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殃失」,值得深思的為人處世之道

2020-12-12 走遍了大江大河

《易經》在我國被稱為「六經之首,大道之源」,是受「老子、孔子」等古老聖賢和歷代偉人、哲人推崇並為近現代國內外思想家、科學家、文學藝術家和經濟學家、企業家等重視的蘊藏了萬事萬物發展變化規律的大智慧之書。

對於我們普通人也是,其中的易經智慧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易經:"厚德載物,福祿在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值得深思的為人處世之道

厚德載物,福祿在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易經》裡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一個人只有順應事物發展規律工作學習生活才能承載萬物,獲得富貴福祿,若是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則災殃就來了

所以人想要福報,就要修德,什麼叫修德?就是修正自己的德行,也就是修己。天天修德,修得合乎天道,這是人生最大的目標,也是最大的成就。

如何修德?《易經》中的「履、謙、復、恆、損、益、困、井、巽卦」,被稱為九大「修德」之卦,研習通透之後,它能讓你的修德之路變得更加光明順暢,直到體會到人生的終極價值和使命

01、履

《序卦傳》說:「履者,禮也。」履就是禮,是人們立身處世的社會準則

知禮而立,是實踐天道的前提,在社會上,以禮待人是處世的原則,而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懂禮讓,知進退,這才是履卦給我們的更深層的啟示。

02、謙、

謙卦卦辭說:「謙,亨,君子有終。」謙虛可以使百事順利,但謙虛並不是人人都能堅持下去的,只有君子才能堅持到底。

一是指謙虛,待人接物不狂傲,平易近人。另外一層是謙讓,不與別人針鋒相對,謙讓容人。居功而不自誇,先人後己。

謙虛的人不僅在事業上能夠得到他人相助,在精神上也能得到與人融洽相處的快樂。因此現代人更應該以「滿招損,謙受益」的古訓為戒,重視謙德。

03、復、

《序卦傳》說:「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陰陽消長是自然的規律,陰可以剝陽,但是不可以剝盡,剝至極處,陽就要從上返下復生了。

復,就是重新恢復,就是復興,但是看到復興的希望時,不能急於求成,而要把握時機,順勢而行,如此經過一定周期後,自然便會改過遷善。

遷善改過,修養品德,磨鍊技能,提升智慧,時機一到,就會一陽來復,實現轉折

04、恆、

恆卦的卦辭:恆,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

亨通順利,沒有災禍,利于堅守正道,利於前去行事。

恆久與變化相互作用的人生哲理,告訴人們做事要有信心和持久,因為成功就是長期堅持、不懈努力的結果,這也是人們所說的「有恆心者事竟成」。

雖然在浮躁的社會中,有些人看似是一夜成功,但是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所有的成功都是以長期的努力和準備為基礎的,如果不是這樣得到的成功,也難以長久。

日與月遵守永恆的運行規律才能長久的照耀,做事也是如此,持守正道,因物遷移,與時變化,才會事遂人安。

05、損、

損卦彖辭:「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損而有孚,無吉無咎…損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虛,與時偕行。」

損卦,向下面的百姓徵收賦稅,是為了奉養在上的王公貴族這是由統治者制定的法度。徵收賦稅,但因為『出自虔誠,就不會有什麼危害,佔卜會得到吉利,利於出行。

《彖傳》認為,在損益的權衡時,應該減損強勢的,來扶助弱小的,這樣才能使社會得到平衡,做到制衡得當。所以要因時制宜地來判斷情況,或者減損民眾的利益,或者抑制王公貴族的利益。

06、

益卦的卦辭說: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利有攸往」,就是告訴我們要照顧底下的人上面的人要去照顧下面的人,當然要有所往,這樣做必然有利益。

當為了益而損的時候,要懂得自損;當損後受益的時候,要時刻記住適可而止。只有這樣才能以小的代價獲得大的益處。

07、困、

困卦彖辭說:「險以悅,困而不失其所享,其唯君子乎…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在困難的時候,只有君子依然保持快樂。而且,對於君子來說,雖處困境,也能亨通

孔子稱讚顏回,住在一個破巷子裡面,吃一點白米飯,喝一點白開水,別人都受不了這樣清貧的生活,但顏回不改其樂。為什麼?所樂不在窮通,而在道也。

另一方面,在困難的時候,再怎麼說也沒人相信,只有付諸於行動,才能改變困境。

08、井、

井卦卦辭說:「無喪無得,往來井井。」彖辭說:「井養而不窮也…」

「井」之所以能跟「德」聯繫在一起,是因為人的修身就像是井養之道:四周的石條就是做人的道德標準,只有把自己匡正在道德範圍之中,才有可能實現長久的井然有序。

井的美德在於源源不斷地供養著他人。因此,光是管好自己,把井道修養好,並不是井卦最終所要達成的目的。

井卦提示有德之君子,修身不僅為了自己好,而且還要以德養人,以自己的努力,影響身邊的小氣候,小環境。

09、巽

巽卦的卦辭:巽,小享,利有攸往,利見大人。巽卦上下都是風,風無孔不入。

巽卦是一種變通之技,當不得不順的時候,就要順,當不順會犧牲的時候,絕對保命要緊。

我們常說,「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但不能長期低頭彎腰。所以,我們可以這麼說,巽卦不是一種圓滑,而應該是一種圓通

溫良恭儉讓是對巽德的極好表述。謙和有禮,必得其宜。政治上軌道,可以發揮才幹,政治不上軌道,也可避免災禍。

生而為人,就要修德,德不配位,必有殃失。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這就是《易經》教給我們的處世之道,無論錢多錢少,官大官小,都要首先去修「德」,要孝敬父母,誠實守信,多做善事,只要「德品」修好了,修「小德」得小富貴,修「大德」得大富貴,人只要一心向善,一生就是快樂的

希望大家都能領略《易經》中的大智慧,因為每一卦都飽含處世智慧,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成功人士都讀《易經》的原因了。馬雲作為中國最成功的商人,數十年間《易經》從不離手,始終堅持著「遇事不明問《易經》」的原則。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針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推演你的每一種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

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有周期性的規律.通過對易經的分析,您將了解這一定律,並且您會發現這個世界非常有趣。並且可以按《易經》智慧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人生一世,真該好好學習下《易經》。

很多人對其感興趣,但是有一個大問題擺在面前,看不懂,尤其是部分易經還豎著寫的,卦、卜、爻,拿到手不知該從左往右讀還是從右往左讀,都是一臉懵,晦澀難懂的文字,著實令很多人望而卻步。

昭君推薦大家一本《圖解周易》,彩繪全注全譯全解版本,不只是單純的乾癟文字說教,他以圖解文的方式並配以相應事例來告訴大家到底每一卦講的是什麼,

應該如何運用這卦中的智慧分析解決問題,每一個知識點都是能實際應用到生活、職場上的,再也不用擔心自己讀不懂了。

一本正版硬殼裝只需29.8,能有你一包煙錢貴?讀懂讓你受益終生,哪怕讀懂一點,也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為了自己的幸福未來,點擊下方連結購買一套讀讀吧,說不定一下子就頓悟了呢。

相關焦點

  • 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為什麼有些人發財了就出事?
    願意就四個字:德不配位……我們常說:財富,地位,智慧,早先的人們把他用一個統稱的詞:物。也就是說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引來福報。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有一詞叫:厚德載物。《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 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原因就是四個字——「德不配位」。我們所有的財富、智慧,地位,老祖宗用一個字來代表叫:物,其實就是我們說的福報,厚德才能承載萬物,才能引來福報,這就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厚德載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 《易經》告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引言:在戰場上,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告訴了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所追求,人生在世,我們要有自己所渴望的東西,這樣才能激勵著我們不斷的向前,努力的去奮鬥。
  • 《易經》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易經》是我國古代的一部哲學著作,裡面有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們常說,做事先學做人,易經中的「德不配位,必有餘殃」就是告訴我們一個修身做人的道理:一個人的財富,名望及地位再高,如果缺少自我約束,做出觸碰道德紅線的事來,或者為一己之私,做出損害下屬或他人利益的事,這樣的行為遲早會導致眾叛親離,被他人唾棄。《三國演義》中的董卓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東漢末年時,宦官把持朝綱,民不聊生,狼煙四起,東漢政權也名存實亡。
  • 老祖宗講「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處世錦囊,都聽過懂的人卻不多
    俗語,是民間老百姓總結出來的警語,它與日常生活、為人處事、婚姻等,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如果能夠讀懂俗語中蘊含的人生哲理,相信一定會讓生活變得更加簡單。民間俗語「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就是這樣一句處世錦囊,都聽過懂的人卻不多。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就是四個字——「德不配位」。我們所有的財富、智慧,我們的一切,老祖宗用一個字來代表叫物。厚德才能承載萬物。這就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厚德載物」。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規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載就是承載;物,就是我們說的福報。相反是那句話叫德不配位。位就是我們的待遇,就是我們的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
  • 「德不配位,必有餘殃」,只有懂得之人,運氣都不會差
    所以先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但霞客有自己的看法,之所以運氣不好,十有八九都離不開這三種原因!一,德薄而立尊易經裡面說過:德薄而立尊,是說一個人的德行淺薄,卻坐在了高位上,但在現實中往往又會出現,在工作中,我們經常遇見公司某人明知道自己的本事不如下屬,但他卻坐在了高位上,和下屬的關係也搞的一塌糟,遇見這種情況,你仔細發現,他在的位置不會長久,因為這叫「德不配位」
  • 古人講「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是否有道理?生活中不妨謹記
    很多大學的校訓都寫著「厚德載物」,「厚」是指深刻厚重的意思,也有凝重、博大之意;「德」這是指一個人的道德品行,包括如何去生活、為人處事和去面對不同的人和事;「載」也就是繼承和發展的意思,也指對某一種思想的傳承;「厚德載物」中的「物」就是我們所說的物質生活,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福報。
  • 《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如何理解?
    《易經》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雖然它晦澀難懂,但是還是有許多人喜歡研究易經,不過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感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收穫和理解。比如許多德不配位的人,往往就會給自己帶來橫禍,自己沒有能力站在高處時,最好就是低調行事,否則容易招人嫉妒。易經中有許許多多道理,有人讀一遍能感悟其中奧秘,有人即使讀幾遍也是毫無收穫。有人說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甚至不同年齡段讀易經的同一句話,都有可能有不一樣的收穫,這或許就是易經的魅力所在。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到底指什麼?
    對於此問題的闡述、說法,中華典籍與民間諺語非常多,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有「厚德載物」、「以德服人」、「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幾乎所有的論點,都會把德行與命運好歹興衰聯繫在一起。《周易·繫辭下》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印正居士講經精華選段-德不配位,必有餘殃。
    印正居士講經精華選段-德不配位,必有餘殃。 來源:慧利2020 原標題:印正居士講經精華選段-德不配位
  • 厚德才能載物: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清華大學有個校訓,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事實上,「厚德載物」這個成語出自《周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說,君子的品德應該如大地般厚實,這樣才可以承載萬物。具體到每一個人,「物」則是指的福報、享受和待遇等。德厚才可以承載得了相應的福報。那麼,德不厚會如何呢?
  • 避免「餘殃」的智慧
    餘殃,就是留下禍害、後患。人們常說的餘殃,其碼有三個應當注意:一是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個「餘殃」範圍很廣。所謂「不善」就是惡。孔子說,人有惡者五,即心達而險(心思通達而險惡)、行僻而堅(行為怪僻而固執不變)、言偽而辯(言辭虛偽而能動人心)、記醜而博(記取而非義、多而廣博)、順非而澤(順應錯誤而認為理說當然)。也有把升米恩鬥米仇,妒忌、貪慾稱為三惡。還有把挑撥離間者、無事生非者、借刀殺人者、放縱邪惡者、陰險狡詐者、背叛朋友者稱為「六種惡人」。總之,多行善,惡莫為。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人到中年,悟透2條道理,可以積德積福
    人和人之間是有差異的,最終導致結果也不同: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易經》中的這2條「吉兆」,你若能悟透一條,也能大富大貴。人到中年,讀懂《易經》中的這2條「天機」,可以積德積福!《易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 《易經》中的八句名言,八種處世智慧,人生不如意時多讀幾遍
    《易經》中的八句名言,八種處世智慧,人生不如意時多讀幾遍一、亢龍,有悔乾卦上九爻的爻辭是「亢龍,有悔」。亢,是高的意思,亢龍就是飛得過高的龍。有悔,意味著有悔恨,表示前面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不好。一個人如果能正直仁信,原則處世,宏大包容,依此處世,君子順其自然本性,無往而不利。三、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大有卦的上九爻辭講:「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很多書裡面說,「自天佑之」就是來自於上天的保佑,其實這是不對的。
  • 《周易》名句賞析: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通常會把它譯為:如果自身的德行與自己所處的社會地位不相匹配,那麼就必然會招致災禍,出自《周易·繫辭下》。 《易經》為群經之首,它是在歷代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不斷來完善的哲學典籍。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注釋了《十翼》,為《易經》裝上了翅膀。孔子在提出「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論斷時,從三個方面做了具體詮釋,即: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什麼叫德不配位?何為厚德載物?身邊事物現象是最好的解釋
    《周易》寫道:「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當厚德載物。」何為厚德載物?我們先讀一讀下面這個故事:一位父親帶著15歲的兒子受邀參會。一路上,兒神色焦慮忐忑。父親察覺後問其原因。兒子回答道:爸爸,只是有點不安。」父親疑惑,兒子解釋道:今早出門,一路乘飛機,坐著頭等倉;下飛機後,又坐奔馳車;住總統套酒店。
  • 浙大已婚醫學博士出軌多名女患者:德不配位,必有餘殃
    1 何為「德不配位」如果一個人因為職位、收入、權力高了以後就膨脹,做出一些品行低下的行為,那麼,我們就可以稱之為「德不配位」。比如最近被爆出出軌多名女患者的已婚醫學博士。為人吝嗇,戀愛開銷都讓女方出錢。在和其中一名女性交往時,劉某瑞被發現已經結婚生子。劉某瑞希望她隱瞞此事,於是她便懷疑他還有其他外遇。後來,劉某瑞以已「離婚」為藉口想與她複合,被拒絕;甚至以「罹患癌症」來求情,該女子處於同情與之複合,但仍發現了劉某瑞與家人的照片。
  • 德不配位,必有餘殃
    確實,生活不會辜負每一份努力,只要你跨過去了就是遠方,跨不過去,只能是眼前的苟且。這就是現實,你不努力,誰也給不了你想要的生活,即便福報再好,如果不努力,也會慢慢地被消減殆盡。或許有人會說:為什麼我那麼努力,卻過得很平庸,是不是福報不好呢?對於此類的抱怨,常有耳聞。對於福報,它為福利之果報。
  • 天下第一奇書,《易經》的智慧
    《易經》歷來被推崇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千百年來,易經對我國的哲學、史學、政治、經濟、文化、中醫學、天文、兵法、風水命理等都產生重大影響,是我國一部重要的文化典籍。自伏羲氏作八卦至易經成書約三千多年的歷史,周易「時歷三古,人更三聖」,上古時期伏羲一畫開天地,始作八卦易經;到了中古之時,周文王被囚羑裡,演繹出六十四卦;下古時期,孔子韋編三絕,用文字闡述了易經,稱之為「十翼」,意思是給易經插上十隻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