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蔣勳新書《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首先做的是顏色的功課。蔣勳說色彩是信仰的本質,正是帶著這樣的敏感,蔣勳引領讀者從最基礎的顏色來仔細體認節氣。美人蕉的鵝黃、苦楝的粉紫、白流蘇的雪白,這是春天百花接力競放的顏色。鳳凰花不著急,沉穩地要在八月才美麗又壯烈地盛放,月桃嬌豔的粉白,紫色的夏堇,這是夏天明豔奔放的生命;到了秋天,蒲葦銀白,銀杏金黃,山的青綠底色上層染著褐、赭、絳、紅;番梔在立冬時節綻露紅豔,山茶花的花瓣留著夕陽時分的光線,綠油油的芥菜,蒼茫茫的芒花,調配出冬天的色彩。
在這繽紛顏色的漸變中,二十四節氣不再僅僅是一種天氣節令的提醒,它沉潛到人的生活中,我們的生命因而有了溫度和痛癢。
蔣勳
顏色之外,蔣勳還提醒我們,在二十四節氣中還要有靈敏的耳朵。春天的開動始於冰融以後那譁譁的水聲,夏天的降臨則是清晨的那一陣鳥鳴,秋天的風陣陣吹過松林,如浪潮一般迴旋,而冬天的聲音是土地沉著的等待和雪花輕盈的歡快。萬物有神,道法自然,二十四節氣裡藏有諸多的功課,所有東方人的日常生活,都是對它有意無意的、或深或淺的習練。
《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配合蔣勳的感知,將全書按四季分別印刷四個顏色,二十四個節氣組成的目錄,都有核心詞的貼心提醒。書中的文字和照片,均出自蔣勳之手,圖文設計緊湊互文,讀書的過程就像是跟蔣勳一起漫步話談。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