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二十四節氣之節氣花語——立冬·雙莢決明

2021-02-07 中南第二小學

花在節氣中綻放

節氣在花中徜徉

你們知道嗎?二十四節氣都有自己的專屬花,四季吐芬芳,我們將和孩子們一起探尋節氣花的奧秘。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給我們帶來寒冷的節氣——立冬。泉帶冰聲冷,菊含霜色佳,寒氣正向我們一步步走來。

立冬俗稱「交冬」,意為秋冬之交。立冬後,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於水,所以是水與冰的結合。冬寒水結是為伏陰。孟冬始冰,仲冬冰壯,季冬冰盛。

立冬之後五日,地始凍,冰壯曰凍,地冬為凝結。「靄靄野浮陽,暉暉水披凍」。

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是個重要的節日,皇帝有出郊迎冬的儀式,並賜群臣冬衣,撫恤孤寡,以安社稷。

農耕社會,百姓利用立冬休息,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偏愛吃餃子。立冬,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南方立冬之日愛吃些雞鴨魚肉。

「立冬補冬、補嘴空」,立冬起天漸寒,是進補的好時節。飲食上少食鹹,多吃芹菜、萵筍、生菜、柚子、苦菊等苦味食物,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另外多喝水,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飲烈酒。

立冬時節,冷空氣頻頻南襲,伴有雨雪的寒潮易引發感冒和心腦血管病的發作。此時起居調養應以「養藏」為主,加強保暖,開窗通風,勤曬太陽,睡前泡腳。鍛鍊時不宜太激烈,及時擦汗換衣,防止感冒。

直立灌木,多分枝,無毛。葉長7-12釐米,有小葉3-4對;葉柄長2.5-4釐米;小葉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膜質,長2.5-3.5釐米,寬約1.5釐米,頂端圓鈍,基部漸狹,偏斜,下麵粉綠色,側脈纖細,在近邊緣處呈網結;在最下方的一對小葉間有黑褐色線形而鈍頭的腺體1枚。總狀花序生於枝條頂端的葉腋間,常集成傘房花序狀,長度約與葉相等,花鮮黃色,直徑約2釐米;雄蕊10枚,7枚能育,3枚退化而無花葯,能育雄蕊中有3枚特大,高出於花瓣,4枚較小,短於花瓣。

雙莢決明樹姿優美,花色豔麗,花期長,同時具有防塵、防煙霧的作用,適宜在植物園、公園、校園、廠區或城市道路作灌木配置。

明代顧同應寫過一首《決明花》:「個個金錢亞翠葉,摘食全勝苦茗芽。欲教細書宜老眼,窗前故種決明花。」決明花可助人好眼力。有時候,人與植物的緣分是很奇妙的,也許哪一次不經意間遇見的花花草草,能讓我們駐足觀賞,也能給生活增添許多發現後的樂趣!

從前,有個老秀才,還不到六十歲就得了眼病,看東西看不清,走路拄拐杖,人們都叫他「瞎秀才」。

有一天,一個南方藥商從他門前經過,見門前有幾棵野草,就問這個草苗賣不賣?老秀才反過來問:「你給多少錢?」藥商說:「你要多少錢我就給多少錢。」老秀才心想:這幾棵草還挺值錢,就說:「俺不賣」。藥商見他不賣就走了。

過了兩日,南方藥商又來了,還是要買那幾棵草。

這時瞎秀才門前的草已經長到三尺多高,莖上已經長滿了金黃色花,老秀才見藥商又來買,覺得這草一定有價值,要不然他為何老要買?老秀才還是捨不得賣。

秋天,這幾棵野草結了菱形、灰綠色有光亮的草籽。老秀才一聞草籽味挺香,覺得準是好藥,就抓了一小把,每天用它泡水喝,日子一長,眼病好了,走路也不拄拐杖了。又過了一個月,藥商第三次來買野草。見沒了野草,問老秀才:「野草你賣了?」「沒有。」老秀才就把野草籽能治眼病的事說了一遍。

藥商聽後說:「這草籽是良藥,要不我三次來買。它叫『決明子』,又叫『草決明』,能治各種眼病,長服能明目。」以後,老秀才因為常飲決明子泡的茶,一直到八十多歲還眼明體健,曾吟詩一首:「愚翁八十目不瞑,日數蠅頭夜點星,並非生得好眼力,只緣長年飲決明。」


雨中百草愁爛死,階下決明產豔鮮。

著葉滿枝翠羽蓋,花開無數黃金錢。

涼風蕭蕭吹汝急,恐汝後時難獨立。

堂上書生空白頭,臨風一嗅馨香泣。

案上漫鋪龍樹論,合中虛貯決明子。

(註:有眼科秘籍《龍樹眼論》。)

決明子,中藥名。是豆科植物決明或小決明的乾燥成熟種子,以其有明目之功而名之。秋季採收成熟果實,曬乾,打下種子,除去雜質。決明子味苦、甘、鹹,性微寒,入肝、腎、大腸經;潤腸通便,降脂明目,治療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壓。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緩瀉作用,降血壓降血脂。

原料:枸杞子10克,菊花3克,決明子20克。

製法:將枸杞子、菊花、決明子同時放入較大的有蓋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5分鐘後可開始飲用。

用法:當茶,一般可衝泡3至5次。

功效:清肝瀉火,養陰明目,降壓降脂。用於肝火陽亢型腦卒中後遺症,症見肢體麻木癱瘓,頭暈目眩,頭重腳輕,面部烘熱,煩躁易怒,血壓增高,舌質偏紅,苔黃,脈弦。

原料:決明子、綠茶各5g。

製法:將決明子用小火炒至香氣溢出時取出,候涼。將炒好的決明子、綠茶同放杯中,中入沸水,浸泡3~5分鐘後即可飲服。隨飲隨續水,直到味淡為止。

功效:清涼潤喉,口感適宜,具有清熱平肝、降脂降壓、潤腸通便、明目益睛之功效。

簡筆畫

1、畫出雙莢決明花的簡筆畫輪廓。    

2、上色,樹葉塗成綠色,花骨朵塗成黃色。

整株決明花鉛筆畫

做決明子枕頭

1.自己縫一個布袋,或者到外面的裁縫店託人代工縫一個(註:最好在裝決明子的布袋中加一個拉鏈,這樣方便更換決明子和可隨意增加決明子)

2.生決明子10~15斤,然後把決明子放到布袋裡,拉上拉鏈。

3.最後在外面的超市購買一個枕頭外套, 把之前裝好的決明子的布袋放到枕頭套,方便清洗。

用決明子製成的枕頭,略帶青草香味,枕著睡覺時,聞著味道,猶如睡在青草叢中。其種子堅硬,又可對頭部和頸部穴位按摩,頭暈、失眠,腦動脈硬化、頸椎病等,均有輔助作用。用決明子製作成的枕頭有明目、潤腸通便功效,清肝明目、降壓和降低血清膽固醇等作用。

決明花,雖然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也沒有蘭花的高貴清雅,可它不畏冬天的到來,以頑強的生命力迎著秋涼冬寒,逆向生長,直到又一個春天到來的時候,它向人類捧出它的樸拙果實一一決明子,繼續以明目、通氣、降壓的神奇功效造福於人類。

風蕭蕭,層層寒,謙謙問候情意暖;天蒼蒼,雨潺潺,拂去愁雲展笑顏;歇歇腳,養養閒,從容不迫身心安;立冬天,多禦寒,願你幸福每一天。立冬快樂。

圖   文:胡   鳳

編   輯:唐智穎

審   核:王笑梅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立冬】立冬習俗_立冬是什麼意思_立冬是幾月幾日...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冬是冬季的第一節氣,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迎來立冬,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2019年立冬是11月8日9。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人們為迎接立冬的到來舉辦多種風俗活動如冬泳、賀冬等等。漢族民間以冬至為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
  • 二十四節氣表 24節氣表圖大全
    那時候有二十四個節氣,每6個節氣是一個季節,因此大家的農事活動都是根據節氣而來的。那麼,二十四節氣表去哪找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24節氣表圖大全,一起去看看吧。24節氣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 常識速記 | 中國二十四節氣諺語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有什麼?中國二十四節氣分別是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中國的二十四節氣諺語有哪些?
  • 二十四節氣的來歷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
  •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
  • 二十四節氣為何與中醫相聯繫?
    2016.11.30「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申遺成功,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根據太陽的位置,在一年的時間中定出二十四個點。每一點叫一個節氣。「五日一候,三候一氣」一年正好二十四節氣。
  • 二十四節氣從哪來,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翻開史冊,先秦《尚書·堯典》中即有「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記載,相當於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周禮》中有「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時之敘」「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的表述,明確提出了冬至和夏至。
  • 二十四節氣·立冬:早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
    2020年11月7日7時14分,立冬2020年11月7日,進入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進入立冬意味著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開始休養,天氣開始轉向陰雨寒冬。
  • 月令七十二候與二十四節氣
    這是一首傳統版本的『二十四節氣』歌,朗朗上口,便於傳誦。    提到『月令七十二候』,可能很多人未必清楚,但說到『二十四節氣』,就要熟悉的很多了。    這二十四節氣,也就是開篇二十四節氣歌提到的節氣,是咱們的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歲中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
  • 【正在開花】雙莢決明花開金燦燦
    ,它就是雙莢決明。它的莢果常2個一組,懸掛於枝頂,故名雙莢決明。雙莢決明(Senna bicapsularis (L.) Roxb.),又名雙莢槐、金葉黃槐、金邊黃槐。豆科(Leguminosae)直立灌木。偶數羽狀複葉有小葉3-5對,基部一對小葉間具黑褐色腺體1枚。總狀花序頂生,花鮮黃色。莢果圓柱狀,內有兩排黑褐色種子。花期4-11月,果期9-翌年3月。
  • 二十四節氣諺語合集,你能背對多少?
    小夥伴們要記得記哦~中國二十四節氣分別是: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立春節氣諺語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雨水節氣諺語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 反映氣象、民俗、農事的二十四節氣歌
    它將天文、自然節律和民俗實現了巧妙的結合,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應用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和各種民俗活動,許多民眾都掌握二十四節氣的知識,各地都編出一些詩歌,或者是「順口溜」,幫助記憶、理解二十四節氣,形成了特定的民俗文化。二十四節氣歌就是這樣的產物。
  • 外一篇:二十四節氣諺語合集,你能背對多少?
    昨日小寒,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標誌著冬季時節的正式開始,也也標誌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來。
  • 【關注節氣】冬至與立冬 有什麼區別
    最近常常聽見有很多人把冬至與立冬混為一談,所以在冬至來臨之際,我們特別為大家介紹一下冬至與立冬的區別。
  • 二十四節氣之節氣花語——白露·曇花
    花在節氣中綻放節氣在花中徜徉你們知道嗎?二十四節氣都有自己的專屬花,四季吐芬芳,今天我們將和孩子們一起探尋白露·曇花的奧秘。颯颯秋風至,嫋嫋炊煙香。「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又到了金秋九月,在這收穫的季節,我們也即將迎來一個重要的節氣:白露。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幹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鬥指癸,太陽達黃經165度,於公曆9月7—9日交節。白露是一個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是秋季由悶熱轉向涼爽的轉折點。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 時間之書:二十四節氣 氤氳的古典時光
    2017年剛剛開頭,學人餘世存和畫家老樹合出了一本《時間之書》——把有關二十四節氣的種種,一一細數。「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大了之後還有不少人會背的「二十四節氣歌」,據說每個用過《新華字典》的孩子都讀到過。
  • 十二消息卦與二十四節氣
    十二消息卦與二十四節氣在世界天文史上,中國是最早使用陰陽合曆的國家之一。
  • 「一剪美」,這就是松江二十四節氣,彩!
    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
  • 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翻開史冊,先秦《尚書·堯典》中即有「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記載,相當於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周禮》中有「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時之敘」「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的表述,明確提出了冬至和夏至。
  • 跟著蔣勳漫步二十四節氣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蔣勳新書《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