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們對電子競技算不算體育運動還充滿爭議,但傳統體育與電競聯姻已愈發普遍。隨著眾多著名球隊、俱樂部和體育企業收購電競團隊、招募電競選手,傳統體育和電競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電競的發展也讓傳統體育逐漸認清了未來的市場走向。
體育大佬和團隊爭相投資電競圈
據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BA)官網消息,由知名籃球隊邁阿密熱火隊收購的PC電競戰隊Team Misfits,最近收購了《虛榮》遊戲職業團隊Fates Zero,這讓Team Misfits有了進入移動電競領域的機會。作為MOBA手遊《虛榮》的聯賽隊伍,2月26日,Fates Zero以新的身份參與了《虛榮》季前邀請賽。
熱火並非第一支涉足電競圈的傳統體育團隊。據美國「nerdreactor」網站報導,2016年9月,NBA費城76人隊正式宣布投資電競戰隊Dignitas,首開北美職業體育隊收購電競團隊的先河。僅僅一天後,囊括了金州勇士隊和華盛頓奇才隊的投資集團迅速買下了Liquid戰隊的大部分股份。該戰隊擁有50名職業選手,涉及包括《星際爭霸2》《英雄聯盟》和《DOTA 2》等10個電競項目。美國國家冰球聯盟中的波士頓棕熊隊也不甘示弱,宣布投資Splyce,正式進軍電競領域。這些僅僅是傳統體育進軍電競領域的例子中很小的一部分。
據英國《gamereactor》雜誌的不完全統計,從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全世界有21支職業體育隊投資了電競領域,其中歐洲的足球隊佔絕大多數,包括法國南特足球俱樂部、巴黎聖日耳曼隊和英超的西漢姆聯隊。
《gamereactor》給出的數字並未算上運動員和體育隊老闆的投資行為,近年來,他們同樣是電競圈中不容忽視的「金主」。效力於NBA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的約納斯·傑雷布科,買下了Renegades電競俱樂部旗下的CS:GO戰隊。去年3月,前NBA著名球星沙奎爾·奧尼爾成為電競戰隊NGR的老闆之一。日前有媒體曝出,巴西足球明星內馬爾有意跟隨前輩羅納爾多的腳步,投資一支《英雄聯盟》戰隊。據「celebritynetworth」網站報導,在Liquid戰隊多達33人的投資人名單中,也出現了前NBA球員埃爾文·詹森、洛杉磯道奇棒球隊執行副主席兼市場主管朗·羅森、全美最大的網絡服務商「美國在線」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凱斯的名字。
巴西球星內馬爾(左)也是電競愛好者,據傳他有意投資一支《英雄聯盟》戰隊,圖為他與職業電競選手的合影。
與其拼得你死我活,不如合作
這麼多知名運動員、體育界大佬和職業體育隊爭相投資電競圈,看中的正是它近年來突飛猛進的發展勢頭。
荷蘭市場研究公司Newzoo稱,2016年全球電競產業的市場規模為4.93億美元,相比上一年的3.25億美元,增幅高達51.7%。該機構近日公布的《全球電子競技市場報告》預計,2017年,全球電競市場規模將同比增長41.3%,達6.96億美元,收入來自品牌運營(贊助、廣告和媒體轉播權)、門票和周邊,以及遊戲發行商的投資。
關注遊戲和電競產業的「criticalhit」網站的數據顯示,在電競產業的全球收入中,亞洲市場佔比最多——中國和韓國已成為當仁不讓的電競大國,其次是北美市場。
電競節目和賽事的觀眾不再是小眾群體,Newzoo稱,全球範圍內的穩定觀眾多達3.85億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體育賽事的收視造成了衝擊。調查顯示,76%的電子競技觀眾認為,「電競比賽耗費掉了他們花在觀看體育節目上的時間」。
雖然,這種影響因運動項目而異——美式橄欖球受到的衝擊比較小,研究表明,約56%的橄欖球迷超過35歲,而73%的電競愛好者小於35歲;棒球和冰球受到的影響比較明顯,因為這兩種運動的觀眾年齡結構偏低,普遍在35歲以下。但從長遠看,任何一種項目如果吸引不到年輕觀眾都將難以為繼。傳統體育項目亟需注入新鮮活力,雙方與其爭得你死我活,不如化敵為友,實現雙贏。
傳統體育團體嘗試「兩條腿走路」
也許你還在質疑,電競究竟算不算體育項目。其實,早在2003年11月18日,國家體育總局就正式批准將電子競技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目。
奧尼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職業電子競技不是一種時尚,而是真正的體育運動,傳統體育和電競之間存在共性。他說:「(電競)團隊合作,5人一起努力,一起訓練,像兄弟一樣彼此信任,這需要很長時間去磨合。表現最好的隊會成為贏家。」
所以,運動員、體育俱樂部投資電競領域並非不務正業,事實上,兩者實現了相互促進、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
今年1月,FC哥本哈根足球俱樂部通過收購成立了North電競戰隊,他們在之後的ELEAGUE Major電競賽事中成功打入8強,還在剛剛結束的DreamHack大師賽拉斯韋加斯站中成功進入半決賽。
談到團隊取得的優異成績,North的教練Ruggah表示:「我們的改變不僅是換了一個組織和環境,更是傳統體育向電子競技邁進的變革。」他認為,這種合作帶給團隊最好的一點是,「哥本哈根提供了更專業的基礎設施和訓練方法」。
Ruggah對傳統體育與電競的聯姻表示歡迎,「我不是說(傳統的)體育俱樂部應該固守一地,或者我們直接成為它們的一部分,但與其合作確實有利於我們把專業的精神帶到電子競技中去。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導,除了收購整支電競團隊,傳統體育俱樂部也會招募出色的電競選手。比如,英超曼徹斯特城足球俱樂部籤下了18歲的基蘭·布朗,這個年輕人不會為球隊踢出任何一腳球,他的「賽場」在虛擬世界。
越來越多的體育團體正在嘗試「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在真實的賽場上保住自己的傳統優勢,另一方面,開闢虛擬賽場,吸引更多粉絲並與其進行互動。《經濟學人》稱,布朗將代表曼城隊參加電子足球世界盃(FIWC),還會在球隊自己的超級聯賽遊戲中接受網友的挑戰,他的相關視頻將出現在球隊官網上。
布朗的強大對手、24歲的肖恩·艾倫因殺入了2016年FIWC總決賽,被另一家英超俱樂部西漢姆聯隊相中,順利籤約。
雖然,相比球隊籤下某個大牌明星,布朗和艾倫的加盟幾乎無人關心,但近些年隨著電競行業的飛速發展和熱度的不斷提升,招募優秀選手和團隊的費用堪比買下一個球員。據2016年的數據顯示,全球年收入排名第一的職業電競選手是來自美國的彼得·道格,為2617389.18美元。該榜單前十的選手中,中國佔據一半,其中位置最靠前(第四)的李鵬,年收入在1932462.26美元。
另據「celebritynetworth」網站報導,雖然金州勇士隊和華盛頓奇才隊投資集團買下Liquid戰隊的價碼未被公布,但按照以往的規律,一支電競團隊的收購價格一般為500萬~15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