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音樂平臺如何讓爆款歌曲不再「驚雷」?

2020-12-16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作者: 卡比怪,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一場「《驚雷》登上QQ音樂熱歌榜」引發的音樂審美之爭在音樂圈裡火速蔓延。

事情的起因,知名歌手楊坤在直播的時候批評《驚雷》「沒旋律、沒節奏、沒律動,難聽俗氣」,《驚雷》原唱者MC六道以「存在即是合理」理由在微博上回應楊坤批評,楊坤不以為意,並表示提到音樂審美《驚雷》就算了。

隨後,大批圈內人士表達了自己對《驚雷》的否定。緊接著,《驚雷》涉嫌抄襲的事件也被公眾放大。

《驚雷》爆紅得益於直播平臺、短視頻平臺和音樂平臺的流量合謀,這也是多數音樂作品的突圍路徑。在抖音,截至 4 月 16 日,#驚雷#達54. 2 億次播放、18.3w個視頻,#挑戰唱驚雷#也達19. 5 億次播放、3.6w個視頻。除此之外,多個網絡版本的翻唱在全網擴散,不少音樂紅人的翻唱版甚至登上了QQ音樂的熱歌榜。

▲  抖音截圖

面對這樣的火爆局面,諸多音樂人發出質疑,難道現在華語樂壇爆款作品的音樂水準就近乎於喊麥嗎?如果這樣的作品泛濫,華語樂壇還能好嗎?這些年層出不窮的音樂人扶持計劃,到底展現出了什麼效果?怎樣的扶持計劃才能選出真正代表華語樂壇的原創音樂人,並帶領華語樂壇重返黃金時代呢?

這些問題恐怕才是如今熱鬧喧囂的氛圍下,值得我們去審視的,不要因為一首歌而否定了眾多音樂人的努力。

國內目前呈現出網易雲音樂和騰訊音樂兩強並峙的格局,作為華語樂壇的兩大重要玩家,或許我們可以來觀察一下,在兩家平臺上原創音樂人的生存情況和水準。

 要爆款作品,更要原創音樂人  

拋開飽受爭議的《驚雷》插曲,內地原創音樂這兩年成績斐然。

2019 年,網易雲音樂原創音樂人作品年播放量達到 2730 億次,其中多首爆款歌曲湧現,包括隔壁老樊的《我曾》、柏松的《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等;騰訊音樂(包括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的三個平臺,原創音樂人作品的播放量也超過 2000 億,陳雪凝的《綠色》、展展與羅羅的《沙漠駱駝》等爆款歌曲表現搶眼。

▲  數據來源:網易雲音樂、騰訊音樂公開數據整理

縱觀網易雲音樂和QQ音樂的熱歌榜,原創音樂作品已經佔據了榜單的半壁江山。

除此之外,內地的原創音樂人也在不斷地製造爆款歌曲。截至 2019 年,網易雲音樂入駐原創音樂人超 10 萬,上傳作品超 150 萬首,年度作品播放量最高的來自原創音樂人隔壁老樊 96 億。騰訊音樂方面,截至 2019 年,全平臺(包括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三個平臺)入駐原創音樂人累計超 8 萬,原創歌曲超 50 萬首,年度作品播放量最高的來自原創音樂人陳雪凝62. 9 億。

 ▲  數據來源:網易雲音樂、騰訊音樂公開數據整理

到了 2020 年,兩大頭部平臺的爆款案例更是接連不斷。網易雲音樂上有一個月播放量超3. 4 億的小樂哥版《大眠》、上線不到 2 個月的播放量超過 2 億的十豆彡版《這就是愛嗎?》、超1. 6 億播放量的音樂人阿冗的新歌《與我無關》等等;騰訊音樂平臺上,夢然的《少年》和程響的《世界這麼大還是遇見你》相繼引爆全網,《驚雷》也因為登上了QQ音樂熱歌榜前三而受到業界關注。

對於在線音樂平臺而言,爆款作品固然重要,但創作爆款作品的原創音樂人恐怕更為重要。尤其是隨著音樂平臺兩強格局的形成,原創音樂市場已經成了新戰場。在原創音樂市場,網易雲音樂 2016 年入局如今已成為該領域最大的原創音樂平臺, 2018 年騰訊音樂人開始加強這方面業務,但起步太晚了。可能也是意識到,和所有的文創市場一樣,創作者才是整個商業鏈條上最核心的資產。

 扶持計劃需著重解決原創音樂人「流量和變現」問題  

或許都看到了「得原創音樂人者得天下」這一行業核心秘密,從 2018 年開始,短視頻平臺也都紛紛瞄上了原創音樂人的紅利,包括抖音、快手、B站等短視頻平臺也都加入其中,十幾個音樂人扶持計劃如雨後春筍般搶奪市場。

這些音樂人扶持計劃梳理如下:

▲  數據來源:各平臺對外發布新聞整理

回顧《驚雷》的爆紅很容易就發現,能夠成為現象級的「作品」,視頻平臺不遺餘力甚至不假思索地推廣功不可沒。

不可否認,短視頻平臺與音樂有著天然結合的基因,所以,B站、抖音、快手這些短視頻平臺「入侵者」對原創音樂市場虎視眈眈,但它們更多的成果體現在維護平臺生態裡的音樂網紅、音樂主播和音樂up主的熱度。另外,短視頻平臺們在追求音樂品質上也並不「講究」,傳播性、趣味性和情感共振性是它們的首要衡量標準,因此,在短視頻平臺的推動下誕生的作品良莠不齊,不少爆款作品也如《驚雷》一樣備受爭議。

在線音樂平臺方面,也並不是每位玩家都有能力和決心將扶持計劃堅持下來,且不斷增加力度和投入,不少平臺發布的計劃已無下文。網易雲音樂和騰訊音樂算是為數不多的把扶持原創音樂人計劃系統化的兩位頭部玩家。

2016 年,網易雲音樂率先推出扶持原創音樂人的「石頭計劃」,並於 2018 年及 2010 年相繼發布幫助音樂人增加收入的「雲梯計劃」及「雲梯計劃2020」;兩年後, 2018 年,騰訊音樂的相關扶持計劃也緊隨而至。

但截至 2019 年底,無論是原創音樂人數量、作品數量還是爆款的數據表現,網易雲音樂都處於全面領先的位置。

在兩強突進的格局下,網易雲音樂之所以能夠領跑,核心在於網易雲音樂從「石頭計劃」開始就著力於解決原創音樂人「流量和變現」的兩大痛點問題。

在曝光和收入得到明顯提升的實際帶動下,更多原創音樂人開始逐步紮根網易雲音樂平臺,甚至形成了獨特的全新音樂人社區氛圍。截至 2019 年 12 月,網易雲的公開數據顯示,「石頭計劃」啟動至今,原創音樂人在雲村上獲得的收入增長了 31 倍,原創作品播放量增長了13倍

QQ音樂今年 4 月發布的「銀河計劃」,也提出用千億流量扶持,幫助創作者快速提升音樂收入。

 Z世代決勝未來,網易雲音樂率先跑通扶持鏈條  

綜合以上兩點來看,在原創音樂扶持方面,顯然網易雲音樂率先跑通了扶持鏈條。

一直以來,為了解決「流量和變現」問題,原創音樂人嘗試了各種操作,在社交網絡上進行個人運營、籤約唱片公司,甚至試著參加歌唱類選秀節目以獲得「捷徑」,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顧此失彼,收效甚微。

網易雲音樂聯動自身的產品特質、社區生態以及運營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原創音樂人解決了這兩個痛點問題。

第一,從產品本身來看,網易雲音樂主打的精準個性化分發才是音樂平臺的核心戰力,音樂播放器的平臺已經跟卡帶、CD一樣被用戶拋棄了。

擅長為用戶「專屬定製」的網易雲音樂通過個性化的精準推薦,聯動樂評、歌單等內容,幫助用戶第一時間找到自己的興趣音樂,對於原創音樂人來說,它們不用擔心自己的首批種子用戶在哪裡,在網易雲精準推薦的體系下,任何音樂類型能找到自己的首批聽眾,網易雲音樂的智能內容分發機制能激活沉睡曲庫,使得曲庫的利用率達80%。無論如何,原創音樂人在網易雲上能迅速從 0 到 1 成功實現冷啟動。

第二,Z世代喜歡什麼音樂平臺?數據說明,社區氛圍濃厚的網易雲音樂成為 95 後首選音樂平臺。

網易雲音樂副總裁李茵曾透露,在網易雲音樂的活躍人群中, 95 後佔比已經超過60%; 2019 年的新增用戶中,有85%都是 95 後年輕人。他們也親暱地稱呼網易雲音樂為「雲村」,「雲村」用戶成了Z世代用戶的顯著標籤之一。Mob研究院發布的《Z世代大學生圖鑑》報告顯示,網易雲音樂是最受Z世代歡迎的娛樂APP。

Z世代用戶在網易雲音樂上有兩個顯著特徵,第一社區能量大,第二音樂付費意識強。

Z世代用戶充分體現了移動網際網路的流量垂直化、分眾化特點。關於音樂,他們沒有所謂的大眾與小眾之分,從早期的民謠、搖滾、嘻哈等,到現在的電子、國風、二次元等,各類原創分眾音樂都能在Z世代用戶中找到「臭味相投」者,並且Z世代用戶也樂意在「雲村」社區表達自己的情緒。

個性化推薦、樂評、歌單以及豐富的原創音樂人中湧現出的眾多寶藏音樂人,都是年輕人的最愛。

此外,相較於其它年齡層,Z世代主要用戶 95 後擁有更好的付費習慣。

以華晨宇的新專輯《新世界NEW WORLD》為例,僅用四天,新專輯在網易雲音樂銷量就突破100 萬張,銷售額突破 2000 萬元,創下了數字專輯銷售額最快突破 1000 萬的紀錄。 2019 年華晨宇數字單曲《好想愛這個世界啊》銷售額也突破了 6000 萬,眾多消費者中,80%以上都是 95 後。

這樣的付費人群保有量,使得音樂人在線發歌和樂迷付費購買數字內容成為常態。

第三,平臺挖掘和推薦什麼樣的原創音樂人和作品,對音樂市場風向的影響也很大。

運營方面的種種機制都保證了網易雲音樂在注重原創音樂人「流量」的同時,也注重歌曲的「質量」,以此保證更多優質的原創音樂被選出,走上爆款之路。比如優秀原創音樂人盛典「硬地圍爐夜」、專業原創音樂榜單「硬地原創音樂榜」、挖掘優秀詞曲作者的「星辰集詞曲大賽」等,從內容端運營的角度入手,挖掘優秀的原創內容,而不是一味地交給流量去篩選內容。

其實我們都知道什麼樣的東西最吸流量、最吸眼球。但是吸眼球的東西未必是對的,對此網易雲音樂副總裁丁博曾提出過一個「半步理論」:你永遠要領先你的用戶半步。因為你不能落後,落後他們的話,你怎麼引領他們去看你的東西,否則他們看你的東西都覺得木木的,毫無滋味;但是你也不能領先太多,假設你是個研究小眾音樂的專家,天天把自己哪些極致的東西推給大家,大家也跟不上。所以半步理論就是說,這半步用戶恰好能跟著你,然後你又能夠給他們帶來一些新的東西、新的發現、新的感悟。

與頭部玩家的聯手,如早年入局的芒果文創、SMG和去年加入的阿里,還有今年官宣深度合作的吉卜力、滾石唱片等日音、華語的頂級陣容加入,也為網易雲音樂領跑原創音樂江湖提供更多的保障。

顯然,市場也樂於見到網易雲音樂的音樂社區戰略成功,這對整個華語樂壇也是一個正向的促進,大家攜手一起繁榮,而不是陷入流量的陷阱中。

綜合來看,網易雲音樂入局音樂市場 7 年來,從一條鯰魚攪動市場格局,到如今與騰訊音樂形成兩強相爭。顯然,競爭會幫助華語樂壇迎來更加繁榮的發展機遇,值得慶幸的是,網易雲音樂選擇了優質作品扶持這條良性競爭的路,我們也許真的能等來一個良性繁榮的華語音樂市場。

相關焦點

  • 從網絡歌曲到喊麥「驚雷」,現在的爆款歌曲為何越來越「洗腦」?
    楊坤直言驚雷不能算音樂。潘長江在直播中直言驚雷不是首可以傳唱最終,事件在官媒《新京報》以「音樂不分貴賤,但分經典與糟粕」的批評中落下帷幕。多個音樂平臺也下架了驚雷。新京報在其多個媒體窗口發布了對於此次事件的評論,認為驚雷不能算好音樂。事件已經告一段落。不過有意思的是,歌曲的原唱在反駁楊坤時,說驚雷能讓那麼多人喜愛,讓那麼多人上頭,所以驚雷是好的作品。
  • 歌曲宣發的新可能:當爆款不再只是算法結果
    譚維維微博截圖在新的市場傳播環境下,如何為音樂做宣發、讓音樂「出圈」已經成為困擾行業的問題。事情的另一面則是,用戶也在不斷追尋能夠滿足心理、感官需求的高品質音樂。在現實的矛盾和困境面前,抖音選擇主動出擊,推出了首個短視頻歌曲宣推計劃「造音行動」,希冀提前鎖定具有潛力的爆款作品,並基於平臺能量,給予音樂更多賦能,為音樂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 在網易雲音樂"颶風計劃"爆款歌曲裡,藏著流行音樂市場的密碼
    不同於"流量為先"的粗暴思維,"颶風計劃"延續了網易雲音樂的調性,嘗試為年輕的音樂紅人打造出有質量、有特色、有影響力的爆款代表作。只要音樂人的歌聲出眾、實力在線,就能收穫來自平臺的多重資源支持。而在如此高的單曲成功率背後,是網易雲音樂沉澱的一套科學、系統、可複製的成功之道,其中正隱藏著流行音樂市場的密碼。
  • 《世界這麼大還是遇見你》爆紅,QQ音樂如何打造爆款第一平臺?
    從《橋邊姑娘》到《世界》,QQ音樂如何完成音樂平臺的"瘋狂輸出"?除了《世界》,近期QQ音樂還成功輸出了多首"爆款"歌曲,其金曲"製造機"的特質也在業內引發了不少關注。可以說,作為一個音樂流媒體平臺,QQ音樂正在悄然改變"短視頻音樂帶動音樂平臺流行趨勢"這一現狀。
  • 「音樂+短視頻」模式下,QQ音樂「爆款」方法論如何持續升級?
    在站內,QQ音樂通過獨家研發的Predictive Model技術,精準預判歌曲的"爆款"潛質,並快速推薦分發給海量潛在樂迷;而即使是0播放量的歌曲,也能基於歌曲音頻和歌詞內容進行潛在受眾的識別與曝光分發,讓"滄海遺珠"的音樂不再埋沒在流量時代。
  • 從MC天佑到《驚雷》,被圍剿的喊麥與割裂的音樂審美
    早在2018年,喊麥文化最為繁榮的YY便通過各社交平臺給各大主播和公會發布緊急通知:所有主播暱稱和直播標題都不允許帶MC、喊麥、文玩、交友、兩性、校園等字眼。同年,天佑被封殺,騰訊音樂人也發表聲明,表示不再接受MC喊麥類音樂人入駐認領申請,以及不再通過MC喊麥類作品的發布請求。
  • 讓爆款歌曲呈現「長尾效應」,QQ音樂成歌曲持續走紅主陣地
    "爆款"歌曲怎樣保持熱度?從助推歌曲"一夜爆紅",再到讓歌曲"持續走紅",對於年輕樂迷和音樂創作者而言,QQ音樂已經從"爆款製造機",逐步成為當下時代最適宜年輕新作、新人長線發展的主陣地。在QQ音樂,讓新歌成為"爆款"每個時代,都會有一大批飽含時代特點,深受大眾認可的流行歌誕生。
  • 歌曲《驚雷》被楊坤老師評論,沒有韻律,到底音樂是什麼
    就在今日,楊坤在直播間裡點評了《驚雷》這首歌曲,說《驚雷》不是一首歌曲,不應該存在,可是就是這樣一首音樂,在網絡上流行起來,歌曲引起了許多人的傳唱。楊坤到底音樂是什麼,筆者認為,一首好的音樂,需要歌詞有靈魂的陪伴,配樂的陪襯,才算是一首好的音樂作品。
  • 網易雲音樂牽手抖音,最強流量池會成為爆款音樂製造機嗎?
    也就是說,網易雲音樂和抖音、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和快手的成功組隊,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兩個超級流量池的形成。而音樂平臺和短視頻平臺的綁定合作和宣發、版權、IP等層面的探索,也成了中國市場比海外同行更早嘗試的聯動玩法。毫無疑問,短視頻在視覺化時代佔盡優勢,為音樂傳播帶來了新的可能,但如何在流量和算法面前保持作品的質量並不容易。
  • 從《野狼Disco》到《少年》,為什麼平臺都在爭搶爆款神曲源頭
    從《想見你》到《少年》 四家平臺爭神曲 以最近較火的《少年》為例,是QQ音樂開放平臺的獨家歌曲,被平臺挖掘助推成為爆款,風格也是與去年爆款歌曲《你的答案》相似,一個是描述低谷心境,一個是強調追夢與勇氣,容易引起大眾共鳴。
  • 流量開閘,UGC引爆,快手老鐵如何製造爆款歌曲?
    而在《少年》出圈的背後,除了歌曲本身的勵志精神和唱作人夢然極具辨識度的演唱,也離不開快手這個大流量池在音樂宣發上的玩法創新。老鐵們推火的爆款歌曲那麼,《少年》這首歌到底有多火呢?而如今眾多爆款的誕生,也是去年11月快手攜手TME旗下四大平臺的"音樂燎原計劃"結出的成果,且呈現出燎原之勢。某種程度上說,在快手,除了"看見每一種生活",還能提前"聽見每一首爆款"。爆款歌曲的宣發模式能被複製嗎?
  • 超50億播放,抖音神曲《驚雷》被指低俗、抄襲,這屆觀眾怎麼了?
    而今,借這場爭論而闖入更多人視線的《驚雷》,也讓「喊麥究竟算不算音樂」的問題再度成為了話題中心點。騰訊音樂率先表態,表示不再接受MC喊麥類音樂人入駐認領申請,以及不再通過MC喊麥類作品的發布請求。而引起更多討論的是,為什麼《驚雷》會火?
  • 助力「爆款」熱歌成為經典,QQ音樂構建成熟歌曲走紅鏈路
    多首單曲都成熱歌榜"常駐客"從助推歌曲"一夜爆紅",再到讓歌曲"持續走紅",對於年輕樂迷和音樂創作者而言,QQ音樂已經從"爆款製造機",逐步成為當下時代最適宜年輕新作、新人長線發展的主陣地。在技術上,依靠獨家研發的Predictive Model技術,QQ音樂能夠精準預判歌曲的"爆款"潛質,並將歌曲迅速分發推薦給海量潛在樂迷;此外,QQ音樂還將聯動短視頻平臺、社交媒體等多方資源,讓歌曲以翻唱、二次創作等形式,在各個渠道迅速"刷屏",儘可能觸達多圈層用戶,從而實現全網"爆紅"。
  • 酷狗音樂人沙龍驚喜開啟,音樂大咖齊聚探討爆款歌曲的進階之路
    9月12日,酷狗音樂人沙龍的第一期線下活動在廣州亼空間重磅開啟,邀請了著名原創音樂人陳耀川、原創音樂人海倫、音樂製作人常瑋、伍華以及酷狗音樂開放平臺的負責人,以「爆款歌曲的進階之路」為主題,向現場的眾多音樂人分享自己的獨到專業見解,乾貨滿滿。
  • 從《少年》到《燕無歇》,爆款歌裡管窺2020音樂江湖
    爆款歌曲始終是衡量一個音樂市場的核心指標。從縱向的歷史角度看,爆款歌洗盡鉛華後常褪變為時代符號,《甜蜜蜜》《一無所有》都從流行質變為經典;從橫向的世界範圍看,爆款歌往往是一個區域音樂工業水準的集中凝練。
  • 楊坤diss《驚雷》,原唱MC六道回應抄襲,暴露了多少音樂生態現狀
    前段時間的「楊坤diss驚雷」「驚雷原創回應楊坤」事件也是持續發酵,一直霸佔著微博熱搜前幾名,隨後驚雷被爆涉嫌抄襲的醜聞,更是有《姑娘跟我走》原創成學迅站出來,喊話MC六道,也有看熱鬧不嫌事情大的網友,在網上發布兩首歌的音軌對比,相似度簡直是不要太像了,網絡風評也是一邊倒的現象,音樂人聲援封殺《驚雷》,不再讓《驚雷》出現在市面上,可以說《驚雷》從爆紅的網絡歌曲
  • 酷狗開放平臺如何聯動藝人、版權方打造爆款《兄弟想你了》
    爆款音樂的邏輯正在改變,優秀的原創作品+精準的數據挖掘系統+音樂平臺專業企劃團隊,藉助已經成為樞紐的音樂平臺,串聯起爆款製作的上下遊,放大宣傳效果進而引爆作品。這種情況下,最為明顯的就是音樂人扶持計劃的推出,它標誌著數位音樂行業開始承擔起傳統音樂行業的推新、造星功能。
  • 音樂平臺不接受MC喊麥音樂人入駐,「張杰」發聲力挺卻遭罵聲一片
    喊麥歌曲《驚雷》被楊坤diss之後,原唱mc六道的熱度也成功更上了一層樓,剛開始雖然說《驚雷》獲得了不少網友們的支持,但是在新京報點名批評《驚雷》離經典的道路上還差得遠之後,這樣大家都紛紛質疑《驚雷》真的算一首音樂?
  • "音樂+短視頻"模式下,QQ音樂"爆款"方法論如何持續升級?
    QQ音樂"爆款"方法論的升級 如上文所說,此次大賽的成功,主要來源於雙平臺的頂級流量扶持以及"音樂+短視頻"的創新模式,而這一模式的基石,則是QQ音樂在此前就已經形成的成熟"爆款"作品製造經驗。 去年,QQ音樂開放平臺正式上線,以專業開放的音樂內容"聲"態和切實有效的扶持舉措,扶持音樂創作者的成長。
  • 把楊坤「劈醒了」的神曲《驚雷》,為何能火?
    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幾首令人難忘的爆款神曲衝刷大眾的耳朵。 近日,有觀眾在楊坤的直播間說希望他演唱歌曲《驚雷》,楊坤聽完以後直言不諱地批評:「什麼東西,喜歡聽《驚雷》的以後別進我直播間,太難聽了,一聲驚雷把我劈醒了。」 而原唱MC六道也很快回擊稱「存在即合理」,音樂沒有高低之分,這麼多人喜歡《驚雷》肯定感受到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