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蔣勳感受二十四節氣

2020-12-12 瀟湘晨報

美學大家蔣勳的最新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近日出版,蔣勳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這裡面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語,更有大自然中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

■從顏色來體認節氣

二十四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北鬥星鬥柄的一個圓周運動中,劃分出了節氣,也誕生了四季。《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首先做的是顏色的功課,蔣勳說色彩是信仰的本質。正是帶著這樣的敏感,蔣勳引領讀者從最基礎的顏色來仔細體認節氣。美人蕉的鵝黃、苦楝的粉紫、白流蘇的雪白,這是春天百花接力競放的顏色。鳳凰花不著急,沉穩地要在八月才美麗又壯烈地盛放,月桃嬌豔的粉白,紫色的夏堇,這是夏天明豔奔放的生命;到了秋天,蒲葦銀白,銀杏金黃,山的青綠底色上層染著褐、赭、絳、紅;番梔在立冬時節綻露紅豔,山茶花的花瓣留著夕陽時分的光線,綠油油的芥菜,蒼茫茫的芒花,調配出冬天的色彩。在這繽紛顏色的漸變中,二十四節氣不再僅僅是一種天氣節令的提醒,它沉潛到人的生活中,我們的生命因而有了溫度和痛癢。

■用耳朵聽見四季

顏色之外,蔣勳還提醒我們,在二十四節氣中還要有靈敏的耳朵。春天的開動始於冰融以後那譁譁的水聲,夏天的降臨則是清晨的那一陣鳥鳴,秋天的風陣陣吹過松林,如浪潮一般迴旋,而冬天的聲音是土地沉著的等待和雪花輕盈的歡快。看見和聽見,是世界在緩緩打開,也是天地藉由二十四節氣在給我們說法。月桃花用嬌豔身姿大膽地告白繁殖的渴望,生命的布告值得讚美,不用偽裝矯飾本真的欲望。楓葉的紅,不是概念中紅,它是用時間寸寸染付的金赤、絳褐、銀紅。整個秋色是一段慢慢織就的錦緞,愈是來得華美絢爛,愈是韶光易逝,恰如世間一切執念終是幻象。靜臥在冬天的窗下,聽見大風作響,感概天地、山谷、水域,無所不在的是生命的「眾竅」,如耳鼻口喉渴望呼吸。收割以後翻土的田地,扎紮實實顯示的是「根本」的力量。早春樹梢上初生的嫩芽,細看像是微微的燭焰,這是在漫漫冬夜中保守下來的生的期待。萬物有神,道法自然,二十四節氣裡藏有諸多的功課,所有東方人的日常生活,都是對它有意無意的、或深或淺的習練。

■像看待四季一樣,在每一個峰迴處,看見路轉

二十四節氣按時令運轉,演繹了一年的始末:春天的生機勃發,夏天的豐沛生長,秋天的圓熟收穫,以及冬天的內斂沉穩。但是,每一年的四季都是新的。蔣勳做四季的日常功課,想要分享給大家的是:二十四節氣的輪替只是時間的秩序,它從來不是結論。就像雨露霜雪,只是水在不同溫度下的形貌變化,這裡面沒有價值判斷和比較。人生要走過很多個四季,也要經歷很多個喜怒哀樂,也應該像看待四季一樣,在每一個峰迴處,看見路轉。莊子在「枯木」「死灰」中認識到生命自有另一種壯闊。所以,蔣勳感慨,「度一切苦厄」,並不是「免除」,認識「苦厄」,也就有了生命努力修行的開始。雨水澆灌稻苗,也澆灌罌粟;悲傷成雲,愉悅也成雲。跟隨蔣勳認識節氣,把霜降後枝頭累累的柿子作為自己的偶像吧,它的圓潤飽滿,是歷盡風雨之後的成熟自信。這是四季醞釀的,贈予人的安靜和喜悅。

二十四節氣中,有我們生活的瑣屑,也有我們的精神密碼,還有我們文明的創建,以及哲學的思考,它是永遠庇護我們的家園和傳統。《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配合蔣勳的感知,將全書按四季分別印刷四個顏色,二十四個節氣組成的目錄,都有核心詞的貼心提醒。書中的文字和照片,均出自蔣勳之手。

(燕都融媒體記者宋燕)

【來源:燕趙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跟著蔣勳漫步二十四節氣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蔣勳新書《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 新書上架丨跟著蔣勳用色彩和聽覺感受「二十四節氣」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起於「立春」終於「大寒」,北鬥星鬥柄的一個圓周運動中,劃分出了節氣,也分出了四季。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總是在不經意的瞬間,成為我們認知天氣和季候的潛意識。
  • 《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在節氣更替中找回生命的秩序
    知名美學大家蔣勳在最新的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人民文學出版社)中,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書寫日常生活中面對人生、面對社會、面對大自然的省思。二十四節氣不僅蘊藏著自然流變的節奏,也提醒著我們在時序更替中找回生命的秩序。
  • 時間的果核,歲月的智慧——二十四節氣,永遠醒著的時鐘
    蔣勳作為知名的美學大家,在他最新的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這裡面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語,更有大自然中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這種身體力行的經驗和感受,帶來的是蔣勳對美與身體、文明與道德、律法與自由以及自我與修行的諸多感悟。這是蔣勳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功課,也是我們體悟自身和宇宙關係的功課。
  • 讀吧|傳統二十四節氣,是我們永遠醒著的時鐘
    故宮日曆:品讀千年積澱和東方審美傳統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在不經意的瞬間,它是我們認知天氣和季候的潛意識。 蔣勳作為知名美學大家,在他最新散文集《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
  • 妙語如珠,蔣勳讓你感受文字的極致
    蔣勳最新散文集《歲月靜好:蔣勳日常功課》!這一次,蔣勳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這裡面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語,更有大自然中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這是蔣勳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功課,也是我們體悟自身和宇宙關係的功課。
  • 蔣勳:在冬至,學會觀看生命最根本的悲憫
    二十四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北鬥星鬥柄的一個圓周運動中,劃分出了節氣,也誕生了四季。二十四節氣不僅僅是一種天氣節令的提醒,它沉潛到人的生活中,我們的生命因而有了溫度和痛癢。「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 二十四節氣丨秋分節氣養生
    ↓視頻:「會動」的手帳——AR二十四節氣動畫(點擊圖片跳轉觀看)↓,為國內首本將國家食育課題與二十四節氣相結合的學生科普讀物。想要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翻開節氣養生手帳,隨著節氣的進行,感受不同季節的時光之美。溫馨的手繪插畫,衣食住行全方位的養生小貼士,讓你在書寫的過程中得到放鬆。立夏苦夏?寫下你的煩惱,節氣手帳告訴你食療小妙招。掃一掃AR,優美動畫躍然紙上。帶走煩惱,呵護健康,讓節氣養生手帳為你減負減壓。
  • 二十四節氣的來歷
    過了小暑,天氣更加的悶熱,古人的智慧在這年復一年的四季中得到了體現,今天我們就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下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 二十四節氣從哪來,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站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地質公園二十四節氣園中,跟二十四節氣「較真」了40多年的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陳廣忠向遊人介紹。為什麼要「較真」?「因為,當我們談論保護二十四節氣時,首先應當考慮的是保護其本身的科學性。」近日,在安徽壽縣舉行的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研討會上,陳廣忠提出這一觀點。
  •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 媽咪軍教你用閩南語說二十四節氣合集
    媽咪軍教你用閩南語說二十四節氣合集 「二十四節氣」 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 「二十四節氣」是農曆的一個重要部分 在國際氣象界 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 蔣勳:我應該在節氣推移間,學習聆聽更多生命的對話
    我應該在節氣推移間,學習聆聽更多生命的對話蔣勳/文1、我應該在節氣推移間,學習聆聽更多生命的對話大自然的生命和節氣對話,春天多雨水,陽光溫暖,便多發枝葉。入秋入冬,北國氣溫驟降,乾冷飄雪,一棵樹要在嚴寒冷峻的狂風暴雪中生存,必須舍離所有的葉片,把養分儲存到根和主幹,才能度過寒冬,用數個月的隱忍等待下一個春天的「復活」。
  • 時間之書:二十四節氣 氤氳的古典時光
    剛剛研修過考古天文學的他,想到了節氣中蘊含的中國人關於時間的智慧。然而,問過一位位歷史學家「二十四節氣如何形成?」歷史學家不知,令他意識到深植民間的傳統文化在現代學術中原來如此邊緣。於是,他將二十四節氣寫下來,寫了整整一年。同是這一年間,畫家老樹被人邀畫二十四節氣專題。「想要掙點小銀子」的老實人念想之外,這原本也是他一直想畫的東西。
  • 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劃分的?
    1為什麼要設立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傳統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曆法中節氣的設置對我國農牧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節氣也演變產生了一些民間節日和民俗活動,體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
  • 桐廬版二十四節氣「美食」,齒頰留香一整年!
    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由來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
  • 跟著二十四節氣去旅行,這才是2017最好的旅行清單!
    今年,咱們老祖宗總結的「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毫不誇張地說,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的值得驕傲的文化瑰寶,在國際氣象界甚至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對了,還記得咱們小時候學過的《二十四節氣歌》嗎?這在國際氣象界也是廣為人知,備受膜拜哦,帶著娃一起學學吧。
  • 二十四節氣為何與中醫相聯繫?
    2016.11.30「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申遺成功,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根據太陽的位置,在一年的時間中定出二十四個點。每一點叫一個節氣。「五日一候,三候一氣」一年正好二十四節氣。
  • 保護傳承二十四節氣文化
    2016年,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從申遺到入選非遺名錄,中國學界又將如何進一步探索二十四節氣在當代的保護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