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嗜血?巨頭接連挨反壟斷大錘,5分鐘細數壟斷巨頭的七宗罪!

2020-12-17 財經大排檔

壟斷無罪,資本無罪,市場經濟無罪!

網際網路巨頭終於挨錘了。

說實話,這很不容易。在中國經濟近20年的高速發展中,網際網路行業居功至偉,在主流敘事框架中向來不乏溢美之詞。什麼「開放平等,自由共享」,就差沒把網際網路捧成地上烏託邦,天上理想鄉。

圖源:QuestMobile

自從19年第二季度,移動網際網路月活人數衝高至11.38億後不再上升,標誌著中國網際網路流量紅利正式見頂,網際網路行業開始迎來輿論風暴。

按老黃簡單分析就是,這行業終於掙不到快錢(盈利能力下降),也玩不出什麼新花樣(技術普及性減退),話語權自然就弱了。

一開始還是程式設計師嫌活多錢少,控訴996,小鎮做題家高呼「內卷」,甚至還不如「傷害實體經濟論」聲量大,畢竟圈子小,悲歡並不相通。

緊接著就是大洋彼岸屢屢傳來的反壟斷聲音,渲染了破股萬人吹,不是,破鼓萬人錘的悲慘氛圍。氣氛一直烘到美國大選:新王高舉反壟斷大旗,要加強監管,拆分科技巨頭。

不謀而合的是,就在美國大選當日(11月3日),螞蟻因涉及利用ABS(資產證券化,詳見《比P2P暴雷更可怕!長租公寓為何跑路?5分鐘為你揭露背後四大問題》解讀)用30億撬動3000多億資金高槓桿放貸,被暫停上市。

這時候輿論還停留在大數據放高利貸不道德,傷害實體經濟的層面,馬老師獨自吸引了所有火力,可歌可泣。

圖源:某電商年會

眼看2020年就要過去,巨頭們搞不到錢,年會就會失去很多亮色,這時候興盛優選的成功經驗猶如一針強心劑扎向了他們的心臟——社區團購橫空出世。

還沒等巨頭們交手幾個回合,搶菜販生意的道德核彈從天而降,對在場所有巨頭進行無差別打擊。

12月11日,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被提上局內會議。3天後,阿里,騰訊和順豐分別代表電商,社交和實體經濟巨頭接受頂格反壟斷處罰,自此宣告反壟斷大戰的第一槍正式打響。

在這一連串眼花繚亂的操作下,老闆們難免大意,出現行為認知失調等狀況,包括但不限於一邊趁雙12逛淘寶,一邊用「破壞實體經濟」的閃電五連鞭向馬老師發起進攻;剛加上小姐姐微信聊完天,轉頭高喊拆分企鵝;寒風中點擊屏幕不到2分鐘叫來了滴滴,坐在車上就打開B站發出「資本敲骨吸髓」等彈幕……

為了治療這種認知失調,幫老闆們穩定一下世界觀。提前聲明,這次財經大排檔宵夜主要以食療為主,大部分是概括性敘事,文中沒有具體建議。

非說要有的話,那就是用真金白銀支持「技術進步,科技向善」的巨頭。

吃宵夜前,先問老闆們三個問題:壟斷有沒有錯?資本有沒有罪?市場經濟是好是壞?

帶上你的答案,咱們按財經大排檔的菜單,接著往下嘮:

壟斷巨頭們的七宗罪

資本如火

市場經濟的自毀傾向

本份幹炒牛河共4000g,耗時3根喜子,老闆們可以泡上龍井細品,記得打包分享給朋友,支持收藏外賣。

壟斷巨頭們的七宗罪

有個學霸,寒窗苦讀十餘年,終於考上清華,我們要不要把他掛在吊扇上開五檔打?

這萬萬沒有道理。

壟斷也一樣,人家企業正當競爭,過五關斬六將好不容易做大做強,結果就說它有罪,非常不講武德。

自然壟斷只是市場競爭者的競爭力發展到極致的一種形式,跟寒門學霸上清華一樣水到渠成。

好比微信,就是自然壟斷的絕佳案例。想像一下,你正鼓起勇氣找一個小姐姐要微信,她回你一句:「不好意思,我用的是A信」,你發現手機裡沒有這個APP,還沒等你麻利下載好,佳人早已悄然離去。

痛定思痛後,從此你手機裡多了十幾個聊天APP,每天手機都彈出五六個不同APP的聊天消息提醒……這樣的生活你想要嗎?

為了降低交易費用,社交產品必然會出現壟斷。除此之外,行政壟斷就見仁見智了。

反壟斷不是反「壟斷」狀態,而是反「利用壟斷地位惡意競爭」。

根據老黃多年被巨頭們毒打的經驗,主要分為以下七大罪行:

一、大數據殺熟

簡言之就是「看人報價」,學術點的說法叫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價格歧視,你出差訂酒店打車多,就能享受老用戶的尊貴高價;要是新用戶剛註冊,優惠券跟折扣生怕你不拿。

當然,這還是最低端的大數據殺熟方式,高端點的還能根據你平時瀏覽商品習慣進行殺熟,比如你平時天天看服裝,那推薦的服裝一般不會太貴。因為你看得多,心裡有數。但哪天你要是突然搜3080顯卡,算法就會很貼心地給你推薦個比較貴的——因為你不熟。

圖源:微博

這點實錘案例就是某程和某滴,其他的老闆們可以自行探索。

二、精準廣告投放

依仗強勢地位肆意收集個人隱私,進行精準廣告投放。

你的APP比你自己都還懂你。但凡你在手機上輸入過某件商品名稱,不出1小時總能在各類APP上看到對應廣告,甚至還有「只在手機邊上說話提到某商品,都能被精準推送廣告」的網際網路奇談不脛而走。

如果不是貧窮,老黃相信沒幾個人能頂得住這樣無孔不入的廣告洗腦。

你要罵它竊取隱私,不好意思,用戶協議你自個兒點擊同意的,有本事你別用。

三、誘導貸款

通過收集用戶信息,對你的資產狀況和通訊錄門清的巨頭們壓根不擔心你變成老賴。為了市場份額和培養貸款習慣,他們甚至還會給信用等級低的用戶提供高額貸款額度,術語叫「過度授信」。

遠有給高中生開通某唄,近有土豪揮手給農民工開通某東金條,吃相不可謂不難看。

圖源:對吃相不予置評

可千萬別拿自制力說事,校園貸就是前車之鑑。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尤其是未成年人。

四、惡性競爭

利用自身資金優勢,通過補貼擠垮中小企業,等消費者養成消費習慣,行業集中度上升後,再通過提高價格獲利。

圖源:某Q大戰

社區團購就有點這種味道,或者利用壟斷地位逼消費者二選一,90後網民應該都知道,老黃也就不敢舉例了。

五、規避勞動法

前兩個月,《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一文刷屏,讓我們看到巨頭的神操作:一邊將成本較高的外賣團隊外包給其他勞務公司,這些企業多半是不會提供社保等基礎勞動保障,有的連勞動合同都省了;另一邊用APP和算法逼著外賣員爭分奪秒,疲於奔命地送餐,甚至不惜誘導,默許其違反交通法規來提高效率。

圖源:網絡

面對這種賽博朋克操作,黃世仁重生都要直呼「好傢夥」。

六、逃避監管

圖源:網絡

網際網路巨頭們前些年仗著自己花樣多,在監管默許下給社會帶了不少好處,漸漸開始恃功傲寵。先玩壞P2P,讓不少老闆血本無歸,又搞崩長租公寓,逼得年輕人跳樓……

後來為了推高市值上市套現,更是不惜公開正面懟監管,落個「馬已經服」的下場。

七、避稅

圖源:不必看懂,大致就是這麼個操作

巨頭們常用的VIE架構,利用境外離岸公司來控制國內企業,就是避稅的手段之一。

學霸要是利用學術權威變成「學閥」,那一定要好好用拖鞋棍棒好好再教育一番才是。

資本如火

東有燧人氏鑽木取火,西有普羅米修斯盜火,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用火來形容資本再好不過:沒有它人類文明幾乎無法發展,但不受控制的它也擁有摧毀文明的力量。

客觀說來,資本只是市場經濟中用以判定競爭力強弱,整合利用社會資源的一種形式。本質上和教育系統中的分數,科舉系統中的擇優錄取沒有區別,都是在社會或系統不同發展階段,符合當時需要的一種有效率的資源整合形式。

圖源:這裡面的資本是否無罪?

資本萬惡論,就跟分數有罪,考高分中狀元罪大惡極一樣毫無邏輯,如果進而推導到資本逐利有罪,反向思考一番,仁東控股的股東肯定能上天堂。

記住,我們反對的是為富不仁,反對的是「不仁」,而不是富。

真正要警惕的是資本的無序擴張,譬如利用補貼進行「神仙大戰」的社區團購,一哄而上留下滿地廢鐵的共享單車等等。

為此我們要做的是完善市場制度並堅決執行,而不是事後收拾爛攤子式的監管。

不少老闆們總有一種錯覺:我們對經濟和市場的掌控力極強,只要想動手,就能輕鬆把資本搓扁揉圓,然而現實是P2P和長租公寓相繼暴雷,債務違約和房地產泡沫愈演愈烈……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答案很簡單。

圖源:資本的力量

資本是奔著財務自由去的,監管和計劃是拿死工資,後者明顯缺乏積極性,不談雙方的實力對比,戰鬥意志差距就像成龍跟蔡徐坤,明顯不是一個維度。

監管還承擔著「一管就死」的負面輿論壓力,低效的組織制度註定了不可能跟得上資本的擴張速度,往往只能亡羊補牢,放馬後炮。

但資本的擴張手段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外殼多麼精巧複雜,說到底都是吸納社會資金,擴大市場規模。

只要對利用資金的合法性予以嚴格管控,確定無序擴張,惡性競爭的核心形式(傾銷、排他),限制企業進入或引導企業退出某些行業,資本之火才不至於將一切焚燒殆盡。

市場經濟的自毀傾向

正如教育制度為中國培養了大量人才,現代經濟文明同樣證明了市場經濟的效率優勢。

但它的弊端同樣明顯:市場經濟就像一隻不斷充氣的氫氣球帶著人類社會向高處上升,不充氣會墜落,一直充氣又遲早爆炸,必須要在充氣和放氣之間尋找危險的平衡。

圖源:賽博朋克2077

無論是賽博朋克中描繪的資本利用科技控制社會的現代生活圖景,還是未來資源分配不均,經濟危機可能引發的世界大戰,根源都來自於貧富分化問題。

貧富差距就像市場經濟的血壓,過高和過低都很要命。這裡需要澄清的是,市場經濟不等於叢林法則,弱肉強食,而是在合法合理的框架下有序的競爭。

這要求我們必須要在效率和公平之間做出取捨,犧牲一小部分效率來實現機會公平(人人都能參加高考),而不是為了公平,完全拋棄效率(人人都能上清華)。

至於拆分之論,實在讓老黃摸不著頭腦。把一盤菜分成三份,既不能讓菜變成便宜(相反在人力成本和店租不變的情況下,菜量越少越貴),也不會讓菜變得更加可口,不明白意義何在。

收歸國有更是甭提,有支持的老闆可以試著去運營商的APP,感受幾分鐘國企的用戶體驗。

我們經歷過極端公平的過去,也見證過超高效率的現在。既不能拋掉所有回到過去,也不能對現在的問題視而不見,未來如何在兩者之間尋找平衡,是經濟發展面臨的一次關鍵大考。

最後,借賽博朋克2077裡的一句臺詞,供老闆們飯後細品。

「你只是盲目反對公司、他們的秩序、他們的世界,但又拿不出任何有價值的替代品。」

今晚炒粉出鍋,0門檻為你解讀財經資訊,入口即化的財經幹炒牛河,老黃至有鑊氣!

請馬上點擊分享、關注、收藏、點讚埋單,財經大排檔隨時歡迎~

你對巨頭們怎麼看?資本有原罪嗎?不妨留言跟老黃嘮嘮。

晚安,請慢用。

#網際網路平臺反壟斷重錘落地#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反壟斷浪潮迫近,巨頭應有所收斂
    文|科技觀潮從全球範圍內看,網際網路巨頭因壟斷而被重罰的事件屢見不鮮。蘋果、谷歌、高通、微軟等巨頭,都因壟斷行為而招來天價罰單。比如在2020年3月16日,法國當局就因蘋果公司違反相關競爭法、存在壟斷行為,開出過一張11億歐元(折合約86億人民幣)的最大罰單。
  • 反壟斷寫入明年經濟工作重點,網際網路巨頭將迎強監管時代?
    在「雙十一」來臨前,27家網際網路巨頭曾被同時「約談」,市場監管總局隨後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對不公平價格行為、限定交易、大數據殺熟、不合理搭售等情況進行了明確界定。 反壟斷似乎已成為網際網路平臺2020年的年度關鍵詞。近期流行的社區團購打價格戰,也因涉嫌資本無序擴張進入輿論視野……為何網際網路平臺會成為壟斷形成的「重災區」?
  • 網際網路反壟斷的蝴蝶效應:「巨頭買下整個賽道」一去不復返
    經過數十年發展,以BAT為代表的企業在中國網際網路市場崛起,巨頭企業的邊界越來越模糊,投資所覆蓋的版圖越來越大,血雨腥風的網際網路競爭,已經有些走向壟斷生意的跡象。隨著BAT十年的野蠻生長時代即將結束,網際網路巨頭們也走到了流量紅利末期和強監管交匯的十字路口。
  • 供應商斷貨,23省市劍指壟斷,網際網路巨頭或面臨拆分
    從社交到網際網路支付,幾乎被那一兩家企業壟斷,有的時候或許你很排斥他們,但是你沒有任何的辦法,只能無奈繼續使用,但是資本對市場的蠶食一向如此,在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尤為如此,在這個萬物皆可網際網路的年代,新型的網際網路壟斷早已來襲。
  • 科技巨頭遭政府反壟斷起訴!反壟斷席捲全球,中國也岀手
    5萬億科技巨頭遭政府反壟斷起訴,或被強制拆分!反壟斷風暴席捲全球,中國也岀手)全球科技巨頭們或面臨新麻煩,而首當其衝的,便是可能被強制拆分的Facebook。12月9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FTC」)和以紐約州為首的州總檢察長表示,已經對臉書(FaceBook)提起了反壟斷訴訟。根據FTC公布對外發布的聲明,起訴臉書是因為該公司通過長達數年的反競爭行為非法維持其在個人社交網絡市場的壟斷地位。
  • 臉書被查:科技巨頭脖子上的反壟斷繩套 都在收緊
    科技巨頭脖子上的反壟斷繩套,都在收緊文/曹彥君 編輯/ 鄢子為矽谷迎來一場反壟斷風暴。這是繼1998年微軟反壟斷案以來,美國反壟斷史上第二大規模的訴訟。臉書成為今年第二家遭遇反壟斷訴訟的美國科技巨頭。10月,谷歌遭到反壟斷訴訟,被指濫用在網際網路搜索方面的壟斷地位。業界普遍認為,谷歌和臉書的案子只是一個開始,亞馬遜、蘋果等巨頭未來都可能面臨反壟斷訴訟。
  • 肉雞的覺醒:反壟斷箭在弦上 網際網路巨頭夢醒時分
    中國人對反壟斷並無多少感知,直到家門口買菜的大爺都消失了,才意識到,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已經掌控了我們的生活每一分鐘。微軟的如此行為也驚動了美國反壟斷執法部門。1996年,網景向美國司法部投訴。1997年10月,美國司法部向哥倫比亞特區聯邦法院提起訴訟。1998年5月,美國司法部和18個州加上哥倫比亞特區聯合對微軟提出6項壟斷指控。 該案作為自1974年美國政府起訴電信巨人AT&T以來影響最大的反壟斷訴訟,轟動全球,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世紀審判」。
  • 阿里閱文等遭罰,反壟斷利劍下的文娛巨頭冤嗎?
    事實上,早在11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就發布了《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當日包括阿里、騰訊在內的多家網際網路企業股價應聲下跌。12月11日,反壟斷浪潮達到高點,政治局召開會議,要求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屬於網際網路巨頭的時代結束了。
  • 美國巨頭百年反壟斷史
    當時發生的兩起反壟斷案件,涉及的AT&T和IBM,就是兩大學派之間的交鋒。既然哈佛大學認為,規模大就是壟斷,司法部立刻想到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三個反壟斷案例,共同說明了一個問題,反壟斷的核心關注點正在回歸非法競爭,經濟學家和法學家越來越偏向於限制大企業,然後把壟斷交給新公司和技術創新去解決。03谷歌、亞馬遜和Facebook這樣的第三代網際網路巨頭,就是在反壟斷的保護下,超越老前輩微軟。
  • 「大樹底下不長草」警惕網際網路巨頭 壟斷行為
    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重磅亮相。央行原行長周小川對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的壟斷行為發出預警:「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掌控大量數據和市場份額,形成壟斷抑制公平競爭。」
  • 「大樹底下不長草」 警惕網際網路巨頭壟斷行為
    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重磅亮相。央行原行長周小川對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的壟斷行為發出預警:「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掌控大量數據和市場份額,形成壟斷抑制公平競爭。」
  • 反壟斷對科技巨頭的股價意味著什麼?看一看美股的經典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2月11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特別提到:「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如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科技巨頭壟斷重拳出擊,真的會把科技巨頭的股價「打趴下」麼?美國的科技巨頭在經歷反壟斷訴訟的陣痛之後,股價表現如何呢?美國為什麼反壟斷?在商業立國的美國,反壟斷很早就提上了議事日程。
  • 反壟斷影響美國科技業:谷歌、微軟、Facebook等巨頭被緊盯
    「反壟斷」成為熱門詞,輸入「反壟斷」進行搜索,美國科技巨頭絕對是出現頻率最多的關鍵詞之一。英法開徵「數字稅」、歐盟提交《數字服務法案》、美國科技巨頭面臨全面監管......當前全球範圍內針對平臺型科技巨頭的反壟斷監管持續趨嚴。
  • 顫抖吧資本巨頭,國家要出手了,已由暗示轉為明示
    原文是這樣說的: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從正路走上歪路不可否認的是,改革開放以來,咱們國家的快速發展與引入資本,盤活資產有著親切的關係,即便是現在,資本作為生產力的組成部分,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也起著重要作用。
  • 為反壟斷,美監管機構或將分拆科技巨頭?Faceb...
    本文原標題:《為反壟斷,美監管機構或將分拆科技巨頭?Facebook最危險?》原創:趙璐自1984年拆分「電信王國」AT&T後,美國再沒有發生過通過拆分大企業來抑制壟斷的案例。
  • 反壟斷、社區團購爭議!巨頭的焦慮和經濟的道義
    最近又幾家公司因併購反壟斷未申報,各遭罰款50萬元。重要會議是這麼說的: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一切盡在不言中。各大媒體、坊間也對社區團購口誅筆伐。對此,作為一個嚴肅財經號不參與說幾句,槓桿遊戲都擔心粉絲要取關我了。
  • 網際網路反壟斷「第一槍」打響!三大巨頭同時被罰,錢少事大
    就以社區團購來說,阿里和騰訊或許本身對於「賣菜」這一門生意並不是特別感興趣,可他們一定都擔心,在這個賽道上被對方給甩遠,所以才不惜斥巨資進行資本擴張。但是這種競爭原本就是缺乏理性的,資本的無序擴張,以及身處壟斷地位,對於市場來說弊大於利。
  • 美團等巨頭,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也壟斷了我們的生活
    但慢慢地我們發現,我們的衣食住行娛樂,似乎都與幾個巨頭息息相關了。明朝有個商人,叫沈萬三,富甲一方已不足以形容他的財富,富可敵國才能匹配。他也做出了一些表示忠君愛國的行為,比如犒勞三軍,但即便如此,最終還是面臨被收割的命運。沈萬三出資建學堂,出錢搞基建,甚至還在南京為朱元璋修城牆,他的這些行為不可謂不善。
  • 反壟斷法向網際網路巨頭亮劍,阿里巴巴首當其衝
    一個月前,市場監管總局面向社會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對網際網路領域存在的不公平價格行為、限定交易、大數據殺熟、先殺對手再提價、不合理搭售等情況進行了明確界定。此意見稿一出,廣大網友紛紛拍手叫好,就在很多人議論紛紛該意見指南會否在2020年內生效的時候,12月24日,一則重磅消息席捲網際網路各大媒體,市場監管總局根據群眾舉報,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 耀你直播|27家巨頭被約談!叫停螞蟻上市,反壟斷下直播電商崛起
    反壟斷下,網際網路巨頭首當其衝11月10日,就在「雙十一」的前一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此次徵求意見稿共24條,其中廣受關注的平臺「二選一」、「大數據殺熟」、「低價傾銷」等問題成為重點監管領域。可以這麼說,這個《反壟斷指南》,它帶來的影響絕對不亞於一個核彈。我們先來看看是什麼平臺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