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拜佛,你拜的是什麼,求的又是什麼?

2020-12-15 騰訊網

在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仍有許多的人去燒香拜佛,有些人求財富,有些人求姻緣,有些人求子嗣,有些人求平安。

特別是在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時,更會想要靠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來幫助自己實現願望。因為各種所求,基本上都離不開一個願字,所以民間稱為許願。然後便帶著一些錢財或物品去寺廟等地方。

若所求不願,便會心生抱怨,認為這個廟不靈,那個菩薩不靈。

那求神問佛到底有沒有用,心中的願到底能不能通過求神問佛來實現呢?我們先從求神拜佛的「拜」說起。

所有寺廟的諸佛菩薩像都是法相,是用來表法。簡單點說就是通過事物看本質。

常去寺院的都會發現,大多寺院在進了廟門,入天王殿後,正中映入眼帘的第一尊菩薩像都是袒胸露腹的大肚彌勒菩薩。

笑口常開,大腹便便,和藹可親的模樣不禁讓人心生歡喜。所以彌勒亦稱慈氏,代表慈悲。佛教寺院之所以將彌勒菩薩置於寺院的第一座殿堂中,有其特殊的含義。他表的便是人要有慈悲心,能忍辱寬容和樂觀的法。

所以我們在拜彌勒佛的時候,其實就是在求自己的慈悲心,能夠樂觀豁達、榮辱不驚,少計較是非愛憎,多以責人之心責己,以寬厚之心待人,大度(肚)容人,廣結善緣。

同樣的道理,我們求財求富貴所求的財神,同樣表了布施的法,據說財神在成神之前只是一位很有錢財的人,他在最有錢的時候將所有的錢財都給散盡,結果很快,他又變得很有錢,如此這般布施了三次,終於變成了財神。所以我們看見財神 拜財神,其實就是在求自己的布施心,布施的並不一定是錢財,也可以是一個善念,一個微笑。

所以,要想所求即願,要想事業、財富、愛情、功名和健康都如心中所求,還是得反躬自省。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相關焦點

  • 「燒香拜佛」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平常生活中,時常都能看到一些「燒香拜佛」的情景,不少人一看到「燒香」就聯想到「拜佛」,就聯想到迷信,這是有失偏頗的。其實,燒香是燒香,拜佛是拜佛,只有關聯起來的時候,才算所謂的「燒香拜佛,這時往往被誤認為多少都帶有一些迷信的成分。
  • 經常燒香拜佛的人,這三個拜佛「禁忌」,再忙也要看看
    每逢過年過節,很多人都喜歡去寺廟拜一拜佛,如果你也經常去拜佛,這三個拜佛「禁忌」,再忙也要看看,否則容易求福報不成反遭災禍。很多人去寺廟拜佛時,都把重點放在了拜佛時的禮節上,其實我們真正需要注意的地方,反而是這三件事。
  • 懂得寺廟燒香拜佛的規矩 效果百倍增
    多數人在過年期間去寺廟拜佛祈福,大多為了祈求健康、金錢、事業、婚姻、平安等等。應該說只要你心誠,求任何一個佛菩薩都可以。不過現在人們求觀世音菩薩的是最多。因為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說法。
  • 去寺廟燒香拜佛時,需要注意什麼?這四點常識很重要
    我們都知道從古至今,中國大多數人都信仰佛教,每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者有任何願望時,很多人都會去寺廟燒香拜佛,祈求佛祖庇護。所以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是,去寺廟燒香拜佛時,需要注意什麼?這四點常識很重要,很多人都還不知道。
  • 去寺廟燒香,為什麼還有3、6、9分別代表什麼含義?不懂別瞎拜
    去寺廟燒香,為什麼還有3、6、9分別代表什麼含義?不懂別瞎拜現在旅遊業發展十分迅速,每年都有很多遊客前往祖國大地上不同的景區觀光。有人喜歡怪石嶙峋的大山,有人喜歡古樸典雅的小鎮,也有不少人喜歡去寺廟旅遊,在欣賞美景的同時可以祈福請願。
  • 燒香拜佛時要注意什麼?五點佛教常識要謹記,不懂的快來看看
    對於燒香拜佛很多朋友並不陌生,因為無論是影視鏡頭還是日常生活中,這個行為都是常見的。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從古代就開始有了這種祈福的行為,大到祈求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小到祈求自己家庭的平安順遂,總之燒香拜佛這個行為很早就有了,也一直延續到現在。
  • 做夢夢見拜佛有什麼說法?
    我們中國是一個有拜神、拜祖先傳統的一個民族,所以拜神變成我們傳統的風俗習慣。你要是問他,拜神在拜什麼?
  • 為何不是「點蠟燭拜佛」,而是燒香拜佛?蠟燭什麼時候用最好?
    導語相信很多人都去寺廟裡燒香拜佛過,也有不少人在家裡供奉佛像,不過相信很多人也注意到了一點,那就是我們拜佛一般都是燒香拜佛而不是點蠟燭拜佛,而寺廟裡從來都是喊蠟燭為香燭,佛前一般也有香燭供奉,我們家裡供的佛面前也有蠟燭擺在兩旁,那麼你知道蠟燭和香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 為什麼不是「點蠟燭拜佛」,是燒香拜佛呢?什麼時候用蠟燭好?
    介紹我相信很多人都去寺廟燒香拜佛,很多人在家裡供奉佛像,不過,我相信很多人已經注意到我們通常是燒香拜佛,而不是點蠟燭,在寺廟裡,我們總是把蠟燭稱為香燭,我們家的佛像前都有蠟燭,你知道刀燭和香有什麼區別嗎?所以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我們在拜佛時不點蠟燭而是燒香。
  • 去寺廟燒香拜佛有時間要求嗎,有什麼忌諱?
    燒香時間一般為初一、十五或者菩薩生日時,燒香完忌諱將未用完的香燭帶回家,燒香只能燒單數或一把。佛教十分重視燒香禮佛,燒香拜佛就是表達對佛的尊敬、感激,是民間普遍的信仰習俗。燒香時間為農曆初一、十五以及眾菩薩節日。通常情況下,燒香只能燒單數或是一把,習俗是持三支香就可以,並不是越多越好。三支香代表佛、法、僧三寶,點燃香後,先雙手捏香頂禮,就是把香略舉過頭,同時向前躬身,默念心中願望,然後持香,左手一支支插入香爐。第一支供佛,插在中間;第二支供法,插在右邊;第三支供僧,插在左邊。三支香並列。
  • 佛教:燒香拜佛有這兩種情況,再拜也無用!
    不管怎樣,大家在燒香拜佛的時候,這兩種情況,不能有!否則,再拜也無用。一、求名求利的情況,不能有。很多人都知道,燒香拜佛能給自己積累功德。因為佛陀說過,供養佛,只要有心供養,其福德都會無量無邊。有的人覺得自己這一世坎坷多多,希望自己現在多燒香拜佛,將來就會有無量之福,要名有名,要利有利。於是他去寺院中燒香拜佛的時候,不停地求佛給他功德,以期在遙遠的將來,能夠功成名就。
  • 佛教: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無量!
    學佛之人,幾乎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念佛一聲,福積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河沙」。佛言,六道眾生,皆是受報而生,故而眾生皆苦。當我們生活中遇到不順,就喜歡把希望寄托在外界,很多佛友去寺院,與其說是拜佛,倒不如說是求佛。
  • 佛教:燒香拜佛,這三種念頭不可有,要謹慎!
    如今信佛、學佛的人,可以說越來越多,每逢節假日,常有善男信女成群結隊,入寺燒香拜佛,培植福田,廣獲法益。實際上,燒香拜佛的習俗,由來已久,甚至可以追溯至佛世之時。譬如《賢愚經》中記載,昔日佛陀住在城外的祗園精舍,城中有位名叫「富奇那」的大富長者,就曾焚香禮請佛陀,請佛去往他的旃檀堂講法。
  • 考古家挖掘古墓前,為何要燒香拜佛?這是傳播封建文化嗎?
    說到燒香拜佛,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因為這是我國人們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最多的文化之一,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國都會舉行祭祀活動,而此時燒香拜佛也成為了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每當人們想要求平安、求財運或者是求子的時候都要到寺廟裡去上香拜一拜,希望上天能夠善待自己,實現心中的願望。
  • 佛教:求神拜佛真的有用嗎?醒醒吧,別再愚昧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論信不信佛,遇到寺廟,都會去拜一拜,希望能得到佛菩薩慈悲庇佑。那麼求神拜佛真的靈驗,真的有用嗎?很多人是非常迷惑的,若不解其中法義,只是一味地換取與佛菩薩的交易,那就無所謂功德,也沒有什麼利益。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東西,更不會因為你的物質供養而格外優待你。
  • 燒香拜佛,想要菩薩保佑增財增福,請記得說這兩個字!
    大多數人拜佛,與其說是拜佛不如說是求佛——求福,求財富、求長壽等等。 我們燒香拜佛,向佛菩薩求姻緣,求財富,求事業,等等,但有沒有想過,我們這樣帶著欲望,功利和索取的心去求,佛菩薩是很難感應到的啊。
  • 高考前燒香拜佛,管用嗎?各地這些寺廟求學業香火旺盛
    於是,前去燒香拜佛、求保佑的考生家長,就成了這個時期「季節限定版」的香客,頻繁在各大寺廟出現。那麼,全國各地哪些寺廟最受考生家長青睞、求學的香火最旺盛呢?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北京:孔廟、國子監、雍和宮、十方普覺寺求學業,大家一般都會首先想到孔廟。
  • 看中華唐密金珂玄雷金剛上師談關於燒香拜佛有感
    近日,在網上翻到一篇短文,裡面有段文字,讓我對如何看待燒香拜佛這事有了新的看法,現在分享出來給大家。不得而得,得而不得……」我覺得中華唐密金珂玄雷金剛上師講得很對頭哦,也講到我心裡去了,我這常年跟著家裡燒香拜佛的,還真沒想過佛法是反對迷信的!
  • 到南嶽燒香想求學業順利身體健康?請香要請對種類
    很多人來南嶽衡山有求事業的、有求平安的、有求子的、有求財的、有求姻緣的等等。在南嶽,燒香拜佛很靈也有很多規矩,如果知曉正確的燒香祈福的相關方式方法,會對祈福效果更有幫助。水府橋商務酒店作為距離南嶽大廟僅200米的酒店,憑藉多年代客燒香的經驗,秉著十二分真誠,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衡山請香的主要種類。
  • 去寺廟燒香拜佛,有用嗎?答案會讓很多人失望
    中國有句俗話叫「無事不登三寶殿」,意思是如果沒有什麼重要的事,一般不會去寺院裡,那既然去了寺院,相信必然會有所求。燒香拜佛是我們求佛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很多人都有一肚子的心願,希望通過燒香拜佛,供養三寶來得到加持和護佑,讓自己增長福報,免除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