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唯一的粽子博物館在嘉興,這裡有粽子故事,還有最好吃的粽子

2020-12-26 行攝天涯雪玫瑰

你知道全國粽子的起源嗎?到這裡你就明白了,說到粽子大家肯定會想到嘉興,為什麼呢,因為民以食為天,今古不變。我問女兒,你知道端午要做什麼,她馬上回答我三個字「吃粽子」,是的,黃口小兒的最深刻記憶就是吃,也是靠這兒時的最初印象把我們的粽子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

走,我們一起去看看中國的,嘉興的粽子文化是怎麼傳承的,這裡有中國唯一的粽子文化博物館,她坐落在美麗的月河。

江南很早就有稻米的種植歷史了,從馬家浜年代就開始了,在還沒有屈原,沒有伍子胥的年代已經有粽子,粽子的起源與江南的稻作生產有直接的關係,也是古代飲食習俗的一種遺存。因此,以米為原料的粽子與稻作文化可謂源遠流長。

"只有食有餘糧,才會發明其他美味點心。有著7000年歷史的馬家浜文化證明嘉興是稻作文化的發源地,水草豐美的江南物產豐饒,於是有了粽子。

粽子是全中國,全世界都有的,因為每個人都離不開吃,現在我們先去看看中國各地的粽子是長什麼樣的。嘉興粽子本是白米本色,不加任何調料和醬油,後來是到了民國初期才逐漸演變成嘉興粽子現有的醬紅色,並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適中而著名,現在已經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嘉興粽子好吃是有道理的,有人愛吃肉,有人愛吃甜的,嘉興粽子發展了這麼多年,集各家所長,做出了「軟糯鮮香」特色的粽子,你愛吃甜就吃甜的,愛吃鹹就吃鹹的,都好吃。

在嘉興地區,流傳著這樣一些古老民謠:"南門大粽子,西門大靴子,北門米販子,東門叫花子。""端午不吃粽,死了沒人送"。還有指天氣的俗語"未吃端午粽,夾襖勿可送"等。粽子在嘉興人生活中有著相當重要的位置。

嘉興端午習俗萌芽於南宋,明清時期縣鼎盛,嘉興地處吳越交界之了,亦是端午習俗的重要保護傳承地區,為展示中國端午習俗的文化底蘊,嘉興自覺擔當傳承中國端午習俗重任的歷史使命。

端午節最初是為了紀念屈原。後來我們江浙一帶端午節進行龍舟競渡,紀念伍子旭,端午節又為祭龍日,人們以龍的威力去除所有的災疫邪祟。在龍舟競渡之前,人們要抬著龍頭祭廟,然後將龍頭安裝在船首,掛燈下水,再是硃砂點睛,一聲炮響,百舟爭流。

龍舟競渡是端午節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同情賢臣屈原投江而死,於每年五月初五划龍舟以紀念他。江浙地區的龍舟競渡與外地有所不同,主要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吳國大夫伍子胥

這是江南一帶的虎頭工藝品,有小鞋子,小帽子,因為小孩子比較弱小,古代人認為這樣可以保護小孩不被妖魔鬼怪近身。

以前放米的大缸,現在都有大的不鏽鋼盆代替了,大缸基本也都放著展示了。

穿過這個大廳,我們就從古代穿越到近代了,我們去看看嘉興粽子的由來吧。這些桶,工具啊,小時候是司空見慣的,現在都放到博物館裡來了。

民國時期一個普通粽子店的情景再現,一個小小的店鋪讓我們穿越到了過去,一邊在灶上燒著粽子,一邊娘帶著兒在吃著香噴噴的粽子,看著我都聞到了粽子的香味,好想吃一個啊。

想念小時候外婆家的大鍋粽,口味沒關係,重要的是家的味道,外婆包粽子,外公燒大灶,我們小孩子在邊上等吃,會問很多遍什麼時候可以吃啊,能吃了嗎,然後等等等,開鍋的那瞬間真的香啊。

走著走著,真的聞到粽子香味了,現在不用等,你直接可以買了馬上吃,想吃啥口味都有。這裡有最經典的大肉粽,豆沙粽,來嘉興一定要吃一個。

這是嘉興常規的幾款粽子品種,比我們小時候多了很多。

口味沒變,配方沒變,變得是你心中的味道,總感覺現在的粽子沒有兒時的好吃了。不管怎麼樣,從前是回不去的,粽子還是要吃的,剝一個來吃。蛋黃粽也很好吃的,來一個,大大的蛋黃,多多的肉肉。

嘉興一定要吃嘉興粽哦,告訴大家一聲,粽子門店裡的新鮮粽子一定是比真空包裝的要好吃,真的,我是嘉興本地人,不會騙你的。希望嘉興的粽子文化永遠傳承下去,女兒大一點我會教她怎麼包嘉興粽子的

交通

粽子博物館在嘉興市區月河歷史街區小豬廊下(中基路180號),從月河東入口進去100米左右就到了,不用門票,在入口處登記一下姓名電話就可以參觀了。

後記

我們嘉興人一年四季都吃粽子的,想吃的時候,買點肉,買點粽葉就包來吃了,很方便。全國各地有在端午節吃粽子的習慣,而唯有江浙滬地區的粽子是常年存在。"沒有一個城市市民與粽子的淵源有嘉興這麼深,也沒有一個城市對粽子文化的理解如嘉興那麼透徹。「所以全國唯一的粽子博物館在嘉興。

相關焦點

  • 中國到底哪裡的粽子最好吃?廣西粽子必須有名字!
    中國到底哪裡的粽子最好吃?廣西粽子必須有名字!每逢端午粽子節,都是甜黨和鹹黨相爭的時候。甜黨們說,粽子必須是甜而軟糯,才是節日正道。鹹黨們則說,蛋黃火腿五花肉遠比你一顆棗子來的豐富。陝西蜂蜜涼粽是當年宮廷佳品「賜緋含香粽」,其實就是將粽子切成小塊,淋上金黃甜稠的蜂蜜,糯米軟糯柔潤中帶著粽葉的清香。北京人吃粽子更是把甜發揮的淋漓盡致,在粽子中加入蜜棗,甜度又上一層!甜粽子固然有歷史,但是現在鹹粽子最得人心!大數據驗證了這個現象,早先央媒的調查,鹹黨比甜黨多了3%;之後,電商平臺的統計裡,甜粽和鹹粽購買比例是4:6。
  • 粽子怎麼做,教你包出5種不同的形狀,好吃的嘉興粽子,軟糯可口
    大多數都可以通過看圖片來學習,但是味道真的很好吃。粽子的包裝方法是將粽子葉平放在桌上,摺起一邊,用手按壓。葉子的兩端向中間摺疊並用手壓緊,從而形成一個信封形狀。然後分開嘴巴,把準備好的糯米和餡料放進蘆葦葉裡。
  • 粽子可以包什麼餡的 粽子包什麼餡最好吃?
    如豬油夾沙粽子,選用上等紅小豆,煮熟後去皮濾沙,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適量的油脂製成餡,裹扎時餡裡還夾有一塊肥肉,煮熟後晶亮甜美,油潤清香。5、嘉興派浙江嘉興粽子歷史悠久聞名華夏,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等品種。嘉興粽子當推 " 五芳齋 " 為最,素有 " 江南粽子大王 " 之稱。它的粽子從選料、製作到烹煮都有獨到之處。
  • 全國最具特色的6種粽子,這個地方的粽子一個6斤重,可供一家人吃
    全國最具特色的6種粽子,這個地方的粽子一個6斤重,可供一家人吃。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特色節日,各個地區的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紀念屈原,包括拜神祭祖、賽龍舟、戴香囊、放紙鳶、拴五色繩等。對此我只想說,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地區吃的食物和做法各有千秋,一個人口味的形成,和從小的飲食習慣有關,長這麼大隻吃甜粽子,自然不愛吃鹹的,反之亦然。今天梅姐帶大家看看中國各地最好吃的5種粽子,不知道哪種更合你的胃口呢?
  • 跟著小林老師的畫筆 來看看中國哪裡的粽子最好吃
    在年初的抗擊新冠疫情阻擊戰中,因創作治癒系漫畫而走紅網絡的廣州小林老師,在這個端午節變身美食家,用手中的畫筆遊走遍大江南北,勾勒出全國各地風情各異的粽子,一幅幅幽默風趣,又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圖就這樣呈現在網友面前。
  • 北方粽子 vs 南方粽子,哪個最好吃?
    而且裹在粽葉裡的餡料也是別有洞天,紅豆、蜜棗、鹹蛋黃、豬肉...天南地北最道地的風味盡數囊括在內,一枚粽子裡竟也有些海納百川的意味。今年的粽子你吃上了嗎~ 質樸單純的白水粽、餡裡裹著蜜的甜粽、滋味複雜的鹹粽 ,這些口味紛繁、南北不一的粽子,你最喜好哪一款?
  • 粽子餡的種類大全 粽子餡怎麼調製才好吃
    我們都知道,粽子好不好吃,關鍵在餡。那麼粽子餡怎麼調製才好吃?粽子可以包什麼餡的?接下來和小編了解下!粽子餡的種類大全大肉粽肉粽是傳統食品之一。粽子重約二三百克,裡面是糯米包著豬肉和綠豆為餡,高級一點的還包著香腸板慄筍絲之類。
  • 粽子界的鼻祖,好吃還有內涵,你知道是哪裡的粽子嗎?
    要論起吃粽子,全國最有發言權的地方,絕對是屈原故鄉湖北秭歸了,在這裡粽子沒有甜黨和鹹黨的口味之爭,也沒有鹹蛋黃粽,叉燒粽各種五花八門的餡料的粽子,但是這裡有著最濃烈的端午氣氛,和最有意義的端午粽子。秭歸最傳統的粽子就是紅心粽,糯米中只放一顆紅棗,在當地流傳著一首歌「有稜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潔白,半世煎熬」秭歸的粽子呈錐形,比我們平時吃的粽子更有稜角,一顆紅棗便是它的心肝,糯米潔白,下水熬煎。就如同屈原的性格與人生,寧死不屈,直如石砥。青青的箬竹葉,包著潔白的糯米,潔白的糯米,包著紅紅的大棗。
  • 嘉興鮮肉粽子
    亦稱五芳齋粽子。嘉興傳統名點。1939年由馮昌年開設的「五芳齋」創製。現品種較多,尤以鮮肉粽著稱。
  • 從北到南:誰家的粽子餡兒最最最最好吃?
    顏值超高的水晶粽吃上去也超級「有料」,玫瑰、抹茶、紫薯、水果甚至巧克力和餅乾,你能想到的一切,都能包進水晶粽中,準確地說,水晶粽是一個餡料的萬花筒。進階版浙江人獨佔鹹粽的半邊天浙江到底哪裡的鹹粽子最好吃?要說這個問題,估計浙江的每個省市都不會心甘情願地服氣!畢竟,人家都是靠實力站上舞臺。
  • 嘉興的美食只有粽子?你也太小瞧這座美食小城了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與小編相同的一個經歷:不管在哪,只要經過服務區,都會看到同一種美食,就是嘉興粽子。粽子作為浙江嘉興特色傳統名點,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適中而著稱。尤其是鮮肉粽,最最出名,甚至被譽為「粽子之王」。
  • 螺螄粉粽子是粉還是粽子?你都吃過什麼奇葩餡料的粽子?
    由於今年農曆有一個閏四月,所以端午節比往年遲了一個月。每年臨近端午節,大家都會圍繞一個問題進行爭論--粽子是甜的好吃還是鹹的好吃,這就是著名的「南北之爭」,但是辯了這麼多年,也沒得出一個準確的說法,畢竟每個地方的口味都不太一樣。
  • 粽子簡筆畫——家鄉的粽子
    粽子簡筆畫——家鄉的粽子2016-06-10 09:27:3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我的家鄉是一個江南水鄉,水好、土也好,所以盛產的東西都比較好,唯獨這個粽子是最特別的。  關於粽子,在古代還有一個歷史典故呢,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河與汨羅江,死後被蛟龍所困,人們紛紛將粽子投入江中來驅趕蛟龍。所以,每當端午節時吃粽子也成了習俗了。
  • 「粽子文化」端午你吃粽子了嗎?
    品種增多,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慄、紅棗、赤豆,裹成的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粽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還有「蜜餞粽」,見蘇東坡「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名。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
  • 資深吃貨分享5種好吃的粽子,肉餡素餡都有,你吃過哪幾種?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快要到了,你有沒有吃粽子呢?每到端午節前後,很多人早早買好了粽子,有的人喜歡吃手工包的粽子。小時候吃手工包的粽子最多了,好吃又實惠。如今粽子的種類非常多,還有一些非常有名氣的,人們喜歡吃那些大品牌的粽子。
  • 端午粽子論(下)
    有些很好,例如,客家的鹹粽子剝皮後呈黃色,他們又粘又硬,不用蘸糖就可以涼著吃。當然,南方有代表性的鹹粽子,湖州和嘉興的肉粽我都能接受,他們柔軟可口。南方肉粽的食材和口味都比較多,比如蘑菇、蛋黃,有些辛辣,有些比較鮮香。無論是粽子的南鹹北甜,還是南甜北鹹豆腐,我都站在鹹的一邊。
  • 30多年以來吃過最好吃的粽子
    端午節即將來臨,同事們正在嘰嘰喳喳的討論著過端午節包什麼餡的粽子好吃呢?有的說包臘肉粽子好吃。還有的說包雞肉粽子好吃。還有人說,包紅豆綠豆好吃,其中有一個同事小孩說:要吃什麼線都不用的。才好吃,就光白白的糯米,加點白糖就好吃。說的五花八門,各顯神通。
  • 端午節吃粽子好寓意,粽子煮多久才會熟又好吃呢
    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2020年的端午節還有兩天,也就是這個星期四哦,每當端午節來臨的一個月左右,各大商場及超市都開始在比較顯眼的位置擺放各種各樣的粽子,特別是在農村老家,老一輩的老人們開始準備糯米,粽葉以及包粽子的線繩。我們都知道,端午節來臨就會有吃粽子的習慣,那麼,大家有想過沒,端午節為什麼會選擇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到底有什麼寓意呢?
  • 端午節,又到了吃粽子的時節!關於粽子,你知道多少?
    提到端午節,大家肯定第一想到的就是粽子,端午節就是吃粽子的時節。粽子的種類有很多,甜的,鹹的,還有各種網紅口味的。形狀也有很多種,三角形的,四角形的,長方形的。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蜜棗口味,粘粘的糯米包裹著甜甜的蜜棗,一口咬下去,香甜軟糯,一口氣能吃兩三個。
  • 粽子「甜鹹大戰」:宮保雞丁粽是最正確的粽子?
    就像旅順博物館所藏文物「草編粽子」,自從20世紀初日本大谷光瑞中亞探險隊在新疆吐魯番唐代古墓中發現這件「草篾編制而成,大小共有五枚,均成等腰三角形」用一根手捻棉線串在一起的文物之後,幾經輾轉,一直躺在旅順博物館庫房的某個角落裡吃灰,直到八十多年後一次清理庫房時,突然現身於世,因其三角形的草編造型,成為現存最早的粽子老祖宗,從此受到學界爭相引用,當作唐代西域就已過端午吃粽子的重要史料物證大談特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