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視科技備戰科創板:曾因人臉識別遭質疑 剔除補貼仍虧損

2021-01-19 新浪財經

來源:貝多財經

文|貝多財經 多客

原標題:曠視科技備戰科創板:曾因人臉識別遭質疑,剔除補貼仍虧損

在港交所IPO失利後,Megvii曠視科技將目標轉向了上交所科創板。

1月12日,北京證監局備案的公告顯示,曠視科技正在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科創板上市。根據輔導材料,曠視科技與中信證券於2020年9月籤署了輔導協議。

早前,曾有媒體報導稱,曠視科技可能會向科創板遞交上市輔導申請,最後以「A+H」的方式同時登陸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不過,曠視科技方面則表示,「不予置評」。

CDR上市已有先例

貝多財經了解到,曠視科技曾於2019年8月在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準備在港交所掛牌交易。因超過6個月未有進展,曠視科技在港交所的申請狀態為「失效」,代表著其在IPO擱淺。

在徵戰港交所失利後,曠視科技曾於2020年2月份回應稱,上市進程仍在正常推進中,正在更新材料。但截至目前,曠視科技並未在港交所再度更新招股書。此前,曾有知情人士稱,曠視科技已於2019年通過聆訊。

2020年4月,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印奇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稱,「對上市其實沒有那麼在意,有很多永遠都沒有上市的企業也非常優秀,曠視當時提出上市的想法,更多還是把企業管理和企業品牌上升到下一個階段的訴求。」

而今,曠視科技選擇以公開發行CDR的形式在科創板上市,宣告重啟IPO。這也意味著,曠視科技可能並未放棄在境外上市的方案。就目前來看,曠視科技仍有望同時在「A+H」市場上市。

事實上,科創板已經有一家CDR上市公司——九號有限公司(下稱「九號公司」,SH:689009)。同時,九號公司也是首家註冊地在境外的紅籌申報企業、首家存在協議控制架構(VIE)並實現CDR上市的公司。

如若順利,曠視科技或將成為第二家在科創板IPO的CDR上市公司。

人臉識別引爭議

資料顯示,曠視科技是一家人工智慧企業,成立於2011年,主要提供人臉識別解決方案、智能物流解決方案等。

根據曠視科技此前在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2019年上半年,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以及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收入分別為2億元、6.95億元和4697萬元。

在個人物聯網領域,曠視科技為供應商提供雲端身份驗證方案 Face ID,客戶包括小米、阿里巴巴等。根據灼識諮詢報告,按2018年收入計算,曠視科技是最大的雲端人臉識別身份驗證解決方案提供商,佔據超過60%的市場份額。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9月,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公開場合表示,曾在早期幫助曠視科技找了包括美圖和螞蟻金服等合作夥伴,「讓他們拿到了大量的人臉數據,並在隨後的摸索過程中找到了幾個有價值的商業化方向。」

一時輿論譁然。隨後,螞蟻集團(螞蟻金服)、曠視科技以及李開復均進行了澄清。儘管螞蟻集團、曠視科技堅稱人臉數據及用戶隱私不涉及共享和傳輸,但依然引起了網絡上對於人臉數據安全性、人臉識別使用邊界的討論。

此前,陌陌推出的換臉軟體ZAO曾通過AI人工智慧技術將電影或者電視劇片段中主角的臉進行替換形成新的視頻,但也暴露了隱私洩露、肖像濫用等相關安全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指出,個人生物特徵如虹膜、人臉、指紋等的保護,都還未被寫入現有法律。對於信息保護的責任主體、邊界,信息的使用、處理和銷毀,法律都未具體規定。

朱巍認為,在這種背景下,人臉識別技術公司必須讓用戶對風險有知情權。

被指提前套現12億元

根據公開信息,曠視科技已經完成了9輪融資,總計融資金額達到1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0億元)。完成多輪融資後,曠視科技的估值也達到了113.92億美元,約合800億元。

根據曠視科技此前在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螞蟻集團通過API Investment持股比例為15.08%,為其第一大機構股東;阿里巴巴通過淘寶中國持股比例為14.33%。據此計算,阿里系合計持股比例為29.41%。

除了阿里巴巴及螞蟻集團,啟明創投持有曠視科技0.59%股份,富士康持股1.58%,高德地圖創始人成從武持股2%,李開復的創新工場持股1.23%,聯想集團持股1.17%,陽光人壽保險持股1.13%,還包括國有資本、海外主權基金等。

作為創始團隊成員,印奇持有曠視科技8.21%股份,曠視聯合創始人兼CTO唐文斌持股5.9%,曠視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楊沐持股2.72%,高管及員工激勵計劃持股比例為11.76%,創始團隊及員工合計持股約29%,低於阿里系的持股。

貝多財經了解到,因曠視科技存在AB股設計,其控制權仍掌握在管理團隊中。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曠視科技融資獲得資金34.51億元時,其中7.35億元用於回購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3.8億元用於回購普通股。2019年上半年,曠視科技融資獲得資金39.69億元,償還借款9500萬元。

有分析認為,上市前夕,曠視科技的創始團隊已套現了3.8億元。同時,部分資本也收回了接近8億元投資。不過,曠視科技方面並未給予解釋。

剔除補貼後仍虧損

業績方面,曠視科技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780萬元、3.13億元、14.27億元及9.49億元,分別虧損3.43億元、7.59億元及33.51億元及52億元,三年半的時間合計虧損約百億元。

對於巨額虧損,曠視科技解釋稱,這主要是由於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及持續的研發投資。經調整後,其2018年淨利潤為3220萬元,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為3270萬元。

即便如此,曠視科技的盈利能力也存在「水分」。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其收到政府補貼分別為203萬元、0.6億元、0.9億元及0.4億元。換句話說,剔除補貼後,曠視科技在2018年約虧損0.6億元,2019年上半年虧約700萬元。

從盈利能力來看,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在曠視科技的收入佔比最高,在2019年上半年達到了73.2%。同期,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的佔比為21.8%。不過,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的毛利率為59%,低於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SaaS)的87.2%。

印奇在一封公開信中,將人工智慧創新比喻為一場「無限遊戲」。在印奇看來,有限遊戲通常受時間限制,有輸贏雙方及明確的規則,而無限遊戲則會一直持續,規則和參與者也會不斷改變。

印奇認為,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必須樹立明確的戰略和清晰的願景,讓它們像『北極星』一樣引領我們走向下一個目的地。」

相關焦點

  • 曠視科技啟動科創板上市輔導 「AI四小龍」三缺一
    來源:獵雲網依圖、雲從以及曠視相繼奔赴科創板,唯獨商湯科技尚未有確切信息傳出。作者丨王非1月12日晚間,北京證監局備案公告顯示,曠視科技(下稱:曠視)正在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科創板上市。截至目前,依圖科技、雲從科技以及曠視相繼奔赴科創板。
  • 虧損近百億股東中途退出,曠視科技IPO是真缺錢還是真有貨?
    科技時代,年輕人正在改變各個產業的既定軌道,並賦予其全新的業態。2004年,扎克伯格在寢室裡和室友一起搭建起了Facebook的原型,改變了傳統社交的方法,讓年輕人的社交更加輕鬆。2012年還在清華讀書的印奇看到了一則新聞,「Facebook以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以色列人臉識別技術公司face.com」。
  • 李開復「口誤」,螞蟻集團、曠視秒「打臉」,暴露了人臉識別數據...
    9月12日,李開復在首屆HICOOL全球創業者峰會上演講稱,創新工場八年前投資曠視科技時,曾幫助曠視科技獲取螞蟻集團、美圖的大量人臉數據。此言一出,頓時引起不小的爭議,矛頭直指用戶最為關心也最為緊張的人臉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 螞蟻集團表示,從未提供任何人臉數據給曠視科技,雙方過往合作僅限曠視科技授權其圖像識別算法能力給螞蟻單獨部署和使用,不涉及任何數據的共享和傳輸,目前雙方已無相關業務合作。
  • 雲從科技科創板IPO審核「已問詢」 AI四小龍第一股花落誰家?
    雲從、依圖、曠視、商湯四家公司,並稱為國內AI領域計算機視覺「四小龍」,「AI第一股」將花落誰家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熱點之一。其中,曠視科技最早啟動港股IPO但擱淺至今;依圖科技科創板IPO早於雲從啟動,自2020年12月1日顯示「已問詢」狀態後,未有新的進展;商湯科技IPO計劃時有傳出,但至今並未官宣。
  • 曠視科技人臉數據事件不能不了...
    2020年9月12日,李開復在一個演講中說,創新工場曾經幫助孵化的「曠視科技」從螞蟻金服、美圖等公司拿到大量人臉數據。這引起了網絡輿論的極大關注。用戶用支付寶人臉識別支付、用美圖軟體自拍,形成的人臉數據,被偷偷給了「曠視科技」?若果真如此,無疑是對個人數據的極大濫用。
  • 四小龍跑步IPO,巨虧23億的雲從科技會成AI第一股嗎?
    另外三隻獨角獸中,曠視科技、依圖都已披露上市文件,不過曠視的港股IPO一再被擱置,依圖科創板IPO審核狀態變更為「已問詢」,而商湯科技還未公布確鑿的上市計劃。雲從科技所在的人工智慧梯隊一度是資本熱捧的對象。
  • AI三劍客:依圖科技、商湯科技、曠視科技
    李開復曾經評價過AI四個獨角獸:依圖科技、商湯科技、曠視科技和雲從科技。由於它們的產品比較特殊,所以大眾接觸的比較少,對它們並不太了解。一、人臉識別的獨角獸經常有一種說法,下個十年是AI的十年,如果說AI行業是皇冠,那麼四個獨角獸所從事的領域—人臉識別,就是皇冠頂部的鑽石。代表AI技術實力最高水平的,是人臉識別技術。
  • ECCV 2018 | 曠視科技奪獲人工智慧頂賽Wider Challenge人臉檢測冠軍
    Wider Face 比賽結果。關於技術從技術角度講,這次的人臉檢測比賽 Wider Face 出現了新難點,為此曠視科技給出了一套自己的解決方案,取得第一名的成績,超越第二名微軟(MSRA)2 個點。
  • 李開復「口誤」背後 曠視科技是家什麼公司?
    9月12日,在HICOOL全球創業者峰會上,谷歌全球前副總裁、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在發言期間表示,創新工場曾幫助曠視科技從美圖、螞蟻金服(現改為「螞蟻集團」)拿到大量人臉數據。演講結束後,螞蟻集團、曠視科技官微都做出緊急回應,否認了李開復的說法。李開復也在期間致歉,「我的口誤,深感抱歉」。
  • 上萬人臉識別廁紙機進駐上海?政協委員多年提案拒用人臉識別
    天津首聯科技上海分公司一位銷售人員向《IT時報》記者透露。這些人臉識別廁紙機售價9500元/部,10臺以上採購單價為7000元/部,後續每年運維費用899元/年。根據其首聯智能小程序的搜索結果,在上海,這種人臉識別廁紙機已經遍布世博公園2號口、威海路陝西北路路口、延安中路、大融城等十幾處的公廁。
  • 三年虧20億,主營「人臉識別」
    12月3日,成立僅5年的雲從科技也向科創板遞交了招股書。至此AI四小龍中,依圖、曠視、雲從皆在IPO的不同階段,唯獨被稱為「融資機器」的商湯科技還沒有動靜。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告訴市界:「近兩年來,關於人工智慧項目的投資在大幅度縮水,非頭部公司,將大面積死亡」。
  • 康方生物於4月24日登陸港交所;傳聞曠視科技將尋求科創板上市
    更多詳情:奧園集團旗下中國文旅赴港上市:疫情之下地產系文旅項目難尋賣點之江生物科創板|遞交上市輔導備案據IPO早知道消息,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近日遞交上市輔導備案,輔導機構為海通證券,擬於科創板上市。
  • 曠視科技申請 「狗臉識別」專利 基於狗鼻圖像與已訓練好狗鼻紋模型
    IT商業新聞網7月22日訊,近日,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多條專利信息,包括申請 「狗臉識別」專利。  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新增的多條專利信息中,有一條最引人注目:一種狗鼻紋特徵點的檢測方法、裝置、系統及存儲介質。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本專利申請於 2018 年 12 月,公布日在 2020 年 7 月。
  • 數據安全向前,曠視科技向後
    被稱為「AI四小龍」的依圖、雲從、曠視、商湯,以及雲天勵飛等在內的CV獨角獸,不約而同地衝向股市大門。上市的鐘聲還未敲響,人臉識別的警鐘已經開始隱現。從「人臉識別第一案」勝訴到多地拆除人臉識別等一系列訴狀,將「人臉識別應用的合法性」問題真正帶入大眾視野。
  • 曠視科技最艱難的IPO之路有感
    曠視又出來闢謠了。自從曠視科技決定衝擊人工智慧IPO第一股之後,進程可謂坎坷,其故事性或者可與其精湛的科技力量相媲美,也難怪周圍的人都齊呼——「這是一條最艱難的路」。可以簡單回顧下:2019年8月,曠視科技正式向港交所提出申請,擬在香港主板上市,融資規模預計為10億美元,力爭11月初舉行上市聆訊;2019年10月,美國商務部將包括曠視科技在內的28家中國機構和公司列入美國出口管制「實體名單」,上市進程受阻,港交所上市委員會要求曠視對此作出解釋並補充相關材料,出師不利讓聯想創投、創新工場等股東已經贖回優先股並退出了股東行列
  • 未彌補虧損遭遇「滾雪球」?廣合科技備戰科創板IPO 外銷收入攀升不...
    原標題:科創板IPO|未彌補虧損遭遇「滾雪球」?廣合科技備戰科創板IPO,外銷收入攀升不喜反憂   12月23日,資本邦獲悉,廣州廣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雲從科技衝擊CV第一股 虧損持續估值已高A股會買單嗎?
    目前,雲從科技尚未走出營收、虧損同比擴大的怪圈,自我造血能力有待驗證;同時,其市場地位還面臨嚴重的競爭威脅,主要表現在當下市場份額不佔優勢及受主要市場客戶自研視覺識別系統的跨界競爭威脅;而對於一家前期歷經過多輪融資助高估值的獨角獸,二級市場能否接受一級市場的定價,及IPO發行價能否讓一級市場的投資者滿意均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