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了一次韓劇《沒關係,是愛情啊》。這部劇由著名導演金奎泰和編劇盧熙京聯袂打造,播出後收視一直穩居前三。
這部劇以精神健康醫學為背景,男主張宰烈是一名有強迫症的愛情推理小說家,擅長寫血腥的推理小說,擅長洞察人心。女主池海秀是精神科醫生,全劇以精神科醫學為背景,以張宰烈和池海秀的愛情為主線,以包含男女主在內的住在同一棟樓中的四個人的日常生活引出故事情節。
劇中穿插了很多精神疾病的病例,順帶敘說著人生的悲歡離合,但男女主角的感情氣息卻是浪漫又明快。作為觀眾,我能感受到劇中各種角色的無奈,但更強烈的是他們克服一個個問題的積極和喜悅心情。
不是愛得更深而變成了戀愛關係中的弱者,而是心靈失去從容才變成了弱者
張宰烈和池海秀相識於一次直播電視討論節目,兩個人相識之初一直針鋒相對。後又因為宰烈揭破了海秀前男友劈腿的事,導致海秀和前男友分手。
宰烈一直對海秀頗有好感,海秀卻認為宰烈是帶著一顆獵奇的心對待她。她思慮再三,終於鼓起勇氣向宰烈發出了在一起的信號。宰烈收到信息欣喜若狂,興奮地前去找海秀,卻在她看見自己的前一瞬間被從監獄歸休的殺人犯哥哥抓走了。
海秀沒等到宰烈及時赴約,心生失望,她覺得自己盡了最大的努力作出的嘗試卻尷尬地被無視了,於是在不能及時得到回應之時迅速縮回自己的情感觸角。
幸虧得到病人小煥的開解,告訴她宰烈只是暫時沒有回應,說不定只是有事耽擱了。她再次給宰烈打了電話,才得知宰烈剛剛遭受了親哥哥劇烈的毆打。海秀心疼地擁抱宰烈,兩人總算邁出了感情的第一步。
兩性關係中,先愛上的那個人註定會輸嗎?在戀情明朗以前,有些人下意識害怕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愛比對方多,對方會為所欲為,會從此取得兩個人之間的主動權。就如海秀,這種心裡稱之為「啟用了對羞恥感的防禦機制」。顯而易見,海秀害怕先愛上張宰烈,害怕交付了真心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於是小心翼翼地試探,步履維艱。
相比之下,宰烈面對愛情爽朗得多,他從未掩飾半分自己對海秀的好感,他不害怕被嘲笑、被誤解,也不害怕海秀會拒絕。因為宰烈從認為愛從不卑微,承認自己心動並不可恥。他大方從容地對面自己的真實情感,還鼓勵海秀:開始愛情的時候,只要享受就好,不要計劃,不要下決心。
愛在任何時候都不卑微,讓你變成弱者的,不是去愛,而是害怕不被同等對待。
愛情不是要為對方放棄什麼,而是要為對方做些什麼。
池海秀:會認為愛情只會帶來美好,心動、快樂、幸運一類的嗎?張宰烈:應該還會帶來痛苦、失望、悲傷、不幸的吧。但同時也會賜予你擊敗這些的力量,這種程度才能算愛情。
像宰烈與海秀這樣,兩個相比之下三觀都比較成熟的人的相戀,也並不乏味,相反他們也像年輕衝動的小情侶一般,說走就走。
比如明明只是一個周末,本也就打算在周邊走走,宰烈卻突發奇想,帶海秀去了她一直嚮往的日本衝繩。上飛機前海秀摔傷了手臂,也沒能阻擋他們上飛機。
但兩個人都過分獨立,磨合也並不容易。
比如,海秀因為要還貸,對錢斤斤計較,偏偏又個性強硬,過分堅持AA制。宰烈心疼她受傷,想給她住好點的房間,偏偏被拉著換了幾次房。海秀愛著宰烈,但她的焦慮症讓她下意識保持與宰烈的距離。
宰烈不是少不更事的小男孩,他可以對海秀足夠好,但他絕不寵溺海秀的臭毛病。他的座右銘是:你給我什麼我也回報你什麼。
所以當海秀肆無忌憚地享受著戀愛中男女的諸多便利卻又不願意讓宰烈主動靠近的時候,宰烈也禁止海秀的主動接觸。當海秀頻頻在他面前提起其他女人之時,他也不介意在她面前提起。看似有賭氣成分卻又非常理智,他直截了當卻又平靜溫和地告訴海秀:是因為你那樣,便只能得到我這樣的回應。
在海秀一再拒絕宰烈的親近後,宰烈明確表示自己心裡難受,所以大晚上一個人出去遊泳解悶,讓海秀自己先睡。按照世俗常見的戲碼,海秀應該氣得拂袖而去了,到後面宰烈如何後悔、兩人如何重新和好,這中間的劇情可以拖長几十集了。
但這部劇並不是一般的言情偶像劇,池海秀雖然依然帶著半顆少女心,偶爾任性,偶爾渴望被寵愛,但她的心理畢竟足夠成熟。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作為一名堅定地秉持男女平等觀念的新時代女性,海秀也是爽快而大氣的。她主動去了海邊找宰烈,沒有彆扭,沒有尷尬,她熱烈地抱宰烈說:好喜歡這樣自由自在的你。
宰烈見到海秀也是滿臉欣喜,這樣的海秀多值得他珍愛!
非常喜歡看這種爽脆的劇情,有種與聰明人對話的快感。宰烈與海秀鬧矛盾的方式,不是歇斯底裡,不是大吵大鬧,也沒有眼淚與嘆氣。兩個人相處的模式非常舒服,沒有誰壓倒誰,面對矛盾之時,誰都不過分放縱情緒,兩個人都懂得適時和解。
因為相愛,他們互相尊重與諒解,願意一步一步磨合性子,尋找去往對方心靈深處最近的路。
沒有不經歷動搖便綻放的花朵,沒有不經歷動搖的愛情。
沙漠的遊牧民族 一到晚上就會把駱駝這麼拴起來 而到了早上就會解開韁繩 但即使這樣駱駝也不會逃走 因為它永遠記得被拴在樹上的那個夜晚 就像我們記得曾經的傷痛一樣 它會拴住現在的我們。
宰烈幼年時因為繼父的虐待產生心理陰影,晚上只能在浴室中睡覺。而海秀因為幼年目睹母親與金室長接吻,從此對夫妻之事極度排斥,患上了焦慮症,無法正常和異性戀愛。
這部劇隱藏的主線,是兩個人相互治癒的過程。
這樣的兩個人好不容易走到一起,兩個人的感情卻因為彼此的童年陰影帶來的一系列後遺症而搖擺不定。
宰烈的心底還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大秘密:當年他為了保護被繼父家暴的母親,用刀刺傷了繼父,刀傷並不致死,繼父的死因是母親後面故意放的那把火。宰烈不願母親入獄,便指認了是親哥哥殺死了繼父。為此他心中充滿了負罪感,乃至後面得了精神分裂症,臆想出了一個酷似幼年時自己的形象韓江宇。
因為宰烈的精神分裂症,海秀的母親強烈反對兩人在一起,乃至於後面宰烈已經治好了病,海秀母親仍然不同意。
海秀以愛之名說服宰烈接受治療、宰烈為了順遂海秀母親的心願,勸說海秀去國外遊學。海秀離開當天,宰烈在電臺節目中說:全力以赴(治病),為了心愛的人,不管任何瞬間,不會失去希望。
在海秀離開期間,兩個人雖然一直都沒有聯繫,卻都懷著對這份感情和對彼此的信心,努力生活,努力治病,等待重聚的那一天。
結局中,宰烈終於像正常人一樣在床上睡覺了。他們臥室的那副畫,從被禁錮的駱駝變成了駱駝自由地在沙漠中悠然地行走的情景。而海秀也在此時懷上了宰烈的孩子。這意味著,兩個人已經徹底治好了各自的病。
所幸,大團圓來的不太晚。能夠支撐著戰勝精神分裂症的愛情,又怎會說散就散呢。
似乎這裡的每一個角色都帶著積極的氣息:不管是飄搖的愛情還是悲苦的人生,再複雜難解,如果沒有收穫好的結果,只能說還未到最後。
按這部劇設定,男女主角的人生在劇情開始之前真是糟糕透了,已經發生的無法彌補的絕望,和暫未發生卻醞釀著的悲哀並存。但劇中始終蘊含著小清新的氣息,還不時夾雜著幽默。雖然敘說的是苦痛,過程卻並不乏味沉悶。看完後心情也很輕鬆,對人生、對愛情會有不自主生出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