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老人掏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400塊大洋,現在值多少錢?

2020-12-09 長河說歷史

前言:

自鴉片戰爭以來,我國淪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在多個外國列強國的打壓和侵犯下,百姓生活是民不聊生,毫無社會地位。但是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在如此境況下,我國湧現了一波又一波拯救百姓於危難之中的愛國人士。他們為居無定所的百姓建造了一個全新的帝國,給予了無數人安穩幸福的生活,他就是我們的紅軍。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團隊,一個給予了百姓莫大恩情的團隊,卻一直奉行著絕不拿百姓一針一線的清廉精神。而在湖北農民找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400塊大洋,如今值多少錢?

一、驚現欠條

2015年湖北孝昌金盆村村民楊明榮拿出來的一張欠條,讓無數人為之動容。這張欠條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紅軍。字條儼然已經泛黃,紙張的狀態無一不透露著歲月的痕跡。雖然如此,但字跡卻十分清晰,上面的借款人就是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第一分隊借400塊大洋。

根據上面的借款日期顯示,距離借款已經過去了整整八十五年了。消息一出現,立馬引起了相關政府部門重視,他們很快便組織專家查閱了當地的相關文獻,並進行了各方取證,最終證明這是一張在1930年時,楊明榮的祖父楊長銀借給紅軍400大洋時,紅軍寫下的欠條。

二、軍民一家親

也正是因為這次查證,才牽扯出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當年,也就是1929年,紅軍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進行整編,並將其統一納入了紅一軍的行列。眾所周知,紅軍擁有鋼鐵般的意志,但與其意志不相匹配的是他們那瘦弱的身軀。那時,多年來飽受戰爭的百姓根本難以播種出可供全國人民食用的糧食,不僅是生存環境不允許,就連當時的科學技術也難以達到。

因此,紅一軍的將士們時常食不果腹,餓死的將士更是不在少數,那個年代真的太苦、百姓苦、戰士苦、國家更苦。一方面要應對反動派的圍剿,一方面又要與自身的飢餓作鬥爭。不過好在,軍民一家親,百姓們了解到紅軍的艱難後,二話不說拿出為數不多的糧食和衣物送給紅軍。這樣的行為讓秉持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紅軍十分感動,他們開出借條,承諾在新中國成立後一定會悉數奉還。

1930年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與敵軍參與了一場激烈的惡鬥,陽平口戰役。為了增加我方戰鬥力量,指揮員在考慮戰場的實際情況後,選擇了增加兵力。由原本的1200名士兵增加至1500名,可是這樣一來,戰鬥力是增加了,但軍中的物資卻是不夠了。足足三百人的口糧可愁壞了指揮員。為此,指揮員不得不向上級請示,希望準許自己從百姓手中借錢,以此度過難關。

經過權衡,上級終於同意了這個決定。在得到上級領導同意後,指揮員立馬來到楊長根家,並向其說明了來意。楊長根一聽,沒有絲毫猶豫便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積蓄300大洋,而後他還怕紅軍不夠,又以個人名義東拼西湊了100大洋給紅軍。正如李開先在《亡妹盧氏婦墓志銘》中所說的「妹言:『吾所手制;將鬻之以救燃眉之急。』」楊長根的行為解了紅軍的燃眉之急,紅軍感動得說不出話,一個勁兒地握著楊長根的手,並寫下了欠條。

三、償還四萬

這世上,從來都是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尤其是在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年代,別說400大洋,便是10個大洋也足以夠一家人生活許久了。而楊長根卻能夠毫無怨言且毫無保留的給予紅軍400大洋,足以可見紅軍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以及百姓對他們的愛戴。

一直以來,楊家都把這張欠條當寶貝似的珍藏著,這代表著他們為祖國奉獻的一份力量,也代表著自己與紅軍的深厚情誼。直到2015年他的孫子楊明榮將其公之於眾,世人才知曉楊家與紅軍的這份情誼。

人無信則不立,紅軍借400塊大洋,如今值多少錢?為此,當地政府在核實完情況後,立馬按照當時的物價約合4萬人民幣還給了楊家《論語·學而》中就曾說過:「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不僅體現在與朋友的交往中,還體現在方方面面,國家就為我們做好了很好的表率。

85年前的帳單政府都不賴帳,十分豪爽且本著不讓群眾吃虧的處事方式,贏得了百姓的讚揚。更讓我們明白為何紅軍如此受人愛戴的原因了,就是因為有他們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才有我們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

參考文獻:

《亡妹盧氏婦墓志銘》

《論語·學而》

相關焦點

  • 年邁老人拿出「欠條」:85年前借給紅軍的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
    在那段戰火紛飛的抗戰時期,紅軍在艱苦奮鬥中也發生過很多很多催人淚下的故事。有很多的物件都是這一段艱辛曲折過往的見證,其中借條就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湖北,一位老人拿出了85年前紅軍打下的借條,曾借給紅軍400個大洋,如今應該還多少呢?
  • 85年前,紅軍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條討要,如今應還多少
    一、這得從一張欠條說起 2015年,湖北孝感市政府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做老農民打扮,一副風塵僕僕的樣子,看起來有些緊張拘謹,工作人員上前接待,詢問有什麼需要,老人沉默半晌,然後哆哆嗦嗦的從懷中抽出一個破舊的布包,一層一層打開後,裡面是一張腐朽發黃的紙,看起來很是有些年頭了。
  • 1945年借紅軍420大洋,時隔74年,老農拿出欠條,如今該還多少?
    普通百姓也很願意去幫助紅軍,願意自己家的東西捐獻出來。但是紅軍堅持自己的政策,堅決不白拿百姓的一分一毫,所以就有立字據這一說法。因此湖南老農還保留著紅軍的借條,那麼1945年借的420塊大洋,現在已經欠債多年應該還多少呢?
  • 75年前紅軍借湖南農民420大洋,後代拿出借條讓政府還,還了多少?
    導語:抗戰時期,紅軍在人民群眾的印象中是非常好的。當時的紅軍秉承著從人民群眾中來,到人民群眾中去,和不拿人民群眾一針一線的信念,因此才會如此受到愛戴,為抗戰勝利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
  • 湖南老農拿出70年前借條,八路軍借款420大洋,如今還多少?
    從抵抗侵略者時為國捐軀,到現在的堅決維護人民利益,無一不反應出了他們一直是那個深得民心者。八路軍曾經有這樣一句話:不拿人民群眾的一針一線。但在創立初期生活當然是非常的艱苦,有嚴明的軍紀同時自然也要排除萬難,偶爾一些小問題還是需要人民群眾的幫助。而且人民群眾在遇到這些八路軍時,都願意慷慨解囊。這不,一位湖南的老人掏出來70年前的欠條,八路軍向其借了420塊大洋,如今該還多少呢?
  • 魯迅月收入300塊大洋,那民國大洋,在現在應該換成多少錢?
    在我們現在所觀看的影視劇中,經常會了解到關於民國方面的知識。而民國時期流通的貨幣,那就是人們所通俗稱的"袁大頭"了,那就是民國的銀元,也可以說是民國大洋了。而一塊大洋究竟放在現在值多少錢呢?大家想必也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們這篇文章就主要來談一談民國時期的大洋,放在如今究竟能價值多少人民幣。相信看完這篇文章,你就能大致了解了。
  • 魯迅每月能賺350塊大洋,如果換算成人民幣,放現在值多少錢?
    魯迅每月能賺350塊大洋,如果換算成人民幣,放現在值多少錢? 魯迅這個名字影響了當時的大半個中國,作為一位偉大的現代文學家,他的眼光是獨到敏銳的,言辭永遠都是那麼一針見血,直擊國人痛處。魯迅熱衷於以筆做槍,說過不少硬氣的話,而當時的他每個月有350塊大洋,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
  • 魯迅一個月350塊大洋,折算成現在的人民幣,能值多少錢?
    魯迅熱衷於以筆做槍,說過不少硬氣的話,而當時的他每個月有350塊大洋,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看完之後,其實他遠比你想像中有錢。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魯迅的高尚和偉大來自於人們對他一種固有的錯誤認知,那就是誤以為魯迅的生活很落魄。但其實在民國那樣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魯迅先生的文字雖然犀利,但其實相當值錢。
  • 魯迅每月工資是350塊大洋,換算過來值現在多少人民幣?你行麼
    隨著科技的發達,現在大多數年輕人在付款的時候都會使用手機來支付,在手機還沒有普及的時候我們都使用的是人民幣。現在還依然有許多地方會使用人民幣來付款。民國時期都是用大洋來付款的。魯迅當時的工資是有三百五十塊錢的大洋,我們可以換算一下,三百五十塊大洋換算成人民幣又是多少錢呢?物價的全面持續上漲, 這也是從我國70年代到現在的一個趨勢。
  • 魯迅每月工資350塊大洋,換成現在的人民幣值多少錢?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這事,首先就要弄清楚,魯迅生活的民國年代裡,一塊大洋相當於多少人民幣的購買力。最直觀的參考,就是當時日用品的價格。以學者李開周《曬一曬70年前工資單》一文裡,1933年南京日用品價格來對照:大米每斤價格為大洋四分錢,牛肉每斤價格為大洋三角錢。所以與今日物價比對下,保守估計,一塊大洋的購買力,應當在110元左右。
  • 民國1塊「大洋」,在2020年能值多少錢?1萬銀元購買力嚇死人?
    民國時期所用的貨幣叫做「銀元」,也稱為「大洋」。雖然現在使用的貨幣是人民幣,但是中國曆朝歷代的貨幣都十分有收藏價值,而且也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其實銀元最早不是民國時期才出現,而是在宣統元年,當時的清政府成立了鑄幣廠,隨後開始發行銀元。民間因為銀元上面有龍的圖案,又稱其「龍洋」。
  • 民國時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那麼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在今天能換多少人民幣呢?對於這兩個不同時期的貨幣的換算還是有一定困難的,不過我們可以選取一些參照物來進行對比計算,不過這不是絕對準確的。而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觀點,商品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分為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而貨幣是交換價值的一種形式。
  • 藏民家中發現紅軍「借條」,上面寫著借了1000斤青稞,能兌多少錢
    並且,當時非常貧困的紅軍也曾向各地百姓尋求幫助。但是,以「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為標準的紅軍絕不會輕易去拿百姓的東西。為此,紅軍會以諸多形式給提供幫助的人打上欠條,並且表明償還的決心。其實,在中國革命時期,紅軍給許多老百姓打下過借條。如今,那些借條怎麼樣了?是否進行合適的償還呢?
  • 70年前八路軍借了420大洋,如今農民拿出借條,該還多少?
    據說這是70年前八路軍給打下的借條,八路軍借了420大洋。不過這一張借條並不屬於吳佑元,而是鄰居周炎光。他此次前來只為驗證這個借條的真假,雖然這個借條已經泛黃,貼在紙張上面,但整個借條還是較為完整的。如果不是好好保護這一張借條,恐怕早就已經破損破開了,甚至都已經不會存在。
  • 魯迅當年月薪350塊大洋,相當於今天人民幣多少錢?真是不可思議
    他可以說是在自己的事業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然而很多人真的可以說是非常關心他的生活狀態,其實對於他的生活狀態,魯迅每個月的工資可以說是有著350塊大洋,對於現在來說,我們覺得是很低的,然而對於當時的社會,可以說是很了不起的!
  • 魯迅月薪350大洋,放到如今值多少人民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魯迅月薪350大洋,放到如今值多少人民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魯迅,原名周樹人,生於1881年,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談及魯迅,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很多人都曾閱讀過他的著作,比如說《吶喊》、《朝花夕拾》、《彷徨》、《狂人日記》等等。
  • 魯迅一月工資300大洋,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在近代的小說中,「大洋」作為一種流通率極高的貨幣,經常出現在各種場面,這或許也讓人感到好奇,過去的大洋,究竟值得多少錢,又相當於現在多少呢?大洋實際上就是生活中平常的銀元,而它鑄造成圓片的形式,來自於外國,明朝期間,西班牙人在美洲菲律賓等殖民地開採出大量的銀礦,從而鑄造成銀片,隨著貿易而大量流入中國,因為銀元上印有西班牙皇室徽章的鷹,加上他們被視為洋人,因此民間將這種錢幣稱之為「鷹洋」或者是「大洋」。
  • 「出勤要多少錢,我寫個欠條給你」
    「出勤要多少錢我寫個欠條給你」近日,一名80歲獨居老人摔倒被困且被反鎖家中>消防到達現場後翻窗救出老人獲救後,老人說要給消防寫欠條80歲老人反鎖二樓被救要寫欠條給消防員12月5日,浙江湖州安吉縣消防救援大隊接到報警稱
  • 一塊大洋值多少人民幣?一塊大洋最新消息
    那麼一塊大洋現在值多少錢呢?據悉大洋也被稱為銀元,其價格一般與年份或者種類有關,現在很多收藏家都愛好收藏銀元,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大洋的價格以及收藏市場。  大洋通常被稱為銀元,其中也以「袁大頭」的分量為最足。中華民國成立時,是一個新時代新氣象,其次是袁世凱好面子,大多數的銀元也被稱為「袁大頭」。
  • 藏民家中找到「借條」,才知紅軍借了她家1000斤青稞,結果如何?
    但是我們的紅軍戰士卻沒有這麼做,他們堅持著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原則,寧可餓著自己,也不願意傷害老百姓,實在沒有辦法了,就會去找老百姓求助,然後寫下欠條。在四川各地有很多長徵紀念館,裡面有各種各樣紅軍時期寫下的欠條,有的欠條是寫在紙上,有的欠條是寫在布上,還有的欠條是寫在了木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