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拿來一改便完勝原詩,詞中之帝已入化境

2020-12-22 美詩美文

作為一個君王,他是個笑話,歐陽修等人都看不起他;作為一個詞人,他是一個牛人,納蘭性德、王國維都認為他的詞作水平非一般文人能比。他就是詞中之帝李煜。

一曲《虞美人》,讓宋太宗再也容不下他,這個生於七夕的才子,在42歲生日當天殞命。估計連他自己也想不到,自己的詞作會影響文壇多年。李煜一生的詞作30餘首,早期風格綺麗;後期因人生處境的變化,詞風一下子變得沉鬱。所以基本上,他後期的詞作內容只有一個:愁。

為了寫這個愁,他開創了很多寫法。「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等千古名句,都是後世爭相效仿的對象。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詞,也是李煜的一首高水平之作,在這首詞中他沒用一個愁字,卻寫出了心中的萬千愁苦。讓我們來讀一讀: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這首詞同樣是寫愁,用的是其它幾個替代的詞語:無奈、淚、長恨。換了一種寫法後,令人眼前一亮。

詞的上片開篇6個字就出手不凡,「林花謝了春紅」其實說的就是林子間的花兒凋謝了,但是寫法和一般寫落花時完全不一樣。正常來說,「紅」字應該放在「花」前,但詞人卻將它放在了「春」之前,這樣寫是很耐人尋味的。花兒是因春天而紅,它的美也只會留在那個美好的季節裡,就算夏天秋天還有再紅時,卻已美好不再。這種時過境遷的無奈,比起一般文人筆下單純的惜春、傷春,明顯要更深一層。所以這看似信手拈來的6個字,其實功力不淺。

接下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寫了早上和晚上兩個時間點的情形,都是為了突出「無奈」二字。花謝並非花無情,只因風雨不讓它留下,這就讓前面的「太匆匆」3個字有了落腳點,不顯得突兀。至此,上片結束,一氣呵成。

下片一連3個組詞,不知大家是否覺得有點兒眼熟。沒錯,這其實化用的是杜甫在七律《曲江對雨》中的千古名句,杜甫的原句是「林花著雨胭脂溼」。詩聖這首詩寫的是曲江的雨景,寫得同樣是曲折動人,備受後世推崇。

李煜在上片中,其實已經用了杜甫「林花」這一寫法,下片索性把杜甫此句拿來一改。「胭脂溼」改成了「胭脂淚」,在上片中已經把「著雨」改成了「朝雨」,所以這裡便沒有保留雨,用上了「相留醉」。相當於把杜甫這個千古名句中的意象,碎片化了。結果顯而易見,李煜這首詞無論是從名氣上,還是從意境上,都完勝原詩。

最後的落筆處,「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與《虞美人》中一樣,也是以江水喻愁,連用兩個「長」字,把這番愁苦寫得淋漓盡致。再加上「自是」二字,既是對以上文字的總結,又把這愁寫得如此理所應當,妙筆!

這首詞,文字不多,內容結構也很簡單,但卻是詞中絕對的精品。如果把它比作一幅畫,這畫用筆不著力,只是輕筆一描,便成了一幅絕美的落花圖。而其對杜甫名句的巧妙化用,也令人服氣。晚年的李煜,雖心中有至苦,但寫詞的功力卻早已入了化境。這種境界,令後世很多文人望塵莫及。

相關焦點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千年文學界,在「不務正業」這件事情上,李煜真的是達到了極致。提到他,很多人最先想起的不是他做皇帝時做了什麼大事,反而是他那三十多首詞作。筆者說僅有三十多首,不清楚是否會有朋友感覺有一些詫異:才那麼點數目嗎?是的!
  • 李煜這首詞,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最後9個字也就他寫得出來
    就是這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帝的寶座。有人說,從這個角度來看,他比蘇軾、辛棄疾牛。不管這個說法對不對,筆者始終認為有些詞,蘇軾、辛棄疾、柳永都是寫不出來的,因為他們體會不到李煜內心這別樣的愁苦。不信?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或許從未被超越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至今未被超越
    縱觀李煜的一生,他曾經輝煌過,身處萬人之上,也曾敗落過,身處萬人之下,但正是這種身份的巨大落差,造就了他內心巨大的苦痛。才使他把所有複雜的情感都通過他的詩作表現出來,成就了一代偉大的詞人,也使他的詩詞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一句皆是千古名句!
  • 諾貝爾獎提名作家調侃詩人,稱杜甫的千古名句用心不存純,有理嗎
    歷史名人很多都有各種軼事,多數都是後人為表達崇敬之情虛構出來的,與名人自己是沒多大關係的。而且以李白當時在唐代的名氣,他是當真沒有這個必要自己編這些謊。如果說張一一指李白炒作還有一絲道理的話,那他對於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的曲解,就讓人完全無法接受了。張一一說的這個千古名句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他認為杜甫會寫這樣的吹牛詩,證明了他「性情乖張、好為大言」。
  • 李煜流傳至今的一首詞,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被人模仿了一千多年
    李煜流傳至今的一首詞,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被人模仿了一千多年一提起李煜,我們便會想到那個南唐後主,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唯獨不善於治理國事,最終慘被滅國的遺憾君主。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
  • 李煜寫的一首詞,短短4句皆是名句,多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很牛的一首詞,僅27個字共有3個千古名句,其中一句家喻戶曉
    這句出自瓊瑤小說《情深深雨濛濛》中的主題曲,當初流行時,可謂是家喻戶曉了。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用「車如流水馬如龍」來形容一時盛況的用法,並非瓊瑤所創,它實際上是1000多年前南唐後主李煜所寫。大家來看這句詩,用奔騰的流水比喻車,用龍來比喻馬,僅是7個字就已然是氣勢萬千了,這等手筆非詩詞高手不能寫,而李煜恰恰是千年文壇中一等一的高手。
  • 杜甫在草堂寫的一首詩,只有20字卻妙絕千古,詩聖寫詩已入化境
    杜甫是唐朝和李白齊名的大詩人,他出身於一個書香門第,祖父是初唐「文章四友」之首的杜審言,母親崔氏也是名門望族之後。所以杜甫也曾有過富貴無憂的青少年生活,只是後來家道中落,再加上連年的戰亂,使得他窮困潦倒。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當時的杜甫因為回鄉探親,所以躲過了一劫。
  • 詞帝李煜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或許從未被超越
    詞帝李煜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或許從未被超越生在皇室,當個弱地的皇帝,這個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作詞,做一個詞中之帝,則是李煜自身的選擇。對南唐而言,令他登頂帝位是悲劇的;但對文學界而言,有他的進入,詞作為一類詩歌體裁,當作熠熠生輝。說起李煜,你會想到他的什麼呢?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的「封神」之作,開篇驚豔,無一生僻字,詞中道出他無盡愁苦
    王國維評價李煜時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人間詞話》在中國文化長河中,「不務正業」的君王也就李煜了,提到李煜想到的不是他是什麼皇帝,而是他那30多首詞作品。對於一個古代的大詞人,我說只有30首作品,大家是不是還有點不相信啊?的確如此,出自他手的只有這30首作品,他在文壇留下的作品加起來也只不過幾千字,但是就是這區區的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最的地位!聽到小編這樣誇李煜,是不是覺得他比蘇軾,辛棄疾牛多了。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隨便拿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起筆優美,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隨便拿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起筆優美,落筆驚豔《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作者·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前人以「絲」諧音「思」,用來比喻思念,如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無題》)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絲」來比喻「離愁」,別有一番新意。這首詞隨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起筆漂亮優美,落筆更是驚豔!也有人說,這首詞是千年來最絕望的一首詞!
  • 趙匡胤問李煜:聽說你很會寫詩?李煜當場回10個字,卻成千古名句
    無奈的李煜奉只能投降,自願去國號帝位、改成藩主以自保,從此南唐滅亡。趙匡胤問李煜:聽說你很會寫詩?李煜當場回10個字,卻成千古名句雖然李煜作為帝王毫無建樹,但作為詩人,他的詞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 李煜很牛的詞,字不多卻誕生3個千古名句,一向挑剔的王國維點讚
    南唐覆滅之前,李煜作為國君,雖面臨內憂外患的困局卻不思進取,貪圖享樂,這一時期李煜的大多數作品還有著很濃厚的花間派習氣,風格綺麗柔靡,主要描寫奢靡宮廷生活和男歡女愛。一夜之間,樓塌了,國破了,自己也淪為了階下囚,李煜的痛苦哀愁和心理落差可想而知。此後他的作品基本上都側重於抒發自己的憂愁和亡國之痛,淪為階下囚的這一時期也成為了李煜創作生涯的新高峰。
  • 一首杜甫都仿不來的詩,有水平有千古名句,家長卻不願它入選課本
    這首詩,五言四句,二十個字,估計很多人都會恍然大悟:原來是這一首,小時候讀過。估計還有不少朋友能夠背出後兩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一個「怯」字寫得真情出;「不敢問來人」,以反筆寫出苦況,令人為之動容。歷代詩評家都對這首詩讚賞有加,其中有評論家指出「五絕中能言情,與嘉州『馬上相逢無紙筆』同妙,這是將這詩的水平提到了岑參的高度。
  • 辛棄疾一首出神入化的詞,平淡中句句都是講究,詞中之龍已入化境
    有人給宋代詞壇的這些群星作過一個排名調查,想列出個前10名,結果發現當真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無論怎麼個排法,都難以人人信服。但不管如何排,有一個人都穩坐前3的寶座,這個人就是詞中之龍辛棄疾。一生戎馬的辛棄疾與蘇軾並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他將宋詞推向了一個嬉笑怒罵皆可成文的境界。或許是因為一生金戈鐵馬,讓他生性灑脫豪放,於是他的詞也變得毫無規矩、變化無端。開心時他寫下「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除了他誰能將蛙聲寫得這麼唯美?與農人嬉戲時,他吟道「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除了他還有誰能寫出這麼調皮可愛的孩童?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作為唐朝詩歌的扛鼎之人,詩聖杜甫之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一生悲苦,少年時期想博取功名,卻屢試不第。晚年時,他在朋友的幫助下終於結束了漂泊的生活,得以在成都定居下來,並建起了自己的「杜甫草堂」。而在這個時期,杜甫也拜訪了成都的武侯祠,第一次祭拜到了自己的偶像諸葛亮。
  • 【原創】李煜:詞中之帝,天選之人
    李煜:詞中之帝,天選之人1
  • 杜甫用來罵人的一千古名句,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用來誇人了
    例如「可憐」這個詞,在古代就有「可愛」的意思,但是在現在多是「值得憐憫」;再例如「無賴」,如今多是指地痞流氓,但古代有「親暱」之意。這些在古詩詞中多有體現,例如「可憐九月初三夜」、「小桃無賴已撩人」。除了一些意義的古今不同,還有一些是詩人故意造成歧義,以諷刺某人或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