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否擁有享譽全球的本土奢侈品牌?

2020-12-17 澎湃新聞

導讀

麥肯錫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在境內外的奢侈品消費額達到7700億元人民幣,佔到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額的三分之一,到2025年奢侈品消費總額有望增至1.2萬億元人民幣。然而,中國巨大奢侈品市場被國際奢侈品牌牢牢佔據,顯有本土奢侈品牌與之抗衡。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中國大批製造企業為國際奢侈品牌代工賺取微薄利潤。

中國能否擁有本土奢侈品牌?中國本土奢侈品牌能否走向國際市場?

2012年郭秀玲決定停止奢侈品代工生意,建立自有牧場和完善的產業鏈條,創立藝術羊絨品牌沙涓。如今,沙涓在全球12個國家擁有銷售網點,5個多語種電商網站,並以中國品牌的身份走入巴黎時裝周,完成了中國本土奢侈品牌的全球化。

8月4日《無邊界商學院》特別邀請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蔣青雲老師,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案例企業藝術羊絨沙涓創始人郭秀玲女士,共同探討中國本土奢侈品牌的國際營銷戰略。

問題:沙涓為什麼要從品牌代工轉型自建品牌?

郭秀玲: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奢侈品代工價格一路下滑,利潤接近於零,低端製造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必須思考產業轉型,加大附加值。

蔣青云:企業營銷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依託資源,比如沙涓擁有的羊絨資源。第二階段依託能力,與大牌合作OEM代加工,比如羊絨的印染編織能力。第三階段是品牌營銷。沙涓經歷了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的轉型。

問題:沙涓的定位是什麼?這種定位給沙涓帶來什麼優勢和挑戰?

蔣青云:沙涓定位為奢侈品,把羊絨和藝術相結合,這是提升產品價值的非常重要的定位。藝術的定位會給沙涓帶來一個挑戰,高端市場本來就比較小,再定位藝術可能更加狹窄了。沙涓必然是小眾品牌的營銷做法,一種是感知質量,另一種是品牌聯想,提起羊絨想起內蒙古,這些都會影響品牌資產。作為一個小眾品牌,不一定要追求知名度。顧客因為擁有共同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形成品牌社區,與品牌互動,不斷升溫品牌關係,達到最高境界Brand Love摯愛品牌,最終實現銷售。當然小眾品牌的劣勢在於市場太小,要打破市場邊界進入另一個市場才能把生意做大,同時也很難在市場上形成轟動效應。

郭秀玲:快消品價格低,通過爆品可以快速收益。但是奢侈品牌要花很長時間打造,我花了四五年時間推出自己的品牌。沙涓的客戶是對藝術有欣賞力,聚焦在金字塔頂部的人。客戶不是買羊絨的保暖功能,買的是藝術品。藝術家的創作將源源不斷地為品牌增值,產業的發展又會推動藝術家的創作熱情。

問題:沙涓年銷售額將近一億元,25%來自海外市場,作為一個小眾品牌,沙涓的全球化路徑是什麼?

蔣青云:全球化有很多路徑,沙涓的全球化運用了巧實力,作為一個奢侈定位的藝術羊絨品牌,沙涓參加全球最高端的展會去接近買手、設計師,展示獨到的原料、產品、工藝,這是一種溝通方式。

郭秀玲:沙涓突破中國市場,在全世界尋找對藝術、高品質有追求的客人。我們直接站到曾經的奢侈品客戶面前去PK,他們是一堵牆,怎麼去推他呢?我們把核心技術凝聚成一個釘子,一點點穿過這堵牆,用極致的產品以及文化藝術的溢價來徵服世界。實體店是品牌的信任背書,我們在全球12個國家有銷售網點,包括精品買手店,與愛馬仕、Max Mara在同一個空間銷售。我們同時運用數位化管理客戶,加速全球化發展。儘管疫情期間我們門店沒有營業,銷售依然按照預期完成。

問題:沙涓線上銷售佔總銷售多少比例?沙涓在選擇電商渠道時有什麼考量?

郭秀玲:今年接近40%。我們有直營的微信公眾號,與調性相同的第三方平臺合作,還有通過國際官網把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我們選擇性地去做網際網路,沒有做淘寶、天貓、京東。許多奢侈品牌直接與客戶溝通,因為客戶是資產,如果通過第三方運營,就割斷了這種溝通。

蔣青云:因為我們定位相對高端,所以自己掌控網際網路渠道。網際網路時代奢華品牌做得好要講4C:Connection,連接潛在顧客;Context,要有營銷場景;Content內容營銷,奢侈品的內涵價值比較豐富,要通過故事去表達;Community社群營銷,你要跟顧客互動,形成品牌偏好甚至摯愛品牌。要做好4C就必須對網際網路渠道有自己的要求。網際網路不完全是做銷售的,我們是做品牌的。

今天我們需要的實體店越少越好,很多環節都被網際網路化。實體店是讓消費者感受產品,網際網路是為了跟顧客保持溝通。我們要思考如何通過網際網路觸達更多的消費者,跟消費者建立關係。我非常同意沃頓商學院教授大衛・貝爾的觀點,即使網際網路時代我們還需要一家商店。有門店在能夠讓人感覺品牌在,有網際網路在能夠讓人持續跟品牌互動,這兩者實現了信息搜索,品牌偏好,購買決策的閉環。

問題:沙涓不只生產圍巾、服裝,還將品類延伸到毛毯、抱枕等家居用品,沙涓為什麼要這麼做?

郭秀玲:羊絨不只是保暖、時尚,它可以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好多客人給私人飛機備至羊絨內飾。我們也與安縵酒店合作運用到酒店場景中,這種品類延伸讓沙涓瞬間打開了市場。

蔣青云:在消費行為學裡有一個適合奢侈品的定位理論——奢侈品一般要從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出發打造,可以從羊絨大衣延伸到顧客的衣食住行。市場營銷學叫做相關多元化,比如小米從手機延伸到空調、電視。

跨品類存在潛在風險,第一產業邊界,比如海爾做冰箱起家,做空調沒問題,但做電腦不行,電腦和家電技術不同。第二是心理邊界,跨品類要基於消費者認知,比如雕牌洗衣粉做洗髮水就讓人難以接受。

問題:沙涓可以為每位客人進行私人定製,這背後需要什麼能力?

郭秀玲:今天我們從大工業時代轉型到柔性製造的高附加時代,可以為每位客人定製。我們當年轉型升級過程中沒有拋棄製造業,當縱向一體化時,我們可以把控品質和價格,競爭對手無法解讀我的核心技術。生產製造鏈條賦予我們強大的力量,這是中國製造轉型升級中的核心競爭力。

蔣青云:郭總在內蒙古養羊,上海生產,全球銷售。沙涓的產業縱向一體化程度比較高,能夠全程控制價值鏈,這是由沙涓的高端定位決定的。

案例筆記

品牌資產

與品牌、品牌名稱和標誌相聯繫,能夠增加或減少企業所銷售產品或服務的價值的一系列資產與負債,主要包括5個方面,即品牌忠誠度、品牌認知度、品牌感知質量、品牌聯想、其他專有資產(如商標、專利、渠道關係等),這些資產通過多種方式向消費者和企業提供價值。

小眾品牌

廣義上的小眾品牌是指為較少人所認知、新生的並未全方位打開市場的初創品牌。狹義上的小眾品牌則更多是由獨立設計師創立的新銳設計品牌,多為手工限量生產、性價比高、甚至擁有收藏和投資價值,在價格上一點都不向奢侈品牌示弱。

新4C理論

在適合的場景(Context)下,針對特定的社群(Community),通過有傳播力的內容(Content)或話題,利用社群的網絡結構進行人與人連接(Connection),快速實現信息的傳播與擴散,以獲得有效的商業傳播及價值。

柔性製造

一方面指生產能力的柔性反應能力,也就是機器設備的小批量生產能力;另一方面指供應鏈的敏捷和精準的反應能力。柔性製造的模式其實廣泛存在,比如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定製。

縱向一體化戰略

是將公司的經營活動向後擴展到原材料供應或向前擴展到銷售終端的一種戰略體系。目的是為了加強核心企業對原材料供應、產品製造、分銷和銷售全過程的控制,使企業能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

▼▼▼本期嘉賓▼▼▼

藝術羊絨沙涓創始人

郭秀玲

蔣青雲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市場營銷系主任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原標題:《中國能否擁有享譽全球的本土奢侈品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的奢侈品牌何在?
    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國和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中國是否能借勢誕生屬於自己的奢侈品牌,這一點令人期待。地域文化深入人心多年前,古馳時任總裁明尼科·迪梭曾驕傲地說,「在很多人印象中,奢侈品牌總與歐洲聯繫在一起,來自亞洲的奢侈品牌真的很難想像。」「這種觀點代表了許多頂級歐洲奢侈品牌公司的看法。」
  • 創建更多享譽全球的中國品牌
    創建更多享譽全球的中國品牌,有利於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有利於不斷提升供給質量、有效促進消費升級。企業應當在品牌建設道路上與時俱進地更新觀念,因勢利導地變革方式,系統全面地升級舉措。
  • 奢侈品牌家具有哪些?值得收藏的全球10大奢侈家具品牌!
    進口奢侈品牌家具,義大利佔據著絕對地位,其次是法國和一些北歐國家,奢侈品牌的歷史文化代表了一種經典的生活品質,一種執著的生活態度,而更多的則是對現代生活方式的尊重。進口奢侈品牌家具別出心裁地將感官性、美學與功能性融合,使眾多追求卓越生活品質同時尊重環境的富豪將夢想實現。
  • 世界主要奢侈品牌有哪些
    說到底我們中國人終歸要打造我們的自主品牌。其實中國也並非沒有本土的奢侈品牌,只是缺少在國際上真正響亮的品牌。我國的奢侈品牌主要集中在酒類和珠寶領域:茅臺、五糧液、周大福......1994年鄧永鏘在上海創辦了「上海灘」中式服裝奢侈品牌,自問世之日起就受到西方時尚人士的狂熱追捧:從香港到紐約深受世界各地人士的喜愛。
  • 英國奢侈手袋品牌 Mulberry 實現全球同價
    由於新冠疫情重創了全球旅遊業,奢侈品消費者只能在國內購物。英國最大的奢侈皮具生產商Mulberry Group Plc(以下簡稱Mulberry)正通過新的定價策略和線上促銷活動,留住亞洲消費者。
  • 奢侈品牌上海灘之困
    有分析表示,鄧愛嘉現在離開對上海灘而言並不是好兆頭,自從被卡地亞母公司歷峰集團剝離後,該品牌一直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掙扎,試圖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和道路。 有中國DNA的奢侈品牌 於1994年由鄧永鏘爵士創立的上海灘是全球時尚界公認的首個中國現代奢侈品牌。
  • 從D&G辱華事件解讀—為什麼中國沒有奢侈品牌?
    在路上的中國品牌中國沒有自己的奢侈品品牌,從時尚行業的服飾、箱包、香水、化妝品,到腕錶,汽車,中國製造正在全面崛起,但是如今的中國,卻仍然沒有出現真正享譽世界的奢侈品牌,一個也沒有。中國早已成為世界工廠,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近幾十年的經濟騰飛,國人的腰包鼓了起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用奢侈品來裝點門面的需求越來越旺盛,而近年來,中國遊客在國外的買買買,讓全世界震驚的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奢侈品牌,爭相布局,搶佔市場。
  • 世界六大男裝奢侈品牌排行榜,你們知道的品牌都有哪些?
    範思哲創立於1978年,品牌標誌是神話中的蛇髮女妖美杜莎(Medusa),代表著致命的吸引力。來自義大利知名的奢侈品牌範思哲(Versace)創造了一個獨特的時尚帝國,代表著一個品牌家族。第五名 TOM FORD(湯姆 福特)。Tom Ford是一個設計師品牌,是美國Luxury Institute奢侈品機構評選的「世界十大男性奢侈品牌」之一。
  • 盤點世界十大巧克力品牌,瑞士和比利時品牌享譽全球!
    Guylian/吉利蓮 吉利蓮是比利時著名的巧克力品牌,有"巧克力王國中的至尊"之稱,是海洋貝殼巧克力的始祖,現主要有 "貝殼"(金貝殼)、"雪球"、"精典"、"寶石"、"情人"及"世界之粹"7大系列。它是比利時王室曾授予金質獎章的巧克力品牌。"
  • 全球奢侈品牌百強榜:十大遊艇品牌
    由世界奢侈品協會(World Luxury Association)與中國貿促會(CCPIT)發布的「全球奢侈品牌100強」中,全球各國100多個奢侈品大牌被重新「排座次」。以下為該排行榜所發布的世界十大遊艇品牌。
  • 盤點:全球十大奢侈品牌——名貴女包
    對女人而言,不同的包包搭配不同的場合,因此擁有一大柜子不同款式的包包幾乎是常規操作。即使已擁有了多到用不完的包包,女人對包包的追求熱情依然高漲,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想擁有一款或多款頂級奢侈女包作為「身份象徵」的這種訴求會更加強烈。 今天小編為你整理了全球十大奢侈女包,每一款都低調奢華有內涵,看看有沒有你計劃在未來收入麾下的奢品吧。
  • 全球最賺錢的奢侈品百貨Harrods2020年進軍中國
    Harrods作為最賺錢的奢侈品百貨之一,截至2018年2月的年銷售額同比增長6.8%至21億英鎊,每平方英尺銷量全球最高,業績緊隨其後的是中國的SKP。Harrods一百多年來一直在英國皇室家族成員及上流社會人們心中擁有良好的形象,迄今已擁有近185年的歷史,已成長為享譽全球的購物天堂,更是倫敦旅遊景點之一。
  • 傳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取消上海大秀
    傳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取消上海大秀來源:聯商網2020-02-14 19:18中國內地市場也開始讓全球奢侈品牌捏一把汗。值得關注的是,這是創意總監Riccardo Tisci加入後Burberry首次在中國辦秀,Riccardo Tisci認為上海是「全球最創新也最具啟發意義的城市之一」,Burberry執行長Marco Gobbetti早前也表示中國已經成為品牌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品牌還特別計劃在系列中推出部分只在中國發售的單品。
  • 疫情後奢侈品牌加大中國市場投入!
    便是肉眼可見的奢侈品牌門店外排起的長長隊伍,以及10月份各大奢侈品集團陸續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包括LVMH、Kering等奢侈品集團財報中都披露了中國市場傲視全球、逆勢增長的有力數據。《SEE LV》全球展覽首站-武漢第四,包括Louis Vuitton、Dior、Prada等多個奢侈品牌疫情後在中國市場通過舉辦多場線上、線下活動,來進一步強化品牌在中國市場尤其是與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的關係。
  • 奢侈品牌忙於布局上海和深圳
    新冠疫情深刻改變了全球奢侈品版圖,即便疫苗最終挽救了歐洲和美國,奢侈品牌「向東看」的勢頭也不會停止。 不少業內人士的看法是,預計未來奢侈品牌會在亞洲開展更多業務。與此同時,削減巴黎和米蘭等城市客流量減少的門店,也是它們的當務之急。
  • 滑雪會是奢侈品牌的下一個金礦嗎?
    Net-a-Porter、Mytheresa等奢侈品電商平臺更特別在官網上開設了滑雪單元,除傳統的滑雪戶外運動品牌外,也有新興的設計師品牌,目標是全球各地滑雪的高端消費者們。據Net-a-Porter全球採購副總裁Sarah Rutson透露,自2014年以來,滑雪板塊的銷量已增加了5倍。
  • 奢侈品牌湧入李佳琦直播間
    歷峰集團旗下的奢侈珠寶腕錶品牌伯爵Piaget,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硬奢品牌。 8月20日,Piaget品牌中國區總裁Mathieu DELMAS與品牌大使劉昊然、芭莎珠寶主編敬靜,走進李佳琦直播間。當天,銷售鑽石超過1021顆,完成全年近1/3銷售。
  • 奢侈品牌為何熱衷「家文化」
    這是全球四座「登喜路之家」之一。  從專賣店、旗艦店再到沙龍和「品牌之家」,奢侈品牌在中國的服務開始升級。在賣產品之外,他們開始通過品牌之家聯繫與貴賓圈層的感情。一對一的定製服務,也在品牌之家裡私密地進行。  一個大洲僅設一座「品牌之家」,隨著富裕階層對品牌體驗要求的升級,奢侈品牌們將最頂級的服務帶到中國。
  • 深度|那些被中國買家收購的奢侈品牌怎麼樣了?
    短短兩年間,Lanvin、Bally和Carven等奢侈品牌分別被復星國際、山東如意和國內女裝品牌ICICLE母公司上海之禾時尚集團收入囊中,然而有的在換血後出現新的轉機,有的如石沉大海再無消息,也有的成空中樓閣,不禁引發業界思考,中國資本真的能支撐和打理好擁有百年歷史的奢侈品牌嗎。
  • 劉強東的時尚野心 157年歷史的奢侈品牌蕭邦入駐京東
    在現在中國最重要的年度消費者節點七夕來臨之際,京東在進軍奢侈品行業的道路上又更近了一步,今日,擁有157年歷史的瑞士奢侈珠寶腕錶品牌Chopard蕭邦宣布正式登陸京東開設品牌自營旗艦店,發售經過品牌精心挑選的極具代表性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