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管理評論
作者:高野登
來源:《超越服務的瞬間》
導語
麗思卡爾頓第一任總裁,也是起草信條的創業元老——霍斯特·舒爾茨(Horst Schulze),經常在演講場合被聽眾詢問麗思卡爾頓的成功秘訣。
他總是這麼回答:
「所有的成功秘訣,都寫在我們的『信條』裡。
那就是全部的秘訣。」
1
放諸各服務場合皆準的信條
麗思卡爾頓的員工都會隨身攜帶一張四折卡紙。
卡紙表面印有「信條」「對員工的承諾」「箴言」「服務三步驟」,內側印有「二十項基本原則」(The 20 Basics),合稱為《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s)。
信條:
「給顧客最真心的關懷與最舒適的享受,是麗思卡爾頓的終極使命。
提供體貼入微的個人服務與完善齊全的設備,營造溫馨舒適與優雅的環境,是我們的承諾。
身心舒暢、幸福洋溢與出乎意料的感動,是麗思卡爾頓經驗的最佳寫照。」
即使將信條內容中的麗思卡爾頓部分,改成高級車品牌或珠寶店名,也不會格格不入。麗思卡爾頓的信條,放諸各行各業皆準,因為它是服務業的基本理念。甚至可以將麗思卡爾頓改成自己的名字,將場景改為在家中招待親友,一樣說得通。
也就是說,麗思卡爾頓信條的意義超越商業服務範疇,它代表的是:款待顧客時,重視人與人接觸的精神。麗思卡爾頓的信條,就是悅客服務的普世價值。
「信條」雖然是以平易近人的文字寫成,不過若想完全領會其精神而予以實踐,非得下一番功夫思考每一字句的含義不可。
首先得思考:怎樣才是「真心的關懷」?
而我又試著思考款待與服務的差別。我發現,款待與服務差了「六英寸」——這是紐約麗思卡爾頓的酒保,諾曼先生給我的啟發。
諾曼先生,是一個自我風格獨特鮮明,卻又親切的人。
「史提夫,這杯是我為您調的最好喝的馬丁尼喔!氣味很棒吧?!」
「珍,您看看,這杯亞力山大調得很……」
他總是一邊和顧客聊天,一邊把飲料遞給顧客。
而且,他還會以流暢自然的手勢,把飲料杯再往顧客方向挪近六英寸,送到顧客面前,同時滿臉笑容地帶上一句:
「請享用!」
動作自然流暢,時機掌握恰到好處,服務過程一氣呵成,所有顧客都為之著迷,簡直可以用諾曼魔術來形容。
他的服務表演實在是太精彩了,我忍不住在某次宴會藉機詢問:「為什麼一定要把飲料杯再往顧客方向挪近『六英寸』?」
諾曼回答說:「我從心底重視我的顧客。把飲料杯再往前挪近六英寸的目的,是接近顧客的心,把我的愛傳遞到顧客的心中。」
把飲料杯再往前挪近六英寸那瞬間,
正是讓服務升華為悅客服務的瞬間。
而能不能把服務升華為悅客服務的關鍵,就在於有沒有認真思考「真心的關懷」的真意並予以實踐。
所以,諾曼依照自己的工作情況,把真心的關懷定義為:利用把飲料杯再往前挪近六英寸的舉動,把自己的心意傳達給顧客。而那份心意,正是諾曼培養獨特迷人的服務風格,讓服務升華為悅客服務的關鍵。
由以上故事可知,信條內涵之深遠,光是其中一個條文裡的一句「真心的關懷」,就可在各個工作面向找到深刻的解釋。
2
企業對員工的承諾
在麗思卡爾頓的《黃金標準》中,就屬「對員工的承諾」這一項目最為獨特。
奉行信任、誠實、尊敬、正直與奉獻原則;培養人才、使人盡其才,以創造員工個人與公司雙贏的局面。
麗思卡爾頓致力於營造重視多元價值、提升生活質量、滿足個人熱情抱負、強化麗思卡爾頓企業魅力的工作環境。
麗思卡爾頓對員工的承諾,等同公司對員工的宣示文。麗思卡爾頓願意承諾員工:把員工視為紳士或淑女,給予尊重;讓員工一展長才,願盡最大能力提供各種在職教育機會、協助員工實現抱負;充實職場環境,讓員工有充實的生活。
麗思卡爾頓的職場環境,有許多可以讓員工思考理想領袖應有姿態的暗示。在全球化快速進展的時代中,麗思卡爾頓經常要員工思考:什麼叫作多元文化?什麼樣的環境才叫作尊重多元文化的環境?
員工應該被視為專業「人財」、企業最寶貴的財產,而非只是在現場執行任務的「人才」,是企業應該要有的明確意識。當然,這樣看待員工的企業,也會要求員工必須以最負責任的態度,恪守專業人才應盡的義務。當企業與員工都有這樣的意識之後,雙方才能建立真正的夥伴關係。
然而現在,許多企業與員工的關係正好相反。
「我們遵從公司的規定。我們絕對不會對公司做出××的行為」是一般企業員工對企業的心理寫照。員工,通常是在公司約束下行動的。
高野登
是企業給員工承諾,還是員工承諾接受企業約束?兩者的最大差別就在於:企業與員工的互信程度。以我個人的感受為例,進入麗思卡爾頓工作之後,我有兩個感受變強烈了。其一是我對工作的責任意識,其二是工作帶給我的充實感受。
而這種心境轉變,是很自然的。因為公司信賴我們,所以我們想要響應公司對我們的信賴,如此自然。
常有顧客說:「麗思卡爾頓的每位員工,都是樂於工作的樣子喔!」
麗思卡爾頓的員工之所以樂於工作,是因為大家都能從事具有開創意義的工作,並且從中獲得讚許與喜悅。所以,顧客的那些讚美,都是員工相信公司並為工作付出而來的。
3
「我們是服務紳士與淑女的紳士與淑女」
翻開《黃金標準》卡片,在「箴言」部分,有一段特別用大字體書寫的文字。
「We Are Ladiesand Gentlemen
Serving Ladies andGentlemen.」
(我們是服務紳士與淑女的紳士與淑女。)
這一段文字的意思是,麗思卡爾頓的員工和顧客一樣,人人都是紳士淑女,應該以同樣身為紳士淑女的態度與感性從事工作。
在麗思卡爾頓提出這個概念以前,絕大多數酒店員工都認為,服務員的地位在顧客之下,是僕役性質的工作;在提供服務時,必須謹遵顧客為尊、侍者為下的基本道理,而且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其實,這樣的關係是會妨害服務員與顧客互動、互信的。因為「對等的關係」與「互敬的氣氛」,是服務員由衷服務顧客的兩項不可或缺的關鍵。
就精神層面而言,如果只是被動接受顧客吩咐而給予服務,是很難從服務工作中得到快樂或成就感的。因為,人唯有在人格受到對等的尊敬時,工作才會有幹勁。
麗思卡爾頓在「箴言」裡明白揭示:麗思卡爾頓的員工,必須有如紳士淑女一般的行為舉止與感性。事實上,這個要求,比起平常的酒店職務,一點也不輕鬆。
麗思卡爾頓的服務員,除了必須修養外在行為舉止之外,還必須修煉內在精神,以培養成熟的人格。
加州尼古湖(LagunaNiguel)的麗思卡爾頓曾有過這麼一則故事:某位剛暢快打完高爾夫球的顧客,到達酒店才發現,自己那隻裝了行動電話、信用卡、個人隨身藥品的重要行李不見了。好像是在高爾夫球場時被偷了。
顧客關係經理瑪麗,發現他表情茫然地佇立在酒店一角,遲遲沒有向櫃檯走來,便主動過去出聲招呼他。得知他行李被盜之後,瑪麗馬上幫他向警方報案、掛失行動電話和信用卡。
然後,瑪麗還暫時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開車載顧客到藥局重新購買隨身藥品。
當然,那位顧客的心情,不可能因為得到這些協助就立刻恢復。所以,瑪麗接著吩咐客房服務部,送一些簡單的食物和紅酒到他的房裡招待他,安撫他的心情。
幾天之後,瑪麗收到那位顧客的謝函。
「那時的我,完全慌了手腳。謝謝你伸出援手,幫了我一個大忙。看你一邊安慰我,一方面沉著冷靜地幫忙聯絡處理那麼多事情,我的心也跟著堅強了起來。你讓我遭遇小偷的痛苦經驗,轉化成接受你幫助的溫暖回憶。真的非常感謝你!」
成為紳士淑女,其責任相對重大,不是聽命辦事所能比擬的。
麗思卡爾頓的員工,必須了解「我們是服務紳士與淑女的紳士與淑女」這句話的含義,以身為紳士淑女為榮的心情工作。「箴言」中所謂紳士與淑女,其實是有如此深刻的期許的!
4
即使電話無法傳遞表情影像,也要用微笑應答
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的麗思卡爾頓,每天的預約電話多到令接線生應接不暇。接線生的工作,是一邊接聽顧客電話,一邊操作計算機訂位系統。他們的計算機旁,有一面小鏡子。
這面鏡子,是給接線生自我檢查用的。檢查內容是:有沒有微笑著接聽電話。
乍聽之下,或許有人會認為:電話那頭的顧客又見不到接線生的臉,是不是笑臉應答,又有什麼關係呢?當然有關係。心情不悅,或是因為疲勞而缺乏活力,都會連帶影響到說話聲音。影響或許並不顯著,但所造成的微妙差異,確確實實會經由話筒傳遞到顧客耳中。
許多顧客與酒店的第一次接觸,就是與接線生對話。因此,接線生是不是用和顧客面對面接觸時同樣的笑臉接聽電話,就很重要。
舉凡服務員的一小句話、用字遣辭、說話音調、眼神態度、走路姿勢、制服穿法、皮膚光澤等微小細節,都有可能讓顧客在無意之中,因為五感而察覺。
身為服務員,有責任展現專業服務員應有的印象。外表儀容必須得體不用說,說話時直視顧客眼睛、給予由衷的問候也是不可或缺的服務禮儀。服務員自己希望在顧客心中留下好印象,希望透過自己將公司的好傳達給顧客時,自然就能做出相符的行為。
身為服務員應有的態度,《黃金標準》在「服務三步驟」或「二十項基本原則」中已有詳盡的提示。
如果說「信條」與「箴言」是麗思卡爾頓的經營理念,那麼「服務三步驟」與「二十項基本原則」,便是麗思卡爾頓提供給員工的行為方針。
看過其中內容的人就知道,麗思卡爾頓對員工行為的要求都很基本。就以「服務三步驟」來說:
一、溫暖且真摯的問候。問候時要喚出顧客姓名。
二、預期並滿足顧客的每個需求。
三、真情流露的道別。說再見時要喚出顧客姓名。
其實,大部分酒店都有類似要求,大部分服務員也會那麼做。
只是,部分服務員可能會因為過於忙碌,而沒有多餘心思提醒自己去執行。麗思卡爾頓之所以把理所當然必須做到的事情以明文規範,是希望服務員藉由隨時隨地的內容溫習,隨時讓服務行為回歸服務的最基本原則。
除了服務三步驟之外,麗思卡爾頓的「二十項基本原則」,也都是在提醒員工平日工作必須注意的基本原則。
5
反覆思考「信條」內容,直至心領神會為止
麗思卡爾頓的員工,在真正領會信條的精神以前,至少誦讀「信條」十次甚至一百次。而且,反覆誦讀的目的,不能只是知道有信條、腦袋理解信條內容就好,而是要求心領神會。
我們曾為了籌備美國某分店,和合作公司的董事或負責人開了好幾次會議。當時的總裁舒爾茨是麗思卡爾頓方面的主要代表,總部方面也有許多人士出席。
總裁舒爾茨在首場會議開場時,先是自己將《黃金標準》誦讀了一遍,接著要求合作公司的與會者誦讀一遍。
「請問這篇「信條」的意義是什麼?」待合作方的與會者誦讀完畢之後,舒爾茨這麼問對方。有位董事依照自己的理解提出了解釋。舒爾茨聽完那解釋便說:「我想您還沒有完全領會「信條」的精義。那麼我再為各位解釋一遍!」於是將信條全文,從頭到尾又誦讀了一次。
一邊誦讀信條,一邊就重點加以說明,少說也要四十分鐘。那場會議,光是「信條」誦讀加說明這個部分就重複了兩次,根本沒法進展到其他議程,整場會議幾乎成了「信條」研討會。
按照一般議程安排,「信條」講習可能只會排在第一場會議中,但舒爾茨卻把它重複安排進每場會議中。
「高野先生,不好意思,不能縮減信條講習部分嗎?」到了第四場會議,某公司董事終於耐不住性子,私下向我詢問。
「抱歉。舒爾茨非常重視信條。而我也認為信條的確非常重要。我們酒店同人誦讀信條的次數,還是這幾次會議下來的好幾倍以上。」我這麼回答他。
那位董事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既然都已經牢牢記住信條內容,為什麼還要一而再、再而三被要求誦讀「信條」內容呢?如果我不認識舒爾茨,或許我也會這麼懷疑。
然而,在舒爾茨的心裡,「對信條內容有符合自己職務層級的領會」永遠是第一要務。所以,以舒爾茨的考慮而言,無論實務方面的開業準備進行到什麼階段,只要信條還沒有獲得充分的理解,就不能貿然開業。
6
將公司的信條內化為自己的信念
麗思卡爾頓會從每日例行的朝會中撥出一段時間,讓總數將近三萬人的全球員工思考「二十項基本原則」的內容;而且連續執行已有數十年歷史,已經變成日課之一。
麗思卡爾頓的員工,每天都有機會接觸信條,信條是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每位員工都習慣隨身攜帶「信條」,「信條」不離身。
麗思卡爾頓創立元老的信念,至今仍然完整保存在「信條」裡;如同DNA,一代傳一代。那些信念,透過內部機制,深入每位員工的心中,不斷發揮作用。
二十項基本原則
一、信條是麗思卡爾頓的基本信念。每位員工都須理解它、將它內化為自己的信念、賦予它生命。
二、「我們是服務紳士與淑女的紳士與淑女」是我們的箴言。我們是提供服務的專家,我們以尊重的態度與高尚的言行對待賓客或任何人。
三、「服務三步驟」是麗思卡爾頓的待客之本,必須落實在每一次的接待行為中,以確保顧客滿意我們的服務、願意再次光臨、永遠喜愛麗思卡爾頓。
四、「對員工的承諾」保障麗思卡爾頓的基本工作環境。它是每位員工的榮耀。
五、所有員工均須完成年度職務訓練並通過檢定。
六、公司須與員工溝通企業目標。支持公司達成目標是每位員工的職責。
七、為了創造榮譽與快樂,參與與自己相關的計劃是每位員工的權益。
八、持續發掘酒店的缺點(MR.BIV),是每位員工的責任。(譯註:MR. BIV為錯誤Mistakes、重做Rework、故障Breakdowns、無效率Inefficiencies、程序差異Variation in workprocesses五單詞首字母簡稱)
九、發揮團隊合作、兼顧橫向服務,以滿足顧客與同事的需求是每位員工的責任。
十、每位員工都享有充分授權。當顧客面臨問題或有特別需求時,必須暫時擱置例行業務,立即陪同並協助顧客解決問題。
十一、維護清潔,毫無妥協。
十二、為提供賓客最完美的服務,每位員工有責任發掘並記錄個別顧客的偏好。
十三、絕不疏忽任何一位顧客。立即平息客怨。承擔並解決客怨問題,從接到客怨的那一刻起,至顧客滿意為止,並記錄客怨內容。
十四、「微笑——因為我們站在舞臺上」。永遠以積極的態度面對顧客。使用合宜的語句與顧客應答(例如「早安」「好的,沒有問題」「樂意之至」「這是我的榮幸」)。
十五、無論是否在工作崗位上,都要以麗思卡爾頓酒店大使身份自持。永遠以積極的態度應答。與適當的人溝通自己所關心的事。
十六、親自陪同顧客前往酒店內任何地點,而非口頭指引。
十七、接聽電話應符合麗思卡爾頓電話禮儀。在第三聲鈴響前接起電話,並以「微笑」應答。儘可能以姓名稱呼對方。如有必要請對方等候,必須先以「可以請您在線稍等一下嗎?」徵詢對方許可。不可擅自過濾電話。避免轉接來電。遵守語音留言規則。
十八、展現自信、注意個人言行。穿著麗思卡爾頓制服、遵守儀容規範,以展現專業印象。
十九、安全第一。為顧客及同人提供安全、安心且無事故的環境,是每位員工的責任。留意可能造成火災或其他緊急事故的可疑分子。如有安全疑慮,立即通報。
二十、保護麗思卡爾頓酒店的資產是每位員工的責任。節約能源、維護酒店的環境與安全。
本文摘編自:《服務的細節101:麗思卡爾頓酒店的不傳之秘:超越服務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