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大家蔣勳的最新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近日出版,蔣勳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這裡面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語,更有大自然中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
■從顏色來體認節氣
二十四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北鬥星鬥柄的一個圓周運動中,劃分出了節氣,也誕生了四季。《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首先做的是顏色的功課,蔣勳說色彩是信仰的本質。正是帶著這樣的敏感,蔣勳引領讀者從最基礎的顏色來仔細體認節氣。美人蕉的鵝黃、苦楝的粉紫、白流蘇的雪白,這是春天百花接力競放的顏色。鳳凰花不著急,沉穩地要在八月才美麗又壯烈地盛放,月桃嬌豔的粉白,紫色的夏堇,這是夏天明豔奔放的生命;到了秋天,蒲葦銀白,銀杏金黃,山的青綠底色上層染著褐、赭、絳、紅;番梔在立冬時節綻露紅豔,山茶花的花瓣留著夕陽時分的光線,綠油油的芥菜,蒼茫茫的芒花,調配出冬天的色彩。在這繽紛顏色的漸變中,二十四節氣不再僅僅是一種天氣節令的提醒,它沉潛到人的生活中,我們的生命因而有了溫度和痛癢。
■用耳朵聽見四季
顏色之外,蔣勳還提醒我們,在二十四節氣中還要有靈敏的耳朵。春天的開動始於冰融以後那譁譁的水聲,夏天的降臨則是清晨的那一陣鳥鳴,秋天的風陣陣吹過松林,如浪潮一般迴旋,而冬天的聲音是土地沉著的等待和雪花輕盈的歡快。看見和聽見,是世界在緩緩打開,也是天地藉由二十四節氣在給我們說法。月桃花用嬌豔身姿大膽地告白繁殖的渴望,生命的布告值得讚美,不用偽裝矯飾本真的欲望。楓葉的紅,不是概念中紅,它是用時間寸寸染付的金赤、絳褐、銀紅。整個秋色是一段慢慢織就的錦緞,愈是來得華美絢爛,愈是韶光易逝,恰如世間一切執念終是幻象。靜臥在冬天的窗下,聽見大風作響,感概天地、山谷、水域,無所不在的是生命的「眾竅」,如耳鼻口喉渴望呼吸。收割以後翻土的田地,扎紮實實顯示的是「根本」的力量。早春樹梢上初生的嫩芽,細看像是微微的燭焰,這是在漫漫冬夜中保守下來的生的期待。萬物有神,道法自然,二十四節氣裡藏有諸多的功課,所有東方人的日常生活,都是對它有意無意的、或深或淺的習練。
■像看待四季一樣,在每一個峰迴處,看見路轉
二十四節氣按時令運轉,演繹了一年的始末:春天的生機勃發,夏天的豐沛生長,秋天的圓熟收穫,以及冬天的內斂沉穩。但是,每一年的四季都是新的。蔣勳做四季的日常功課,想要分享給大家的是:二十四節氣的輪替只是時間的秩序,它從來不是結論。就像雨露霜雪,只是水在不同溫度下的形貌變化,這裡面沒有價值判斷和比較。人生要走過很多個四季,也要經歷很多個喜怒哀樂,也應該像看待四季一樣,在每一個峰迴處,看見路轉。莊子在「枯木」「死灰」中認識到生命自有另一種壯闊。所以,蔣勳感慨,「度一切苦厄」,並不是「免除」,認識「苦厄」,也就有了生命努力修行的開始。雨水澆灌稻苗,也澆灌罌粟;悲傷成雲,愉悅也成雲。跟隨蔣勳認識節氣,把霜降後枝頭累累的柿子作為自己的偶像吧,它的圓潤飽滿,是歷盡風雨之後的成熟自信。這是四季醞釀的,贈予人的安靜和喜悅。
二十四節氣中,有我們生活的瑣屑,也有我們的精神密碼,還有我們文明的創建,以及哲學的思考,它是永遠庇護我們的家園和傳統。《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配合蔣勳的感知,將全書按四季分別印刷四個顏色,二十四個節氣組成的目錄,都有核心詞的貼心提醒。書中的文字和照片,均出自蔣勳之手。
(燕都融媒體記者宋燕)
【來源:燕趙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