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後肌張力障礙的康復治療

2020-12-23 騰訊網

我們在站立的時候,肌肉不會掉下來成一灘泥,正常人在運動的時候肌肉會規律的收縮,不會動的毫無章法,這就是肌張力在起作用。

今天小編來跟大家介紹一下腦卒中後肌張力障礙的康復治療。

什麼叫肌張力障礙?

肌張力障礙(Dystonia)指由主動肌和拮抗肌不協調收縮或過度收縮,引起的以異常動作和姿勢為特徵的一大類運動障礙疾病。

臨床上表現為頸部、四肢、軀幹甚至是全身的劇烈、不自主的扭轉,其中最具特徵性的一種稱為扭轉痙攣(Torsionspasm)手足的過伸或過屈;通常以身體的長軸為中心,其扭轉動作緩慢,間歇重複出現。

腦卒中與肌張力障礙是什麼關係?

腦卒中後病人常常會出現上運動神經元症候群,表現為痙攣、肌力減退以及各種主動運動控制和協調能力的受損等。

痙攣是上運動神經元損傷導致的慢性運動障礙,是以速度依賴性的牽張反射增強為特徵的肌肉張力增加,伴有腱反射活躍,這種腱反射活躍是由於牽張反射的興奮性增高所致。

腦卒中後,大約65%的病人出現痙攣,適度的痙攣是有益的,但過度的痙攣是有害的,痙攣可妨礙對病人的護理,使病人出現疼痛,影響運動功能的恢復及病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阻礙病人康復進程,導致病人康復時間延長。

為什麼要早期進行康復治療?

早期進行康復訓練,能夠預防和糾正肢體痙攣狀態,明顯加快患肢的恢復能縮短患者的臥床時間,使患者能早日活動,並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癒率。

運動功能的代償有賴於學習和訓練早期康復治療加速了腦側支循環的建立,促進病灶周圍組織腦細胞的代償,發揮了腦功能的可塑性。

目前,臨床上對腦卒中後肌張力障礙的早期治療研究較多,早期應用康復療法在臨床上已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腦卒中後肌張力障礙的康複方法是什麼?

運動療法是物理治療的首選,運動療法主要包括手法治療、神經發育技術和功能性活動。

以易化技術為主的運動療法是康復治療腦卒中偏癱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同時運動療法也是最基礎且應用廣泛使用的方法。

運動療法的核心是促通技術並調節各種反射對運動的影響,從而打破痙攣模式使患肢恢復自主運動。

電刺激療法

目前,治療腦卒中後偏癱肢體功能障礙患者的電刺激療法主要採用頻率在I000Hz以下的低頻脈衝電進行治療。

低頻電刺激能有效治療腦卒中患者的肢體功能障礙,是臨床上較為重要的方法,常用的有神經肌肉電刺激、功能性電刺激以及經皮神經電刺激。

溫度療法

偏癱側肢體發生的機制可能與中風後溫度覺異常相關,頂葉溫度中樞損害可以引起病理性感覺中樞障礙。

溫度療法包括熱療法冷療法,可以利用溫度因素緩解痙攣肌的收縮。

在治療腦卒中時為了使痙攣的肌肉得到緩解可以在肢體運動前先進行冷療或熱療法。

冷療法常用的有冷水浴、冰袋和冰塊按摩等;熱療法主要包括溫水浴、熱敷、超聲波、紅外線等。

高壓氧

高壓氧治療是將患者置於超過常壓的密閉特殊環境中,吸高濃度氧氣治療的方法。

此法能改善病患區域供氧減少酸性代謝產物,收縮腦血管降低顱內壓。

目前採用的物理治療方法都是以神經系統作為治療的重點對象,其中Bobath、Brunnstrom、Rood、PNF技術主要採用生理學上的促進或易化原理因此常被稱為神經發育療法或神經發育促進技術。

其內容包括:

抗痙攣體位的擺放

包括病人在床上、輪椅、椅子上都要保持正確的體位;

被動關節活動度的訓練

患側肢體全範圍的被動關節活動,每天2次。

上述2種方法是處理痙攣的基本方法,可有效地防止由於肌張力升高和肌肉活動不平衡而發生的肌肉短縮和關節囊攣縮。

被動牽張訓練

被動的、緩慢的長時間牽拉痙攣的肌群,可激化出對痙攣的抑制作用。

手法按摩及空氣壓力治療機治療

手法由遠端向近端按摩癱瘓肢體或用空氣壓力機治療,可以促進靜脈回流,降低肌張力,消除運動後的疲勞。

站立訓練

可在電動起立床、站立架或平衡槓內進行站立訓練,站立時患側下肢可踩斜板,牽拉小腿三頭肌群。每日訓練2次,每次30~60 min。

【參考文獻】

姚璐璐,金殿蓉,李作偉,李平,麻微,馬畔,袁紅,張紅.淺議腦卒中後肌張力障礙的康復治療.內蒙古中醫藥,2014,1(6):161.

- END -

來源:康復匯

責編:烽火

相關焦點

  • 市三院開展肌內效貼配合康復治療糾正腦卒中效果好
    一提到腦卒中偏癱患者,大家能想到的就是這樣的形象,口眼歪斜、垂肩垂腕、手指攣縮、肌張力降低、反射消失或減弱、肌肉萎縮。長期以來,腦卒中後遺症嚴重影響病人及家屬的生活質量。   一提到腦卒中偏癱患者,大家能想到的就是這樣的形象,口眼歪斜、垂肩垂腕、手指攣縮、肌張力降低、反射消失或減弱、肌肉萎縮。長期以來,腦卒中後遺症嚴重影響病人及家屬的生活質量。
  • 肌痙攣的康復治療
    ,是一種因牽張反射興奮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賴性肌肉張力增高為特徵的運動障礙,且伴隨有腱反射的亢進」。 肌肉痙攣(spasticity)俗稱抽筋:是上運動神經元(UMN)損傷後,由於脊髓與腦幹反射亢進而導致的肌張力異常增高狀態。痙攣經常在腦或脊髓病變後出現,但並非所有的肌張力增高均稱為肌肉痙攣。
  • 肌張力障礙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
    臨床治療的目標包括減少不 自主運動、糾正異常姿勢、減輕疼痛、改善功能和提高生活質量。 臨床上應根據肌張力障礙患者的具 體情況,權衡利弊,選擇支持和康復治療、口服藥 物、肉毒毒素注射和手術治療等綜合措施,實現個 體功能和生活質量的最大改善。
  • 腦卒中後上肢該如何鍛鍊?作業治療幫助你
    原創 靳夢蝶、高璵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新華科普腦卒中後上肢該如何鍛鍊?作業治療幫助您腦卒中是由於腦血管發生阻塞或破裂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俗稱「中風」。
  • 被誤診為腦癱的女孩,竟然是多巴反應性肌張力障礙
    事情的真相其實是,這個多年被誤診「腦癱」的孩子,在專業檢測下發現其實是一種叫做 多巴反應性肌張力障礙 的遺傳代謝病,因此才會在服用多巴製劑之後就戲劇般恢復如常。結果雖然令人振奮,但誤診蹉跎了多少年的光陰歲月,其中艱辛也只有當事人才能真切體會。如果能一開始就得到了正確診斷,那麼過程便不會那麼蜿蜒曲折了。
  • 腦卒中的康復治療方法有哪些?早期康復不可忽視!
    腦卒中會阻斷血液流入大腦,導致大腦的許多功能障礙,數據顯示,75%的腦卒中患者會喪失勞動力,40%面臨重度殘疾的可能。那麼,腦卒中的康復治療方法有哪些?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康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由霽達康復支持的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康復醫學科的醫生廖華,為大家進行康復相關問題的科普,一起來看看吧。腦卒中康復黃金6個月,康復效果最顯著腦卒中康復是降低致殘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腦卒中後8-12周是患者身體功能障礙的快速恢復期。如果在患病後六個月進行腦梗塞後的早期康復治療,患者的生存率將提高到97% 。
  • 天使兒童醫院康復案例 肌張力高腳跟不著地女孩的治療之路
    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腦癱,主要症狀都是姿勢異常和運動功能障礙,痙攣型腦癱也不例外,多數是因肌張力高所致,可表現為生長發育低於同齡人、身體僵硬、運動自控能力差,不會翻身、站立、行走等,家長應密切關注孩子情況,發現有非正常的姿勢或行為立即前往醫院進行相關治療。
  • 常被誤診為腦癱的多巴反應性肌張力障礙到底是什麼?
    常被誤診為腦癱的多巴反應性肌張力障礙到底是什麼?多巴反應性肌張力障礙(DRD)是指一種好發於兒童或青少年的以肌張力障礙或步態異常為首發症狀的少見的遺傳性疾病,又稱Segawa病。它是一組由於多巴胺合成途徑的生化缺陷引起的疾病,最常見的形式是由於三磷酸鳥苷環化水解酶(GTPCH)的缺陷引起的,約佔60%~70%的比例。
  • 寶寶肌張力高要重視!康復訓練+嬰兒遊泳可有效緩解!
    1、寶寶的特殊生理現象 新生兒時期全身屈肌張力高通常是正常的,在3個月後被動性肌張力逐漸減弱,到6個月後屈肌張力進一步下降,伸肌張力進一步升高。曾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進修學習,近年來多次參與省內外的各項學術會議和培訓班。 擅長:兒童康復的評估與治療。主要對腦癱、腦損傷、神經損傷、兒童脊髓損傷、高危兒的早期幹預、斜頸、各種發育遲緩、兒童骨科術後康復、面神經炎、足.膝內外翻、脊柱側彎、兒童語言障礙的康復等疾病有豐富臨床經驗。
  • 趕走痙攣,找回靈活的手——「穴位阻滯療法」有利於改善腦卒中患者...
    痙攣是腦卒中後常見的併發症和治療難點之一,是運動功能恢復的主要障礙,主要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肌力減退及各種主動運動控制和協調能力受損等,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質量。研究資料表明:肢體痙攣在腦卒中患者中的發生率高達80%,臨床上很多患者運動功能的恢復都因為難以緩解的痙攣而終止了。
  • 寶寶肌張力增高?康復有妙招!
    寶寶肌張力增高?康復有妙招! 黃琳洪梅孟鸝 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 可今早帶寶寶體檢,醫生卻說孩子肌張力「高」,要做康復訓練,這可急壞了寶兒媽。寶寶看著挺機靈的,吃得好,睡得香,沒啥事兒啊,為啥醫生就說肌張力高了呢?網上查查更嚇人,還說可能跟「腦癱」掛上了鉤,這可如何是好?
  • 腦卒中患者治療只是第一步,家中康復,5項護理工作,一個都別省
    腦卒中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中風,是突然起病的腦血管循環障礙性疾病,患者的腦內動脈狹窄或破裂。腦卒中分為出血性能和缺血性的,其主要原因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以及血脂發生紊亂和身體肥胖等。一旦患有中風要積極治療,以免危及生命,那治療後該如何做好居家康復。
  • 北京德勝門中醫內科專家劉泉鵬:肌張力障礙有哪些表現?應該怎麼辦?
    肌張力障礙是運動障礙疾病的一種,其典型的臨床症狀就是活動不協調,手腳動作看起來彆扭,特別誇張,不受控制。它不會危及生命,卻會影響生活。 有的人走路彆扭甚至沒法走路,影響美觀;有的人沒法拿筆寫字,影響學習和工作;還有的人連平躺著都困難,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很多人並不知道肌張力障礙都有哪些表現。
  • 腦卒中是什麼?如何康復治療?
    《中國腦卒中康復治療指南》中寫道腦卒中的特點是高發病率,高致殘率。中國每年新發卒中病人約一百五十萬,其中70%~80%的卒中病人因為殘疾不能獨立生活。
  • 7歲「腦癱」兒原是肌張力障礙 基因檢測確診罕見病助患兒重新站起
    楚楚今年7歲,自幼運動發育差,行走不穩,上樓梯困難,早晨或休息後好轉,但下午或運動後加重,四肢肌張力高,外院診斷為「腦癱」。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雙下肢無力表現越來越重,即使在別人攙扶下也難以站立。楚楚爸爸說,醫院去過不少,醫生們大都建議康復或局部手術緩解症狀,於是楚楚在3歲時行跟腱分離手術,4歲時行脊神經根剪斷手術,各種偏方更是吃了不少,都沒有改善。
  • 腦卒中治療的主要方法有哪些?還能治好嗎?
    腦卒中,是一種突發的腦血液循環紊亂性疾病,一旦發生往往讓患者及家屬措手不及。假如早期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療,還會導致殘疾,那麼,腦卒中治療的主要方法有哪些?還能治好嗎?  腦卒中是一種什麼病?  腦卒中是腦血管疾病的嚴重的併發症。
  • 科普|腦卒中康復訓練的「坑」你躲過了嗎?
    隨著社會老齡化和城市化進程加速,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腦血管病危險因素增加,我國腦卒中疾病負擔有增長的態勢,早期、正規、全面的康復治療,不僅能夠最大程度的恢復患者的肢體功能、語言功能,而且能夠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減輕家人護理負擔,但是錯誤的康復治療,不僅對患者無功,反而危害甚大
  • 嬰兒頸部肌張力高 嬰兒頸部肌張力高表現
    嬰兒頸部肌張力高小兒時期容易出現肌張力高的情況,而肌張力高會影響到小兒的正常生活,例如,小兒換尿布時兩腿不易分開,下肢呈剪刀狀等,對肌張力高的情況要及時的治療,那如何判斷寶寶肌張力高?
  • 【科普工作委員會】寶寶肌張力增高?康復有妙招!
    【科普工作委員會】寶寶肌張力增高?康復有妙招!01生理性發育新生兒時期寶寶全身屈肌張力佔優勢,所以他們喜歡卷著軀體,在3個月後屈肌張力逐漸減弱,寶寶抓緊的小手可以打開,到6個月後屈肌張力進一步下降,可以自由蹬腳,為站立做好準備。
  • 復星醫藥(02196):RT002用於頸部肌張力障礙治療獲國家藥監局臨床...
    原標題:復星醫藥(02196):RT002用於頸部肌張力障礙治療獲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註冊審評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