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九月二十八華光大帝,五顯靈官玉清尊王聖誕,太乙雷聲不動天尊,寶劍珠鈴,揮霍妖魔皆絕滅;帝鍾法印,行持神鬼悉皈依。隨梓橦而主文衡,輔紫微而司祿命。高上神霄,玉清尊王,混元主法元帥,玉府司命真君。南極火犀大仙,北帝都天罡。橫天威烈神王,攝魔雷令大神。掌管雷霆都司,考召捉命大將。掌管雲雷雨電,糾察三界邪魔。鬥口魁神,璇璣上將——恭賀鬥口靈官雷聲不動天尊馬帥聖誕千秋
九月二十八日為華光大帝五顯靈官馬帥聖誕,馬帥在道教中尊稱為正一靈官五顯華光大帝太乙雷聲不動天尊,系道教護法四聖之一。因《五顯靈宮大帝華光天王傳》中描述馬靈官善於用火。身上藏有金磚火丹,隨時用火降伏魔怪,所以後來民間又把他視作「火神」,而在粵劇界,也都奉華光大帝為粵劇祖師,每年的九月二十八日都舉行隆重拜祭華光大帝儀式,以祈福避災,俗稱「華光誕」或「瓊花誕」。
華光大帝
華光大帝又稱華光尊皇、靈官馬元帥、三眼靈光、華光天王、馬天君、馬王爺、水草馬明王等,姓馬,名靈耀,是中國民間信仰和道教中的神仙。三隻眼為火之精、火之星、火之陽是火神的象徵,也是道教護法四聖之一。相傳他姓馬名靈耀,因生有三隻眼,所以中國民間又稱「馬王爺三隻眼」。
古籍記載
《道法會元》卷三十六還專門載有《清徽馬、趙、溫、關四帥大法》,列出了護法四聖的各字:馬靈耀(華光大帝)、趙公明(正一金輪如意龍虎玄壇趙元帥)、溫瓊(溫元帥)、關羽(關聖大帝)。
事跡
據道書記載,華光大帝先投胎於馬氏金母。《三教搜神大全》介紹,馬靈耀曾經三次「顯聖」,降五百火鴉,為救母親大鬧地獄,後來玉皇大帝看他是位將才,封他為真武大帝部將,護法天界。
《五顯靈宮大帝華光天王傳》中描述馬靈官善於用火。身上藏有金磚火丹,隨時用火降伏魔怪,所以後來民間又把他視作「火神」,每年農曆九月廿八日,粵劇藝人們都會舉行隆重拜祭華光帝儀式,以祈福避災,俗稱『華光誕』。祈求免除火災,長年康順。專門奉祀華光大帝的廟大多稱華光廟,但也有馬王爺的神像塑在城隍廟中加以祭掃的。
《三寶鄭和西洋記》中描繪馬元帥的形象是白白的,白如雪:一稱元帥二華光、眉生三眼照天堂。頭戴攢頂帽,五金磚在神兒藏。相傳,華光大帝的神誕是農曆九月二十八日。
大約在明朝前期,華光大帝馬靈官又化為王靈官元帥。關於王靈官的行略,《新搜神記》《通俗編》都有記載,本名王善,宋徽宗(1100—1125)時人,原為術士,後曾從蜀人薩守堅真君(天師)受符法,為林靈素再傳弟子。玉皇大帝封為「先天主將」,司天上、人間糾察之職。明朝永樂(1403-1424)中封為「隆恩真君」,並敕建「天將廟」。宣德(1426—1435)中改為「火德觀」。道觀中多塑王靈官像,形象奇特,赤面、三目、披甲執鞭作為鎮守山門之神。
《明史·禮志》稱,「隆恩真君,則玉樞火府天將王靈官也,又嘗從薩真君傳符法。永樂中,以周思德能傳靈官法,乃于禁城之西建天將廟及祖師殿。宣德中(1426-1435)改廟為大德觀,封二真君。成化初,改觀曰顯靈宮。」「夫薩真君之法,因王靈官而行。王靈官之法,因周思德而顯。」。
進入道教的宮觀,山門內的第一座殿往往為靈官殿,殿中供奉著一赤面髯須,身披金甲紅袍,三目怒視,左持風火輪,右舉鋼鞭,形象極其威武勇猛,令人敬畏的神仙,這就是道教的第一護法神王靈宮元帥,稱火車靈官王元帥。王靈官元帥常塑在山門之內,鎮守道觀。
都天大靈官王元帥寶誥
志心皈命禮
先天主將,一炁qi神君。都天糾罰大靈官,三界無私猛吏將。金睛朱發,號三五火車雷公。鳳嘴銀牙,統百萬貔貅神將。飛騰雲霧,號令雷霆。降雨開晴,驅邪治病。觀過錯於一十二年,受命玉帝。積功勳於百千萬種,誓佐祖師。至剛至勇,濟死濟生。方方闡教,處處開壇。豁落猛吏,三五火車。太乙雷神應化天尊。
豁落猛吏,三五火車王靈官元帥仰啟咒
仰啟神威豁落將,都天糾察大靈官。
火車三五大雷公,受命三清降鬼崇。
手執金鞭巡世界,身披金甲顯威靈。
綠靴風帶護身形,雙目火睛耀天地。
頃刻三天朝上帝,須臾九地救生靈。
銀牙鳳嘴將三千,虎首貔貅兵百萬。
走火行風前後衛,穿山破石捉妖精。
祈晴禱雨濟世問,附體圓光通事意。
治病驅邪如電閃,收瘟攝毒義yi群魔。
飛騰雲霧遍虛空,號令雷霆轟霹靂。
三界大魔皆拱手,十方外道悉皈依。
我今啟請望來臨,大賜雷威加擁護。
華光大帝,俗稱火神爺。忌火的粵劇伶人奉華光大帝為祖師爺,凡新戲臺落成、開新戲或戲班出外演出必祭拜華光大帝。在每年農曆九月二十八是華光大帝的誕辰,粵劇戲班會舉行隆重的祭祖師活動。一直以來,許多粵劇藝人仍保留著過「華光誕」的習俗。
道教典籍中所載的華光大帝
華光大帝,馬靈官元帥,名諱勝(一名諱靈耀),是南鬥第六宮的天機上生星君所降凡,原來無姓,乃劈破乾卦,自巽卦度至乾卦而生火,火光的形狀乃成一馬字,因以為姓。也有一說玉帝因其性情威烈,賜以旭字為諱,因為旭字是陽之極也。生時有三目,手執玉戟金磚,坐下跨騎大犀,背後飛翔丹符之鳥,故又稱火犀大仙,居世有二百四十年,時常在民間驅邪袪瘟,濟度世人。靈官馬元帥後來追隨文昌梓潼帝君,護持道法,功行完滿,乃被召回天庭,玉帝敕馬元帥護守鬥闕,證位「鬥口靈官」,尊稱太乙雷聲不動天尊。
因此,在道教法事醮壇禮鬥時,一定須經請到馬帥後,才能封閉鬥門施演斗法會,禮斗法會結束方可開啟鬥門奉送鬥聖與諸尊,然後還須禮謝護鬥天將馬元帥,鬥科才能稱為圓隆。馬元帥亦為道教護法天將三十六帥之一,因此亦稱馬天君。
華光大帝馬元帥之法相
《道法會元》卷二百二十二《正一吽神靈官火犀大仙考召秘法》之法序中又載其「怒而金睛光赫可畏,喜而玉面貌美非常」。所以我們常常會見到兩種不同的馬帥法相。較為常見的是玉面三眼,一手手執金槍,一手託三角金磚造型。如明代小說《三寶大監西洋記》中描繪馬帥的形象時「白如雪,一稱元帥二華光、眉生三眼照天堂。頭戴攢頂帽,三角金磚在神兒藏」。
另一種法相則為三頭九目六臂之變化法身造型。如《道法會元》卷二百二十四《金臂圓光火犀大仙正一靈官馬帥秘法》中記載其形象為「三頭九目,六臂藍身,兩手火鈴火索,兩手金槍金磚,兩手鬥訣仗劍,青面赤須豎紅髮,蹙金羅帽,緋抹額,絳袍金甲,玉束帶,天帶綠吊鞹靴,足踏火輪,白蛇繞輪,口中吐火,背負火瓢,火鴉萬群」。《道法會元》卷二百二十五《火犀大仙馬靈官大法》也記載其形象為「青面獠牙,金睛三母,豎紅髮,赤須鬢,紅袍風帶,頭頂旋金帽,白袴綠靴,右手執金槍,左手託三角金磚,腳踏火輪,腰下白蛇一條,口吐火焰,背負火瓢,有火鴉在內」。
民間信仰中的華光大帝
據《三教搜神大全》介紹,馬靈耀曾經三次「顯聖」,降五百火鴉,為救母親大鬧地獄,後來玉皇大帝看他是位將才,封他為真武大帝部將,護法天界。
華光大帝馬元帥寶誥
志心皈命禮,鬥口魁神,璇璣上將。三頭磊落,應三臺照耀之形;九目輝華,印九鬥光華之象。秉西靈之金氣,足蹈白蛇;戴南極之威靈,背飛丹烏。寄化沖天風火院,專司北極號天罡。寶劍珠鈴,揮霍妖魔皆絕滅;帝鍾法印,行持神鬼悉皈依。隨梓橦而主文衡,輔紫微而司祿命。大悲大願,大聖大威,高上神霄,玉清尊王,混元主法元帥,玉府司命真君。
光明華藏,寂道真皇。南極火犀大仙,北帝都天罡。橫天威烈神王,攝魔雷令大神。掌管雷霆都司,考召捉命大將。掌管雲雷雨電,糾察三界邪魔。天下都提轄,正一靈官馬天君,太乙雷聲不動天尊。
祈請咒
仰啟靈官馬元帥,福德華光五顯王。錦袍繡帽威容猛,火劍金鎗聖力強。天下正神功第一,道中上善世無雙。玉宸殿畔登珠幌,金色臺邊建寶幢。破洞封山妖魅絕,興風走電鬼邪亡。化導萬民垂福佑,保安九域去災殃。焚香奉請虔誠禮,願賜恩光降道場。大賜雷威加擁護。
【華光大帝馬靈官仰啟咒】
仰啟靈官馬元帥,天機監簿上生君。愍憐人世捉妖精,化現法身施濟度。
背負火瓢威垣赫,臂開金甲勢巍峨。三頭磊落現霞光,九目輝煌騰殺氣。
霧鎖藍身高大翠,風飄朱髮散紅髮。手執寶劍氣芒寒,坐跨火犀牽哮吼,
撼動帝鐘天地驚。鈴搖玉戟鬼神愁,法印照處木魈亡,神箭射時流星落。
怒發火犀焚怪廟,喜飛鐵索縛山魈。八王猛將左右隨,助道將軍前後衛,
白蛇鹹猛吞魔精,考鬼無私行肅煞。執法將軍從指顧,六天火府為噓呵。
立聞禮請望來臨,大賜雷威加擁護。
雷霆總誥
志心皈命禮
仰啟雷霆都司將。符圓法籙眾官君。歘火律令鄧元帥。銀牙猛吏辛天君。飛捷報應張使者。蒼牙鐵面劉天君。馬郭方鄧田大將。雷府蔣畢華雷霆。龐劉苟畢神通大。溫康嶽孟顯威靈。靈官王馬二元帥。地司太歲殷將軍。火犀雷府朱元帥。鬥中顓霸二雷神。天醫攻氣治病將。豐都府院眾祇靈。城隍社令功曹使。神虎何喬二道神。隊仗森森列左右。旌旗閃閃耀乾坤。劍戟戈矛常在手。槍刀斧鉞盡隨身。若有下邪截大道。攝赴雷獄便施行。掃蕩罡風迎帝駕。扶持道法救良民。我今有請望來臨。大賜雷威加擁護。