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絡歌曲到喊麥「驚雷」,現在的爆款歌曲為何越來越「洗腦」?

2020-12-15 打花傘的小鼴鼠

上個月,楊坤DISS短視頻神曲「驚雷」事件承包了整個四月的熱點。

喊麥歌曲驚雷是今年初最火的短視頻配樂。在三月初時,各短視頻網站與驚雷相關的短視頻觀看總量已經達到幾十億次。

驚雷節奏簡單單一,但是將一系列現今流行的玄幻修仙題材的詞語堆砌在了一起,反倒激起了很多短視頻創作者挑戰唱驚雷的熱情。

驚雷的歌詞充滿了喊麥中常見的描寫沙場徵戰,氣吞山河,扭轉乾坤的詞語,但細讀卻沒有任何完整的意義。

之後,各種改編,翻唱,二次創作層出不窮。

楊坤在直播時,讓觀眾點歌,有不少人點了驚雷。楊坤聽了一下直言這首根本不能算歌曲,聽完給了自己一「驚雷」。

楊坤直言驚雷不能算音樂。

這激起了喜歡驚雷和討厭驚雷的雙方的激烈爭吵。驚雷原唱也很不滿,在直播中聲稱自己的歌紅過楊坤。

這件事的熱度著實很高,連之前因不認識蔡徐坤而受到不少攻擊的潘長江在直播中也提到說這首歌不像歌更像快板兒。

潘長江在直播中直言驚雷不是首可以傳唱

最終,事件在官媒《新京報》以「音樂不分貴賤,但分經典與糟粕」的批評中落下帷幕。多個音樂平臺也下架了驚雷。

新京報在其多個媒體窗口發布了對於此次事件的評論,認為驚雷不能算好音樂。

事件已經告一段落。

不過有意思的是,歌曲的原唱在反駁楊坤時,說驚雷能讓那麼多人喜愛,讓那麼多人上頭,所以驚雷是好的作品。

撇開此次爭論不談,回顧最近幾年的熱門歌曲,果真很多歌曲都是令人上頭的作品。

大眾的音樂審美什麼時候從「感同身受」轉換到了追逐「令人上頭」呢?

喜歡「洗腦」歌曲或者「口水歌」可能會讓你被置於音樂審美鄙視鏈的底端。

但是,為什麼也來越多的「洗腦」歌曲仍會成為「爆款」呢?

難道說真像李宗盛所言:「聽眾的審美決定了這個時代音樂的面貌」。

而大眾審美出了問題嗎?

其實並不都是聽眾的錯!我們的大腦可能要負很大一部分責任。

恰當的「洗腦」很容易幫助作品流傳,甚至延長作品留存在聽眾大腦的時間。

請看下面幾行文字:

《嘻唰唰》

《月亮之上》

《愛情買賣》

《2002年的第一場雪》

《兩隻蝴蝶》

你的腦海裡會不會立刻浮現幾句歌詞,耳朵裡的音響是不是已經開始工作,讓你不自覺哼上兩句?

介於我們的文章目前可能還吸引不到太多00後的讀者(還得好好努力爭取各位「後浪」啊!),我們專門選取了五首十多年前的流行歌曲。

然而,神奇的說是,有些歌曲即使你多年沒有再主動去聽過,但哪怕只是看到歌名的一瞬間,它們還是能在你的大腦中無限循環。

「嘻唰唰,嘻唰唰,哦哦」,你會哼出來,除非你從來沒有聽過這首歌。

一直以來,音樂創作者們其實有意的添加一些會「洗腦」的旋律或者歌詞。

這些小片段提高了歌曲的辨識度,更加強了在聽眾之間的傳播力度。

形式其實很簡單:簡單+重複。

內容簡單意味著容易被接受,門檻低,哪怕跑調的人都能跟著哼唱幾句,大腦也更容易記住這些內容。

簡單的節奏容易讓大腦回想起內容,而重複無疑強化了上面提到的內容。

這兩方面的相互作用決定了歌曲的傳唱度。

說唱因其炫酷的演唱方式加上宣揚反抗壓迫,個性獨立,懟天懟地的風格受到很多年輕人的喜愛,但因門檻太高,所以再洗腦的爆款說唱歌曲也很難和其它流行歌曲比拼傳唱度。畢竟即使在歐美,也只有Eminem等少數幾個白人在被眾多天賦異稟的黑人把持的說唱界唱出一片天地。

歌曲其實也是一種抒情的作品。

所以,在「洗腦」和注重旋律與內容間進行一定的平衡,往往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更能避免「曲高和寡」。

但是在「短視頻」,「直播」高速發展的今天,遊戲規則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目前,短視頻獲得了全網最大的流量。

工作生活之餘,刷兩個短視頻也成為了跨越年齡段的全民愛好。

歌曲更多是為視頻的內容服務,為了在短時間內穩住你切換視頻的手,更有節奏感,更嗨,更洗腦的歌曲才是好的歌曲。

一旦某一首歌錄製的視頻取得了高播放量,立刻便會出現成千上萬的模仿者,裂變式的傳播可以使一首歌一夜間「大火」。

《海草舞》,《燃燒我的卡路裡》等歌曲通過短視頻作者的二次創作成為了火爆一時的現象級歌曲。

這是遠非傳統音樂「打榜」能比擬的。

因此,能不能第一時間刺激到你的神經,就是這些「洗腦」熱歌的第一要務了。

歌曲「洗腦」,其實也不完全只因為歌曲本身。歌曲的創作者已經摸透了通過「洗腦」讓歌曲成為爆款的規律。

最重要的途徑就是加大歌曲的曝光量,最後能充滿網絡的每一個角落。

這麼做是有科學依據的。

根據一項國外研究人員通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對大腦的研究顯示,人類反覆聽一首歌時,大腦某些在快樂時會活躍的區域在此時也變得活躍起來,哪怕聽歌的人開始並不喜歡播放的歌曲。

也就是說,多次聽到同一首歌,會讓你越來越能接受並喜歡這首歌。

想想自己可能遇到的情景吧,每天下班的路上都聽到小區阿姨們跳廣場舞時的伴奏音樂,無論你多麼嫌棄這種音樂,總會有那麼一個時刻會不由自主的自己哼唱起來。

流行與各個小區的廣場舞有時候讓人煩躁,但仔細想想你可能討厭的只是噪音而不是歌曲,閒下來的時候偶爾會不會也哼幾句廣場舞歌曲呢?

短視頻平臺無疑給「洗腦」歌曲多次播放的完美舞臺。

創作者只需要迎合當下最嗨的節奏,大眾喜歡的語境,做一首便於當短視頻背景音樂的「魔性」歌曲。恭喜,爆款已預訂。

當你身邊的人都在傳播有趣的短視頻時,有趣的內容反過來也讓你更能接受視頻的背景音樂,哪怕音樂並不是你喜歡的類型。

人類的記憶複雜而有趣,它往往可以和聲音,氣味,場景,心理狀態產生「共振」。

短視頻的畫面也營造了一種可以和音樂「共振」的氛圍。加深了你對歌曲的記憶。

如果你不去夜店,這樣的場景可能會讓你感到懷疑。但如果真的和朋友參與進去,很可能會變為他們中的一員。這些可能都是環境、氣氛帶來的影響。

這就好比一次被精心準備的約會可能會成為你多年以後的浪漫回憶。但如果吃了某種食物後緊接著度過了特別糟糕的一天,可能你之後也對這種食物失去了品嘗的樂趣。

說到底,無論你喜歡與否,「洗腦」歌曲還是滿足聽眾對音樂的需求,而且比一般歌曲更直接,更徹底。

客戶需要什麼,生產者就產出什麼,這種現代企業面向客戶需求的生產策略被運用到了歌曲的創作中來,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不過,即使再崇尚讓音樂成為爆款的創作者也得承認,如果內容質量不夠高,再「爽」的歌也只能曇花一現。

音樂最終還是在滿足人類情感抒發的需要,好的音樂讓人的思緒百轉千回,感同身受。

龍應臺在港大演講時,問觀眾自己的啟蒙歌曲是什麼?

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周偉立說是《我的祖國》,繼而引起全場的大合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龍應臺在港大演講,在座師生共同唱一曲《我的祖國》,現在看來仍讓人動容。

視頻片段放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很多年輕人紛紛喜愛著這首歌。甚至有不少人發出疑問:我並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為什麼聽到這麼舒緩的歌卻會被震撼到想哭?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雖然只是短短幾句,平鋪直敘,但旋律一響起,就會將你的思緒帶回到自己成長的故鄉。

寫這首歌的喬羽直言是看到了長江的波瀾壯闊才寫了這首歌。

但是,在中國這麼廣大的土地上,還有很多人可能從未見過長江。

而幾乎每個人成長的地方都會有河流,即使再小的河流,在自己兒時的印象中也是一條大河。所以他寫了「一條大河波浪寬」,而不是「萬裡長江波浪寬」。

這條河成了每個聽眾對於自己家鄉的印象,成為了大家的共情點。

這條河激起的是每個人心底的樸素,純真和善良,能夠引發每個人的鄉愁之情。

因此,天南地北的人們才不分你我的「感同身受」,被這種真摯的情感所震撼。

隨著城鎮化的進程,類似大江大河的共情點可能越來越少了。

年輕人很多出生在滿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城市中,更多的年輕人背起行囊離開家鄉湧入大城市尋找機會。

當生存的壓力和前途的迷茫襲來,聽一首節奏歡快,內容簡單的嗨歌可能成為了在一天的忙碌生活中難得的情感宣洩機會。

大城市充滿了機遇和挑戰,但繁華背後是一個個遠離他鄉在這裡奮鬥的年輕人。

有人總結過喊麥出現頻率比較高的詞彙:

江湖、佳人、紅顏、

傾城、戰士、成仙

戎馬一生、戎馬半生

將軍、帝王、江山

鬥蒼天、化成魔

鋼刀/彎月刃/紫金錘

久經沙場、年少輕狂

揚名立萬、千古留名

情絲、痴情

斬斷情絲、背叛天下

這些像是從武俠和玄幻小說中摘錄出來的詞語,簡單直白,不用考慮就可以明白是什麼意思。

其實,你壓根就不用知道意思,在不斷循環的節奏中,這些直白的歌詞像一顆顆衝出機關槍口的子彈,突突突,突突突,穿過一個個空虛的靈魂。

喊出來了,情緒發洩了,爽了,再來一遍。

喊麥往往很直白,而直白的說出自己的欲望可能也是部分年輕人喜歡喊麥的原因。

這樣的歌詞勝在簡單直白,但問題也在於簡單直白。簡單到直接把要傳達的情感像喊口號式的告訴你,這些口號通過耳朵塞滿你的大腦沒有任何想像的空間了。

最終,很快就會被另一首嗨歌所取代。

不能說以喊麥為代表的一些嗨歌完全沒有意義,是糟粕。這些歌曲也在以某種方式撫慰了一些人的心靈,放鬆了總是緊繃的神經。

畢竟每個時代都擁有屬於自己的藝術形式,但如果創作者把精力都放在創造這樣的爆款,將快餐一樣的量產作品作為我們時代的代表,未免也太可惜了。

其實,只要嘗試去體會這一代人經歷、傾聽年輕人的心聲,產生令人回味無窮經典作品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近幾年的爆款中也有《消愁》、《少年》這樣的原創歌曲。

毛不易憑藉原創歌曲《消愁》成名,歌曲寫盡了年輕人的無奈、彷徨和堅持。

一些嗨歌,洗腦歌曲說到底還是滿足了我們很多人內心的需求。

有些喊麥歌曲也透露著幽默和惡搞的意味。

就像喜歡《三國演義》的人可能會沉浸於《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旋律中難以自拔。

但也不妨礙聽到MC子龍唱《刀山火海》:

刀,怒斬雪翼雕。

山,豪邁衝雲霄。

長~坂坡在燃燒。

我,直播砍曹操。

會心一笑。

不過,我相信,即使再喜歡聽這首喊麥,最終還是會回到《臨江仙》的「懷抱」中來。

因為人生的波瀾曲折,遠不是一句「提刀砍曹操」這麼簡單。

以上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從老鼠愛大米到驚雷,網絡歌曲由通俗走向低俗
    像「驚雷」這種形式的喊麥,從走紅之日起就被很多人所厭惡,卻又躲都躲不掉。楊坤就相當於一個意見領袖,所以才會很多人跟著討伐「驚雷」,所以事情才會發酵得那麼快。上一首爆紅的喊麥歌曲(姑且稱之為歌曲),是MC天佑的「一人飲酒醉」。在那個時候,就有很多人抨擊喊麥,認為其內容太過低俗。時至今日,MC天佑早已被封殺得乾乾淨淨。
  • 楊坤公開diss喊麥歌曲《驚雷》,原唱回懟:比你任何作品都火
    這是由網絡紅人MC六道創作的新一代網絡洗腦神曲,「驚雷這通天修為天塌地陷我紫金錘,紫電說玄真火焰九天懸劍驚天變。」酷感十足的歌詞和魔性十足的音樂成為各大視頻平臺的熱門歌曲。但歌手楊坤日前在直播中公開評價這首歌「難聽,俗氣」,並且表示自己咖啡大蒜都很愛,但是《驚雷》就算了,這番言論惹得網友議論紛紛,原唱MC六道也親自回應,認為音樂不應該有高低貴賤之分。
  • 喊麥歌曲《驚雷》,歌火併不代表歌好,存在不一定合理
    前有鄭鈞點評音樂排行榜,現有楊坤點評喊麥歌曲《驚雷》,而每次點評都會掀起音樂圈的討論熱潮。「真的是給了我一個驚雷啊」、「太難聽了」、「就不是一首歌」、「俗氣」。總的來說,楊坤對這首歌的評價並不高。而作為原創的mc六道在知道此事後,也進行了回應。MC六道在自己的直播間回應楊坤的評價:「音樂沒有高低之分」、「存在即合理」、「《驚雷》現在比任何一首歌都要火」。
  • 在線音樂平臺如何讓爆款歌曲不再「驚雷」?
    在抖音,截至 4 月 16 日,#驚雷#達54. 2 億次播放、18.3w個視頻,#挑戰唱驚雷#也達19. 5 億次播放、3.6w個視頻。除此之外,多個網絡版本的翻唱在全網擴散,不少音樂紅人的翻唱版甚至登上了QQ音樂的熱歌榜。
  • 一聲「驚雷」讓喊麥再出圈 細數那些傳唱不止的喊麥神曲!
    一首《驚雷》可以說是火遍了大江南北,一時間風頭無二。而這兩天楊坤對《驚雷》的diss、驚雷原唱六道的回應更是成為全網熱搜,這也讓以《驚雷》為首的「喊麥文化」再次進入了公眾的視線。事實上除了《驚雷》,還有不少膾炙人口的喊麥神曲,下面就為大家來盤點一下。
  • 楊坤直播Diss喊麥歌曲:不僅難聽,還噁心俗氣!
    前幾天,在抖音直播的著名音樂人楊坤突然被粉絲點播一首《驚雷》,據說這首歌在網絡平臺非常火爆。而楊坤看到後直接拒絕了,還憤怒的diss道:「要歌沒歌,要旋律沒旋律,要節奏沒節奏,要律動沒律動」,「不僅難聽,還噁心俗氣。」
  • 楊坤直言《驚雷》俗氣難聽,歌曲原唱不服輸懟到:比你的歌火多了
    最近楊坤在直播間裡對一首喊麥歌曲《驚雷》表示道:「驚雷這首歌,我那天聽了一下,真的是給了我一個驚雷,是一聲驚雷把我劈醒了,這要歌沒歌,要旋律沒旋律,太難聽,什麼東西」,楊坤這一番話可是把很多人心理想法給說出來了。
  • 楊坤辣評《驚雷》,反遭喊麥主播無情怒噴:比你所有歌都火
    日前,歌手楊坤點評網絡喊麥歌曲《驚雷》,遭到原唱作者六道的回懟:「我的《驚雷》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該事件迅速引發大量網友關注,網友紛紛站隊表示支持,有支持原唱六道的,也有力挺楊坤的,大家各抒己見。雖然楊坤老師的點評有些直言直語,會有損支持《驚雷》之人的自尊心,但我還是支持楊坤老師的看法。《驚雷》作為一首網絡喊麥歌曲,通過一些網絡小視頻確實火了一遍,也有不少人模仿和傳唱。近幾年來,喊麥確實走紅在各大直播平臺上,也受到了一批人的歡迎和喜愛。但是對比傳統音樂,確實還是小眾類型,或者說不能混為一談。
  • 從MC天佑到《驚雷》,被圍剿的喊麥與割裂的音樂審美
    被圍剿的「驚雷們」 如同前幾年的知名喊麥作品《一人飲酒醉》一般,《驚雷》在大眾視野引發一波輿論熱潮之餘,也點燃了網友的創作欲望。 「氫氦我鋰鈹硼,碳氮他氧氟氖,鈉鎂這鋁矽磷,硫氯那氬鉀鈣」 「一二那三四五,上山我打老虎,老虎他沒打到,打到只小松鼠」,聽過幾首喊麥歌曲的網友們迅速開啟了自髮式創作。 從創作角度來看,flow單一、幾乎不需要編曲、歌詞多為套用等特質,為喊麥提供了較低的創作門檻,也造成了其原創弊端。
  • 楊坤扳回一局,《驚雷》遭官媒批評,喊麥文化被無情diss
    但是這首歌有人喜歡就會有人討厭,近日歌手楊坤在視頻直播間公開diss喊麥歌曲《驚雷》,本來只是點評的話並不會引起什麼太大討論,但是楊坤的一句話就讓網友們炸鍋,楊坤在直播中說:
  • 《驚雷》50億流量背後:一場罵戰與一次「喊麥」的圈層試探
    從今年3月起,以《驚雷》為BGM的短視頻在各大平臺上迅速走紅。截止到4月15日,在抖音的#驚雷#的標籤頁下顯示共有17.7w個視頻作品使用,產生52.9億次播放。(五項分別為散磕、套詞、另類、MC、說唱)根據百度百科釋義,網絡五項功能出自「遊戲中罵人用,原先創作於久聊語音軟體,後已泛濫到UT、IS、YY等語音工具,五項的發展到了各大語音軟體中」。也就是說五項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在網上跟人打嘴炮而衍生出來的,而當時的MC或許也是國內最早一批的「祖安人」。
  • 《驚雷》深陷抄襲風波!2020年火爆網絡的歌曲有哪些?
    歌曲總能在不同的情景下表達一個人的心境,優美的音樂能陶冶一個人的情操,抒發一個人的情感。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更是為音樂的發展和流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接下來讓我們盤點一下2020年火爆網絡的八首歌曲,看看你都會唱嗎?
  • 《驚雷》太狂妄!被曝抄襲曲子還有歌詞,喊麥行業這次又要涼涼了
    最近,一首《驚雷》火爆全網,在各個視頻平臺上時不時都會聽到這首喊麥,而楊坤diss六道的《驚雷》以及原唱作者回懟這件事也迅速火了起來,引起了不小的爭論。很多網友對這件事情也各有各的看法,但是楊坤毫不婉轉的直接diss《驚雷》,也讓很多人開始好奇楊坤所說的「噁心」是到什麼地步,聽過的人覺得這僅僅是個喊麥,但是稱不上是一首完整的歌曲,沒有歌曲的編排,沒有歌曲的韻律,但是原唱作者確認為只要能帶來快樂就是一首好音樂,是一首好歌曲。
  • 超50億播放,抖音神曲《驚雷》被指低俗、抄襲,這屆觀眾怎麼了?
    《驚雷》風波從《學貓叫》到《少年》,每隔一段時間,總有幾首令人難忘的爆款神曲縈繞在大眾的耳邊,「洗腦」力度十足。而要數近日話題度最高的的,莫過於一首《驚雷》。4 月 10 日,楊坤在抖音直播過程中,受觀眾要求,希望能聽他來一首最近爆紅的網絡神曲《驚雷》時,楊坤憤怒地拒絕了他們的要求。
  • 把楊坤「劈醒了」的神曲《驚雷》,為何能火?
    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幾首令人難忘的爆款神曲衝刷大眾的耳朵。 近日,有觀眾在楊坤的直播間說希望他演唱歌曲《驚雷》,楊坤聽完以後直言不諱地批評:「什麼東西,喜歡聽《驚雷》的以後別進我直播間,太難聽了,一聲驚雷把我劈醒了。」 而原唱MC六道也很快回擊稱「存在即合理」,音樂沒有高低之分,這麼多人喜歡《驚雷》肯定感受到了快樂。
  • 抖音驚雷這通天修為天塌地陷紫金錘是什麼歌 驚雷喊麥歌詞介紹
    抖音驚雷這通天修為天塌地陷紫金錘是什麼歌 驚雷喊麥歌詞介紹  抖音驚雷這通天修為天塌地陷紫金錘是什麼歌:  這首歌曲的歌名叫做《驚雷》,是最近在抖音上非常火的一首喊麥歌曲。該歌曲受到很多mc和說唱愛好者的喜愛。
  • 音樂匯:6首好聽的rap歌曲,這才是真正的「驚雷」
    最近因為楊坤怒懟神曲《驚雷》,網上突發討論現代音樂。如李宗盛曾表達過:音樂的好壞,聽眾不是原罪,媒體也不是,真正的創造者才是。其實這次事件並不是偶然,它不是華語音樂第一個案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所謂經典歌曲,只是大浪淘沙後留下的真金。而現在的喊麥讓大部分人誤以為這是一種脫離於rap的新潮流,但是聽者會慢慢發現,rap會留下經典歌曲,而喊麥從多年前的「一人飲酒醉」,到現在的「驚雷通天變」,無一不是被吐槽與遺忘的。就如曾經號稱全球幾億粉絲的鳥叔,一曲《江南style》紅遍全球,如今也不如林俊傑《江南》更受人歡迎。
  • 我們統計了二十首喊麥歌曲,「紅顏」出現53次,「帝王」出現22次
    出品|三言財經作者|DorAemon前不久,歌手楊坤在直播時怒懟「喊麥」作品《驚雷》,讓「MC喊麥」這種新興表演模式成為網友關注熱點。楊坤在直播間怒氣衝衝地懟《驚雷》:「要歌沒歌,要旋律沒旋律,要節奏沒節奏,要律動沒律動」,「不僅難聽,還噁心俗氣。」驚雷歌詞楊坤此舉也將「喊麥」這種形式推上風口浪尖,網友們針對「喊麥」存在的合理性產生很多爭議,支持者和反對者你來我往互不相讓。
  • 驚雷,喊麥屆的文藝復興?可拉倒吧!
    「驚雷~這通天修為天塌地陷我紫金錘~」這兩天除了「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之外,就屬這首驚雷無處不在了。現在流行的玩法是用驚雷的方式來唱淡黃的長裙,柳巖都喊上了,還一邊喊一邊晃。就說今天,我上著班呢,boss的兒子,一個小學生坐我旁邊邊充電邊刷抖音,於是我耳邊充斥著各種BGM,《驚雷》的出場率名列前茅。我本以為隨著mc天佑的沒落,喊麥已經銷聲匿跡了,沒想到2020年的今天,喊麥借著這一首《驚雷》,再次回到了大眾視野。喊麥的生命力還真夠頑強的。
  • 專訪MC六道:《驚雷》不代表當前喊麥水準 我也不能代表喊麥
    因為前幾年翻唱的內容比較混亂,大家都能上傳,一首歌也不知道怎麼就上傳了,你現在也能看到,一搜《驚雷》可能會搜到上千首翻唱的。 騰訊《一線》:作為喊麥歌手,你的主要收益來源是什麼? MC六道:我在音樂方面從來沒有得到過任何收益,只是靠直播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