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曠視科技將同時在香港和內地上市

2020-12-23 騰訊網

近日有媒體傳出人工智慧公司曠視科技正尋求在香港和內地科創板同步發行上市。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曠視科技的上市計劃已有實質性進展,大概率在今年底就會上市。對此,曠視科技回復不予置評。

01

上市之路曾阻且長

曠視曾是國內最早啟動上市計劃的人工智慧公司。2019年8月,曠視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港上市,招股書顯示曠視2019年上半年營收9.49億元,同比增長210%,經營虧損1.15億元,同比縮減17%,經調整淨利潤3270萬元。

但此後,曠視科技的赴港上市之路卻一直未有實質性進展。先是去年10月份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此後又遭遇新冠疫情黑天鵝,導致上市計劃一再跌宕。今年6月份,據《晚點LatePost》報導,曠視中止了港股上市進程,公司將進一步討論在港股或A股上市的可能性。

曠視已經逐步從疫情和美國相關政策的影響中走出。今年7月底,曠視CEO印奇表示,被列入實體清單後,曠視調整了部分晶片與模塊的供應鏈,目前供應鏈方面運轉已經恢復正常。據《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曠視今年的收入已經恢復至美國實體清單前的水平。對於何時重啟上市計劃,印奇當時表示,「上市是展現公司透明度的手段,希望上市後公司的股價能夠堅挺穩定,所以要選擇合適的時間窗口(上市)。」

今年下半年,隨著疫情逐步受控,大批科技公司紛紛開始啟動上市計劃。人工智慧公司雲從科技、依圖科技都宣布啟動A股上市輔導。

曠視在國內最大的競爭對手——商湯科技也據傳正尋求在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同步發行上市,不過商湯科技對此不予置評。今年8月份,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徐冰在接受彭博採訪時透露,商湯2019年的營收達到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7%。

02

曠視加碼智慧物流

在今年舉辦的服貿會(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曠視科技展示了全新河圖作業系統、AGV MegBot-T800(新一代物料搬運機器人)、Megbot-S800(新一代雷射SLAM導航AMR)等軟硬體產品。

在曠視科技展示的諸多產品中,受關注的是其河圖系統,也是業內首款應用於物流機器人的AIOT作業系統,它具有生態連接、協同智能、數字孿生三種功能,能夠極大的提升物流企業智能化建設,而MegBot-S800等智能硬體產品,則具有搬運、輸送、提升及協同聯動能力,對物流運輸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

而在這次舉辦的展會上,曠視科技的智慧機器人也大顯身手,它已經能夠做到有條不紊的在「流水線」上履行配送、巡檢職責。從這也不難看出,曠視科技在智慧流域,已經具備了比較雄厚的技術實力,而這也得益於其在智慧物流領域不斷深入的布局。

一直以來,曠視科技都將智慧物流,放在推進其商業化的核心方向上,近年來更是加大投入。實際上,早在2017年曠視科技就開始和艾瑞思機器人合作,宣布進軍智慧物流領域。而在曠視入局智慧物流行業後,不久曠視就全資收購了艾瑞思機器人,通過AI技術推動其在智慧物流領域的商業化進程。而這次再度推出的物流機器人軟硬體產品,則是曠視科技進一步參與智慧物流建設的重要體現。

03

虧損焦慮加劇

據曠視科技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曠視科技年度營收分別是0.68億元、3.1億元、14.3億元,研發投入的費用分別是0.78億元、2.05億元、6.13億元,均處於高速增長階段。

而在加大技術研發後,曠視科技虧損的現象明顯在加重。2016年曠視科技虧損金額還只有3.428億元,2017年和艾瑞思機器人合作後,虧損金額就直接暴漲至7.588億元,2018年、2019年上半年虧損金額更是達到了33.516億元和52億元,這對曠視科技的資金鍊造成了很大影響。

從財務數據對比不難看出,不斷增長的研發投入是造成曠視科技虧損加劇的主要原因,而在2017年入局智慧物流賽道後,其研發投入更是增長了1.27億元,虧損猛增4.16億元,可見智慧物流領域的技術研發對其資金鍊造成的壓力之大。

巨大的財務壓力下,身處困局的曠視科技開啟了IPO之路,希望通過IPO獲得資金來源。不過,在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曠視科技的幾次IPO均以失敗告終,這使得本就資金鍊承壓的曠視科技更加焦慮。

而這次加碼智慧物流背後,曠視科技也有自己的圖謀。一方面,通過加碼智慧物流,可以幫助其獲得資本市場對其技術實力的認可,為再次衝擊 IPO蓄力;另一方面,推進智慧物流也能幫助其推進AI技術的商業化進程。不過近日,曠視科技推出了自己的智慧物流AIOT作業系統的全新升級版本,這將進一步深化其在智慧物流領域的布局。不過,從目前來看,曠視科技在推進智慧物流布局之後,其存在的虧損痼疾依舊待解。曠視科技對物流行業的加碼,能否真正幫助其實現這一目標,還有待市場檢驗。(來源:新京報、界面新聞、OFweek物聯網)

近期看點

本期編輯:籍悅

相關焦點

  • 傳百度網盤分拆上市,曠視科技CEO回應IPO進展,歐瑞博進入上市輔導期
    二季度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逐步恢復了一系列終端動銷和品牌宣傳活動,當季收入和業績均實現一定增長。 短評:前幾日美國老牌保健品巨頭GNC申請破產保護似乎未對湯臣倍健造成太多影響。
  • 曠視科技為何轉科創板?機構:在港上市仍有被狙擊風險
    來源:新浪港股新浪港股訊 6月3日消息,據知情人士透露,曠視科技中止了港股上市進程,接下來將進一步討論在港股或者A股上市的可能性。對此,曠視科技否認中止港股上市計劃,並稱消息不屬實。該公司表示,科創板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公司正在積極考慮。從2018年起,就有曠視即將美股上市的傳聞在市場中傳開,隨後便沒了下文;2019年8月25日,曠視正式向香港證券交易所提交招股書,隨後的10月8日,美國將曠視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
  • 曠視科技最艱難的IPO之路有感
    可以簡單回顧下:2019年8月,曠視科技正式向港交所提出申請,擬在香港主板上市,融資規模預計為10億美元,力爭11月初舉行上市聆訊;2019年10月,美國商務部將包括曠視科技在內的28家中國機構和公司列入美國出口管制「實體名單」,上市進程受阻,港交所上市委員會要求曠視對此作出解釋並補充相關材料,出師不利讓聯想創投、創新工場等股東已經贖回優先股並退出了股東行列
  • 曠視科技啟動科創板上市輔導 「AI四小龍」三缺一
    來源:獵雲網依圖、雲從以及曠視相繼奔赴科創板,唯獨商湯科技尚未有確切信息傳出。作者丨王非1月12日晚間,北京證監局備案公告顯示,曠視科技(下稱:曠視)正在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科創板上市。截至目前,依圖科技、雲從科技以及曠視相繼奔赴科創板。
  • 曠視科技轉戰科創板:正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
    1月12日,據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網站披露,曠視科技正在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計劃以公開發行存託憑證的方式在科創板上市。 2020年9月,曠視科技於中信證券籤署了輔導協議。根據協議內容,輔導輔導計劃分輔導前期、輔導中期和輔導後期三階段。
  • 康方生物於4月24日登陸港交所;傳聞曠視科技將尋求科創板上市
    歷經十餘年的發展,港龍中國已將業務擴展至長三角周邊城市,包括江蘇常熟、鹽城及南通以及浙江省杭州、嘉興、湖州、紹興等城市,並於2018年進軍一線城市上海以及河南省和貴州省內多座城市。更多詳情:力天影視香港上市資料失效,買斷模式難以為繼麥迪衛康港股|4月25日招股書失效據IPO早知道消息,去年10月25日向港交所遞表申請IPO的麥迪衛康健康醫療服務科技有限公司招股書屆滿六個月,於4月25日失效。光銀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
  • 曠視上市夭折一年後:依圖、雲從爭相IPO,誰能成為AI第一股?
    「AI四小龍」中的曠視科技曾在去年8月打響了AI初創企業上市的第一槍,然而赴港上市計劃隨著國內外環境變化而終止,失去先發優勢。目前,曠視尚未有明確的上市時間表傳出。而自11月以來,依圖科技、雲從科技、雲知聲和雲天勵飛等AI企業先後提交科創板招股書,其中雲知聲和依圖已進入問詢階段。
  • 曠視科技與中信證券籤署輔導協議 將以CDR方式在科創板上市
    曠視科技與中信證券籤署輔導協議 將以CDR方式在科創板上市   據北京證監局備案公告,曠視科技正在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科創板上市。
  • 虧損近百億股東中途退出,曠視科技IPO是真缺錢還是真有貨?
    而相比較另外三家友商,曠視對於上市的渴望尤其強烈,早在2019年8月就在港交所提交上市資料,最終放棄。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智能化浪潮席捲全球下,曠視科技也取得了巨大的市場,根據數據顯示,曠視科技在國內計算機視覺市場份額高居第二。從港股到科創板,市場領先,融資順利的曠視科技,為何如此執著於上市?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
  • 早新聞:高通斥資90億開展收購;曠視科技籌備科創板上市
    同時,在2020全球專利企業50強榜單中,中國企業僅有華為和京東方進入榜單。前者以2761項專利位列全球第九,後者則以2144項專利排在第13位。吉利與富士康組建合資公司開展合作1月13日,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共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製服務,其服務職能包含了汽車整車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汽車生態系統和電動車全產業鏈全流程等多個方面。
  • 「獨角獸」企業曠視科技擬登陸科創板 號稱「AI四小龍」之一
    天目新聞 記者 甘居鵬圖源:證監會網站1月12日晚,北京證監局備案公告顯示,曠視科技正在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科創板上市。曠視科技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企業,與商湯、依圖、雲從並稱AI計算機視覺領域「四小龍」。
  • ...年入1.6億,李子柒盈利能力超六成A股公司;傳曠視科技上市獲批...
    馬雲回應裁員:阿里員工熬到十年是寶貝;年入1.6億,李子柒盈利能力超六成A股公司;傳曠視科技上市獲批...同時,京東為員工定製了人性化的解決方案:買房首付款不夠的,有「安居計劃」提供無息貸款和低息貸款、各區域福利房節省大筆租房開支、員工宿舍更是為員工提供了免費住房支持。
  • 曠視科技備戰科創板:曾因人臉識別遭質疑 剔除補貼仍虧損
    來源:貝多財經文|貝多財經 多客原標題:曠視科技備戰科創板:曾因人臉識別遭質疑,剔除補貼仍虧損在港交所IPO失利後,Megvii曠視科技將目標轉向了上交所科創板。1月12日,北京證監局備案的公告顯示,曠視科技正在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科創板上市。
  • 內地公司赴港上市優勢在哪?趙龐:香港是真正的國際化市場
    內地的投資者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自己的境內帳戶來交易港股,這一點對於消費類的公司和內地的中小企業、創新企業公司在香港上市尤其重要。大家知道香港市場一直是一個非常鍾愛消費類產品和公司的市場,今年包括去年以來有大量的消費類行業都在港股上市,獲得了非常好的估值。這些公司在香港上市以後,有很大的概率被納入到互聯互通機制當中。
  • 曠視科技:摘下獨角獸面具-虎嗅網
    到2021年,AI獨角獸公司曠視科技就10歲了。這是一個微妙的節點。人們通常會把創辦時間在十年內,估值超過10億美元,還未上市的熱門賽道公司稱為「獨角獸」——一個代表榮譽和希望的代號。整個科技行業和創投圈都在等著AI第一股的出現,他們認為這將影響到所有AI公司的發展。直到今天,IPO仍然懸而未決。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截至目前,曠視科技已經完成了9輪融資,總計融資金額達到13.5億美元。過往數年,印奇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最有壓力的事情是什麼?7月底,他對《財經》記者說,IPO的不可控,確實感受到了壓力。
  • AI三劍客:依圖科技、商湯科技、曠視科技
    李開復曾經評價過AI四個獨角獸:依圖科技、商湯科技、曠視科技和雲從科技。由於它們的產品比較特殊,所以大眾接觸的比較少,對它們並不太了解。一、人臉識別的獨角獸經常有一種說法,下個十年是AI的十年,如果說AI行業是皇冠,那麼四個獨角獸所從事的領域—人臉識別,就是皇冠頂部的鑽石。代表AI技術實力最高水平的,是人臉識別技術。
  • 【螞蟻金服計劃繞過紐約 在上海和香港兩地同時上市】據報導,中國...
    文 / 夏洛特2020-07-21 03:19:38來源:FX168 【螞蟻金服計劃繞過紐約 在上海和香港兩地同時上市】據報導,中國科技和金融服務巨頭螞蟻金服計劃繞開紐約,在香港和上海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
  • 李開復「口誤」背後 曠視科技是家什麼公司?
    李開復「口誤」下的數據交易傳聞,或許將為曠視的IPO再蒙上一層陰影。李開復「口誤」?螞蟻、曠視科技連連否認在當下的網際網路領域,數據隱私是一個頗為敏感的話題。這些隱私的數據屬於誰?企業能否將其進行買賣?天眼查APP顯示,曠視科技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以AI技術為核心的行業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創始人是三位畢業於清華大學姚期智班的「天才少年」印奇、唐文斌和楊沐。在AI視覺領域,商湯科技、依圖科技、雲從科技和曠視科技被稱為國內「AI四小龍」。
  • 傳商湯科技或滬港兩地上市 回應:不予置評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中國科技新聞網8月19日訊(元一)近日,人工智慧平臺公司商湯科技上市相關傳聞不斷。有媒體報導稱,商湯科技正考慮在香港、上海兩地進行IPO。報導還稱,商湯科技正在進行10億美元至15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此輪融資將在2020年內完成,融資後商湯科技估值將達到100億美元。對此,商湯科技回應稱,對於融資以及IPO消息,均不予置評。
  • 數據安全向前,曠視科技向後
    被稱為「AI四小龍」的依圖、雲從、曠視、商湯,以及雲天勵飛等在內的CV獨角獸,不約而同地衝向股市大門。上市的鐘聲還未敲響,人臉識別的警鐘已經開始隱現。從「人臉識別第一案」勝訴到多地拆除人臉識別等一系列訴狀,將「人臉識別應用的合法性」問題真正帶入大眾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