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奧本海默」遇刺謎團:裡應外合下,以色列布下的陷阱?

2020-12-26 澎湃新聞

11月27日,伊朗著名核科學家穆赫辛·法赫裡扎德遇刺的情節如同諜戰片場景。德黑蘭東邊一條塵土飛楊的道路上,面朝白雪覆蓋的達馬萬德火山,法赫裡扎德所乘坐的汽車遭遇伏擊。靜謐的鄉間道路上,只留下了一地鮮血和擋風玻璃掉下的碎屑。

幾十年來,公開報導中針對伊朗軍政要員的神秘刺殺事件並不在少數。2020年,困於制裁的伊朗人不得不面對這樣的事實:這已經是繼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蘇萊曼尼後,伊朗在一年內第二位遇刺的軍政領域重要人物。然而,在美國總統即將換屆的關頭,伊朗卻似乎無力像年初那般做出更多的反擊。

11月30日,法赫裡扎德的遺體已被安葬在德黑蘭的聖裔薩利赫清真寺,關於他身份與死亡的眾多謎團,仍然待解。

神秘暗殺眾說紛紜

關於這次神秘謀殺,外界了解的細節仍然有限,伊朗媒體的報導也似乎相互矛盾。

《紐約時報》援引目擊者和伊朗媒體報導稱,11月27日,法赫裡扎德的座駕在一車保鏢的尾隨保護下,沿著一條曲折的道路小心地駛向德黑蘭附近小鎮阿布薩德的嶽父家。就在看似平平無奇的途中,一輛停在路口且空無一人的日產(NISSAN)汽車突然爆炸,摧毀了旁邊的電線桿和電力傳輸器。

根據伊斯蘭革命衛隊的紀錄片製作人賈瓦德·穆古伊(Javad Mogouyi)在網上發布的詳細信息,正當眾人還未從爆炸中回過神來的時候,一名持槍者從一輛不知何時冒出來的現代聖達菲汽車上跳下,其他襲擊者則騎摩託車抵達,由此組成了一支12人的「刺客小隊」。

「這就像一部好萊塢動作大片。」穆古伊寫道。槍戰中,法赫裡扎德至少被三顆子彈擊中,從車裡摔了出來,倒在地上的血泊裡。蹊蹺的是,離事發現場最近的一家診所斷電了,路邊的攝像頭也無法使用,所有12名襲擊者竟都安然無恙地逃脫。救援直升機將法赫裡扎德送往德黑蘭一家醫院後,他被宣布死亡。

11月29日,伊朗半官方媒體法爾斯通訊社做出了更詳細的報導,然而該報導與此前的版本並不相同。法爾斯通訊社刊文稱,整個襲擊過程僅短短三分鐘,當法赫裡扎德的保鏢車輛行駛在前,並打算檢查目的地安全狀況時,法赫裡扎德所乘車輛突然遭到一陣子彈猛射,迫使其從車中走出。據報導,法赫裡扎德並不知道自己遇襲,他認為響聲是由於事故或是車內某些問題引起的。

法赫裡扎德下車後,大約150米處的一架遙控機槍猛然向其開火,3次擊中法赫裡扎德,兩次命中其側身,一次則命中其背部,並打穿了他的脊柱。法赫裡扎德的保鏢也遭到了槍擊。法爾斯通訊社稱,停在附近的日產車在這遙控機槍開火後發生了爆炸。

11月30日,伊朗國家電視臺的阿拉伯語網站「世界」(Al-Alam)則報導稱,這起襲擊事件是使用以色列製造的「衛星遙控武器」進行的。報導援引「知情人士」的話指出,從襲擊現場回收的武器帶有「以色列軍工」的標誌。

「伊朗的敵人過去曾對法赫裡扎德發起了多次失敗的行動。」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阿里·沙姆卡尼說道,「但這次,敵人採用了一種全新、專業、複雜的方法。」

不過,《以色列時報》分析稱,許多國防專家對法爾斯通訊社的報導表示懷疑,他們認為現場照片顯示,法赫裡扎德的車輛遭到的是精準射擊,這更符合訓練有素的武裝特工進行突襲時的特徵。

「伊朗的奧本海默」

在遇刺事件發生前,這位神秘的核科學家鮮少活躍在人們的視野之中。伊朗媒體上幾乎沒有出現過他的照片,他也基本沒有公開演講的記錄。當美國2008年將法赫裡扎德列入制裁名單時,大多數伊朗人才頭一次聽說這個名字。

「根據我們得到的信息,他是伊朗國防部門內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發專家,特別是他被認為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伊朗軍事核計劃的幕後人物。即便是伊朗2003年停止了軍事核計劃之後,他依然是伊朗核計劃的核心領導者。」法國國際和戰略研究中心(IRIS)伊朗問題研究員蒂埃裡•科維爾(Thierry Coville)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

科維爾所講的軍事核計劃即「阿馬德計劃」,這項計劃始於1989年,雖然其被以色列和西方國家認為是一項軍事行動,用於評估製造核武器的可行性,但是伊朗官方一直強調本國的核計劃是民用的、和平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稱,「阿馬德計劃」已於2003年結束。

《紐約時報》2014年的一篇報導曾將法赫裡扎德稱作是伊朗擁有的「與奧本海默最接近的人」。一位不具名的西方外交官曾聲稱:「假使伊朗選擇核武化,那麼法赫裡扎德將成為伊朗核彈之父。」多年來,法赫裡扎德的實驗基地成為了禁區,為了防止刺殺事件,監督伊核協議的國際核查人員被告知他們無法與之見面。

然而,與西方和以色列敘事截然不同的是,在伊朗官方媒體口中,法赫裡扎德的身份並未直接與伊朗核計劃聯繫在一起,他反而以伊朗國防部研究與創新組織的負責人身份亮相。根據伊朗國防部長哈塔米的說法,法赫裡扎德因其在國防部「負責核防禦領域,且與其他核科學家聯繫緊密而著稱」,此外他的工作還包括「在防空中利用雷射等雷達之外的手段,偵查入侵伊朗空域的飛機」。哈塔米甚至還聲稱,在法赫裡扎德的監管下,伊朗國防部生產出了新冠肺炎快速檢測試劑盒,並成功開發了一種新冠疫苗,且該疫苗已經進入人體試驗的第一階段。

一位不具名的伊朗前外交人士告訴澎湃新聞,法赫裡扎德幾十年來確實是伊朗核計劃的高級別人物,不過他的角色更多是行政性的,即負責領導一支科研隊伍,「雖然伊朗人一般會知道他,但他並不像蘇萊曼尼一樣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 

2018年,以色列摩薩德特工竊取了大量有關伊朗核計劃的秘密文件,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當時在電視節目中就文件內容做了公開報告,「記住這個名字。」內塔尼亞胡指著一張法赫裡扎德從未被見過的照片說道,他將其稱為「伊朗核武計劃」的「影子人」。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和以色列的多位分析人士宣稱,在「阿馬德計劃」於2003年暫停後,許多參與「阿馬德計劃」的伊朗科學家仍在法赫裡扎德監管下的組織進行核研究。美國國務院2020年6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也聲稱,這些伊朗科學家在法赫裡扎德的領導下繼續從事「與武器化有關的雙重用途核技術活動」。

幕後黑手以色列?

法赫裡扎德遇刺後,伊朗立即指責以色列要為此負責。伊朗總統魯哈尼11月28日發表聲明稱,以色列是美國的「僱傭軍」,暗示美國也間接或直接參與了暗殺的策劃。上述聲明一經發出,以色列政府即刻將其全球所有的大使館置於高度安全戒備狀態,以外交部則拒絕就任何安全事務發表評論。美國總統川普也未就暗殺事件發表進一步評論。

通常認為,以色列強大的情報機構摩薩德確實有能力實施暗殺法赫裡扎德這樣的襲擊。以色列調查記者羅恩·伯格曼(Ronen Bergman)在其於2018年出版的著作——《先發制人:以色列定點清除秘史》中寫道,建國七十餘年來,摩薩德和以色列其他政府機構在全世界謀殺了至少2700人。書中描述的刺殺方法包括「武裝無人機、手機炸彈、裝有遙控爆炸裝置的備用輪胎,和需要一個月才可讓目標喪命的有毒牙膏」。

英國《金融時報》(FT)刊文指出,以色列官方從來不會公開對這些謀殺行徑表態,除非特工被抓獲。然而,以色列官員會定期向美國媒體介紹這些暗殺事件,並且間接「稱讚」這些暗殺計劃。

伯格曼就法赫裡扎德遇刺一事表示,這種在敵人領土腹地實施的襲擊「要計劃數月乃至數年」,「不可能只是通過按一下按鈕就達到行動目標。」他認為,此次暗殺計劃的源頭應該追溯到2018年內塔尼亞胡宣布「伊朗秘密研發核武證據」,並將法赫裡扎德的身份公之於眾之時。

「儘管我們不知道究竟是誰實施了此次謀殺,但是直接兇手不太可能是以色列人。」匿名伊朗前外交人士告訴澎湃新聞,「以色列人一直在中東地區招募恐怖分子,訓練他們從事謀殺活動。」

《外交政策》雜誌2012年的一份報導披露稱,以色列摩薩德軍官曾招募隸屬於「俾路支斯坦解放軍」(BLA,已被巴基斯坦、美國與英國定為恐怖組織)的遜尼派反政府武裝「伊朗真主旅」(Jundullah)成員,訓練其在伊朗從事暗殺活動。多位美國情報官員透露稱,「持有美國護照和大量美元現鈔的以色列人」偽裝成美國中央情報局特工進行招募活動,這一計劃被摩薩德稱為「假旗」行動。根據美國政府公開的信息,「伊朗真主旅」已宣布對數名伊朗政府官員遇刺事件負責。

此外,另一個名為「伊朗人民聖戰者」(MEK)的組織似乎有更大的嫌疑。該組織長期以暴力手段對抗伊朗政府,不少該組織成員流亡海外,同時已有伊朗高官宣稱該組織應為法赫裡扎德遇刺案負責。2020年夏天伊朗納坦茲核電站發生的神秘爆炸事件也被認為是該組織在以色列指揮下實施的。

英國《衛報》在2018年對MEK的一份特別報導中提及,伊朗的核計劃最初由該組織公之於眾,據稱摩薩德向其提供了情報文件。2007年至2012年間,有7名伊朗核科學家遭遇暗殺,兩名匿名美國官員在2012年聲稱,這一系列暗殺先是由摩薩德策劃,隨後由伊朗境內的MEK特工執行,但這一說法被MEK發言人駁斥為「虛假主張」。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系列過往的襲擊事件與法赫裡扎德的遇刺如出一轍。在其中一起襲擊中,一輛停靠在路邊的摩託車突然爆炸,炸死了正在降車庫門的伊朗粒子物理學家。另一起襲擊中,襲擊者騎摩託飛快駛過一輛伊朗科學家乘坐的汽車,將一枚電磁炸彈按在車門上,炸死兩人,炸傷一人。還有一次襲擊中,一名科學家在紅綠燈處停車時,騎摩託車的持槍者趕來向科學家掃射。

「伊朗不會落入陷阱」

「其他科學家不知道的事,法赫裡扎德也不會知道。他只是伊朗訓練出的科學家之一,這意味著我們還有更多像他一樣的人。」前述匿名伊朗前外交人士向澎湃新聞指出,「因此,這實際上不會影響伊朗的核計劃,而以色列人也知道這一點。」

多方分析認為,此次暗殺事件可能與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兩個月後即將就職有關。達成伊核協議曾經是歐巴馬-拜登政府在外交上取得的政績之一。2020年競選期間,拜登又多次承諾會一改現任總統川普在伊朗問題上的鷹派作風,減輕對伊制裁,重返伊核協議的談判桌。

「以色列現在非常擔心拜登(上臺),他們擔心拜登與伊朗越走越近,這樣以色列會失去作為美國『牢不可破同盟』的地位。假使伊朗不再是(美國)致命的敵人,那麼以色列將不再那麼重要。」匿名前伊朗外交人士告訴澎湃新聞,「所以以色列發起了一些『戰爭』,這樣他們就可以把拜登鎖死在川普的(對伊朗)政策中。」

「刺殺一位核計劃的核心領導人,這是一種信號。」科維爾也如此認為,「這種策略可以去試探伊朗對拜登政府啟動美伊新一輪談判的態度。」

28日,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就法赫裡扎德遇刺一事發表聲明,呼籲對這一「罪行」進行調查,堅決起訴「肇事者及幕後指使」。然而,哈梅內伊其實並未明確在聲明中表達「誓言復仇」,卻反而強調了「戰略耐心」的重要性。

「伊朗的復仇將會是審慎的,發生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前伊斯蘭革命衛隊司令官海珊·卡納尼-穆加丹(Hossein Kanaani-Moghaddam)對總部位於倫敦的新聞網站「中東之眼」表示,「伊朗不會受以色列的影響,也不會掉進以色列妄圖伊朗挑起戰爭的陷阱。」

與伊朗軍政高層的「克制」相反,伊朗報紙的頭版頭條卻充斥著「報仇雪恨」的字眼。伊朗保守派媒體《世界報》29日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建議,假使證實以色列策劃了對法赫裡扎德的刺殺,那麼伊朗應該襲擊以色列港口城市海法。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伊朗或許不至於做出直接從本土襲擊以色列的「引戰」舉動,但其有可能通過在黎巴嫩和伊拉克的什葉派代理人進行間接報復。

「伊朗的強硬派很憤怒,這些人的憤怒會讓美伊關係複雜化。不過我認為,伊朗很清楚,假使作出軍事回應,那麼這將成為川普政府襲擊伊朗的藉口。我不知道他們未來是否會報復法赫裡扎德遇刺一事,不過現在伊朗政府的優先事項是重啟與美國的談判。」科維爾對澎湃新聞指出,「儘管此前遇刺的蘇萊曼尼比法赫裡扎德要重要得多,但伊朗彼時也沒能做什麼,因為那時他們正在等待美國大選的到來,而現在伊朗也不會輕易改變政策,因為他們仍在等待拜登上臺後減輕制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伊朗核科學家遇刺,以色列首次回應:對誰人行兇毫無頭緒
    伊朗首席核科學家法克裡扎德(Mohsen Fakhrizadeh)11月27日遇刺身亡,外長扎裡夫(Javad Zarif)稱事件顯示與以色列有關。以色列內閣部長哈內格比(Tzachi Hanegbi)28日稱,他對誰殺死法克裡扎德毫無頭緒,是首次有以色列官員回應事件。
  • 頂級核專家遇刺身亡!伊朗「點名」以色列為「幕後兇手」
    遇刺伊朗核科學家曾被以色列總理「點名」早在兩年前。2018年4月30日,內塔尼亞胡在新聞發布會上就曾表示,以色列有證據表明,伊朗在2003年正式結束核計劃之後的多年裡,一直在暗中進行「阿馬德計劃」,而法克裡扎德就是這項計劃的負責人。
  • 伊朗核計劃負責人穆赫辛·法赫裡扎德遇刺身亡 這場無人認領的暗殺...
    法赫裡扎德人稱「伊朗的奧本海默」,他的離世勢必對伊朗核計劃帶來巨大損失。然而,這場精準實施、尚無人認領的暗殺行動僅是為了破壞伊朗發展核計劃嗎?有分析直指,在這個特殊節點落下這樣深思熟慮的一步棋,是對美伊關係、伊核協議「一石多鳥」的一計狠招。行刺者能達到目的嗎?刺殺法赫裡扎德的動機是什麼?希望藉此阻斷伊朗核計劃推進?
  • 深度|年初是蘇萊曼尼,年末是法赫裡扎德……伊朗會如何回擊?
    隨後,至少5名武裝人員從一輛黑色SUV上一躍而下,朝法赫裡扎德及其保鏢所在的車輛開火。法赫裡扎德重傷送醫,不治身亡。在伊朗,59歲的法赫裡扎德20年來一直被視作伊朗核武計劃的幕後推手,有「伊朗的奧本海默」之稱。他隸屬於伊朗國防部,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科技及創新機構負責人。
  • 伊朗鎖定攻擊目標,以色列最大城市或遭殃,美國會趁火打劫嗎?
    伊朗首席科學家被暗殺之後,伊朗全國很是憤怒。很多民眾走上街頭要求對美國和以色列展開報復。伊朗最高領袖也聲稱,會以雷霆之勢打擊幕後黑手。僅僅剛剛過去兩天,伊朗有一名高官,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被無人機定點清除殺害,那麼,伊朗真會動手嗎?
  • 伊朗核科學家遇刺衝擊中東局勢
    11月27日,伊朗資深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在德黑蘭附近小城遇刺身亡,引起各國廣泛關注。伊朗方面稱,這是一次恐怖襲擊。迄今為止,尚無國家、組織或個人宣布對此負責,伊朗方面初步認為此次暗殺行動由以色列策劃實施。外界則「屏住呼吸」,觀察伊朗可能作出的回應。
  • 伊朗核科學家遇刺身亡,疑似與美國勢力有關?伊復仇行動或已開始
    日前,以色列率先替美國出馬,對伊朗發起猛烈攻擊,這場襲擊不僅預示著伊朗與以色列的爭戰即將掀起,也表示伊朗和與以色列為伍的美國的梁子也越結越大。而在雙方衝突全面爆發之前,伊朗又損失了一名重要人物。伊朗核科學家遇刺身亡據法爾斯通訊社11月29日報導,伊朗核科學家法克裡扎德在途經德黑蘭省的阿伯薩德地區時遭到子彈襲擊,隨後在其保鏢的保護下被直升機送到當地一家醫院進行治療,但遺憾的是最終還是因為搶救無效而死亡。這一事件引起了伊朗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引起多方關注。近些年來,伊朗頻頻出現重要人物遭遇刺殺。
  • 伊朗出內鬼了?德黑蘭發現以色列國旗,寫著「感謝摩薩德」字樣
    最近,伊朗核科學家遭刺殺事件還沒有落下帷幕!據媒體最新報導,在伊朗首都發現以色列的旗幟。相信在該名核科學家被刺殺之前,很少為人所知,儘管身為伊朗重要人員,在伊朗有舉足輕重的位置,直到在德黑蘭被刺殺,伊朗多個高級人員參加葬禮才被大多數人所知。
  • 伊朗終於復仇了?以色列摩薩德指揮官遭刺殺,報應來的太快!
    近日,伊朗的復仇行動開始了?以色列摩薩德指揮官遇刺身亡,報應來的太快了。前不久,伊朗的核科學家在德黑蘭被刺殺,外界都猜測是以色列幹的。伊朗在遇刺現場也查到一些與以色列相關的證據,還將矛頭指向以色列,稱遲早會復仇的。果不其然,以色列這回遭到報應了。
  • 錢德拉塞卡極限和奧本海默極限為什麼是白矮星和中子星的生死線?
    但核心在高溫高壓下激發了核聚變,巨大的輻射壓抵消了恆星自身的引力壓,就維持了一個平衡,這個階段就叫恆星的主序星階段。恆星到了演化後期,核心核聚變能量耗盡,沒有了輻射壓抵抗恆星自身引力,恆星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外圍物質就會急劇向中心坍縮。
  • 雄鹿聘請前基德教練組成員約什-奧本海默擔任球隊助教
    虎撲10月23日訊 根據ESPN的報導,聯盟消息人士透露,雄鹿聘請約什-奧本海默擔任球隊助理教練約什-奧本海默此前曾兩度就職於雄鹿,先後擔任拉裡-德魯和傑森-基德教練組成員。2019-20賽季常規賽,雄鹿戰績為56勝17負,排名東部第一,季後賽次輪1-4不敵熱火,無緣東部決賽。(編輯:拖鞋)
  • 前以色列情報官:暗殺伊朗科學家,或是蓬佩奧和以色列「合謀」
    前以色列軍事情報局負責人亞德林受訪時猜測,美國、以色列顯然存在某種程度的「合謀」。他揶揄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周曾訪問以色列,「顯然不是過來喝酒的。」美國政府交接的敏感時期,伊朗頂級核物理學家法克裡扎德27日遇刺身亡,進一步攪動中東局勢與伊核問題走向。
  • 伊朗核彈之父,被亂槍打死!伊朗:以色列下的黑手
    據多家媒體報導稱,有伊朗「核彈之父」之稱的法赫裡扎德周五在德黑蘭的郊區被亂槍射殺,伊朗外交部稱這是以色列下的黑手,以色列方對此不予置評。摩薩德所為?伊朗指責以色列發動暗殺作為中東地區的兩大國家,伊朗和以色列一直是死對頭。
  • 銳參考|伊朗的報復可能正在路上,但會是什麼呢?
    參考消息網12月5日報導伊朗今年遭受了兩次重大打擊——一次是年頭,一次是年尾;打擊對象一次是軍隊高官,一次是核科學家:1月3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在伊拉克遇襲身亡;11月27日,伊朗核科學家、被視為「伊朗版羅伯特·奧本海默」的法赫裡扎德遭遇暗殺。
  • 川普命令蓬佩奧:不擇手段痛擊伊朗,只要不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伊朗情報部門發現殺害法赫裡扎德的武器具有鮮明的以色列國防工業特色,但也認為美國難逃干係,事實上,以色列前情報局主管亞德林就指出,美以聯合策劃了此次暗殺。 亞德林的供述也和美國《野獸日報》網站的報導不謀而合,據報導,川普就指示蓬佩奧可以對伊朗採取任何措施,只要不引發世界大戰就行。很顯然,川普、蓬佩奧以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都認為,暗殺法赫裡扎德是「合適的」。 首先,這會重創伊朗的核計劃。
  • 伊朗揪出軍方內鬼,大批臥底連夜潛逃
    此前在11月底,被譽為伊朗「核武之父」的法赫裡扎德在德黑蘭市郊街頭遇襲身亡,此事引爆國際輿論,外界對真兇的身份猜測紛紛,伊朗迅速將矛頭指向以色列,還明裡暗裡地強調美國也不是什麼無辜之輩。
  • 阿麗亞娜•塔巴塔拜:科學家遇刺,伊朗會如何報復?
    蘇萊曼尼擴大並制度化了伊朗的非國家盟友和夥伴網絡,這是伊朗地區戰略的基礎,而法克裡扎德則幫助發展了該國的核能力。他們的死亡是具有象徵意義的,這是對伊朗沉重的打擊,突顯出了伊朗的脆弱性。 法克裡扎德死後,伊朗官員很快就把這次襲擊歸咎於他們的主要對手之一:以色列。據信,耶路撒冷也是今年夏天納坦茲核設施爆炸案的幕後主使,該設施目前是伊朗進行鈾濃縮活動的主要場所。
  • 遭兩次重大打擊後,伊朗對美以報復「手段很多」,正猶豫什麼?
    來源:參考消息網參考消息網12月5日報導伊朗今年遭受了兩次重大打擊——一次是年頭,一次是年尾;打擊對象一次是軍隊高官,一次是核科學家:1月3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在伊拉克遇襲身亡;11月27日,伊朗核科學家、被視為「伊朗版羅伯特·奧本海默
  • 為遇刺科學家報仇?伊朗揪出大內奸直接處決,美以間諜網瞬間瓦解
    圖為伊朗處決間諜 前不久美軍對伊朗科學家實施了刺殺,導致美伊兩國關係急劇惡化,為了給遇刺科學家報仇,最近伊朗啟動了大規模的反間諜行動,抓住了多名潛伏在伊朗境內多年的大間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