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國人對「中國製造」信心滿滿 本土品牌超越國際大牌

2020-12-14 新華社客戶端

原標題:外媒:國人對「中國製造」信心滿滿 本土品牌超越國際大牌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導美國《彭博商業周刊》網站12月3日刊發一篇觀察報導稱,中國人現在對「中國製造」信心滿滿。全文摘編如下:

從嬰兒食品、瓶裝水到運動服和護膚霜,中國品牌正在對依賴中國經濟增長的全球競爭對手造成壓力。過去幾年裡中國本土品牌的增長勢頭強勁,新冠疫情進一步加速了這種轉變。本土品牌吸引力越來越大。同時網上銷售的增長削弱了跨國公司在分銷和營銷方面的優勢。一家創投合伙人說:「中國消費者對本土品牌表現出了更強的信心。隨著人們待在家裡觀看直播和在網上購物,新冠疫情正在加速這種趨勢。」

美國市場諮詢公司世界品牌實驗室的數據顯示,投資者已湧向超越跨國競爭對手的中國企業。

市場調研機構博聖軒諮詢公司稱,在中國排名前十的化妝品品牌中,本土品牌佔了7個,而2017年僅為3個。英國歐睿國際諮詢公司的數據顯示,法國歐萊雅公司的美寶蓮化妝品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從2010年的20%以上,降至去年的9.1%。在護膚品和乳液類別中,巴黎歐萊雅所佔的份額從2014年的5.6%降至去年的4.5%,一家中國本土品牌與其並駕齊驅。

中國企業參與博弈的一種方式是開展使本地人產生共鳴的營銷活動。而且中國品牌越來越多地根據國內消費者的口味來調整產品。一家中國本土乳製品企業的負責人表示:「30年前,外國品牌剛來到中國時非常具有創新性。但現在它們的創新速度不如我們本土品牌。」

相關焦點

  • 國潮和本土意識:從文化自信到品牌自信
    2019年中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被聯合國列入到「中高收入國家行列」,同時《財富》雜誌發布的2019世界500強榜單中,中國企業有129家上榜,在數量上首次超越美國。《財富》雜誌將這一刻稱為「歷史性的一刻」並撰文《這是中國的世界》。國際地位的提升必然讓消費者對本土品牌更加自信。
  • 國人瘋搶的日本馬桶,竟是中國製造?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曾幾何時,中國曾颳起一陣"妖風",許多國內消費者都崇尚外國品牌,對國內本土品牌卻並不感興趣。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許多外國大牌其下的產品,其實都出自中國的製造工廠。據《環球奢侈品報告》報導,從2009年開始,就已經有60%的國際奢侈品品牌在中國進行代工生產。有的品牌會直接在中國生產成品,還有的則在中國完成大部分工序,運至品牌國完成最後工序。
  • 你以為的國外大牌,可能是地道的中國貨,它們都來自於中國代工廠
    在一些國人的消費觀念中,總是會覺得,國外品牌的商品會更優質,更青睞於購買國外品牌。但是,隨著我國製造業的發展,「中國製造」已經滲入全球市場,有很多大牌的背後,都離不開中國製造。事實上,不僅僅是優衣庫,有很多的國外品牌,都是中國製造,在國內服裝代工行業中,有一個「巨無霸」,就是申洲國際。可能,很多人對於申洲國際都不是很了解,但是,要說申洲國際是名牌「收割機」,可一點都不過分,因為申洲國際為很多大牌代工。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申洲國際就接到了優衣庫的代工訂單。
  • 國貨品牌乘勢再上可麗金強勢登陸10城國際機場
    在對「本土文化」的認同與回歸中成長的他們,也給消費市場帶來新機會,掀起「國貨回潮」的新市場。時代已悄然改變,褪去「便宜」的標籤,國貨護膚品也邁入了新格局。12月,民族護膚品牌可麗金強勢登陸上海、武漢、南京等10城國際機場,為民族品牌升級再添濃墨一筆。
  • 日韓內衣吃香中國市場,本土品牌面臨國際巨頭競爭
    雨果網從外媒近日的報導中了解到,奢侈內衣製造商正在向中國出售高舒適度的內衣服裝。高端內衣銷售業績超出中國普遍低迷的奢侈市場,國際品牌和本土品牌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化。 據歐睿國際預估,中國女性內衣市場零售價值明年將達到250億美元——是美國內衣市場價值的2倍——2020年,將增長至330億美元。 中國內衣公司比如北京愛慕、曼妮芬和歐迪芬,也在爭奪這片新興市場,針對上流消費者、不斷提高產品質量。 「這意味著,國外品牌,不僅需要在質量上贏過本地品牌,還要在創意上獲勝,」英敏特主管Matthew Crabbe稱。
  • 2020年中國本土及國際美妝護膚品牌及營銷研究報告
    ,未來線下渠道聚焦產品體驗以及品牌形象宣傳;3)高端市場迅速崛起並被國際大牌佔據,部分新銳國貨已開始掘金中高端市場; 用戶洞察:1)產品成分與功效,性價比高、品牌保障等是消費者在購買美妝護膚品時主要考慮的因素;2)注重品牌營銷的國際大牌深入人心,品牌認知度更高,同時消費者對國際品牌復購意願也高於國貨品牌;3)美妝護膚消費者網紅產品關注度高
  • 國產品牌群體崛起 外媒眼中的中國手機
    從去年到今年,中華酷聯等傳統國產手機廠商紛紛從機海戰術中走出來,推行精品戰略;小米也從小米4開始脫離了以往強跑分、拼配置的怪圈,開始追 求工藝和品質;同時一加、錘子等一批個性化手機品牌開始興起...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開始以其出色的工藝和體驗,獲得國人的肯定,同時也受到了 外媒的嘉獎和尊敬,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外媒眼中的這些國產手機:
  • 中國能否擁有享譽全球的本土奢侈品牌?
    然而,中國巨大奢侈品市場被國際奢侈品牌牢牢佔據,顯有本土奢侈品牌與之抗衡。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中國大批製造企業為國際奢侈品牌代工賺取微薄利潤。中國能否擁有本土奢侈品牌?中國本土奢侈品牌能否走向國際市場?2012年郭秀玲決定停止奢侈品代工生意,建立自有牧場和完善的產業鏈條,創立藝術羊絨品牌沙涓。
  • 揭秘大牌彩妝背後的中國代工廠,從OEM到ODM之後OBM是否是最終出路
    全球諸多大牌彩妝和大眾彩妝,都出自基地位於中國的彩妝加工廠。中國彩妝OEM/ODM產業發達,也成就了卡姿蘭、瑪麗黛佳、完美日記、花西子等各領風騷的彩妝代表性品牌。我們將國內彩妝行業的一些代表性企業分享如下。
  • 韓國時尚的衰敗,給本土服裝品牌敲響警鐘!
    曾經「橫著走」的韓國時尚 資深服裝設計師雨辰(化名),2004年服裝專業畢業後進入一家本土處於上升期的服裝品牌工作,兩年後,他開始跟隨設計團隊去韓國看市場。2006年的韓國時尚業在國人看來非常有吸引力,韓劇所呈現的城市風貌、衣著特點,都讓這個國度閃耀著浪漫、時尚的光環。
  • 為抵制中國製造 印度創造出一個本土羽毛球品牌
    在印度因抵制中國製造而造成羽毛球器材短缺之後,大英國協運動會羽毛球項目獎牌獲得者阿南德在本周三推出印度首個本土專業羽毛球品牌「Transform」,  「與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羽毛球品牌聯繫在一起是一種奇妙的感覺,這是一個100%的印度羽毛球品牌。
  • 國際護膚大牌匯總 盤點各國護膚品牌代表 猜猜代表中國的是哪個?
    旗下擁有備受國人追捧的La Mer(海藍之謎)、Clinique倩碧、Tom Ford(湯姆福特)、M.A.C(魅可)等國際大牌。 法國歐萊雅集團(L』OR AL)
  • 天貓618倍增中小品牌信心 28個服飾品牌1小時>去年全天 - 環球網
    這28個品牌中,既有維多利亞的秘密、AlexanderMcqueen這樣全球知名的國際大牌,也有六隻兔子、Ubras這樣誕生不久的國貨新銳品牌,還包括了YES BY YESIR、蕾虎等在國內嶄露頭角的獨立設計師品牌。
  • 皮爾·卡丹:你看到的「山寨」品牌,曾是國人心中頂級大牌?
    以他名字命名的Pierre Cardin,是改革開放以後最早進入中國的時尚大牌,基本可以說是那個年代的「時尚天花板」。 從頂級大牌到被山寨假貨充斥,皮爾·卡丹在中國發生了啥 皮爾·卡丹:中國時尚的啟蒙人 在來到中國之前,皮爾·卡丹已經是一位在法國時尚圈功成名就的設計師,秉承「時裝大眾化」的理念,創辦了全球布局的同名品牌。
  • 中國的奢侈品牌何在?
    一位國際奢侈品牌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國際大牌的DNA還是要比中國本土品牌過硬很多,也許這樣的話有些偏激,但現實還是殘酷的。」「你會花幾萬元買一套中國品牌的西裝,或者一隻中國品牌的包嗎?」記者問了身邊好些閨蜜,答案都是「不會」。這並不出人意料。
  • 全球知名車企上海加速「本土化」進程 中國製造「駛向」歐洲
    特斯拉正在不斷加速自身「本土化」進程。 特斯拉供圖 中新網上海12月17日電 題:全球知名車企上海加速「本土化」進程 中國製造「駛向」歐洲中新網記者 陳靜從建廠到量產,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創造了令人驚訝的「中國速度」。記者17日走訪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時獲悉,該企業正在不斷加速自身「本土化」進程。
  • 那些看上去有檔次的女人,一般穿什麼品牌的衣服?並不一定是大牌
    我想這就與每個衣服的品牌定位,品牌受眾人群密切相關。那麼今天就讓我們細細說來那些有檔次的女人們都穿什麼品牌的衣服吧。讓我們一起學習她們的穿衣小技巧,讓自己也看上去氣質十足高級感滿滿吧!說到這個風格特點,腦海中立馬跳出一個品牌:cos。說到這個品牌,相信很多人可能會感到有點陌生,但要是提到快時尚品牌hm我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了。cos這個品牌就是和hm同一個公司的,近幾年許多中國和海外博主的推薦才讓這個小眾品牌真正進入到國人的視野當中。而很多人對於這個品牌的評價就是:平價但是質量卻不輸大牌。
  • 菱王電梯謝建:中國製造日益崛起,堅持走民族電梯品牌道路
    背景:佛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國著名的武術之鄉,曾經風起雲湧的時代,湧現出大批民族英雄。如今的佛山是重要的中國製造業基地,大批民族品牌在這裡紮根成長為全國甚至國際一線品牌,成為「中國製造」的海外名片。
  • 中國本土牙膏第一品牌誕生:一舉超越黑人高露潔,一年賣出45億
    目前在中國市場上牙膏分為兩大陣營,以洋品牌佳潔士、高露潔、黑人等,還有國產品牌雲南白藥、中華等。洋品牌可以說長期霸佔國內牙膏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不過發展至今,近期湧起愛國熱情,加之國產民族品牌強起,市場形勢逐步發生逆轉,本土品牌的佔有率及口碑大幅度提升,雲南白藥尤為突出,光去年雲南白藥就佔據了20%市場份額,一躍成國內牙膏份額第一的品牌。
  • 霸屏3月車市 天貓首開直播 特斯拉本土化加了stuff?
    種種質疑、各種聲討,今年裡越炒越熱的特斯拉就這樣成了中國車市的大網紅!不得不承認,國人對各種奢侈品的愛好無其他國度能超越,即便是汽車這樣的大件商品,沒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在中國也是不好混的。特斯拉有著成熟的線上自營平臺,馬斯克還曾表示要「在全球範圍內將銷售方式轉為線上銷售」,可見其信心十足。從去年開始,特斯拉就已經著手布局中國的本土化營銷,希望用最低的成本取得儘可能好的營銷效果。在建設了上海超級工廠和推出Model 3與Model Y之後,在天貓開店是特斯拉深化中國本土化布局的又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