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到底值不值得研究?對現代人來說,學習《易經》有什麼意義?

2021-01-19 騰訊網

戳上方藍色字▲▲▲關注小哥公眾號

|全文共1889字,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相信各位讀者都很清楚,一個民族的復興首要在文化的復興,中華民族要想真正復興,必須要找回真正的中國文化精神。

而當下最大的問題莫過於大眾對傳統文化的不自信,所以說提升大眾的文化自信刻不容緩。

認同了這一點,我們可以接著往下分析。

要想提升文化自信,最大的前提在於先要了解中國文化,要了解中國文化,就離不開浩如煙海的傳統文化典籍。

可一旦提到傳統文化典籍,大多數人一打開《四庫全書》目錄,就已經被嚇到了,他們在中國文化的大門口徘徊許久,終於還是一聲嘆息,黯然離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莊子》

面對眾多文化經典,我們其實不需要為數量太多而煩惱,文化歷史研究是專家學者的工作。

對於一般讀者來說,面對中國文化,我們只要抓住重點,找到主脈,把握住核心,也就不需要再為選擇困難而煩惱了。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易經》就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活水,懂得了《易經》,也意味著懂得了真正的中國文化。

這就回答了標題中的第一個問題,《易經》到底值不值得研究?答案是肯定的,作為群經之首,《易經》是中國文化的總源頭,當然值得研究。

如果一個人一輩子只能讀一本書,那我們相信《易經》會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之一。

那麼第二個問題就來了,對現代人來說,學習《易經》有什麼意義?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說明一個關鍵點,作為一個學習者,應該有這麼一個態度:學習任何東西之前,都應該先搞清楚為什麼而學,提升智慧?增長學問?學習技能?獲取知識?還是娛樂消遣?不同的目的對應不同的內容和方法。

《易經》是哲學之書,智慧之書。

《易經》廣大精微,無所不包,而最重要的莫過於其中所包含的形而上的「道」,而不僅僅是江湖盛傳的「術」。

對於專家學者來說,研究《易經》主要是做研究做學問;對於普通人來說,學習《易經》應該是用於提升自己的智慧。

知識隨時代而變,智慧卻亙古未變,智慧屬於「道」的層面,學習《易經》中的道,並用來指導我們的生活,最終讓我們過得更幸福,這就是普通人學習《易經》的最大意義。

自古以來,不同時代的人們給《易經》披上了太多的外衣,有人說它是玄學,有人說它是講哲理的,有人說它是用來算命的,有人說它是科學。

與此同時,有人說《易經》太深奧,只有天賦異稟的人才看得懂,還有人說《易經》太簡單,一讀就懂沒什麼難的。

對於眾多的說法,誠明易學不做什麼評價,在此只給出我們自己的態度。

易經廣大精微無所不包,在歷史上曾有太多人為《易經》做注,還有不少基於易學創造出另一套學問的大家,我們認為,這些經典解讀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高下之別。

誠明易學認為,《易經》是一部能夠超越時代的著作,易學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但是核心精神不變,這就是易經當中的「變易」和「不易」,形而上之「道」亙古不變,形而下之「器」隨時代而變。

所以說,不同的時代應該有不同時代的《易經》解讀,誠明易學就是基於這個前提產生的。

古人註解中有適合當今時代的,當然可以借鑑學習,如果有不合時宜的,我們就將其當做歷史上的一家之言來看待。

與此同時,我們應該在把握住不變的「道」的前提下,基於當下這個時代的需要更多的去發展當代易學,當有足夠多的人開始關注學習甚至發展易學,最終一定能夠形成一股強大的勢能,最終把易學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周易·繫辭(上傳)》

繫辭這句話當中,最重要的兩個字是君子,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把做一個君子當做學易的目標。

我們的建議是,把《易經》當做是一座智慧寶庫,這座寶庫裡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藏,只需要找到我們需要的或者說適合我們的那一種即可,哪怕只是一個卦甚至只是一個爻。

這就好比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我們不需要學完全部法門,只需要找到一個適合我們的法門,然後順著這個法門去走,終能達到彼岸。

當下人們的狀態,更多的是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忘記了初心或者說是最終目標,最終越走越偏,甚至有的人不幸走上邪道。

學習《易經》也是如此,最關鍵的是時刻記住為何而學,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讓我們的心安住在當下,心安則理得,這本身也是易經中的智慧之一。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論語》

誠明易學希望,學易者能夠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擁有像易經一樣的胸懷,可以包羅萬象,這就是謙道告訴我們的虛懷若谷。

你可以不認同我們的解讀,但我們希望在你不認同的同時,能夠給出自己的觀點和論據,我們歡迎君子之爭。

文章配圖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易經》對人生有什麼用?
    曾參加一個朋友介紹的關於《易經》的主題活動,主講嘉賓一堆的頭銜不說,儀式感還很強,在隆重的音樂聲中飛揚登場,還十分恭敬地領大家拜了拜「三聖」。然後,他就很直接地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在座的有沒有學過《易經》的?並要求,學過的舉手。
  • 科學已經證實,易經其實並非迷信,卡牌記憶法是學習易經的捷徑
    那些說易經是「迷信」的朋友,瞬間被打臉呀!馮友蘭出生於1895年,是我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他曾在1924的時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博士,在學術上對我國乃至全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馮友蘭先生於1990年病逝於北京,在他彌留之際的時候,有人問他還有什麼要留下的,馮友蘭曾說:「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
  • 此人研究易經72年,僅僅7個字說出易經的真諦,原來如此簡單!
    隨後,張宏錄給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易經其實用7個字就概括出來了,原來易經就是「研究心理的學問」。這句話看似平淡無奇,但卻充滿著大道至簡的智慧。所謂的心理學,其實歸根結底就是人的思想,在往深入去分析,那就是人性了。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核心只有3個字,讀懂後豁然開朗
    其實易經千百年來飽受非議,無外乎是因為其太過神秘,而且又屬於玄學的範疇,再加上其中又有佔卜決斷的思想,而這些又未被科學證實,才會有此首鼠兩端的說法。想要學好易經,又不是一件易事,根據《呂氏春秋下賢》中記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此之謂至貴」,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易經的道理十分的廣闊無邊,廣闊到什麼程度呢?
  • 張海濤:數字易經是讓更多人輕鬆解讀易經的「人的說明書」
    也基源於此,從《易經》中簡化而來的「數字易經」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誤解,今天我們請到了數字易經的傳承人,臺灣數字易經創始人張耀宗大師大弟子張海濤先生,來為我們解讀究竟什麼是數字易經? 筆者:張老師,數字易經與我們傳統的《易經》有什麼關係?
  • 我們學習易經究竟是為了什麼?
    我們學習易經究竟是為了什麼?中天易張永紅整理在讀楊鳳琦先生的實踐範例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學習易經究竟是為了什麼?易經是用來幹什麼的?易經和佛道有何聯繫?又有何不同?對於這些問題,很多朋友會說:這些間題還用考慮嗎?但是縱觀現今周易圈裡所反映出來的種種現象,個個就真的是在幫人趨吉避兇嗎?非也!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學習易經,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惑:為什麼易經講述的道理這麼深奧,但運用的實際生活中,卻總是感覺遙不可及呢?事實上,易經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高冷,有句話說易經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意思就是說我們天天都在使用,但卻並不知道它就在我們身邊。
  • 《易經》與《黃帝內經》相通,有3點精華智慧,領悟的人受益一生
    關於到底什麼是天人合一,《易經》和《黃帝內經》都做了非常明確的論述,下面我們一起來解讀。在《周易》的乾卦文言中有下述一段話,可以稱得上是重要的生存智慧。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
  • 《易經》講的是「鬼謀」還是「人謀」?為什麼這麼多大人物在研究
    《易經》講的是「鬼謀」還是「人謀」?為什麼這麼多大人物在研究《周易·繫辭下》:「人謀鬼謀,百姓與能。」王夫之則說:「聖人作《易》,以鬼謀助人謀之不逮。」王弼《周易略例》說:「舉卦之名,義有主矣。」卦名概括一卦之主旨和性質,有了卦名才有理解和解釋的向度。因此宋代郭雍說:「自一卦論之,原始要終,上下不遺,為一卦之質也,卦名之義,名其質而已。」現代人研究《易經》有什麼用?
  • 易經是什麼?
    3、不易:是指在宇宙間萬物皆變的前提下,還有唯一不變的東西存在,就是能變出萬象之物的東西不變;即是說萬物皆變的規律是永遠不變的。所謂"不易",就是基本平衡;"變易"就是發展變化,就是不平衡;"簡易"就是世界上所有最複雜的事物可以用最簡單的符號來概括。發展變化、不平衡是絕對的、永恆的,平衡是相對的、暫時的。第三句話:易經的表達方式是什麼?
  • 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殃失」,值得深思的為人處世之道
    對於我們普通人也是,其中的易經智慧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易經:"厚德載物,福祿在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值得深思的為人處世之道「厚德載物,福祿在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易經》裡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一個人只有順應事物發展規律工作學習生活才能承載萬物,獲得富貴福祿,若是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則災殃就來了
  • 在64卦中到底「象」是什麼,易經怎麼來看,一般人不知道!
    簡介 | 探索中華文化之脈絡,聆聽世間百態之人生作者 | 國學大觀園註:原創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獲取經典好文引子:易經的象、數、理、佔究竟是什麼意思,我們今天來著重講解易經之象。什麼是易經的「象」,到底怎麼來看?
  • 《易經》究竟有多好學?掌握這個方法,64卦輕鬆記在心中
    那麼有的人會問,易經的文字艱澀難懂,而且64卦又不容易記憶,如何才能高效和輕鬆地掌握易經,讀懂易經呢?其實學習易經是有方法可尋的,掌握了這個方法,學習易經將會是一件非常輕鬆和愉快的事情,很多研究易學的高手,都在應用這個方法,而且效果十分顯著。
  • 被誤解6千多年的《易經》,其實是超科學!外國從中研發2項高科技
    說起《易經》來,我們中國人都知道,它被人們譽為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6500多年來《易經》一直影響著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不過,這樣的一本奇書,還是被很多人誤解,認為學習易經,卦象,就是封建迷信。但其實,易經中的智慧是很多人一輩子都學不完的。
  • 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
    傅教授積累四十餘年在中西哲學方面的訓練,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有ZY成J。其學術論著貫通古今中西,結構嚴謹,創見迭出,是當代華人SJGR的YL國學研究專家。簡單來說,在佔卦時,先得到六個數字,這些數字帶出了卦象,再由卦象得出卦辭與爻辭,然後問題也J有了解決的線索。由此可知,佔卦只是一套固定而單純的操作方式,二十分鐘J可以學會。但是,佔卦容易解卦難,解卦才是真正的挑戰。解卦,沒有快捷方式,只能翻開《易經》,仔細閱讀,認真思考,明白卦辭與爻辭的每一個字。
  • 《易經》六十四卦代表怎樣的意義?
    儘管我們對於八卦耳熟能詳,但《易經》這本書裡並沒有講到八卦的知識。古經部分只有六十四幅卦象,還有關於卦象的文字說明。除了這些內容,古經文並沒有交代什麼是八卦,它們從哪裡來,以及八卦與六十四卦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係等問題。盡人皆知的八卦知識是《易傳》裡記載的。
  • 易經中非常經典的4句話,每天多讀幾遍,好運不請自來
    易經是中華文化的偉大寶庫,裡面的知識和智慧,可以說是人類研究宇宙人生的一部寶典,其中含有大量的密碼,多少代人皓首窮經,也是略知一二。易經素來就被稱為「大道之源」,裡面擁有很多哲學辯證的思想,但是歸納起來又十分的言簡意賅。
  • 易經的佔卜到底是怎樣進行的,原來裡面有這麼多說頭,長見識了!
    小編觀點:易經就是佔卜嗎?易經到底是不是算卦的書?很多人一看易經兩個字就認為,那不就是算命算事的書嗎,還有別的意義嗎?其實,易經只是以算卦為形式,佔卜為外衣。如果去掉了佔卜的外衣,易經的核心卻是燦爛的哲理和智慧,所以易經雖然有佔卜的形式,但易經更是一本偉大的哲學著作。易經是中國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文明思想文化的總結。那麼易經為什麼要用佔卜的形式來體現呢?
  • 易經有3句話,揭秘了佔卦的本質,可是很多人卻並不知道
    但要說群經的根源,不管是民間老百姓還是專家學者,都會異口同聲地首推易經。易經自古就有「大道之源」的美譽,八卦組合而成的64卦,更是代表了宇宙人生的密碼。易經有四大學科,分別為象、數、理、佔,前面的「象數理」是學習易經的根本,而後面的佔卜則可以預測未來之事。很多人一提到易經,第一想法總認為易經是佔卜的書籍,江湖上很多學藝不精的術士,也依靠替人算卦來謀取利益。
  • 《易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古人是從人類的本質特徵來認識問題的:外堅內軟,外強中乾。象徵性的佔卜是天地,有隱患有危機;外柔內剛,外住內堅,象徵著天台和安泰的佔卜。易經的「核心思想」是什麼?易經的核心思想是「一」的思想!如何理解這種「一」的思想才是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