積極進取的新品上市計劃、持續加大的研發生產投入、不斷增加的跨國公司總部……種種行動,更展示著外資對中國市場的長期信心。

「在華業務領跑全球市場」

——歐萊雅中國二季度營收增長30%,跑贏全球其他市場;強生在華業務恢復強勁增長,強生醫療取得雙位數高增長

雖然受疫情影響,但今年以來,歐萊雅集團在中國的經營似乎看點更足。美寶蓮紐約全球首家潮玩概念店、聖羅蘭美妝中國首家香水主題旗艦店、巴黎歐萊雅沙龍專屬全球首家旗艦沙龍、蘭蔻中國暨亞太首家旗艦店……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歐萊雅旗下品牌多家首店先後亮相,成為許多消費者的「打卡」之地。

與首店的揭幕相呼應,新產品、新科技、新品牌的持續推出,也不斷「刷新」購物體驗。例如,不久前,巴黎歐萊雅為中國消費者推出「逆時瓶精華」,這款由中國研發和創新中心專研的抗皺產品一上新便成為爆品,打破天貓「小黑盒」美妝護膚新品的成交記錄。

這些市場上接連不斷的新動作,成為歐萊雅在中國市場良好表現的註解。上半年,歐萊雅中國取得17.5%的強勢增長,第二季度則增長30%,均跑贏歐萊雅集團全球其他市場。「儘管受到疫情衝擊,我們的表現仍然韌性十足。」歐萊雅中國總裁兼執行長費博瑞說。

強生集團同樣新動作不斷並見證了中國市場的快速復甦。

積極推進數位化醫療發展,9月,強生與天智航合作的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在中國實現首臺銷售,加速創新醫療科技落地。2018年至今,強生旗下製藥公司西安楊森在中國獲批或上市了25個新藥或新適應症,創造了楊森的世界紀錄。同時,強生積極布局中國健康消費市場,7月,強生安視優推出「一鏡美瞳」,成為淘寶等平臺上首個成功實現彩色隱形眼鏡在線虛擬試戴體驗服務的品牌;8月,強生生發產品Rogaine培健登陸中國市場,正式布局中國大健康市場的全新賽道……

「今年二季度,強生在華業務恢復強勁增長,尤其是強生醫療取得雙位數的高速增長,領跑全球其他市場。」強生中國區主席宋為群說。

在中國市場,有著類似經歷的外資企業不少。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日前撰文指出,中國消費經濟復甦幫助一些美國公司抵消了其在美國國內銷售嚴重下滑造成的損失,中國成為不少美國公司的「避風港」。美國一些知名品牌高管在最新財報季特別提及,是中國幫助其度過了艱難的三個月。

「中國提供了一個復甦、穩定、增長的模式。」美國運動休閒品牌斯凱奇公司營運長戴維·溫伯格說。

投資寫下未來信心

——8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841.3億元,同比增長18.7%;上海美國商會發布報告顯示,大部分在華美企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如何解釋在中國市場的業績表現?

在費博瑞看來,消費者對美妝產品的需求並未受到疫情影響。亮眼數據的背後,也離不開中國政府為促進消費擴容提質所推出的多項舉措與利好政策。「我們有信心、有決心繼續維持業績的強勁表現。」他說。

二季度GDP由負轉正,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年內首次轉正,1-8月規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由負轉正……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穩步復甦,系列利好政策也為市場注入活力。

在收穫可觀成績的同時,許多外資企業用擴大投資寫下對未來的信心。

今年以來,即使在疫情增加大量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施耐德電氣中國研發投入仍然比2019年增長15%。2017至2019年,施耐德電氣中國研發投入增加了50%。

「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不僅僅在於市場規模,更在於創新。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消費市場,除了能推動新的商業模式形成之外,同時也會促進技術創新的加速,相信中國有望成為創新的中心。」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說。

整體看,前8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6197.8億元,同比增長2.6%;8月當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841.3億元,同比增長18.7%。

來自外商協會的報告,進一步對這種增勢做出了解釋。9月9日,上海美國商會發布報告稱,大部分企業持續看好中國市場,78.6%的受訪企業表示不會轉移在華投資,較去年增加5.1個點。

9月10日,中國歐盟商會發布報告稱,歐盟企業在華投資情況總體穩定,只有11%的受訪企業考慮外遷或改變投資計劃,接近10年來最低水平。

「這些數據都進一步顯示,外資企業長期在華投資經營的信心並沒有改變。」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說。

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曉嘉看來,中國為在華外企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市場和獲利空間。在當前全球經濟不振、消費需求大幅萎縮、企業盈利困難的形勢下,開拓規模龐大、消費力強、前景穩定的中國市場,對跨國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創新布局令人期待

——外企來華投資的驅動力已從低成本要素日益轉變為充滿活力的市場,紛紛開展全新布局

沃爾沃建築設備將亞太地區總部搬往上海;默克正在上海加大投資力度,將建成該公司在全球最大的有機發光二極體材料應用實驗室……1-7月,上海共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30家、研發中心11家,目前累計落戶上海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分別為750家和472家。

面向未來,外資企業正在中國開展全新的布局。

短期而言,看點仍然不少。

在即將到來的第三屆進博會上,歐萊雅集團將帶來五大新品牌,還將集中展示其前沿創新成果,包括全球首款家用定製化妝品配方概念產品Perso的亞洲首秀,阿瑪尼美妝旗下全球首個人工智慧全妝推薦科技應用「Face Architect」等。依視路則選擇在中國首先上市其最新的近視控制解決方案,該款近視控制鏡片「星趣控」將在進博會亮相。

長期來說,創新令人期待。

強生消費品業務已經有超過40%生意來自於線上,目前,公司製藥業務正積極拓展「e-hospital」等模式,為病患提供線上問診、配藥等服務,醫療器材業務正加速推進數位化診療、數位化專業教育、數位化手術以及內部數位化運營能力等方面的建設。「力爭把中國市場打造成為全球數位化發展引擎。」宋為群說。

隨著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施耐德電氣中國布局的步伐也將日益加快。「施耐德電氣將繼續增加創新和生態體系的投入,在充滿變化的時代,希望攜手客戶、合作夥伴以創新共贏數位化未來。」尹正表示。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表示,如今外企來華投資的驅動力從低廉的勞動力等要素成本日益轉變為充滿活力的市場,不少外企在華設立研發中心等,也有助於及時捕捉並滿足中國快速發展的市場需求,獲得更大競爭優勢。

展望全年,中國市場的表現正帶來樂觀預期。「放眼全球美妝市場發展,今年中國有望成為為數不多實現正增長的市場之一。」歐萊雅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安鞏表示,「此前,我們預測到2030年,歐萊雅中國市場將超越美國市場,成為集團全球第一大市場。今年中國市場的亮眼表現讓我們更有信心,中國成為歐萊雅全球第一大市場指日可待,甚至有望加速到來。」

吸收外資好於預期

◆前8月,外商在華新設企業22602家;

◆全國實際使用外資6197.8億元,同比增長2.6%。

外企看好中國市場

◆78.6%受訪美企表示不會轉移在華投資,較去年增加5.1個點;

◆僅11%的受訪歐盟企業考慮外遷或改變投資計劃,接近10年來最低水平。

總部、研發中心紛紛來華

◆1-7月,上海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30家、研發中心11家;

◆上海累計落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750家、研發中心472家。

(李 婕)

責任編輯:李盼(EN057)

相關焦點

  • 每周市場洞察:亞洲各市場企業盈利增長勢頭強勁,市場未來可期
    本篇摘要:【市場觀察1】 中國:11月數據維持強勁,四季度GDP有望加速【市場觀察2】亞洲:亞洲出口表現強勁,盈利修復支撐亞股表現【市場觀察3】海外:美聯儲按兵不動,凸顯復甦信心■ 明年盈利復甦趨勢延續,有望對A股構成支撐:整體而言,預計明年國內經濟基本面向好,企業盈利探底回升的趨勢有望延續,與民間投資密切相關的製造業投資明年有望維持較高增速,地產銷售的放量意味著明年地產基建投資整體將保持韌性,而隨著疫苗上市、就業和收入復甦,消費仍有修復空間。
  • 跨國公司錨定中國市場三大角色→
    儘管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增強,但在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深化對外開放,積極為外資企業復工復產紓困解難的背景下,這些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發展不但沒有止步,反而成為今年世界經濟的一大亮點,中國市場在跨國公司全球業務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避風港、創新源、首秀場,成為跨國公司在華業務發展的三個關鍵詞。
  • 跨國公司錨定中國市場三大角色
    儘管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增強,但在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深化對外開放,積極為外資企業復工復產紓困解難的背景下,這些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發展不但沒有止步,反而成為今年世界經濟的一大亮點,中國市場在跨國公司全球業務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避風港、創新源、首秀場,成為跨國公司在華業務發展的三個關鍵詞。
  • 跨國公司錨定中國市場關鍵詞:避風港 創新源 首秀場
    儘管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增強,但在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深化對外開放,積極為外資企業復工復產紓困解難的背景下,這些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發展不但沒有止步,反而成為今年世界經濟的一大亮點,中國市場在跨國公司全球業務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避風港、創新源、首秀場,成為跨國公司在華業務發展的三個關鍵詞。
  • 避風港、創新源、首秀場...跨國公司錨定中國市場三大角色
    儘管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增強,但在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深化對外開放,積極為外資企業復工復產紓困解難的背景下,這些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發展不但沒有止步,反而成為今年世界經濟的一大亮點,中國市場在跨國公司全球業務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避風港、創新源、首秀場,成為跨國公司在華業務發展的三個關鍵詞。
  • 東陽光藥:可威延續強勁增長
    中金公司2月25日發布對東陽光藥的研報,摘要如下:預告2019年盈利將增長超過120%,超出預期2月24日,東陽光藥發布盈利預喜,預計2019年權益股東應佔溢利將同比增長超過120%。2020年1月,公司曾預告2019年收入將增長至62.20億元。預告好於我們預期,主要因為可威銷售強勁。我們預計,2019年可威銷售額同比增長149%。關注要點可威延續強勁增長。我們預計2019年可威銷售額達到56億元,同比增長149%,主要因為冬季流感較為嚴重,同時醫患防範意識均有所提升。
  • 阿迪達斯第二季度強勁增長28%,持續領跑中國市場
    > 剔除匯率因素,2017年第二季度,得益於阿迪達斯品牌和銳步品牌的強勁增長勢頭,阿迪達斯大中華區銷售增長28%。 阿迪達斯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高嘉禮先生 (Colin Currie) 表示:「2017年第二季度錄得強勁兩位數銷售增長,彰顯了我們的『立新』戰略正進一步與消費者產生共鳴並得到認可。聚焦於『運動創造力』,阿迪達斯繼續為消費者提供時尚與功能性兼備的產品,卓越的零售體驗,並發起更多激勵人心的市場營銷活動,朝著到2020年成為大中華區較佳運動品牌的目標不斷邁進。」
  • 外媒:國人對「中國製造」信心滿滿 本土品牌超越國際大牌
    原標題:外媒:國人對「中國製造」信心滿滿 本土品牌超越國際大牌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導美國《彭博商業周刊》網站12月3日刊發一篇觀察報導稱,中國人現在對「中國製造」信心滿滿。全文摘編如下:從嬰兒食品、瓶裝水到運動服和護膚霜,中國品牌正在對依賴中國經濟增長的全球競爭對手造成壓力。過去幾年裡中國本土品牌的增長勢頭強勁,新冠疫情進一步加速了這種轉變。本土品牌吸引力越來越大。同時網上銷售的增長削弱了跨國公司在分銷和營銷方面的優勢。一家創投合伙人說:「中國消費者對本土品牌表現出了更強的信心。
  • 中瑞鼎峰看好中國市場,與四家跨國公司籤約
    「我們對待中國市場堅持長期策略,而不僅僅關注一個季度。」中瑞鼎峰集團執行長兼創始合伙人詹柏在中國-瑞典可持續交流座談會上對36氪如是說。6月9日,瑞典駐華大使館與聯盟共同舉辦了中國-瑞典可持續交流座談會,慶祝中國-瑞典哈馬碧生態城聯盟成立一周年。本次活動就瑞典企業在中國快速的城鎮化進程中的機遇與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旨在促進瑞典及北歐企業與中國的合作,就各方經驗與業務進行交流,特別是城市建設、健康人居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
  •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三駕馬車」夯實中國經濟正增長信心
    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仍然有很多不確定性,總理對中國經濟「有把握」也再次傳遞了信心和力量。持續回暖的中國經濟也將為全球經濟的恢復增添信心、注入動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最新報告預測,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全年經濟增長預計為1.8%,2021年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8%。
  • Natura集團三季度銷售增長7.2%,The Body Shop、Aesop等表現強勁
    Natura集團三季度銷售增長7.2%,The Body Shop、Aesop等表現強勁 CBO首頁 | 作者:謝雪曼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2019
  • LV母公司去年銷售額創新高 中國市場表現強勁
    在全球都對奢侈品行業未來走向感到擔憂之際,LVMH在2018年延續雙位數的強勁增長,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去年第四季度,時裝皮具部門在核心品牌LouisVuitton以及Dior的推動下延續漲勢,增幅高達17%,為集團貢獻54億歐元,已是連續9個季度雙位數增長,2018年該部門銷售額錄得15%的漲幅至184.55億歐元,經營利潤則大漲21%至59.43億歐元。
  • 柬埔寨大米出口增長強勁 中國市場重要性凸顯
    中新網金邊12月1日電 (記者 歐陽開宇)儘管今年經受新冠疫情衝擊和洪澇災害襲擾,柬埔寨大米出口仍保持強勁增長勢頭,中國市場的需求成為重要因素。柬埔寨農林漁業部12月1日發布的報告稱,在今年前11個月,總共有60.1萬噸柬埔寨大米出口到國外市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6萬噸,增幅16.9%。目前,柬埔寨大米已出口到世界60個國家,包括中國,以及歐盟的24個國家、東協的6個國家等。柬埔寨目前從事大米出口的相關公司達到72家。
  • a2牛奶預計新財年收入繼續增長!CEO說中國奶粉需求依然很強勁
    小食代介紹過,在2月中旬左右,a2嬰幼兒奶粉在中國市場的需求也曾上升到一個頂峰。當時正值疫情形勢嚴峻時期,中國奶粉市場也經歷了一場「囤貨潮」。雖然不少奶粉企業一季度業績因此大幅拉升,但同時也有企業「預告」後期的去庫存或導致增長勢頭變化。
  • 外資對中國發展信心強勁 大連「朋友圈」日益擴大
    >2020-12-10 第01版:頭版 大 | 中 | 小
  • 百勝中國公布2019一季報 必勝客恢復增長
    北京商報訊(記者 郭詩卉 於桂桂)4月30日,百勝中國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百勝中國本季度系統銷售同比增長9%,是百勝中國拆分以來,連續第十個季度系統銷售增長,財報顯示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新店加速開張、肯德基業績表現、以及必勝客實質性改善。財報顯示,必勝客在本季度重新恢復增長,顯示出百勝中國對必勝客振興計劃已經初見成效。
  • 調整後或延續上行之勢 滬銅價格今年表現超亮眼
    國內精銅產出持續增長,而總體庫存處於較低水平,銅價走勢易漲難跌,加上需求略有回暖,汽車、空調消費持續向好,銅價調整後或延續上行之勢。有色板塊表現:基本同步大市,銅表現亮眼銅價表現比較突出,貨幣寬鬆和經濟復甦背景下的明星商品,走出了牛市行情,其他品種相對弱勢。今年一季度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市場對工業金屬需求信心不足,有色金屬表現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銅、鋁等價格在疫情期間均跌破三年內最低位。
  • 國內遊市場強勁復甦
    穩住機+酒基本盤,是OTA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取得贏面的關鍵一步。得益於國內疫情的有效防控,隨著跨省遊的恢復,OTA的機酒預訂實現了正增長。其中,攜程國內機票業務在第三季實現同比正增長。攜程集團執行長孫潔表示,儘管進入冬季後旅行季節性較弱,但是四季度至今,攜程國內機票和酒店預訂持續保持正增長,其中中高星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兩位數。在她看來,機票酒店預訂量增長得益於深耕國內的戰略,國內業務成為驅動攜程業績強勁增長的核心引擎。
  • 中國經濟增長給世界注入信心
    國際組織官員和多國專家表示,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出色表現令世界矚目,中國經濟增長將對全球經濟回暖起到積極且持久的作用,這次會議傳遞出有關中國經濟治理的重要信息。 賽普勒斯歐洲大學校長 科斯塔斯·高利亞莫斯 教授:習近平主席的遠見卓識和領導、中國人民的紀律意識、中國政府所採取的一系列科學舉措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巨大成效的支柱。中國的經驗為國際社會提供了借鑑,中國在防疫中表現出高度的團結、良好的管理、資源的調動與運轉非常高效,這也是對全球合作應對疫情的巨大貢獻。
  • 解析中興通訊2020年三季報:業績強勁增長的動力何在?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69億元,同比增長37.2%;淨利潤8.6億元,同比下降67.83%。不過,去年同期淨利潤包含了一筆約22億元的一次性資產處置收益,剔除後淨利潤同比增長87%。如果按扣非淨利潤算,則同比增長454.66%。這是一份業績強勁的季報。在今年面臨全球疫情衝擊,經濟社會遭受嚴重破壞的情形下,取得如此成績尤為不易。那麼,其動力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