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這就是原創》中誕生了節目全國12強,稍感意外的是「猛獸原創榜」榜單十強到這一期全部被淘汰。「猛獸原創榜」是節目105位選手作品的首次集體亮相,通過一周限時打榜,交由大眾選出自己心中的最喜歡的原創音樂,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大眾對音樂的審美與喜好,諸如火爆抖音的《學貓叫》就出現在了榜單的第三位。
音樂榜單「流量為王」,失去公信力?
各類音樂排行榜的出現將音樂市場優質歌曲進行盤點並推薦給大眾,在依靠傳統媒體的時代,音樂榜單成為大眾認知優秀音樂作品的一個重要參考。回顧2005年華語樂壇十大流行曲榜單,這些歌曲當年可謂火爆一時,且到如今仍為大家所熟知。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大眾對於音樂的獲取不再局限於磁帶、CD等載體,網際網路極強的實時性讓聽眾們可以隨時隨地尋找自己喜歡的音樂,音樂人們也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上傳與傳播自己的作品。然而隨著實體唱片時代的沒落,音樂行業似乎也進入了低速發展時期。
當我們再去看2018年的各大音樂排行榜時,會發現排行榜被所謂的「網紅歌曲」與「偶像歌曲」佔領,不少人甚至表示這些年度金曲基本沒聽過。音樂榜單似乎失去了排行榜最基本的公信力,不再是最優質與最受大眾喜愛的歌曲的展示。
知名音樂人鄭鈞也指出:現在所有的排行榜公信力都崩了,最早的時候歌好聽就會火,現在是因為這個人火,他們就認為這個歌也應該火。
「網紅、偶像」佔領音樂市場,優質音樂如何生存?
《學貓叫》《盜將行》《沙漠駱駝》……即使你沒有刻意搜索過這些「網紅歌曲」,但或多或少都從不同途徑聽到這些歌吧。截至2016年底,我國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到4.5億。在抖音裡「你說你喜歡森女系,而我多了一個G」這樣有著魔性洗腦的歌詞與節奏強烈的背景音樂隨處可見,配上與歌曲節奏相符的舞蹈很快就能收穫大家的點讚。
據《2018抖音大數據報告》,抖音國內日活躍用戶數突破2.5億,作為一個短視頻社交軟體竟成為了目前音樂市場中傳播的一大重要途徑。由於短視頻的屬性,對使用的背景音樂也有著一定的需求,諸如:歌詞簡單魔性、曲調朗朗上口、編曲不要複雜節奏性強就行,利於傳播。還因短視頻時長限制,導致這些「網紅歌曲」不需要整首都好聽,有一部分魔性洗腦即可,割裂了歌曲的完整性。但這些並無音樂性的口水歌卻佔據了音樂市場,不斷劣幣驅逐良幣,使真正優秀的音樂作品無法突出重圍為大家所知。
至於「偶像歌曲」的出現則要從偶像文化談起,在日本與韓國「偶像」區別於歌手,演員,綜藝人等身份單獨存在,是以自身魅力為賣點的一種職業,所以對於偶像的音樂作品的評判其實是脫離對於歌手評判的體系的。隨著去年「偶像綜藝」的爆火,中國也迎來了偶像元年,「偶像」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對音樂市場產生了一些影響。青少年對於偶像的熱愛轉化為強烈的購買力,2018年數字專輯銷量前十中有八組都是偶像藝人。粉絲們在打榜方面也傾注了極大熱情,導致音樂排行榜被「偶像歌曲」屠榜。偶像歌曲有其存在的意義,記錄著偶像的成長也成為偶像對粉絲們支持的反饋。但在無法將偶像市場與歌手市場進行有效區分的時候,優秀的音樂作品在傳播過程中仍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大眾審美體現在對大眾生活的價值認同上,在如今巨大壓力的社會生活中,人們迫切需要通過文化審美來對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網紅音樂與偶像音樂的出現填補了這個空白。然而正是在不斷的感官刺激下,大眾逐步喪失了對優質音樂的追求,僅僅依靠各種媒介的輸入接收信息,不再主動尋求音樂的精神內涵。如果充當音樂傳遞媒介的平臺與載體不承擔傳遞優秀音樂作品的責任,那麼音樂市場將會逐步走向娛樂性,真正的優秀作品更會陷入無人問津的尷尬局面。
《這就是原創》給優質原創音樂一個出口
知名樂評人「耳帝」在微博中寫道:「關注我的朋友都知道,其實我是很期待《這就是原創》這個節目的。在偶像音樂霸佔排行榜、網紅音樂霸佔公共聽覺空間的局面下,需要有更多真正的好內容、優秀的原創歌曲出現,來與之對抗且平衡市場,原創音樂人更需有一個能推廣自己與曝光好作品的平臺。」
如果說「猛獸原創榜」榜單前十展現了大眾音樂審美趨向,是大眾的選擇,那麼《這就是原創》則為剩下的95位原創音樂人提供了一個難能可貴的平臺,不斷為優秀音樂作品發聲。10強換位PK賽時,三位捕手選擇品優秀的音樂作品與榜單前十進行pk,不少創兒換位成功,儘管音樂並沒有高低之分,但還是可以看出,沒有進入排行榜前列並不意味著作品不優秀,也許只是缺少了一個傳播的平臺。而第七期榜單前十的淘汰則又是一次大眾音樂審美與音樂專業性之間的交鋒。
節目組與三位捕手在這個衝突中始終保持著對好音樂的支持。從第一期開始,蕭敬騰捕手就保持著對音樂嚴肅認真的態度,指出創兒的歌曲太過「小清新」,這樣的歌太多太多了,我們音樂素養不應該只有這樣。還一語點破普及的歌因為朗朗上口所以會被喜歡,但那些東西太淺了。除了對音樂專業度的執著外,同樣考慮了大眾的接受程度,在第七期蕭敬騰與小宇雙選成功時,蕭敬騰對極具音樂專業性的小宇首次提出了「很危險」,正是因為小宇的音樂太過實驗性與前衛,希望可以和他一起達到這之中的平衡。
除了為原創音樂提供展示平臺,《這就是原創》還將音樂知識的科普融入各個環節。在第七期盲選環節中,三位捕手就指出了demo中的不同配器,通過編曲風格來區別不同創兒。105位音樂人擁有不同的音樂風格,都在節目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節目通過這些科普讓大眾更加了解音樂知識,試圖為整個音樂市場的良性發展提供一份力量。
正是有這樣為優秀音樂發聲的平臺不斷出現,可以相信未來大眾音樂審美將向著更好的方向邁進,音樂市場也將重煥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